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箫声漫野:古董商庄园秘录 > 第3章 磐竹斋光

箫声漫野:古董商庄园秘录 第3章 磐竹斋光

作者:繁星上的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4 20:06:51 来源:文学城

磐竹斋的日子缓慢而安静。每日清晨,我会打开店门,清扫掉一夜的微尘,然后将那些珍贵的瓷器、玉器、字画一一擦拭整理。它们沉默不语,却仿佛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往事。我常常对着一只青花瓷瓶或一方古砚出神,猜测它们曾经的主人有过怎样的悲欢。

客人不多,大多只是进来随意看看,真正成交的很少。我也并不在意,开店与其说是为了营生,不如说是给自己找一个存在的支点。

那是一个春日的下午,阳光暖融融的,透过窗棂洒进来,在青石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正拿着软布,小心地擦拭一支白玉簪子。那簪子品相很好,玉质温润,雕工精细,是前朝宫中的样式。不知为何,第一眼看到它,我就有种莫名的熟悉感,仿佛在哪里见过。

店门上的风铃轻轻响动。我抬头,看见一个女子走了进来。她穿着时下不算很新潮但料子很好的衣裙,颜色素雅,却衬得她肌肤胜雪。她看起来约莫二十出头,眉眼灵动,嘴角天然微微上扬,带着一股说不出的娇憨与活力。这与我这店里的沉静气息,有些格格不入。

她并未立刻招呼我,而是被博古架上的几件瓷器吸引了目光,仔细端详了片刻,才将视线转向我手中正在擦拭的玉簪。这一看,她似乎怔住了,脚步不由自主地向我走来,目光牢牢锁在那支簪子上,眼神里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像是怀念,又像是伤感。

我停下动作,静静地看着她。她看了许久,才仿佛回过神来,抬头对我展颜一笑。那笑容极为明丽,像春日的阳光,瞬间驱散了我店中惯有的清冷。

“掌柜的,这簪子……”她开口,声音清脆悦耳,“可否让我仔细瞧瞧?”

我将簪子递给她。她接过,指尖轻轻拂过簪身,动作轻柔而珍重。“像,真像……”她低声喃喃,然后抬头看我,笑容更甜了几分,“我叫唐肆,肆意妄为的肆。姑娘这簪子,像极了我祖母当年心爱的那一支,我小时候常看她戴。”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唐肆”这个名字。我点了点头,并未多言。我一向不擅与人寒暄。

她却似乎很健谈,将簪子还给我,自来熟地问道:“掌柜的怎么称呼?我看你这店里的东西,都很有味道,不像别处那般俗气。”

“戚十一。”我简短地回答。

“戚十一?好奇特的名字。”她眨眨眼,并未追问,反而笑道,“十一姑娘,这簪子我很喜欢,不知可否割爱?”

我看了看簪子,又看了看她明亮的眼睛,心中微动,报了一个公道的价格。她爽快地付了钱,却并未立刻离开,而是在店里又转悠起来,时不时问我一两句关于某件古董的来历或寓意。我虽话少,但涉及到古董本身,还是会简单回答几句。

自那以后,唐肆便成了磐竹斋的常客。她似乎总有理由过来,有时是看到了什么新奇的小玩意,有时是纯粹路过进来坐坐。她总会带些小点心,有时是刚出炉的桂花糕,香甜软糯;有时是街角买的糖炒栗子,热乎乎、香喷喷。

“十一,尝尝这个,可好吃了!”她总会不由分说地塞给我,然后自己也很没形象地拿起一块大快朵颐。

起初我很不习惯。我独处太久了,早已忘了如何与人,尤其是与这样一个热情似火的女子相处。我总是僵硬地接过,淡淡地道谢,然后看着她在我面前吃得香甜,自己却食不知味。

但她似乎完全不在意我的冷淡,依旧我行我素。她发现我似乎不识字,看账本也很吃力(我确实只认得少数与古董相关的字),便自告奋勇要教我。

“这怎么行?做生意不识字怎么可以!”她搬来小凳子,坐在我旁边,铺开纸笔,一笔一画地教我写“磐竹斋”,写“戚十一”,写那些古董的名字。她的手指纤细白皙,握着毛笔的样子很好看,字也写得清秀工整。

我握着毛笔,感觉比握棍还要吃力。笔尖总是不听使唤,墨迹常常晕开一团。她也不恼,会凑过来,握住我的手,带着我一笔一画地写。“喏,这样,手腕要稳,力道要匀……”她靠得很近,身上有淡淡的、好闻的桂花香气。

有一次,我写得满脸都是墨点,自己却浑然不觉。她看着我,“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然后拿起帕子,轻轻替我擦拭。“阿戚,”她不知何时开始这样亲昵地叫我,“你绷紧脸认真写字的样子……真像一只护食的小猫儿,可爱得紧。”

我的脸腾地一下就红了,下意识地想躲开,却被她按住。“别动,还没擦干净呢。”她的指尖隔着帕子,触碰到我的脸颊,温温软软的。那一刻,我心中某处坚冰,仿佛悄然融化了一角。

除了识字,她还教我算账。那些繁琐的数字和收支,在她口中变得生动起来。她讲起生意经来头头是道,眼神里闪烁着聪慧的光芒。我渐渐知道,她出身岭南一个经商世家,家里本是做丝绸茶叶生意的,她自幼跟着长辈耳濡目染,极有经商天赋。

月光好的晚上,我们会坐在后院的小石桌旁,泡一壶清茶。她会叽叽喳喳地给我讲她家乡的趣事,讲岭南的荔枝多么香甜,讲夜晚的萤火虫如何像星河落入了凡间。

“阿戚,等明年开春,生意不忙了,我带你回岭南看看好不好?”她托着腮,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我,“我们那儿有片好大的竹林,晚上的萤火虫才叫多呢,飞舞的时候,就像绿色的星星雨,可美了!你一定会喜欢的!”

我看着她充满向往的脸,心中一阵恍惚。岭南?竹林?萤火虫?那是我从未想象过的,遥远而美好的生活。我下意识地摸了摸颈间,那里空荡荡的,萧家的竹纹古玉早已在流亡途中遗失。我低头,看着自己因常年握棍而带着薄茧的手指,沉默着。

忽然,一阵莫名的冲动涌上心头。我起身,走进里间,取出了那支我珍藏多年、却从未再吹奏过的竹箫。那是仿照祖父那支紫竹箫做的,音色虽不及,却也清越。

我走到院中,对着皎洁的月光,轻轻吹奏起来。吹的是记忆中祖父常吹的那支曲子,调子悠远,带着淡淡的哀愁。箫声在寂静的夜里飘荡,惊起了檐下栖息的鸟儿。

唐肆安静地听着,没有出声。一曲终了,她依旧托着腮,望着我,眼神里有一种我读不懂的复杂情绪。半晌,她轻轻开口,声音有些缥缈:“阿戚,这曲子……真好听,可也好悲伤。它让你想起了什么,对吗?”

我指节僵硬地握着竹箫,没有回答。多年来筑起的心防,在她温柔的目光和话语中,竟有些摇摇欲坠。一滴滚烫的液体,毫无预兆地从眼角滑落,砸在冰凉的箫孔上,溅开细微的水花。

我竟然……哭了?

后来我才偶然得知,那时的唐家,正遭遇巨大的危机。家族产业被一股神秘的势力恶意打压,生意一落千丈,濒临破产。唐肆此次离家,表面上是游历,实则是想寻找机会重振家业。她日日当掉自己心爱的首饰,才能维持表面的光鲜,才能每次都给我带来那些精致的点心和蜜饯匣子。可她在我面前,从未显露过一丝愁容,永远都是那么明媚,那么快乐,仿佛世间所有的风雨都与她无关。

她就像一盏灯,温暖而坚定地,照亮了我阴冷潮湿的世界。而我却浑然不知,这盏灯,也即将被无形的风雨侵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