九月的阳光没心没肺地灿烂着,和高一开学时一模一样。林妙妙抱着崭新的课本,站在高二(三)班门口,深吸了一口气,像过去一年里无数次做的那样,努力把嘴角往上弯了弯。
“新的开始,林妙妙。”她在心里对自己说。
可当她踏进教室,那股熟悉的、属于集体初建时的喧闹热浪扑面而来时,她的脚步还是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目光下意识地、飞快地扫过整个教室——没有周莉,没有王蓓,没有那几个曾经用黏腻的耳语和冰冷的眼神将她困在孤岛上的面孔。
心脏像被一只攥紧许久的手突然松开,血液猛地回流,带来一阵酸麻的刺痛感。她们终于不在了。
然而,紧接着涌上来的,却不是预想中的狂喜,而是一种更深沉的疲惫和茫然。旧的枷锁碎裂,但她站在原地,手脚却仿佛还被无形的镣铐束缚着,不知道该如何奔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自然地走向一个空位。
她本能地、几乎是逃也似的,走向了最后一排那个靠窗的角落。这里安静,像风暴眼里唯一平静的点。窗外是那棵老香樟树,枝叶在风里哗啦啦地响,像个忠实却沉默的朋友。前面的座位空着,很好。这意味着暂时不会有人需要她鼓起勇气去打招呼,也不会有人用好奇或探究的目光打量这个“独行侠”。
开学几天,日子像上了发条,规律却沉闷。新班级的同学似乎都迅速找到了自己的小圈子,课间和午休时,教室里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林妙妙坐在她的角落里,偶尔,那沉睡在心底的开朗会悄悄苏醒,让她几乎要接上邻座女生闲聊的话头,或者对前排男生一个笨拙的玩笑报以大笑——就像她初中时那样。
但话到了嘴边,总像被什么堵住了。高一一年的经历,像一层透明的、坚韧的薄膜,将她与周围的热闹隔开。她害怕自己贸然的搭话会换来尴尬的沉默,害怕自己不合时宜的笑声会引来诧异的侧目。她变得小心翼翼,像一只曾经被烫伤的猫,即使闻到鱼腥味,也不敢轻易靠近。
唯一还能让她感到一丝松弛的,是原班的乔小月。乔小月是个没什么心眼的姑娘,开朗又热心肠,算是高一班里极少数没有参与孤立她、偶尔还会和她普通聊几句的人。现在分到一个新班,乔小月课间偶尔会跑来她的角落,叽叽喳喳地说着“新数学老师头发好少”、“后排那个男生好像宋舒欸,原来重点班的”之类的话。
林妙妙会笑着回应,甚至偶尔还能开个小玩笑。只有在乔小月面前,她才能短暂地找回一点点过去那个自己的影子。但乔小月也有了自己的新朋友,她们会约着一起去小卖部,一起去厕所。林妙妙从不会主动加入,只是看着她们挽着手离开的背影,心里那点刚刚冒头的暖意,又一点点凉下去。她知道,乔小月的善意是真实的,但也仅限于此。她们之间,终究隔着一层由过往织就的、看不见的薄纱。
这天早晨的物理课,老师正在黑板上画着复杂的受力分析图。林妙妙的思绪有点飘,笔尖无意识地在笔记本的空白处游走。等她回过神来,页脚已经多了几条奇形怪状的鱼,它们舒展着巨大的、如同翅膀般的胸鳍,正奋力向着页面上方——那片代表天空的空白处飞去。这是她从小到大的习惯,一想事情或者感到不安时,就喜欢画这些想象中的生物,这是她内心世界一个小小的、安全的出口。
就在这时,前排那个清瘦的背影动了一下。
是宋舒。那个开学第一天,在她前面坐下的男生。她认得他,校园里的风云人物,成绩顶尖,羽毛球打得好,和女生说话总是言简意赅。他留着时下男生常见的微分碎盖,细框眼镜让他看起来斯文又清爽。他存在感太强,即使坐在这个角落,也仿佛自带光环,让林妙妙有些不太自在。
他回过头,目光在她桌面上扫了一下,声音清淡:“同学,借一下橡皮。”
林妙妙愣了一下,几乎是条件反射地从笔袋里掏出那块小小的、白色的橡皮,递了过去。她的动作有些匆忙,带着一种生怕慢了一步就会引起对方不耐烦的紧张。
“谢谢。”宋舒接过,视线却在收回的途中,不经意地落在了她摊开的笔记本上,落在了那些张着翅膀、奋力向上的飞鱼上。
他的动作顿住了。
林妙妙的心猛地一跳,像被窥见了什么不得了的秘密,脸颊瞬间有些发烫。她几乎能预想到对方可能会露出的诧异,或者一丝不易察觉的嘲笑——多大的人了,还画这种幼稚奇怪的东西。
然而,宋舒的目光在那片蓝色的飞鱼上停留了两秒,然后抬起眼,镜片后的眼睛看向她。那是他第一次真正地、清晰地看向她。他的眼神里没有诧异,更没有嘲笑,反而带着一点……探究?或者说,是一种纯粹的好奇。
他极轻地牵动了一下嘴角,像是觉得很有趣,低声说了一句:
“有意思。”
橡皮被轻轻放回她的桌角,他转回了身,继续听课,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教室里,物理老师的声音依旧洪亮,窗外的香樟树依旧沙沙作响。可林妙妙却觉得,周围的一切声音都仿佛隔了一层膜,只有自己心脏砰砰跳动的声音异常清晰。
他……说了什么?
“有意思”?
他不是在嘲讽。他的语气里,甚至带着一丝……赞赏?
林妙妙低头,看着笔记本上那些原本只属于她一个人的、沉默的飞鱼。它们似乎在这一刻,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那块被他指尖触碰过的橡皮,静静地躺在桌角,仿佛还残留着他手指微凉的触感。
一种陌生的、久违的情绪,像一颗被投入死水潭的小石子,在她沉寂已久的心湖里,漾开了一圈极其微弱的涟漪。她不知道这涟漪意味着什么,只知道,这片笼罩了她整个高一的、灰白压抑的天空,似乎就在这个平淡无奇的物理课上,因为前排那个叫宋舒的男生一句随口的“有意思”,裂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透进了一缕她几乎已经忘记颜色的光。
而前排的宋舒,只是在想,后排这个看起来挺安静的女生,脑子里倒有些意想不到的东西。有点特别。仅此而已。他并未察觉,自己无意间投下的这颗石子,正在另一片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引发了怎样微小却坚定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