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小家小业 > 第116章 第 116 章

小家小业 第116章 第 116 章

作者:写作秃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09 07:53:35 来源:文学城

第116章

山边一轮清月,屋舍一点豆灯,在莫非眼里,这就是他的人间暖窝。

轻手轻脚开了院门的锁,还没走到灶屋边,冬冬就探出了头:“你回来啦!”

莫非将他抱进怀里,单手托起,反身关上灶屋的门:“洗了么?等我搓背呢?”

冬冬吃吃地笑着,没有否认。

莫非手掌大,力度又把得好,热水里泡得酸软,再让他搓一搓,别提多舒服了。何况,这样行了‘公事’,事后洗洗也方便,省得上了床...还要下来。天凉飕飕的,冬冬真不喜欢在暖被窝里进进出出的。

莫非更是喜欢,喜滋滋如了冬冬的愿,再搂着人进被窝。冬冬蜷进他怀里,打个哈欠,懒洋洋等着睡了。

莫非却慢腾腾提到抽丁名单。

冬冬在被窝里拱起,他也为村长一家感到忧虑。

“不然,明日咱们去,说愿意出银子,替了澄子哥?”

“呆子!莫叔不会我们的钱的!只能说看看能不能帮点忙。”

可有什么法子,既不是官,又不是贵,更不是神仙。

两人咕哝半天,也说不出个实用的招儿。

莫非倒是忽然庆幸起来,和冬冬说:“说起来,咱们真算走运的。以前你在冬家时,三个男丁,地也不算少,若是被抽到......”

是啊,要是被抽到,肯定是冬冬去,就他这身子骨,路上说不定就没了。

冬冬想,自己小命能留到现在,是够走运的。

“也不知小河村去的是哪些人。”

“明儿去村长家问问,大伙熟悉的,结伴出去人多总好些。”

“唉,是这个理儿。”

第二日晌午,两人到了村长家,里头许多人,堂屋挤不下,大伙七七八八在院子里坐着。

长凳板凳坐满了人,也有坐在屋坎上和站着的。

莫非的大推车连院子都进不去,于是放在外面,两人站在外围先静静听着。

院里人虽多,却没有闹哄哄,不管相关还是不相关的,都在认真听莫清萍说话。

“......过了平阳郡和广阳县,后头是平地,路虽好走些,但风大极冷,耳护帽儿大衣裳都穿上。八十里一歇,走得七八日就是昌东郡,那以后湿地水路多,护膝也要穿起来,不然晚间不好受......”

“工棚应该是靠福安码头建,那里闲杂人多,钱财贴身带着,不要留在住处。换洗衣物和其它东西,别带那抢眼的。自带的吃食没有了,可以去买,但切记,谨言慎行!外头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出门在外,没有人给做主的。”

“......安河宽阔,岸边暗流多,做活时多注意,水花旋过来,莫惊慌乱窜,只管扒着边上。能帮别人时,也搭把手,但量力而行。”

“杂役差役也是人,咱们老老实实...不是太过分的话,先忍了再说。”

“外头的人千万莫轻信,有些人看着老实,你不知道他心里装了多少坏水。别个找你说话,或是抱怨,或是示好,先不要接嘴,看好了想好了再开口!实在分辨不了,你就笑笑,他若真是个好人,不会怪你的!有些人是要找顶罪,你话一出口,被他揪着了......后果想想。”

“......”

一字一句都很实用,听着的人不自觉跟着点头,心里仿佛有了底。

家里老娘和有媳妇的,也跟着认真记,要糙饼子,带耳护,要带帽儿,还要带护膝;东西不能做得太好,但要实用,最好是旧面新里;护膝要多赶几双出来,水湿了有换的......

等莫清萍实在没什么东西讲了,坐下来喝水,其他人才七嘴八舌说起来。

“得赶双棉鞋,他爹晚上换个脚,舒坦些,就怕东西多不好带。”

“牛子在码头用旧了许多护膝,你不嫌弃的话,我分几个给你,塞上新棉花,不惹人注意。”

“嗯呢!一会散了我去拿。”

“两位老哥,三喜还小,他,他在家就老实,跟着你们,麻烦提点提点。他不捣乱的,只怕被人哄......”

“澄子就是话多,嘴上没把儿,我真不放心!”

“清河还没出过县呢,人又憨,别个说话他都听不懂的,不会挨打吧?”

做娘的说着就掉泪,掉了两滴又怕不吉利,互相安慰着,赶紧擦了。

“东西切记收好了,丢了不是钱的事,自己没得用,大冷天的受罪!”

“吃食莫舍不得,实在不够了,去买一点。”

“澄子你记着大哥的话,在外不要和谁都嬉皮笑脸,跟紧你木生叔和癞子叔。”

刘癞子家也是他自己去,刘麻子挂在户头上,人却没了影,他老大牛子正在说亲,又在苦水河小码头做工,一日能有三十文进项,家里只他走得开。

“唉,癞子也是两眼瞎的。我还不知给带什么吃食呢,糙饼子上了冻,他那口牙,难咬哦。”

“我老头牙口还差些,啧啧,恨不能挑两担粥跟着。”王淑玉一晚上熬得眼通红,如今倒镇定下来了。

两个老伴也愁上了。

“嗤~嘻嘻~~”多日不见的姚春梅垫着脚也在凑热闹,跟薯子啃多了似的,嘴里放个不停,一会哧一会噗。

不管边上人如何瞪她,喜色明晃晃摆在脸上,仿佛她捡了金元宝。

她怎么能不高兴,刘木生一家仗着是老大,什么都抢了,砖屋、手艺、公婆的积蓄,她人单势弱,丈夫又懦,奈何不得。

如今可好,老天都看不下去,主动来帮她了!

抽丁一回两回都抽到老大家,现在连刘木生都不得不上场!最好死在外头,下回再抽她家,再死一个!

正想得开心,笑得痛快,肩背一阵剧痛!

姚春梅竖眉瞪眼回过头“哎哟,天杀......”,黄老嬷举着拐子在她后面。

黄老嬷六十大好几,马上七十了,如今村里她年纪最长,辈分又高,属实是沾不得碰不得的。

姚春梅再混,也还识时务,她恨恨瞪几眼,让到一边。

黄老嬷却不放过,咬着牙道:“正宝她娘,你安静些,听听没坏处,过两年轮到你正宝、正祖,也能派上用场咧!”

刘正宝已经十三岁了,下一次抽丁时,他家就是两个成丁,谁也说不准的......姚春梅脸色变了变,终于安静下来。

这边小闹一场,中心的五家没心思去理会,定下要去五个人是莫清澄、莫清河、莫三喜、刘木生和刘癞子,他们挤在两条长凳上,平静得很。

莫清澄还有心思对莫非二人招手,刚他就看见了的,但他大哥在说话,就没咋呼。

莫非拉着冬冬靠墙走进去,两人站在莫清澄边上。

去的不去的,交好的看戏的,哄哄嗡嗡说了半天,有用没用提了一堆。

闹到日头晒上头顶,有人早饭都没吃,肚子咕咕叫才离开,他一动身,就有人跟着陆续走,地里有活,家里有事,不能单为这一件给耽搁了。

莫清萍也才歇了片刻,和莫非夫夫招呼一声,就带着村长出了门。

父子要去里长那儿报册子,备文牒,给大伙办远行丁引,只剩两天,五人就要出发了。

院里一下空阔起来,除了莫非二人,只剩下兰婶、清澄、始终惴惴不安的莫小婶、沉默的王淑玉和无所事事的黄老嬷。

黄老嬷年纪大,不用避嫌,她挤在莫非左手边坐着,打开随身挎着的口袋,摸出两个柑子,笑眯眯绕过莫非,递到冬冬面前,说:“娃儿们见天盯着,嬷嬷偷偷留了两个。又不知你们什么时候来,天天背着,可累!”

柑子比莫非拳头略大,黄橙橙的表皮已经发皱,可见真的留了很久。

冬冬连忙笑盈盈接过来,谢她说:“嬷嬷有心了!这好东西莫说娃儿盯着,我这样的大人看着也馋呢。”

“那可不!就说澄子,小时候不知糟践我多少柑子,还没熟就偷摸摘了吃,酸得他靠着我家院墙直打摆子,墙都要抖塌喽,还舍不得吐!如今这把年纪了,路过那树下头,还要跳几下脚呢。”

大伙顺着黄老嬷的话哈哈大笑起来,特别是莫清澄,皮厚,别人在笑他,他自己还笑得最凶。

几人放下心事,又说笑了一会,然后莫小婶和王淑玉才扶着黄老嬷走了。

莫非从车上拿了冬冬给他做的油靴出来,这是昨晚夫夫商议好的,把它送给莫清澄。

“澄子哥,这是油靴,你穿着鞋套进去,能防水。天寒地冻,站在水里,有它总能护得一二。”

兰婶上手摸了摸,犹豫能不能接,她也担心儿子冻出个好歹。

“哎呀~~这值钱东西,我哪能......”莫清澄推辞,皮子做的东西,又这么鲜亮,哪怕再没见识,他也晓得肯定费钱。

莫非不等澄子往下说,直接放他手上:“冬冬亲手做的,没有卖的贵。再说,一双脚还不比它值钱?”

油靴是冬冬费了狠劲才做出来的,缝皮子缝得手上扎出几个窟窿,有个指甲被针鼻子劈得鲜血淋漓,现在都没好。

莫非爱惜得不行,除了刚做好那天试穿,后来一次没上过脚,也是赶上莫清澄了,不然真舍不得送出去。

“啊...这,那你不没有穿了?”

“还有半张皮子,我再给他做。这双是头一回做的,也不知好不好用,澄子哥将就穿吧。”

“那,那就谢过冬冬了啊!”兰婶做主收了。

确实像莫非说的,脚比鞋重要,鞋收了,家里能还这份情,可脚若坏了,人就废了!

“婶子客气,都是家里人。”

莫清澄被他的话提醒,犹豫片刻,对冬冬说:“冬冬啊,你,你晓得不?你家里也要出丁呢。”

“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