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小家小业 > 第124章 第 124 章

小家小业 第124章 第 124 章

作者:写作秃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17 09:52:31 来源:文学城

第124章

莫村长看向堂弟,侄孙儿不过三岁,小病有过几回,他和妻子兰婶也只是过问几句,还不知其中有戚染花什么事呢。

兰婶早已等不及,拉扯莫小婶,让她说。

“就是一年前,我小松儿发烧,人都烧软了,我说去找你要个方子,路上遇到她,主动说家里有旧年的一副药渣,还能煎两碗水喝。”

“我和老头子感激得不行,回家摸了几个蛋就去她门上拿,结果......”

莫小婶老实人被骗,一时还缓不过劲,说几句就哽住了。

莫小叔接了她的话说:“结果啊,她收了蛋假模假样进屋翻找,一会跑出来说,药渣没留意被老鼠啃了,好像掺了乌糟东西进去,怕给娃儿吃坏。那我们哪敢要?只得谢过她,才去嫂子你家要的偏方儿!”

药材值钱,乡下人家生了病,基本都靠自己抗,舍得买药的少之又少。即便药材买了回来,也不是煎了两回就舍得倒掉的,他们总会把药渣小心保存下来,以后再有差不多的病症时,就又拿出来煎水喝,一副药要煎到没了颜色才舍得扔。

所以,那存下的药渣也是当正经药用,哪个说要送给你,那简直能当救命了。

“如今想来,她根本就没有药渣,或是就没打算给我们!骗了我们几个蛋不说,我老夫妻两个都差点给她磕头!这糊涂东西后来还谢她好几回!”

“好在良松没事,不然真是被她害惨,还当是恩人呢!这妇人心毒啊!”莫小叔越说越气,事情一掰开,那就真的很明显了。

屋里人都很震惊,娃儿生病这样的大事都敢逗人,不是畜生是什么?

可能拿她怎么办?她不是打人杀人,不是偷鸡摸狗,你抓不着现行!

连说她造谣,都够不上!

这种人,只能敬而远之。

莫小婶后怕不已,疑惑地问众人:“她到底想干什么?单是为寻我们开心了?”

屋外几个刘木生家的亲戚早跟着凑过来听了,有个老汉忍不住搓搓手,趁机插进话说:“我看,这妇人是喜欢别个捧着奉着,花言巧语几句,骗得别人对她感恩戴德,她心里就舒坦。何况,还能在其中沾些便宜,更是无本生意。咱庄也有这样的,一不小心就被她害到了。”

老汉的话一针见血。

众人都摇着头,可不敢和她走近了。

这种人,真是坑了你,你还要谢她,回头人家蒙在被窝里笑,你哭都不知去哪里哭。

莫非看着莫一平进去说话,稍后那边就围了一堆人,自己并未去凑热闹。关于莫丰收家的事,他不出面反而更好。

他和周大壮卸完车,又去刘木生的工器房挑拣了些木头板子,回到前院角落,搭个简易桌子。

两人边琢磨边做,边上慢慢也围来几个生人,看他们忙活着,还七嘴八舌上前指点。

最后有个婶子问东问西,约么想给莫非做媒,得知他已结契,叹了老大一口气。

杂物房的人群已散开,只是四处嘀咕不断,除了说眼前的喜事,就是说戚染花。

她如今“名声大噪”,也算得偿所愿了。

莫非和大壮忙完去灶房讨水喝,也被人拉着问了几句,还是兰婶上来打岔拉走了。

她被莫村长嘱咐过,不要让莫非搅合进来。

午时已至,刘正文夫妻开始往屋里端菜,招呼亲戚们吃午饭。

四处帮忙的人也分批来端碗吃饭。

莫非跟着几个帮工的蹲在墙角,唏哩呼噜吃了两大碗,抹抹嘴,和大伙招呼一声就跑去找冬冬。

莫村长院里的人比起早上只多不少,连洪小芹婆媳都来了。

农闲时不吃午饭,是她们的共识,比起男子,这些妇人更能忍耐饥饿。

哪怕是大肚子的徐巧扇,也不过是拿个红薯啃了垫垫,和她一样的,还有刚怀孕的王白云。

其他人看着两个孕妇吃红薯,并没有开口要的。

如今吃食珍贵,心里都有数,以后来的次数还多着呢,未必人家吃什么都得管在座的每人一份。

徐巧扇倒是拿了红薯叫冬冬吃,冬冬却拒绝了。他是感到肚饿,想吃点东西,但自己带了吃食的,何苦占人家这点便宜。

村长家的艰难,他和莫非看在眼里,一个红薯,这时候也许不算什么,等到明年春上,说不得要顶全家人一顿饭。

何况,他脚底的火盆里粥香四溢,哪个没闻到呢?

徐巧扇则说,男人的肚子饿不得,那点小钵子能有多少粥,吃个薯子添补一下,又不是什么大鱼大肉。

正在拉扯时,莫非进来了。他赶紧替冬冬推辞:“嫂子,他肠肚不好,喝粥才舒服些,你莫管了,自己吃罢。”

他说的直白,徐巧扇就不强求了,薯子胀气。

莫非怕大伙多心,毕竟冬冬要吃“独食”,又向她们解释:“契弟打我接过来,身子就不好,病了许久。如今要细养,我也不过是让他喝几碗米粥罢了。”

冬冬初来时瘦弱不堪的模样,大伙还历历在目。

他以前在小河村过的什么日子,传来传去,比真实的还夸张,如今说肠肚有问题,大伙自是深信不疑。

莫非愿意给他细养,那是莫非的事,别个当然不操心,又不需自家出钱出力,何况只是“喝几碗粥”呢。

莫非见众人脸色无异,这才去端钵子。焖了一上午的米粥,浓稠鲜香,他小心拌着,摸着钵子不烫手了才递给冬冬。

冬冬接过来,捂在手中,要把火盆让给莫非烤,“跑一上午,累坏了吧?可吃了?”

莫非径自拎了个板凳坐他旁边,回道:“不累,村里跑跑,轻快得很。你快吃,一会凉了。我吃的可好了,看,”他故意努了嘴,又伸出舌头舔一舔,说:“油都舍不得擦,留着明儿家里下饭。”

这作怪模样把大伙逗得不行,几个婶子笑得直揉肚子,说他:“从前真没看出是个丑角儿,还个个说他孤僻霸道,真是眼瞎了。”

“谁说不是!哎哟!这后生脸板起来要人命,嘴张起也要人命诶!”

莫非捏起边上冬冬的针线比划起来:“可不敢要婶子的命!还指望婶子教教我,这针线怎么做来着?”

麻婶当了真,凑上来指点他,莫非跟着有模有样地学,还说:“你们不晓得,我们两个是谁有空谁就做针线,只是冬冬心细,比我手艺强。婶子可要帮我赢一回他。”

他这样说,不过是想打消别人对冬冬做针线的鄙视。

冬冬当然知道莫非的苦心,也明白他故意作怪,是想吸引众人,让他们不要关注自己在吃东西。

热粥一口一口进肚,肺腑熨帖起来。

莫非等冬冬吃过了粥,又让他歇一会养养眼,自己把手头的棉鞋帮子歪歪扭扭缝了一拃长才放下,揉着脖子说:“婶子们真厉害,我这学到老也未必能赢了。”

洪小芹凑过来看他缝的,说:“可见你不是干这个的,还是让冬冬来吧,莫糟蹋了针线。人家都说什么尺有长有短的,我看你就适合下地去。”

莫非仰头叫苦:“婶子说对了,我捏这会子针比拿一天锄头还累。”

几个妇人又是嘎嘎笑。

冬冬伸手向莫非要针线,问他:“下晌还要忙吧?”

莫非抓着针线,没有给冬冬,“上午忘带礼钱了,你摸...摸二十文给我。”

冬冬一边掏兜儿,一边问:“上二十文?可够?”

莫非也不确定,他转头看向在场其他人,还没开口问哪个,洪小芹就瞪圆了眼看着夫夫俩,嚷着:“什么!哪个叫你们送二十文的?”

意思是二十文多了?

莫非讪笑着说:“我听那边有个外地口音的婶子闲话,仿佛说送三十少了,要送五十文呢,想着我们不算亲戚,送二十文应该够吧?”

听他这样讲,洪小芹问:“你说外地口音的人,里头个红脸的,个头比我还矮,衣肘打了补丁?那是正武的三舅母!人家多亲的,三五十文都算少咧!你还和她们比?”

夫夫面面相觑,果然是兰婶的好姊妹,连别个的亲戚都了如指掌。

徐巧扇也说他们:“真是两个憨子!你们结契就没收礼,正武成了亲还要做屋,明年说不得又抱娃,你俩能干点啥往回收的?莫做那傻事,给个三五文足够。冬冬,只管安安心心跟着我们去吃!”

麻婶也笑着说:“哈哈,两个可别呆!我们这样一个村里有来有往的,也才出八文。”

“乖乖,你还出八文,我老婆婆说了,只能给五文,旧年我四姑子出嫁,她家也是给的五文钱。”

“淑玉有时就是会算巧儿,她寻思自己没女儿呢。”

“谁说不是,那年......”

一直没吭声的王茶华推推嫂子的胳膊,指指自家的大门。

大伯子嘱咐过妯娌几个,让她们找机会把莫非做了屋的事透露给村里人,今日这场合,真是再好不过了。

徐巧扇马上反应过来,趁着婶子们歇嘴的功夫,假意苦口婆心劝莫非:“小非,你可得听婶子们的,不是咱们笑话你两个,你和冬冬确实不一样!如今你屋做好了,亲也结了,一次礼都没收过,你们俩和大伙走礼就是吃亏的,送几文钱,没哪个能说嘴。”

“啊!小非做屋了?”洪小芹非常捧场,一语点出徐巧扇话里的重点。

众人惊呼,直说:“也不和大伙说”“娃儿真是不得了”“有人要眼瞎”......

莫非谦虚:“只是盖了两间坯屋,围了个小院子。”

“那还不尽够了?小小年纪,没爹娘帮衬,村里几个能做到的?”

“你娘能闭眼啰!”

“一步步来,再过些年,和你先人一样,做个青砖屋住!”

......

如此,莫非有屋走了明路,以后再也不是什么“住破草棚子”的,真正算有“家”有“室”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