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小可怜的金手指是陛下 > 第18章 第 18 章

小可怜的金手指是陛下 第18章 第 18 章

作者:一颗冬天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14 00:41:15 来源:文学城

十一月十五,天朗气清,是冬日里难得的好天气,暖洋洋的日光照在人身上,从心底生出一股暖意。

萧瑟之气也比前几日少了许多,街头巷尾小贩的叫卖声由远及近传来,一声高过一声。

两辆马车安静的停在孟府外,杨氏与孟怡早已等候多时,却迟迟不见孟顽的身影,孟怡烦躁的扯着手中的绣帕,眼瞧着就要将手帕给扯坏。

“阿娘,孟顽那边不会出了什么岔子罢?”孟怡心中焦躁不安,总觉得今日的事会出现意外。

“你就放宽心,她没那个胆子!”

想到平日里孟顽沉默寡言的脾性,杨氏心中很是不屑,从鼻腔中发出一声冷哼。

就凭她那点本事想在自己的手心中翻出风浪,怕是要等到下辈子!

“可是,我这心里总静不下来。”丢掉手中被她扯得歪歪扭扭的绣帕,孟怡依偎进杨氏怀中,可怜兮兮的说道。

“有阿娘在,她那点本事还是不够看的。”杨氏拍了拍孟怡的背,轻声哄着。

有了杨氏的安慰,孟怡心中的不安削减了不少,可还是赖在杨氏怀中不断撒娇不愿起身。

隔着老远孟顽就瞧见了这一幕,心中酸酸涩涩,瞧着母女二人亲昵的模样,她不免也想起了她的阿娘沈湘君。

只凭借幼时模糊的记忆,孟顽依旧可以笃定她的阿娘是个极温柔的人,若是阿娘还在,她一定不会如同现在一般寄人篱下。

“六娘子!”

耳边慈爱温和的嗓音,将孟顽飘飞的思绪拽了回来,她猛地转头看向声音的来源,孟老夫人的陪房宋嬷嬷。

“阿顽,在想什么?”孟老夫人瞧着孟顽沉思的模样也忍不住问道。

“没什么,孙女不过是瞧着今日天气如此的好,定是托了祖母的福!”孟顽压下心中的酸涩,朝老妇人扬起一个甜甜的笑。

孟顽本就生的好,此时嫣然一笑的模样,就连孟老太太这走过半生,阅人无数的人都不得不感慨一句倾国倾城。

“油嘴滑舌!”孟老夫人笑骂了一句,不计较孟顽方才的愣神,被孟顽搀扶着来到了杨氏母女二人面前。

杨氏一瞧老夫人居然来了,心中狠狠一跳。

阿娘怎么来了?

孟怡与平阳王世子的事就连孟珈她都不曾透露半分,老夫人应当也是不知情的,今日若是漏了马脚,被老夫人瞧出了端倪怕是不好。

府中上下无人不知孟老夫人最是重规矩,当初杨氏是用了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才嫁进孟府的,老夫人对于她心中本就不喜。

伏低做小一年有余,也换不来孟老夫人的一声夸赞,直到孟怡的出生,杨氏才在老夫人那里得了几分好脸色,这也让往后的十余年杨氏心中都是畏惧孟老夫人的。

按照杨氏的出身本不该如此讨好孟老夫人,可偏她对孟珈一往情深,哪怕他早已娶亲,也铁了心要过来,她依仗着出身夺了旁人的丈夫的事,本就不光彩,在知情者孟老夫人面前更是要矮上三分。

因此她对孟老夫人这个长辈也越发的恭敬,甚至到了谨小慎微的地步。

“阿娘,您怎么来了?”杨氏上前朝着孟老夫人行了一礼,恭敬的出声询问。

“听阿顽说你与郑夫人今日要去慈济寺上香,老婆子我不请自来,不会给你添麻烦罢?”孟老夫人笑得温和,可看向杨氏的眼中却是不容置疑。

“儿媳怎敢嫌弃,原本是顾忌着您一到冬日便会犯腿疾,怕您老人家不喜外出,这才没去打扰您,不成想阿顽这孩子竟能把您请来。”

杨氏表面上是在解释不曾邀孟老夫人一同上香的原因,实则是在说孟顽不懂事,竟然不顾老夫人的腿疾将人请来。

这事可大可小,往小了说便是孟顽不关心老夫人,连老夫人的腿疾都不知晓,往大了说,这便是不孝。

如此大的帽子扣下来,别说在孟府就整个长安城孟顽的名声怕是都要人人厌弃。

许是察觉出孟顽的担心,老夫人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说道:“她哪有这么大的本事,那日阿顽来请安,我听她提起,想着闲来无事便凑个热闹,和你们一同去上香。”

“怎么今日听你这话是不愿我来?”

大雍从高祖起就以孝治天下,自此已有百余年,杨氏能以孝道威胁孟顽,孟老夫人便同样可以。

杨氏闻言哪还敢说一个不字,连忙低头道:“儿媳不敢。”

“如此便好。”

孟老夫人点了点头,带着孟顽率先登上马车。

见二人上了马车,孟怡走到杨氏身边,拽住杨氏的衣袖抱怨道:“祖母在做什么?若是误了我与世子见面可如何是好?”

“稍安勿躁,阿娘早就为你安排好了一切,只需要去世子面前露个面便好,其他的都要有阿娘替你解决。”

孟顽掀起一角车帘,瞧着杨氏母女二人窃窃私语的模样,心中谋划着如何将自己摘出孟怡与郑持盈的关系。

她们母女二人想另择佳婿,又不想担悔婚的责任,便想将孟顽推出去做这个替死鬼。

让孟顽认下勾引嫡姐未婚夫婿的名头,既可以彻底除掉孟顽,又能让孟怡清清白白的解了这桩婚事,可谓是一箭双雕。

哪怕孟怡日后与平阳王世子成婚,旁人也说不出她半分错处。

当真是好计谋。

郑家也是清流世家、名门望族之后,一个庶女若是嫁进郑家也算是飞上指头变凤凰,若是换了旁人兴许会试一试,将计就计为自己博一个好前程。

可孟顽却不愿,阿娘嫁与阿耶时,哪个不说阿娘命好,可结果却是草草了结此生。

她不愿嫁什么公子王孙,只想寻一懂她、知她之人相伴一生之人便可。

不需权势滔天,也不需腰缠万贯,只要一颗真心便足以。

但这世上最难寻的便是真心。

孟顽心中浮现一个模模糊糊的身影,心中总觉得这个模糊的身影定是真心待自己的。

她越是努力想记起这人是何人,这身影便越模糊,到最后她索性不再去想了。

轻轻靠着车壁闭目养神起来,毕竟今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马车一路摇摇晃晃来到了慈济寺。

往日里慈济寺总是人群络绎不断,香火鼎盛的模样,今日却罕见的人烟稀少。

巍峨庄严的寺庙矗立在眼前,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七彩夺目的光芒,今日香客稀少,慈济寺远离了尘世纷扰更显缥缈,仅仅一眼就觉宝相庄严。

朱红色的大门紧闭,僧人也不知去向,这让孟府众人心中直打鼓,就在几人踌躇之际,郑家的马车也到了。

“诸位怎么的都围在这里?”平稳无波的声音自身后传来,未曾瞧见真人便也能听出此人一板一眼的性格。

果不其然,一回头就瞧见郑夫人卢氏和郑持盈一前一后联袂而来。

孟顽与孟怡纷纷行礼。

今日瞧见孟怡,卢氏心情大好,看来那日杨氏所说不假,五娘子并非故意。

孟怡盛装打扮让本就出色的容貌越发美丽,如同盛开的牡丹一般,艳丽夺目,粉翡制成的海棠耳珰更是衬得她人比花娇。

将一身素色衣裳的孟顽衬得反倒不起眼了,再加上她一直低垂着脑袋,让人瞧不见她的容貌,一时间便被众人给忽略了。

郑持盈瞧着艳丽动人的孟怡,不自觉的与孟顽比较,二人各有千秋,可若是做正妻还是孟怡最为合适。

他们二人乃是亲姊妹,若是孟家同意,日后姐妹二人也好有个照应。

郑持盈只觉得这是一个绝妙的主意,这样一来他也不算是辜负了孟怡。

打定主意后,他对孟怡更是和颜悦色。

一行人寒暄了一会儿,这才想起慈济寺今日异样,孟老夫夫人辈分最高,由她一锤定音,差人前去问问今日寺中可是有大事发生。

被派去问话的婆子很快就回来了,她先是对众人行了一礼,才开口道:“听闻今日有贵人到访,香客们都被拦在外面不得入内。”

“贵人?”

不知为何,孟怡心中一跳,她模模糊糊有个名字挂在嘴边,掩饰住内心的激动,她悄悄对杨氏使了一个眼色,对方心领神会,暗暗拍了拍孟怡的手背。

“那你可有提过,是孟家的婆子?”杨氏出言问道。

闻言那婆子一愣,似是不解夫人为何这样问,但这也不是她一个奴婢能置喙的事情,只能恭敬回道:“奴婢不曾说过。”

“如此你就去说,是孟家与郑家的家眷前来上香。”

婆子心中的不解更深,一时愣住不该如何是好。

见婆子愣着不动,杨氏心中不免恼怒,出声催促道:“愣着干甚?还不快去!”

许是杨氏的反应太过激烈,众人都不解的望向她。

“孟夫人何必为难一个奴婢,既是贵人在此我们改日再来便好,何必为着一些小事动怒。”郑夫人卢氏暗含深意的说道。

外面不止她们两家官眷被拦在外头,由此可见那婆子口中的贵人只怕非同一般,恐是皇亲国戚。

他们郑家回长安不久根基不稳,此时更应避其锋芒,不是逞能的时候。

有了郑夫人卢氏这话在,杨氏方才的举动就显得太过小家子气。

她莞尔一笑解释道:“你我两家皆是名门清流,郑大人又刚刚高升,我想那贵人或许会看在郑大人的人份上通融一二。”

一顶高帽戴在了郑氏的头上,伸手不打笑脸人,她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能等那婆子回来。

不一会儿,方才那婆子便喜气洋洋的小跑着回来。

“夫人,奴婢按照您说的同那小沙弥讲,竟然真的成了。”

慈济寺的大门被人从内打开,一个年轻的僧人朝着众人伫立的地方行了一礼。

孟怡神色一喜,倨傲的神情立刻浮现在面上,又经杨氏的提醒收敛几分。

可二人脸上的喜色却是明晃晃的。

孟顽瞧着这二人的神色,越发觉得今日之事怕是暗藏玄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