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小家小业 > 第96章 第 96 章

小家小业 第96章 第 96 章

作者:写作秃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01 09:26:35 来源:文学城

第96章

兰婶死死抓住莫非的胳膊,赶紧大声和众人解释:“姚大头说的和小非没有关系,是我惹出来的。”

“年初时,我想给小非说个媳妇,就私下向姚春梅提了一嘴,真是就提了一嘴!还是悄悄问的,你们都不知道,是不是?她不愿意,那就算了呗,我难道还能强来?我也没有四处嚷嚷,害了她闺女什么呢?可她呢,好似别人沾上让她倒了霉似的,就开始编排起小非来,张嘴闭嘴就是破草棚子、穷鬼,把我也是一顿好呛,我都让了她了。如今小非结了契,她还这样不依不饶,越扯越荒唐......”

“这事小非都不知情,他本来就没答应我去做媒,是我多事。后来没成,我更没提起,只当都过去了,小非真是无妄之灾。”

说亲没说成的多了去,嫌丢人,闭口不谈就是。

何况她这个,大伙是真没听说过,可见确实只在私下问的,姚大头何必呢?她自己肖想女儿嫁进莫丰收家,倒是摆在面上,搞得人尽皆知的。

大伙摆摆头,只觉得好笑。

莫非满脸无奈,早知那时就不和兰婶松口了,惹来这么个拎不清的。

他嘟囔着:“我住草棚子碍她什么了?真是!”

莫清澄早就气得不行,大声附和着:“就是!住草棚子的怎么她了?让她这样看不惯,还恨上了?”

黄老嬷挎着小口袋来田里捡谷粒儿,跟着众人在这里躲荫,听莫清澄这么说,她颤颤巍巍说:“诶!她吃过草棚子的苦哦,性子又强,要恨一辈子哦!”

大伙抬头望望日头,还能歇一会,又去盯黄老嬷。

姚春梅嫁到瓦山村近二十年,大伙只知她娘家在老远的姚家村,从没听她说过回娘家,更没见有娘家亲戚来走动,像是绝门绝户了似的。

当初刘老木匠夫妻是怎么认识她家的?哦,好像刘木匠那已死的娘就是姓姚。

当时刘老木匠瘫了,家里很是闹了几年饥荒,小儿子也被耽误了好些年才娶上媳妇。

大伙都猜,恐怕是贪图便宜,才说了个独户的。

黄老嬷为人极为念旧,她舅家也在姚家村,到她这把年纪,老辈亲戚早就死完了,她都没丢下舅家后代,从前身骨好时,更是一年要走两回。

想必,她对姚春梅娘家的事是很清楚。

莫清澄早就挪了屁股,凑到黄老嬷边上,嘴里催着:“老嬷,你说,你说嘛!”

莫非也想知道自家草棚子怎么招惹姚春梅了,于是蹲在莫清澄旁边。

黄老嬷还年轻时,去姚家村给舅母拜寿,住了一晚,亲眼见了姚春梅家的惨状,多少年过去,都还记忆犹新。

她拨弄着口袋里的谷穗,慢慢说起:“那会她家里也还好,几间老屋裹着茅草住了九口人。兄弟姊妹多,她排老四,最大的哥哥十六七岁,最小的弟弟还不会走。唉,夹在中间的,爹娘顾及不到,她打小就极有主意。出事时是个冬天,她爹染了病,几天下不得床,那天大哥给人看牲口,不在家,老娘叫她和大姐去山上捡柴火,她怕冷,偷懒躲着没去。晚上烤火时,大姐姐就赶,说捡柴不见人,烤火倒挤在前头,于是她就赌气跑到旁边人家的猪栏里睡去了......”

听到这儿,有几个人的牙已经提前龇了起来。

“天爷,一把大火烧得天都红喽!什么屋子棚子,床啊柜啊,只剩些灰架子了!架子底下就埋着那七个......左邻右舍的屋也被烧了,牲口也死了几头,幸亏人没伤着,不然她兄妹的命都要赔出去。”

光是听着就很惨,一大家为了节省柴火,必是挤在一个屋睡的,先被烟气闷倒了,火起再一烧,人被烫醒过来,跑都跑不动了。

“兄妹俩也没法子,几亩田地都赔出去了,哥哥就去外头找活挣口粮,把妹子塞到村里喊‘堂爷爷’的家里住着。堂爷爷家是砖屋,只是她身上带着重孝,别个多少觉得有煞气,怕会防克了自家人,就说主屋睡不下,让她住去了偏屋。”

黄老嬷搓搓眼,哀其不争地说:“这也要得的,是吧?吃饭让她和娃儿一桌,吃得都一样,不就够了?两家又不是什么嫡嫡亲的,有得住,不短她吃喝,若是懂事的,还不老老实实住着?偏她钻牛角尖,淘气使坏!闹得别人全家不得安宁。我也是后来听舅母讲的,说她下了饭桌就跑去村里哭,说肚子饿,说身上冷,讲堂爷爷全家都打她!”

“开始是有人信她,哭得惨嘛,又多少有点意料之中的意思。大伙也只能劝她忍忍罢,乖顺勤快些,长大就好了。”

“次数多了,堂爷爷一家就晓得了,她堂婶子可不受这冤气,吃饭前悄悄拉了几个婶子躲在堂屋壁后......这丫头,啧啧,饭桌上抢得比哪个都快,嘴一抹就去村里哭!”

“堂爷爷向她哥告了几回状,做大哥的也没了法子,在野地里起个小草棚子,让她自己住着,堂爷家帮忙端点吃的就行。”

“住了十几年咧,一个人,是住怕了!”

“她哥呢?怎么这些年也没见来过?”有人问。

黄老嬷沉默片刻,叹息着说:“从起了草棚子,就没人见过她哥了。有的说是去外乡做了上门女婿,又有的说,帮人拉货遇了匪......如今哪晓得真假呢。”

林子里安静起来,只有黄老嬷拨弄谷粒的窸窣声。

这么看,姚春梅遭遇是可怜,但为人却很可恨。

住到别人家里还挑拨是非,搞得人厌鬼憎。

堂爷爷一家不管怎样,照料了她那么多年,还给说了亲,按理,她也该报答一二了。

可惜,这就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

她大哥,也不知是狠心甩脱包袱,还是真的身不由已,三十几年过去了,想来是再也不会出现。

“家里的火会不会就是她点的?”有个小子咂咂嘴,语出惊人蹦出一句。

大伙都被这猜测吓得跳起来,黄老嬷的谷子都差点撒了,手忙脚乱扎起袋口,斥他:“小子,你,你,不能胡说咧,那会才几岁,她,她,是亲爹娘,亲骨肉咧!跟姐姐闹几句嘴,不至于,不至于!”

莫村长劈手给那小子一巴掌:“胡咧咧!这种事能乱说!”又转头郑重告诫大伙:“你们也记住了,听过就算,回去在哪都不许提!胡猜的事,说出去,你们和她有什么两样?何况,这种事传到外头,招来官府,可不好收场!”

大伙纷纷点头,什么玩笑能开,什么谎话能说,他们还是有分寸的。

何况,不管是真是假,就姚春梅那无事搅三分的性子,回头被她黏上,家里不就跟坐进了屎缸子一样了。

莫非起身拍拍屁股,无所谓地说:“点不点的,反正与我无关,住多少年草棚子,也不是我让她住的,倒不必把气发到我头上。回头她若还我造谣,仍是要扇她的。”

这个,大伙也不好说他什么,人渐渐又回到地里。

中午许多人没回去,饭都是家里人送到林子里吃的,歇也就找个树荫浓的地儿躺下,屋里未必比这儿凉快。

莫非跟着村长他们,吃过送来的饭菜,也找了个地儿躺下歇午。

蚱蝉在树上叫得声嘶力竭,无论它们怎么卖力,也闹不醒这些疲乏的身躯。肚皮跟着蝉鸣起伏,鼾声渐响,双方逐力,没有胜负。

莫三财也在这蝉鸣声中,踏上回林铺镇的路。

顶着**的日头,他表情凝重,婚事如何,接下来就看自己的了。

临走时,他娘又反复叮嘱,叫他切勿搭理黄陂的人,更是耳提面命不许上门去。

她要等那边受不了,主动来谈退亲,她们才好拿回聘礼钱。

她想的很好,即便今年对方还能忍,明年呢?后年呢?男的能拖,女的可等不起。

莫三财眼前浮起未婚妻水汪汪的大眼睛,心想,娘啊娘,嫂子啊嫂子,你俩的算盘,在我这儿可打不响。

我的小日子,不可能由你们摆布。

经过众人两天的挥汗如雨,稻子都打进了家,不管收成如何,心中总要踏实许多。

天还没擦黑,莫非就回到了北山脚,这对农忙的人来说,确实是收了早工。

冬冬已经做好饭菜等着,莫非一进家门,洗换过,端碗就能吃。

虽然没有鱼肉,但园子里的各色蔬菜一样可口,配着冬冬的酸菜丁,莫非吃了三大碗才摸着肚子放下碗。

冬冬果然等着莫非来给自己洗澡,他知道这其实是莫非解乏的小消遣,于是尽力配合着他。

躺到床上,尽管明日还要早起,莫非还是想和冬冬说会话。

这两天早出晚归,冷落冬冬一个人在这山脚,他心里并不好受。

无视燥热,莫非将冬冬搂在怀里,一边摸着他光滑的脊背,一边说起白日的事。

冬冬听到翠婶说是娘家人从自己弟媳妇那儿传的话,气不打一处来。

他顾不得身上酸痛,一骨碌坐起:“明日我和你一起去,这帮歪人越来越过分了,你也莫给他们做活了,我去给他们几个耳光才好!”

莫非将人抄进怀里,笑呵呵说:“把你气成这样才不好呢。我还不晓得怎么对付他们?活要做,做多少,做多久,都是给别人看的。你可不能去,正经儿子上门,他们还不是想捏就捏?倒时我如何施展得开?”

是他说的这个理,子女在父母面前就是矮一截,婿子能摆的脸色,儿子可不能。

冬冬气鼓鼓躺下,还是意难消,忿忿不平对莫非说:“你摆弄几下镰刀,只管找个由头把事儿闹出来,就回来歇着。他们做死也好,生饿也罢,都是自找的。”

不是他这亲生儿子心狠,就冬家那几个人,是完全没有廉耻了。莫非做的越多,他们越心安理得歇着,只怕后面捆草、翻田、耕种也要指望上。

真是巴不得别人能把饭喂到嘴里。

莫非本就是这样打算的,笑嘻嘻应了。

只是到底还是要莫非早起,跑去累半天功夫,冬冬又愤愤嘀咕几句才睡。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6章 第 96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