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小可怜饲养手册 > 第7章 知错

小可怜饲养手册 第7章 知错

作者:半纸蓬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9 04:44:52 来源:文学城

“从信!”远远的,一个青年提着衣摆,跑向宣从信,“你回来了!”

“计绥,”同窗跑得急,到自己跟前甚至还踉跄了一下,宣从信连忙去扶住了他,“小心!”

“你前些日子的事闹得可是沸沸扬扬,”计绥忙反手抓着他检查一通,“吓死我了,我刚听他们说孟同惜找你去了,没欺负你吧,伤怎么样!”

“没事,都好了,”宣从信由着他反复检查“没事的,计绥。”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计绥长舒口气,放下心来,随即又皱起眉,压低声音,“孟同惜那厮说话忒难听!你别往心里去!”

“如今……如今有照雪楼护着你,他不敢真怎么样的!” 计绥布衣出身,深知毫无遮蔽,在长京的殊为不易,话中是真心实意的关切。

宣从信微微一笑,并不接“照雪楼”的话茬,只道:“劳计绥记挂了,快到课时了,我们走吧。”

课上,夫子讲授经义,宣从信凝神静听,专注笔录。

经义课上,夫子讲授到《孟子·尽心上》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他目光扫过堂下学子,最终落在一向勤勉却略显沉寂的宣从信身上。

夫子缓缓开口:“宣从信。”

宣从信闻言,起身静立:“学生在。”

“你且说说:若穷非因时运不济,而是遭逢不公,蒙冤受屈,身败名裂,众叛亲离。此刻,当如何独善?”夫子须发皆白,神色淡然。

“如颜回居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还是应如豫让漆身吞炭,隐忍待机,以求雪耻?”

夫子:“再者,若永无达时,兼济天下之志,又当置于何地?空守其志,抱憾终身?还是……可另寻他途?”

此问极刁钻,不仅拷问学理,还影射宣从信自身遭遇,被家族所弃,声名狼藉,依附权势滔天的李望舟,前途晦暗不明。

答“安贫乐道”,似虚伪懦弱;若答“隐忍复仇”,又与儒家中庸平和相悖;若言志业成空,则更流于消极,非士子应有气度。

堂内寂静,孟同惜嘴角勾起看好戏的讥诮。

计绥不由为宣从信捏把汗,想出言辩解,碍于尊师重道,尤其孟同惜也在,若被抓住话柄,一通不尊师长的黑锅给宣从信砸下来,反倒添乱!

宣从信沉淀思绪,执弟子礼,声音不高,字字清晰:“回夫子:学生浅见,独善之要,首在善字,而非独字。”

此言一出,夫子眼中精光微闪,众学子亦露出思索神色。

“遭逢不公,身陷困厄,心志为所夺,怨天尤人,或颓废丧志,或偏激求逞,便是不善,有违修身之本;颜回之乐,非乐贫贱,乃乐其道,心有所主,外物不移,乃善其身。”

“然,学生以为,善其身绝非止于避世自保、独守清贫。”他话锋微转,“洁身自好是善,韬光养晦是善,身处泥淖,持守本心,明辨是非,不因境遇改其节、堕其行,亦是善。”

“《周易》有云:‘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存身非仅为苟活,更为存道、存志。”

宣从信句句不提自身,却句句回应自身困境,姿态不卑不亢。

“兼济天下,学生愚见,此并非必在庙堂高位、显达权势。位高权重者,心无苍生,亦可为祸;身居微末者,心存仁义,亦润物无声。”

“设馆授徒,教化乡里,著书立说,明道传薪,皆是济世;力微者秉公持正,一人一事,向善明理,未尝不是兼济发端。”

“志之所存,无问显达;心有光明,微芒照隅。”

夫子停住,缓缓颔首,眼露赞赏:“善!”

“不滞于物,不困于形,明心见性,方得真谛。此解,甚妙。”

计绥长舒口气,等着看笑话的孟同惜脸色僵硬,其他学子也多转为惊异,死生亦大,宣从信此次大劫之后,心性谈吐,似乎格外不同。

“学生,”宣从信慎重行礼,“多谢夫子相授。”

夫子并非不通情达理之人,在他回来的第一天刻意以此相问,自然是有意提点宣从信,老者摆摆手,示意讲学继续。

宣从信坐下,掌心微有薄汗,心潮微微起伏,不知为何,方才高谈论述,他满脑子不是什么圣人先贤,反而掠过一道青衫旧影,难舍难忘。

午膳,宣从信还未打开照雪楼新送来的食盒,便见小厮抬着更精美的食盒,送到孟同惜案头。

层层打开,精致菜肴,荤素皆备,香气四溢,引得一片羡慕惊叹。

孟同惜得意瞥了宣从信一眼,扬高声音:“来来来,都尝尝!醉仙楼新出的席面,可不是什么家常小菜能比的!”

宣从信安静打开自己提盒。

几样清淡小菜,一盅鸡汤,还有一碟兔儿模样的奶白点心,旁边放了小罐桂花蜜,虽不及醉仙楼的奢华,却处处透着用心。

他刚拿起筷子,计绥凑过来,“哇”了一声:“从信,你这饭菜看着好生可口!比那大鱼大肉瞧着舒服多了!”

说着,眼睛还亮晶晶瞅着兔子奶糕。

宣从信将食盒朝他推了推:“一起用些?”

“可以吗?”计绥不太好意思,食指大动,终没抵住诱惑,夹一筷子尝下,欣喜道,“好吃!”

宣从信尝了口,微笑:“嗯,确实好吃。”

下午骑射,儒家学子并非死读书,太学门风更是天下表率,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一样不差。

背伤初愈,宣从信本可告假,却还是换了劲装去校场。

孟同惜想在骑射上压他一头,翻身上马,动作流畅,催马跑了几圈,箭矢也大多中了靶心,观者无不喝彩响亮。

他勒住马,看向正在准备宣从信,语带嘲讽:“宣二公子金贵,拉弓射箭若是做不来,早些回去歇着吧,免得旧伤复发,惹人心疼!”

宣从信没理他,仔细检查弓弦,搭箭,开弓。

背部传来隐隐撕扯感,他深吸一口气,稳住发颤手臂,专注望向远处的箭靶。

“嗖!” 箭矢离弦,力道稍弱,却稳稳地扎进了靶子边缘。

“嗤……”孟同惜毫不掩饰的嘲笑。

宣从信面色不变,再次搭箭,开弓;调整呼吸,忽略背部细细的刺痛。

第二箭,靶心偏下;第三箭,已近红心。

他没有孟同惜那般张扬的骑射功夫,一箭一箭,稳扎稳打,动作甚至笨拙,但周遭被孟同惜带起的嘈杂嗤笑却渐渐平息。

宣从信汗水沿着额角滑落,背部隐痛变得清晰,只是抿着唇,再次拉开了弓。

一切结束,计绥跑来:“从信,没事吧?”

“无妨,”宣从信摇摇头,勉强笑笑,“有些累了。”

下学时分,天色尚早。

宣从信提着空食盒,走出太学大门,背上疼痛袭来,让他脚步有些迟缓。

他正想着是慢慢走回去,还是雇顶小轿,熟悉的马车却已无声地停在眼前。

车帘掀起,李望舟探出半张脸,目光在他身上扫了一圈,落在他微显僵硬的背脊上,眉宇轻皱。

“磨蹭什么?”他语气懒散,“还不上车?”

宣从信钻进马车,李望舟拿起看到一半的话本,随口:“今日如何?”

宣从信抿唇微笑:“还好。”

李望舟翻书姿态一顿,没再追问。

马车驶回照雪楼,一下车,早候着的明月就蹦跳着过来接食盒,小嘴叭叭:“公子公子!今天的点心好吃吗?孟同惜有没有馋哭?”

宣从信被逗得笑了:“很好吃,多谢你。”

李望舟听着,没说话,当宣从信转身准备回房时,他忽然伸手,指尖隔着衣衫,轻按了一下宣从信后背某处。

“嘶……”宣从信猝不及防,身体绷紧,痛得抽口凉气。

李望舟眼神沉下来,语气不悦:“这就是你说的……还好?”

宣从信身体一僵:“只是……只是骑射课稍稍用力了些,并无大碍……”

“并无大碍?”李望舟冷笑一声,“宣从信,是不是最近太纵着你了?觉得本大人很好糊弄?”

宣从信抿紧唇:“大人息怒。”

“息怒?我息什么怒?”他慢条斯理审视宣从信,“太医署老家伙要知道他们精心调理了这么久的身子,被你这么不曾爱惜,怕要来找本大人哭诉实难胜任了。”

宣从信哑然:“从信不敢……是我疏忽了……”

“疏忽?”李望舟轻哼一声,转向惴惴不安的明月,“明月。”

“在!大人!”明月赶紧应声。

“去,把化瘀散瘀的膏药拿来,”李望舟吩咐道,“给你家不慎疏忽的小宣公子好好揉开,省得明日起不了身,又瘫个三五日的!”

明月如蒙大赦,一溜烟跑了。

李望舟这才又瞥了眼宣从信,离去前留下句轻飘飘的,“上完药呆房里做功课,净添乱。”

虽然嫌弃语气,但迫人压力已然散去,宣从信悄悄松了口气,心底那点不安被一种微妙的、酸酸软软的情绪取代。

房间里,明月地给宣从信涂抹着清凉的药膏,小声絮叨:“公子您可吓死我了……下次千万别这样了!身体为重!大人虽然嘴上毒了些,但他其实对身边人特别好,刚才肯定是心疼了!”

药膏舒缓了疼痛,宣从信趴在榻上,听着小童的嘀咕,嗯了一声。

晚膳照常送到房里,都是利于伤口愈合的清淡菜色,宣从信用完,铺开纸笔,抄写计绥的笔记,这些日子,他懈怠不少功课,需得尽快补上。

烛火昏黄,墨香淡淡,宣从信的心绪慢慢沉淀,抄完书,夜已深,宣从信却毫无睡意,白日种种在脑中反复。

他披衣起身,推门到院中。

月华如水,清辉满庭。

院外那株梨花树下,一道熟悉的青衫身影正倚树而立,指尖夹着一片雪白花瓣,神情慵懒,好似偶然途经此地。

听到开门声,李望舟并未回头,懒洋洋道:“不睡觉,出来吹风,是嫌伤好得太快?”

宣从信慢慢过去:“大人,您还没歇息?”

“月色尚可,出来走走。”

宣从信沉默片刻,望着天边清的月亮,问道:“大人当年,何会选择助力今上?”

问题在宣从信心中盘桓已久,此刻借着夜色问出,李望舟闻言,侧头,月光勾出他俊逸疏淡的侧脸。

他玩味一笑:“怎么?终于想起来要打探本大人的底细了?”

宣从信垂眸:“从信不敢。”

李望舟平淡道:“没什么稀奇,不过是师门早年欠下燕太祖一点人情,祖师爷留话,若燕朝后世有难,持信物而来,照雪楼需相助一次,恰巧,轮到本大人还债。”

“原来如此,”宣从信叹息,“一诺千金,大恩成仇,龙困于野,难为大人了。”

李望舟一愣,继而莞尔:“倒是不笨。”

宣从信看着漫天身不由己的梨花花瓣:“从信到底修的是臣纲,忠的是帝王家。”

这些时日的点点滴滴,大哥的激愤,父亲毫不犹豫的舍弃,还有长京城中隐晦的流言……他起初不愿深思,或者说,不敢深思。

刺杀李望舟……这等惊天动地、得不偿失的事,以大哥谨慎,怎么可能去做?

即便真有此心,又怎会留下如此明显的把柄,让大理寺轻易查到?

那根本不是大哥做的,可大哥却愿意认下此等冤屈。

能让整个宣家,不惜牺牲一个儿子,甚至默许另一个儿子当众作诗鸣冤也要死死维护的,在这长京城内,能有谁?

答案呼之欲出,带着窒息的皇权威严。

功高震主,鸟尽弓藏,帝王道也。

宣从信缓缓闭眼,指尖冰凉;想起那二十棍家法落下时的刺骨疼痛,想起被扔在照雪楼门前时的绝望,想起这些时日的讽刺目光……可笑、可悲,可叹。

“大人,”宣从信直视李望舟:“从信知错。”

李望舟眉梢微挑,来了兴趣:“知错?为了什么?为了你们宣家?还是为了你那位好大哥?”

“又或者是为了那位九天之上的……”

君王。

宣从信知他深意。

“为了大人。”他坦然道,“为了照雪楼。”

“萍水相逢,大人救下从信是恩情,此事后续诸多风波,屡屡让大人为我劳心费神,忧心挂怀,”宣从信诚恳道,“如此种种,我竟然还不知爱惜身体,逞一时之快,实在不该。”

“从信保证,日后事事量力而行,绝不再逞强妄动,让大人担心。”

夜风吹落梨花,洁白花瓣悄然铺满石阶,香气清甜。

李望舟看着他,然后慢慢地、慢慢地错开目光,淡淡:“……嗯。”

他转身欲走,两步又停下,背对他道,“赶紧回去睡觉,再敢半夜乱逛,小心本大人让你抄一整夜的书。”

宣从信乖巧应道:“是。”

句句乖巧,比唱得还好听,李望舟随意补充道,“身子骨不济,明日开始,早起半个时辰,和明月一起到后院习武。”

宣从信眼光一亮:“是!多谢大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