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小师尊 > 第42章 虽病人不知

小师尊 第42章 虽病人不知

作者:万安ING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25 00:35:42 来源:文学城

志远崖临风轩内,药味浓得化不开,混着窗缝钻进来的晨露气息,倒也不算难闻。云志趴在床边,眼下乌青一片,显然守了整夜,此刻头一点一点的,倦意正顺着眉梢往下淌。

床上的叶知临恹恹地躺着,脸色白得像白纸,却又泛着不正常的绯红,像是被烈火烤过的桃瓣。他唇上裂了几道细缝,唇角还沾着些水渍,想来是夜里渴得厉害。这烧发了整宿,愣是没退下去,连呼吸都带着点微不可闻的颤。

“听星澜说星临病了,这是怎么回事?”云海推门进来,袖口带起一阵风,他一挥手,几瓶贴着标签的药瓶便稳稳落在床头小几上,不等云志回话,已伸手抚上叶知临的手腕。指尖触到那滚烫的温度时,他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昨日见着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烧起来了?”

“许是这一趟吓着了。”云志揉着酸涩的眼,声音哑得像砂纸磨过木头,“折腾一整晚了,退烧丸、安神丹都试了,烧就是不退,人也没醒。”

“孩子毕竟还小,”云海轻叹,从腰间取过银针,略瞧了一眼叶知临的症状,扎了下去,“这趟撞见的又是些阴邪东西,受惊也是在所难免的。”

“是我考虑不周,”云志垂着头,语气里满是懊恼,“只想着他们几个配合默契,历练也能有个照应,倒忘了星临年纪最小……”

云海没接话,凝神捻起银针,又找准几处穴位轻轻扎下。银针在晨光里泛着微亮,片刻后他手腕一转,将针尽数收回,收入腰间的针囊:“针入得浅,一会儿该醒了。师弟不妨问问他的想法——我见这孩子第一面就知道,他绝不像表面看着那般稚气,心里是有大主意的。”

云志连连点头,目送云海离开,又坐回床边,盯着叶知临的睡颜,心里七上八下的。刚入山那会,叶知临面若桃花,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可今日却是面白如纸,还有额头上的伤口,皮开肉绽的,叫他怎么不心疼呢。

约莫半炷香的功夫,叶知临的睫毛轻轻颤了颤,像受惊的蝶翼。他喉间滚出一声轻咳,撑着手臂一个用力坐了起来,动作虽虚浮,却透着股不肯示弱的劲儿。

云志看得心惊,忙伸手扶住他,掌心贴在他后心,渡去一缕温和的灵力:“慢点,慢点,这才刚退烧,再好好休息会儿,别急着起。”

叶知临转过头,脸上还带着病后的倦怠,却笑了笑,声音软软的:“师尊爱护星临,星临都明白的。”

“这一趟……”云志张了张嘴,愧疚地垂下眼,幽幽叹了口气,“是为师没考虑好,让你受委屈了。”

“师尊莫要挂怀。”叶知临摇摇头,眼睛亮得像浸了晨露的星辰,认真地望着云志,“弟子晓得,修仙一道,根骨再好若无明师指路,终究是璞玉蒙尘;可师父教得再精,若不经风雨切磋,终究是镜花水月。此番下山历练,是打磨道心的好机缘。师尊与师伯肯将这事托付给星临,是信得过弟子,弟子断不能辜负这份心意。”

他顿了顿,气息还有些不稳,却字字清晰,“天生灵根是弟子撞来的运道,师尊疼惜弟子年纪小,是弟子修来的福分。可若总靠着这些,一辈子躲在师尊身后,甚至藏在乾元宗的护山大阵里,那弟子就算修到百岁,也只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成不了能独当一面的修士。这断然不是师尊您想看到的,也不是我进山修炼的志向。”

云志听着,只觉得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又热又酸。他原以为这孩子定会怨他,毕竟历练凶险,连他这百年修士都觉得心惊,何况一个十岁的孩童?可叶知临不仅没怨他,反倒看得比他还要透彻。

“您常说,大道如锻铁,不遭烈火焚,不遇重锤敲,怎得精钢?”叶知临的声音轻了些,却带着沉甸甸的分量,“弟子这几次历练,见识了妖魔鬼怪,也见识了人心难测,这一切都不是书上三三两两字可以讲得清,道得明的。这一行,弟子受益良多,感激师尊还来不及呢。”

云志再也忍不住,一把将叶知临搂进怀里,眼眶瞬间红透,声音哽咽得不成样子:“有徒如此,夫复何求啊!我上辈子一定是拯救了苍生万民,这辈子才让我遇到如此善解人意又天赋异禀的徒儿啊!感谢祖师爷!感谢天道!”

叶知临被他搂得一怔,小手悬在半空,半晌才轻轻推了推他:“师尊啊,我的病可还没好呢,被您勒得喘不过气啦。”

云志这才回过神,慌忙松开手,用袖子胡乱擦着眼泪,又不舍地摸了摸叶知临的头:“星临啊,咱们还小,有时间任性点也不打紧的!以后若是有什么任务不想去,就提前跟师尊讲,天大的事,师尊替你扛着!”

“弟子谢过师尊!”叶知临咧嘴一笑,小虎牙在晨光里闪了闪,病气似乎都散了大半,又变回那个鲜活灵动的模样。

竹影在窗纸上轻轻摇晃,晨露顺着叶尖滴落,“嘀嗒”声敲碎了回春崖的宁静,一声声“青耕”唤醒了陈星岩。陈星岩翻了个身,猛地一个鲤鱼打挺跃下床,动作利落得像只晨起的雀。

“天朗气清,正是修炼的好时候!”他三下五除二穿戴整齐,抓起渡厄剑便往外冲,剑穗在身后划出一道清亮的弧。

山谷中灵力浓郁得像化不开的雾,草木清香混着泥土的湿润扑面而来,耳畔是鸟雀叽叽喳喳的鸣,让人心旷神怡。陈星岩几步蹿到熟悉的磐石边,足尖一点,轻盈地跃上石顶,衣摆被风掀起一角,猎猎作响。

他深吸一口气,凝神静气,催动灵力。渡厄剑似有灵识,“嗡”地一声从背上跃下,稳稳落在他手中。

少年持剑立于磐石之上,身姿挺拔如松。右脚尖轻轻点地,身体以腰为轴微向右旋,右手持剑随之缓缓抬升,剑刃划破空气,带起阵阵清越的剑风;左手同时抬起,掌心虚虚托向剑背,指尖与剑脊相距寸许,似触非触。

晨曦洒在他身上,将汗珠镀成细碎的金粒,顺着下颌线滑落,砸在石面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剑鸣、风声、少年的呼吸交织在一起,一招一式都透着股专注的韧劲。

一个转身,左脚跟碾过石面,与右脚成丁字步站定。他右手紧握长剑,手臂前推,将渡厄抬至头顶,剑尖直指苍穹,似要刺破云层;左手则重重下压,掌心贴向地面,灵力顺着指尖涌入磐石,激起一圈淡淡的光晕。

“根扎黄泉,节傲天穹。虚怀纳炁,破茧成空。”

“竹影婆娑,剑鸣九霄。露凝霜刃,风折不屈。”

他先练了一遍乾元剑法,又接续攸宁教的那套剑法,调动丹田灵力,试图让渡厄分化剑影。

两柄、三柄……十柄、十五柄、二十柄——这是他往日的极限。

眼前的二十柄剑影个个灵力充盈,剑刃流转着莹白的光。陈星岩凝视着它们,深吸一口气,再次催动灵力,试图让剑影继续分裂。剑影们嗡鸣着,像是在抗拒,颤抖了足足一刻钟,第二十一柄剑影才堪堪凝成虚影,轮廓模糊得像要散架。

陈星岩有些失落,又不甘心只能到此为止。再次尝试驱动灵力,让第二十一柄化为实体。剑身嗡鸣,颤抖地更加猛烈,抗拒之力让灵力只能围绕在外面,靠近不得。

“还不够!”陈星岩咬了咬牙,额角青筋微微跳动。体内灵力已近枯竭,维系二十柄剑影已耗去大半,第二十一柄实在难以为继。

“小石头,可还记得那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何意?”

攸宁的声音突然响起,远远地传来,不乏清脆柔和,陈星岩猛地一怔——对啊!天地万物与人类本为一体,共同源于自然之道,他只顾着从丹田中抽取灵力凝聚,为何不直接从万物自然中借来灵力分化剑影呢?

他迅速稳下心神,收敛气息,缓缓吸纳四周的草木灵气。那些游离的灵力像是找到了归处,顺着他的经脉缓缓注入丹田,再通过丹田流入筋脉凝聚于半空。这一次,第二十一柄剑影稳稳凝成,剑刃虽不及前二十柄亮,却已足够坚韧。

陈星岩眼中闪过喜色,没有停手,继续引导灵气加速流转。第二十二柄、二十三柄……剑影越来越多,在晨光中交织成一片剑网,嗡嗡作响。

他终于突破了二十柄的桎梏!陈星岩唇边漾开笑意,正想再试,却听见攸宁的声音在心底回响:“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筋脉的承受力度是有限的,不可操之过急。”

他连忙收势,召回所有剑影,渡厄剑“唰”地回到手中。收了灵力,将剑背在身后,陈星岩一跃而下,转身往林子里跑,脚步轻快得像踩着风:“师姐!师姐!”

刚冲进林子,就见一道熟悉的身影立在树下。

双丫髻梳得整整齐齐,确实是师姐的发型;发间的银铃随着动作轻轻晃动,确实是师姐的发饰;衣服样式是雪青罗裙,确实是师姐的衣裳。可这尺寸,从发型到服饰分明小了一圈啊,瞧着竟像个七八岁的小姑娘。

“师、姐?”陈星岩停下脚步,挠了挠头,望着眼前的小姑娘,有些不确定。

“咳咳,”那身影转过身,仰着小脸看他,脸颊微微泛红,“我最近在练习化形术,这是……缩小术!”话虽如此,眼神却有些闪躲,显然没什么底气。

陈星岩眨了眨眼,摸了摸下巴:“有、这种法术吗?”他怎么从没在典籍上见过?是自己孤陋寡闻了吗?

“你质疑我?”攸宁眯起眼,想像往常一样抬手敲他的头,却发现够不着,气势顿时弱了半截,只能悻悻地放下手。

“没有没有!”陈星岩赶紧摆手,咧嘴一笑,还是没忍住,抬手轻轻摸了摸她的头,手感软乎乎的,“师姐说得一定是对的!”

“再摸头,我就咬你!”攸宁一掌拍开他的手,从袖中摸出几个灵果塞给他,自己也拿起一个,用力咬了一大口,腮帮子鼓鼓的,像只偷吃东西的小松鼠,反倒更显可爱。

陈星岩也拿起一个灵果,一口咬下去,脆甜的汁水在舌尖炸开。一大一小两个身影一高一矮坐在石头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他们身上镀上一层暖融融的光,林间的风都变得温柔起来。

同一时间,沧海峰的书房里正漫着淡淡的松烟墨香,混着陈年宣纸特有的微涩气息,在穿窗而入的山风中轻轻浮动。

两面墙的书架高及屋梁,乌木架上的典籍整齐摆放,有的书页边缘已泛出浅黄,却被细心地用细麻绳重新装订过;有的封面上落着几枚古铜镇纸,形状是缩小的瑞兽,兽瞳处嵌着的月光石在暗处泛着冷辉。书架顶端摆着几盆翠云草,垂落的细叶扫过一本线装的《坤元秘录》,页脚露出半枚朱砂印记,似是哪位前辈的私章。

中央的紫檀木大案上,宣纸堆叠如小山,每张纸上的字迹都力透纸背,笔锋时而如剑破石,时而如溪绕林。案头镇着一方端砚,砚池里残墨未干,旁边横放着一支紫毫笔,笔锋还凝着半滴墨珠。几枚铜制镇纸压着散落的笺纸,其中一张边角被风掀起,露出上面画着的半幅星图,北斗第七星的位置用朱笔点了个醒目的圆点。

墙角立着个青铜香炉,三缕青烟正袅袅盘旋,在梁上结成淡淡的云纹。窗棂外探进一枝松针,针尖垂着颗晨露,折射着天光落在书页上,照得某行批注的小字愈发清晰——“道在蝼蚁,亦在苍冥”。

李宴舟放下毛笔,望着宣纸上抄了一夜的清心咒,长长呼出一口浊气。墨迹已干,字迹工整得如同印上去的,透着股沉稳的力道。他将纸小心卷起,锁进紫檀木盒,又坐在桌边,卷起袖子静静看向自己的手腕。

那里有一道淡紫色的如意纹,平日里不细看几乎瞧不见,可一旦运起灵力,便会发出幽幽的光。李宴舟指尖轻轻碰了碰纹路,心里暗暗庆幸,上次在芒山村没让陈星岩和叶知临碰到铁链。这东西除了会发光,倒也没其他异样,可他总觉得这纹路来得蹊跷。

“希望,你只是一个普通的图案。”他低声自语,指尖在纹路上摩挲片刻,压下了心底的不安,起身打开了靠墙的柜子。

柜子深处放着一只陈旧的木匣,里面是上次从芒山村带回的悬云观弟子遗物——几枚磨损的玉佩,一本翻得卷了角的剑谱。明日他们就要动身去悬云观,这些东西,总得交还到故人手中。

李宴舟凝视着木匣,眉头微蹙。无端出现的妖兽,频繁出现的鬼修,失魂的百姓,惨死的修士……这背后,似乎藏着一张看不见的网,正缓缓收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