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小嘉 > 第30章 静水流深

小嘉 第30章 静水流深

作者:壬可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6 17:40:01 来源:文学城

父亲“归尘”之后,老家似乎也随着那抔黄土一同沉寂下来。奶奶在经历了丧子之痛后,精神愈发不济,多数时候只是安静地坐在院子里晒太阳,仿佛一尊被岁月风干的雕塑。母亲肩上的担子轻了些,但长年累月的辛劳已在她身上刻下不可逆的痕迹,她的背更驼了,眼神也少了些光彩,多了些认命后的平和。爷爷依旧沉默,像老宅那根最深的主梁,用他日渐衰朽的身躯,支撑着这个家最后的轮廓。

小嘉的生活,则进入了一种“静水流深”的状态。

工作上,他不再汲汲于晋升,也不再为一时得失所困。他像一名沉稳的匠人,深耕于自己选择的领域——那些关乎民生底线、涉及弱势群体保障的政策研究。他牵头完成的几份扎实报告,虽然未能直接转化为轰动性的政策,但其间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和解决思路,却像投入水中的石子,在一些专业圈子和相关司局内部引发了持续的讨论和借鉴。

他成了部里在这个领域的“活字典”之一,常有其他司局的同事来请教或讨论问题。他不藏私,但也绝不夸夸其谈,总是基于数据和事实,给出审慎、客观的分析。这种专业上的声誉,比一纸任命更让他感到踏实。

王处长退休了。欢送会上,老处长特意走到小嘉面前,端起酒杯:“小陈,好好干。你走的这条路,不容易,但……踏实。”两人碰杯,一切尽在不言中。新来的处长年轻有为,锐意进取,对小嘉这样的“老资格”既倚重,又保持着微妙的距离。小嘉坦然处之,积极配合,但绝不迎合,守住自己专业和操守的底线。

家庭生活是他最温暖的港湾。晓禾上了小学,聪明伶俐,性格开朗,完全不像他童年那般阴郁。看着她健康快乐地成长,小嘉心中充满了感激。苏禾在事业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成了报社某个重要版面的负责人。他们彼此支持,共同分担,生活中虽有琐碎的烦恼,但更多的是相濡以沫的温暖和理解。

他将母亲接到北京长住了一段时间。母亲起初很不适应城市的喧嚣和逼仄,但看着孙女可爱的笑脸,看着儿子安稳的家庭,她渐渐放松下来。小嘉和苏禾带着她逛了故宫,看了鸟巢,母亲虽然看不懂,但眼里始终闪着光。那是她操劳一生中,难得的、纯粹的闲暇与慰藉。

送母亲回老家时,她拉着小嘉的手,反复叮嘱:“别太累着,家里都好,不用惦记。”小嘉知道,母亲是怕成为他的拖累。他看着母亲花白的头发和佝偻的背影,心中酸涩,也更加坚定了要让她安度晚年的决心。

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地整理自己这些年的工作笔记和思考。不是为了出版,更像是一种梳理和沉淀。他将那些未能纳入正式文件的、更尖锐也更贴近现实的问题分析,那些基于大量调研形成的、关于政策改进的微观设想,都记录下来。这些文字,或许永远不会公开,但代表着他作为一名政策研究者的独立思考与良知。

偶尔,他也会想起林老师。他给她写过信,告诉她自己的近况。林老师回信说,她已退休,在家乡帮着带孙子,日子平静。信末,她写道:“看到你一步步走得这么稳,这么正,老师很欣慰。静水流深,方能致远。”

是啊,静水流深。小嘉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楼下长安街的车水马龙。他不再是最初那个闯入“瓷器店”的惶恐青年,也不再是那个急于证明自己、改变命运的奋进者。他变得内敛,沉稳,像一条水量丰沛的暗河,在地下深处默默流淌,滋养着沿途的土壤,不张扬,却蕴含着力量。

他知道,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体制的变革更是漫长而艰难。但他愿意做这深水中的一股,持续地、坚韧地向前流动。不为掀起惊涛骇浪,只为那水过之处,能多浸润一寸干涸的土地,能多承载一叶微小的扁舟。

这平静而深沉的流淌,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种回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