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小家小业 > 第114章 第 114 章

小家小业 第114章 第 114 章

作者:写作秃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07 09:19:36 来源:文学城

第114章

兰婶猜的一点也没错,莫非两口子不会做乌栗豆腐,家里更没有石磨。

捡回的乌栗晒干脱壳后,两人傻眼了,这点东西再折腾到村里去磨,费劲。

还是莫非想了个招,山边硬石那么多,他找了一块又大又平整的回来,充当磨盘底。用小石块先把乌栗仁敲得差不多碎,再压在磨盘底用石棒一遍遍的碾。

他手上力气大,最后也碾出了三十好几斤细细的乌栗粉来。

再往下两人就不会了,正好又要送菜,回来时莫非到兰婶家详细问了一遍,到家两人又是一通折腾,第二日就吃上了油焖豆腐泡菜锅子。

热腾腾的乌栗豆腐锅子,加了泡菜,又添进各式新鲜菜蔬,两人吃到肚撑。晚间冬冬第一次强烈拒绝了莫非要‘例行公事’的要求,他说自己腿抬一下都要吐......

隔日起来,冬冬就开始琢磨给莫非做棉油靴。

所谓棉油靴实际就是在棉鞋外套一层防水壳。先把皮子根据棉鞋的大小分割成块,再缝制成型。大小要和棉鞋贴合,大了走路会掉,小了则套不进棉鞋。缝制时,针脚一定要细密。接着,再均匀涂抹油料,阴干后再刷一次,这样靴子将会变得更加耐用且防水。

油靴还没做出来,里正、粮长又带着衙役们进了村。

秋税开始了。

仍是按照每亩收十纳一来缴,若粮物不足,可用现银来抵,若现银也没有,那就只能拉人服役去抵。

收十纳一,看着不多,但是老爷的“十”并不是你的“十”。

譬如稻谷,皇城里的爷将稻米亩产计为三百,按律取走“一”,每亩农户还能自留二百七,是不是觉得还可以?

可实际上,条律到了府城,府城的老爷也要吃喝,于是亩产被变为四百,然后到州郡,再到辖县,层层下来,起码要翻到五百多,这会子的“一”就是五十了。

这些多出的部分,以‘火耗’‘输储’的名义叠加上来,无论天旱雨涝,瘟病虫害,不会消失,不会变少。

到征收时,差役们再挑剔一下成色和湿度,压一压秤脚,五十随随便便就跳到了六十往上,甚至七十!

可哪怕是最低的三百,也只有盼着风调雨顺无虫无害才能遇上。

常平县上半年小旱,大多数人的亩产都在二百出头,去掉六、七十,还能余多少?

瓦山村下半年雨水比上半年略多些,哪怕家家换了高粱种,所得粮物也仅比上半年多一点而已,毕竟种得晚,出苗时又是高温旱天。

家家户户怨气冲天,笑得比哭还难看,眼睛不错地盯着差役手上测湿度看成色称重量,最后咬牙看着一家人起早贪黑,挥洒半年的汗水被一车车拉走。

粮仓只剩浅浅一层,想要撑到明年夏收,顿顿碗里就不能有硬的了。

年下猫冬还能忍,明年春耕夏种活那么重,饿着哪有力气呢。

于是村民们疯狂地上山采野,下河摸腥,只要能进口的,都要拾捡回家。

现在多储下一碗,明年家里就能多顶一天。

事莫非和冬冬没有再参与,家里留的口粮已足够了。两人与上半年时一样,小心窝在北山脚,不去碍别人的眼,更不去抢别人的食。

再次送菜正是重阳的前一天,莫非带回了亲娘的牌位。

一块普通的枣木牌,中间刻着“先妣桃氏之位”,左边小字“生于某年某月某日,卒于某年某月某日”,右下小字“孝子莫非”。

亲娘的姓氏,村里没有哪个知道,她当初自称“桃子”,因口音问题,或是“桃枝”,亦或是“陶氏”?大伙分辨不出,她也说不清楚,于是就管她叫桃子了。

至于生辰,也是他杜撰的,根据卒年大概二十五岁,往前反推了个生辰出来。

这么简单的一块牌子,凝聚了一名女子苦涩的一生。

莫非和冬冬洗漱干净,摆了荤素祭菜,点上香烛,又烧了黄纸,认认真真地磕了几个头。

希望她已投了个好胎,如今双亲疼爱,家庭和睦。

无论你在天有灵还是无灵,都不要被我束缚,快快活活地做自己去吧!莫非在心里默默念着。

秋税和重阳的郁气还未散去,里甲役又上了门,三年一次的丁役开始摊派。

瓦山村八十来户,去掉几家人丁不足的,算下来还需抽五个丁。

常平县又穷又小,旁边一无大河二无海口,更无高墙防所要修,如今天下太平,丁徭三年一派已让别处极为羡慕了。

只是,今年说是去府城修河坝,离家近千里,寒冬腊月的,在水里干活,哪个不怕?出去五人,还不知能回来几个。

且说只服一个月,但往返路途上的时间是不在内的,做工时,不能出勤的日子或是多出的几天、十几天也不算,总之,活要做完才结束,九月二十出发,能赶回来过年就不错了。

往年都没莫非的事,一是年龄不到,二是单丁不抽,现在多个冬冬,但他俩是契户,一般也不会抽。

二人也商议好了,万一老爷们不讲理,派到头上,就拿银钱去抵,起码要准备二两银子,咬咬牙也能出。

村里除了莫非、大虎这样人丁单薄的,其他人家都是人心惶惶。

家里成丁多的,老娘已经开始抹眼泪了。

再怎么忧怖,派丁的名单还是下来了,九月十五一大早由里甲役送到莫村长家。

名单是里长亲自写的,据说根据人丁、田亩及税赋额等,一样样比着核算出来的,绝对公平公正。

瓦山村的五人是:刘木生、莫长力、莫长勇、莫兴旺、刘癞子。名字虽是他们五个,但去的人并不限定是本人,家中其他成丁可以替代。

莫长力就是村长,长勇则是莫小叔。

说来也是巧,三个姓莫,两个姓刘,其中刘木生、莫村长和莫兴旺家都不是第一次被抽到。

他们成丁多,田亩也属中上,被抽中的概率极高。

哪怕莫兴旺年中把大儿子分了出去,也没能逃开。

至于刘癞子,则更亏些。刘麻子没成亲,仍挤在弟弟一个户头,不然刘癞子家只他和长子两个丁,被抽中的概率就低了。

名单一出,许多人心里石头落了地,没被选中的都庆幸起来。

莫丰收一家更是欢呼,往届只有当爹的一个成丁,今年大宝三财都过了十六岁,戚染花天天心里熬油一样,连教训儿媳的劲头都没了。

婆媳两个蔫头耷脑畏缩了几日,复又昂首挺胸,欢声笑语起来,这段时日的隔阂仿佛都消失了。

而被选中的人家里,事已至此,只能忍着酸楚盘算起让哪个去了,毕竟能做准备的时间不多,村里还要按名单去办文书。

晚上,瓦山村东的老旧砖屋里,孙巧巧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和同样哀嚎不止的王淑玉面对面跪着,婆媳两个边哭边求对方“饶命”。

“好人!饶命哦~~~~家里活压得背都垮了!六年前去过一次,丢了半条命才回来~~~都是儿子,您饶他一命!也饶过我们母子几条贱命!媳妇给您磕头,给您认错,以后再不敢回您嘴!”

“祖宗诶~~~睁眼看看,要挖人心啊!都是我的肉,取我命去罢,我无法子哦!”

“他若死了,您就心安了吗?您和爹还有别个可依靠,我们母子几个只能投河了!您大人大量,饶了我们这一回,以后做牛做马伺候您!”

“我老婆子去!你们都坐家里等着!我把命抵给你,下辈子,下下辈子当牛做马抵命给你!”

......

刘正武也在家,和哥哥正文一边一个,嘴里劝着,手上拉着,但都是无济于事。

孙巧巧被婆婆的滚刀肉割得心头滴血,看着对面的刘正武又气又悲,扭脱丈夫的手,扑倒在刘正武腿边,嚎啕大哭:“正武,嫂子求你啊!你张张嘴!当年我眼见就要生,也是娘说你还没成亲,让当哥的去,我心里熬油一样,可没说一句话!这些年,家里家外没见过你人,家欢才六岁,跟着他爹起早摸黑,当半个大人使唤,我是真心疼啊!”

“你做叔叔的,对得起侄儿吗?这屋里,你又对得起哪个?”

“咱娘吃不好睡不好,日日担心你在外吃苦受累,她背地里哭过多少回,你晓得吗?爹没人帮忙,熬夜做活,这两年眼都快看不见了,你心疼过他吗?你不能这样啊!”

王淑玉原还推搡孙巧巧,可听着她后面一声声的质问,心里也跟插了刀似的的疼,揪着胸口哭不出声来。

刘正武低着头,扑通一声也跪下了,抖着嗓子说:“嫂子,我,我真不能啊!我等了六年...下个月,下个月就能......”

正文扶着妻子,也是满目酸楚。

他抬头紧盯着弟弟,问道:“你能等她六年,如今,她不能等你几个月?”

“......”正武看着哥哥,恍恍惚惚摆了摆头,“万一我回不来呢?”

或是出了别的差池,那他一眼击中心脏的爱慕,常年以身代劳的喜悦,从少年到青年的等待,该如何收场,又该如何填补?

正文更是伤心:“那若我是也回不来呢?”

正武愧疚难当,可他点不下头,开不了口。

无颜面对哥嫂,只能扭头转向堂中,望着中间的那把椅子,他鬼使神差地说:“我...我真的不能去,要不,让爹去?”

屋内一片死寂,连正在哀哭的王淑玉都愣住了。

“木生叔在不?”此时,屋外传来其他男子的声音。

“是小非啊,进屋来说。”刘木生的声音也在大门外响起。

屋里无论跪的,弯的,纷纷站直了,擦脸的擦脸,进房的进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