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小家小业 > 第130章 第 130 章

小家小业 第130章 第 130 章

作者:写作秃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20 09:28:40 来源:文学城

第130章

刘细妹抿嘴看着莫非夫夫和其他婶子们有来有往,插科打诨,浮想翩翩。

嫁入瓦山村后,因着自己的本性和婆家的情况,她几乎延续了在娘家时的做派——安安心心缩在河边小院里。

身前是婆婆和丈夫,挣钱及家事自有他们打理,身后有可亲可近的姐姐,往来闲事有她就够。屋里屋外,这家那家,什么她都不必理会,只管安耽过自个的小日子就行。

这样自在的日子,她自觉过一辈子也不会觉得冷清。

直至儿子出生。

月子里还不显什么,等他两三个月时,也知道赶热闹了,要哄要玩,不爱在屋里呆着。

刘细妹时常抱着他在屋里晃,到院外打圈儿。

她遥望着村里四处奔走的幼童,听着隐约传来的嬉闹声,再看看怀里努力往那边转头的儿子,渐渐意识到,这样僻静冷清的生活,她可以,但她儿子肯定不能。

他需要玩伴,需要朋友,需要邻居,需要热闹,需要帮助。

为母则刚,为了儿子,她需要从院子里走出来。

莫大娘搂着孙子借故晃荡,凑到冬冬边上,探头看他的针线活。

她也是第一次看到男子做针线,眼里满是赞叹:“啧啧,做的真不错。”

冬冬笑笑,说:“还不行呢,跟着婶子们有得学。”

莫非正帮他绕着线,闻声说:“比我强,婶子们都不愿教我了。”

几个人就笑话他,莫大娘颠着孙儿也笑。

洪小芹嚷着叫莫大娘坐,说抱着孙儿不累么。

兰婶说:“你见过她喊累么?那是抱一天也不嫌的!”

莫非略看了看大虎的儿子,长得虽不壮实,但圆头圆脑也挺讨人喜爱的,说:“像虎子哥,大娘是累在手上,疼在心里了。”

莫非和冬冬都没有上手去碰或说逗逗娃儿,他们结契的人,有人会忌讳。莫大娘如此宝贝孙儿,他们更不会上去讨无趣了。

莫大娘假意泄气,坐回凳子上,说:“这是出来玩,看着人多才安耽的,在家闹得不行。我和他娘两个,轮流端在手上,地都被趟掉了一层。”她笑眯眯低头去逗了一下孙儿,拿腔捏调地说:“你可是个磨人的?啊~~良材乖宝儿,长大可不能这么淘气了!”

莫大虎的孩子居然叫“良材”!

也不知是谁给他取的。以后喊起来,跟良桦良柱他们,倒像是堂兄弟了。

莫非顺着莫大娘的话说:“长大定是又听话又孝顺,帮着虎子哥去县里开铺子做买卖呢。大娘你啊,那就真是享福了!”

莫大娘乐得合不拢嘴,连连说:“不敢想,不敢想哦。”

兰婶举着针,指指她,说:“还不敢想呢!看我们这些地里刨食的,歇在家里吃空,哪像你们,人坐着,屋里还在进钱。”

莫大娘的脸色一下就变了,讪讪笑着,又重重叹口气,看似憋了无数的话要说。

她撇了一眼刘细妹,也不顾了,憋了许久的话,如今不吐不快,“进什么钱哦,还不够自个吃喝。雨天雪天没得歇,找个帮工...唉,活虽轻松些,事儿着实不少。小宝是个好的,只是......”说着,莫大娘扭头望向外头。

众人早就息了声儿等她的话,于是也跟着看向外边,瞧着是莫丰收家那面。

莫非也挑眉跟他们一样看着。

“只是人家说,原没讲过这么忙的,现在天寒地冻,孩子不能着家,爹娘心疼。又说年下事多,家里享不到他帮一点忙,实在亏。我和虎子就商量,不然给小宝涨些工钱?娃儿性子好,做活又勤快,用着也放心。”

“人家”是谁,在场的一听都明白。

三百文的工钱,已经让不少人艳羡了,如今还说给涨一点,可见莫大娘母子真是被缠得不行,而那个“人家”也是贪得不行了。

“谁晓得,她还不愿意! 叫咱们每日便宜些卖一半猪肉给小宝,让小宝自己去卖!说什么卖不好,他们自己吃亏......”

打的好算盘!不用本钱,不用奔波,人家辛苦收来的猪,她不用养不用杀,直接分一半肉走,还说便宜些,跟抢有什么区别?

杀猪卖肉本就挣的差价,这差价还是用本钱和人力挤出来的。生猪和肉隔了不过三五文钱,若便宜卖给她,看起来人力省了,可便宜多少她才满意呢?垫的本钱谁来掏?分去的猪肉如何问她要钱?买肉的人就那么多,两边都去卖,谁抢先就是谁的?还是说分一分位置?那路远的归谁?

戚染花可像那愿意吃亏的人?

大虎就能吃这个亏?买卖本就是他的,没了莫丰收一家,一样能做,为什么要分一半出去?

莫大虎母子听到戚染花提出时,当场就没了好脸色,莫大虎更是直接甩头走了。

在场的也是目瞪口呆,戚染花已是如此厚脸皮了?

莫非和冬冬对视一眼,难怪莫大娘婆媳出现在这儿,怕是要靠拢村长这边,也想借力对付戚染花。

他低头拨弄着盆里的炭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乖乖!也就她说得出口了。”

“雪枝,你可别上她的鬼当,嘴张了就填不满的哦!”

“是说咧,你要真让她得逞了,下回就该想你的房了。”

“细妹,你可要劝劝你姐,这事做不得!”

刘细妹被点到名,尴尬地抬起头,胡乱应承着。

戚家婶子如何,她姐姐刘红妹也没办法啊。她又能劝什么呢?如今最为难的就是她们姊妹两个了。

莫大娘看着媳妇手足无措的样子,又轻轻叹口气:“我们自是不乐意的,一家人糊口的生计,分了她,岂不是要饿死自己?她若自己去做,那是她的本事,但想我们平白分她,必是不能够的。小宝啊,真是个好娃儿,他晓得我们为难,就请辞了,说开年不来了,让我们找别个......”

她红了眼眶,嘶哑着说:“娃儿被他爹娘一顿好打,手肿脸紫还跟着虎子出去跑...我瞧着不忍——没办法!命苦哦......”

众人唏嘘,刚骂完戚染花,又开始骂莫丰收。

夫妻如此贪婪,连个十四五的娃儿都不如,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起了。

别个又可怜起小宝,说他家里父母不慈,兄嫂姐姐不爱。好好的娃儿,能干又老实,却日日都能听到家里人呼喝他,不晓得的还以为他也是养娘的。

莫非听着,满不是滋味。

幼年时他还羡慕过小宝,他作为家中老大,还是原配生的,在莫老根去世后,可以说家里谁都能踩一脚。而莫小宝,作为老小,又有戚老太护着,不说万千宠爱,那也是绝不会受什么委屈的。

如今,踩在他身上的脚换到了莫小宝身上。

妇人们东说西说,话题又扯到了其它处去。

世上的可怜人太多了,无论你多难多苦,也只是在别人茶余饭后的谈笑中一带而过,没有几个人能真正感同身受,愿意伸手的更是少之又少。

莫非扭头问一旁的莫清萍:“清萍哥,正武哥什么时候搬家?”

他一开口,不说这边的妇人,连旁边围炉边做活的汉子们都看了过来,挤眉弄眼,似笑非笑。

莫清萍也是一言难尽的样子。

莫非挑眉,难道正武的屋子不做了?或是出了别的差池?

看着不像啊,小夫妻前头挖泥砍树风风火火的,正文和孙巧巧也时常在,自己还跟着村长他们去过帮着削了几根柱梁。

那边野地里做屋多舒坦啊,砂泥要多少有多少,十月里日头又好,做砖可比他当初在北山脚简单多了。

寒月中时,就看他们砖都晒完了,木料也已备齐,只差搭建的功夫,照理,现在早该屋舍俨然院落齐整了。

冬冬也好奇地看过来。

洪小芹缩着脖颈,悄声悄气地告诉他们:“老不着家咧!难怪要把他们分那么远!”

几个姑嫂也点头:“可不是!真没见跑那么勤的。下雨那几天,听说在房里急得跳脚,好似娘家纸糊的一样,淋几滴雨就要塌......自个头上连纸糊的都没,倒是一点不急的。”

意思是因为马萱草经常回娘家,耽误了做屋?

莫非咂咂嘴,为小夫妻说句话:“哎,看来那边真放不下,也怪重情重义的。不是说之前和玉婶讲好了?婶子和正文哥他们没帮忙操持一下?”

“怎么给他操持?两人手一摊都跑了,难道要正文和巧妹儿起早摸黑给他们搭屋?那以后田地怎么办?也给他们做着?”正道的妻子草穗瞪眼说道。

她和孙巧巧年纪相近,相处又好,自然是站在老大夫妻这边的,从前就很为他们鸣不平。

说的倒也没错。

这样的事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

从前正武丢手就丢惯了,去马饮坡十天半个月,和家里招呼都不打,农事杂活一概丢给哥嫂。

若现在正文夫妻还给大包大揽,怕小夫妻更是在马饮坡呆得心安理得了。

而且莫非知道,在村民们心里,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出嫁后若老惦记娘家,就很不应该。

但在他看来,马萱草由兄嫂养大,哥哥失了劳力,嫂子养家艰难,她想着帮衬那边,是人之常情。何况她还有言在先,并没瞒着刘家,与村里人更是不相干,不应由此受到诟病。

这个事,站在哪边都有理,说来说去,还是正武不懂事。

独身时,置父母和兄嫂不顾,推脱自己在家中的责任,以至爹娘和兄嫂对他寒了心,让媳妇现在跟着吃挂落。

若正武能更好地平衡两方,家里事和岳家事哪边都兼顾着,马饮坡忙两天就回来,分担兄嫂侄儿肩上的一半担子,嘴巴再甜些,正文和孙巧巧必定会理解他的。

也不知正武跟着媳妇跑来跑去,看着未成的屋子,心里怎么想。

他现在还能靠着爹娘兄嫂,不愁吃穿,可以说走就走。等过两年,稀里糊涂三十来岁,又有了娃儿,回头看看,屋里空空如也,地里恓惶瘠薄,也不知后不后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