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小凤仪纪事 > 第2章 第 2 章

小凤仪纪事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橘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6 07:15:22 来源:文学城

第二日一早,天刚蒙蒙亮,林婉茹赶紧让沈固言去跟上司告了两日假,然后赁了一辆半旧的马车,一家子一大早就往郊外赶去。

裹着铁圈的木轮慢悠悠的碾过土路,冬日坚硬的冻土上偶尔有碎石子,颠的马车晃动。

马车外春寒料峭,马车内,女人一路压着嗓门的唠唠叨叨的声音不断传出来。

沈固言穿着件藏青色的粗绸棉袍,料子虽然不是上等,针脚却细密熨帖,摸起来十分的顺滑。

车厢内位置狭小,沈固言躺不下,魁梧壮实的身躯只能委委屈屈的缩蹲在座榻下方,埋着脑袋任由夫人数落,一句都不敢还嘴。

自打昨天那个宫里来的魏公公来宣布扣掉自家丈夫三个月的俸禄后,林婉茹就一整夜没合过眼。

像沈固言的同僚们,哪个不是家底厚实的有接济,仆役成群伺候,便是各种冰敬炭敬来者不拒,偏她家夫君,没背景没靠山就算了,还死心眼的很,半点人情往来的礼都不肯收,家里一家老小的开支基本上全靠那点俸禄撑着,为了省钱,婢女仆妇这些她能省就省,只留了一个自小跟着她的张嫂伺候。

她自己,更是已经好几个月都没出门逛过绸缎庄了。

这些她都忍了,可夫君偏偏改不了他那犟驴脾气,从前有先帝护着他胡闹,如今先帝驾崩,他这犟驴脾气还是一点就炸,就爱多管闲事,这回还生生扣了三个月的俸禄。

三个月啊!

老天爷,这是让他们一家喝西北风去啊!

林婉茹觉得自家最近这是撞了霉运,熬到天亮决定去城外寺庙拜拜,求菩萨发发慈悲,祛祛他们一家的晦气,也盼往后能时来运转,诸事顺遂些。

林婉茹气得一夜没睡,骂得沈固言也不敢睡,今早起来,火气还没消,到了马车上,还絮叨个没完。

“米面肉蛋要花钱,张嫂的月钱要给,还有隔壁王嫂家也快要生孩子了,还有你们同僚的人情往来!对了,眼看快到冬至,家里的炭火也不快够了,这些哪一样不要花钱?你怎么不让人家再扣一个月俸禄呢?”

林婉茹伸手,用纤纤玉指狠狠戳了戳沈固言的一颗大脑袋。

沈固言不敢抬头,把大脑袋埋的更深了,活像只受了训的鹌鹑。

林婉茹说着话,想起自己当初为了情爱,抛弃苏州绣娘的身份随他千里迢迢的来到京城,本以为有情饮水饱,结果日子过的还不如她当初在苏州自在,就忍不住来气:“这三个月我跟闺女还有张嫂三个人吃米吃肉,你就啃灶饼吧!等什么时候你再有了俸禄,再吃米跟肉!”

沈固言浑身一哆嗦,弱生生的应了声“诶”。

林婉茹看着他如今这副乖巧听训的模样,怕他故态复萌,语气里又添了几分威胁:“咱家如今可就只剩下五十几两银子了,要是花完了还不见你拿钱回来,我就带着闺女跟张嫂回苏州去,不跟你在这受穷了!”

沈固言一听顿时急了,连忙抬头劝道:“夫人夫人,万万不可,你们别走,为夫往后一定好好办差,再也不敢多管闲事了!”

要是为了当差,把他老婆跟闺女饿跑了,那他这差也不当了。

林婉茹斜了他一眼,素手拢了拢身上的夹棉褙子,冷哼一声,说道:“那得瞧你的表现。”

“哈嚏。”

就在这时,裹着厚厚毡毯睡在榻里头的小姑娘忽然打了个喷嚏,长长的睫毛颤了颤,缓缓睁开了眼睛。

林婉茹立马收起严肃的表情,脸上像被春风融化的冰面:“闺女醒啦?是不是冷着了?娘方才跟你爹说话,吵醒你了吧?来,快把这个暖炉抱着,暖暖身子。”

说着,便把马车内仅有的两个暖炉女儿怀里塞,一个让她搂在怀里,另一个暖炉原本放在沈固言脚边,被她把沈固言推到一边,然后拿起那暖炉垫到女儿的被窝底下,生怕冻着了自己的宝贝疙瘩。

小姑娘出门时被张嫂梳了精致的双丫髻,一路颠簸睡下来,鬓边的碎发被蹭的毛绒绒的,雪白圆润的小脸上还带着惺忪睡意,也因为裹的毛毡厚,脸颊被烘的粉嘟嘟的,活像只白胖的糯米团子,让人忍不住想揉捏一把。

沈无攸揉了揉眼睛,捂住小嘴打了个软乎乎的呵欠,看着眼前两个像盯着百兽园里小动物似的盯着她的大人,声音清脆的问道:“爹,娘,你们在说什么呢?”

“诶!”

沈固言也瞬间换了脸色,脸上的笑和蔼的能滴出水来,连原本大老粗的嗓门都被他刻意放轻,说道:“爹跟你娘没说啥,就是闲聊呢,闺女睡饱了没有?是不是爹跟你娘说话声音太大,吵着你了?”

向来天不怕地不怕的沈御史大人因为自己的缘故,一大早就把闺女折腾起来,而感到深深的歉疚。

沈无攸摇了摇小脑袋,细声细气道:“没有。”

林婉茹看得心都化了,她生产那年大出血,就只这么一个女儿,平日里宝贝的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见女儿额前的碎发被不知哪里钻进来的寒风吹得轻晃,她连忙伸手扯了扯车厢内壁上铺着的棉絮,想把缝隙也都挡的严严实实的,不叫一丝冷风涌进来。

车厢又颠簸了一下,沈固言心疼女儿,忍不住道:“你怎么不租个好点的马车,省这点银子干什么,让咱闺女也跟着遭罪。”

话音刚落,就收到了林婉茹瞪来的一眼:“你还有脸问?要不是你扣了三个月的俸禄,咱们现在都能坐上御辇了!”

“……”

又行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马车终于在城外空谷寺的山门前停稳。

这寺庙隐在冬日的枯林后,青瓦灰墙,檐角落满了薄霜,袅袅香火从寺内的殿里飘出来,在半空中凝成了淡淡的雾霭。

许是天冷,来往的香客并不多,却个个神色虔诚,这寺庙是京城里十分灵验的一座大寺,但凡求官运,祛晦气的,多半来这里拜拜,十有**皆能得偿所愿,京中人人皆知。

马车停下,沈固言一手拖着屁股,一手扶着夫人跟女儿先下车,然后才自己下,当他伸下来一只左脚,正要踩在地上时,不小心扯动屁股上的伤口,沈固言浑身像触了电似的一顿,一张威严的脸瞬间涨的通红,干脆慢慢坐了下来,两只手扶着车杠,挪着屁股颤巍巍的走了下来。

林婉茹看得担忧:“夫君啊,你没事吧?”

周围的香客人来人往,沈固言不想当众丢脸,额头上布满了汗,强撑着抬手一挥,道:“没事,咱们进去吧!”

进了寺门,殿内香火缭绕,斑驳的房梁上积了薄薄的一层了灰尘,供桌上的烛火烧的正旺,神台上的佛像眉眼低垂,慈悲又怜悯。

一旁穿着灰布僧袍的僧人见三人要过来拜佛,便递来几支燃着的香,沈无攸年纪还小,僧人便没给她,夫妇俩各持三支香,跪在两边蒲团,沈无攸站在中间,一家三口恭恭敬敬的拜了几拜。

拜罢起身,林婉茹见求签台前人不多,便催沈固言:“快去抽支签,请大师看看,也好安心。”

沈固言整了整衣领,走到求签台前,伸手在签筒中摸索了一阵,然后闭上眼抽出一支来。

签上的文字晦涩,他看不懂,只看到旁边写着“下签”,心里一哆嗦,偷偷看眼身后的夫人与女儿,才慢慢走向解签处。

解签台后坐着一位身着浅褐色僧袍的老僧,眉目慈善,须眉皆白,颌下一部花白长须,便是寺里的方丈本人,透着几分风仙道骨。

方丈的目光落在他脸上时,微微一顿,随即笑眯眯的拱了拱手,说道:“施主气度不凡,眉宇间藏着凛然正气,想必是为民操心的官身吧?”

沈固言不禁一怔,他今日穿的是日常便服,没想到竟被一眼看穿,忙拱手回礼道:“方丈大师果然好眼力,只不过在下不过是京中区区一介小官,今日带家人来此,也不过是求个全家平安顺遂。”

方丈捋着花白的长须,眼中含着笑意,接过他手中的签文,目光扫过,缓缓念将出来:“枯苇衔霜沉水湄,寒星坠涧影无依。莫折蒲团寻路径,苔痕印处有菩提。”

沈固言听得一头雾水,忍不住问道:“方丈,此签何解?”

方丈的指尖轻轻点了点“枯苇衔霜沉水湄”那七字,缓缓开口:这芦苇被霜打之后便沉于水中,寒涧中的星影虚幻难捉,而蒲团则是禅门静坐之所,一个人若要为求捷径,急着四处钻营,改换本心,反倒会偏离正途。苔痕是无人留意的痕迹,而菩提则是觉悟与转机。”

林婉茹在一旁听着,渐渐品出了些门道,心中大喜,连忙追问:“方丈大师,这么说,这签其实是个好签了?”

“正是。”方丈颔首,又接着说道:“枯苇虽弱,却能耐霜,苔痕虽浅,却能指路。施主眼下虽如枯苇一般飘摇不定,然一身正气不熄,只需不躁不馁,自会遇难成祥。”

沈固言听到这里,不禁恍然大悟,脸上的紧张也散去了不少,拱手道:“多谢方丈点化,在下受益良多!”

林婉茹心想,好不容易来一趟空谷寺庙,还得方丈大师亲自指点解签,这是多么百年难得一遇的机缘,便又趁机求道:“大师,能不能再帮我家女儿看看?”

说着,她便想去牵女儿的手过来,谁知手上抓了个空,她一回头,眼前空空如也,哪里还有一个五岁小姑娘的身影?

“——无攸!”

原来沈无攸进了寺庙,拜过佛像后,见爹娘都围在那个白胡子老僧的身边说个不停,那些晦涩难明的禅理听得她昏昏欲睡,这个年纪的小姑娘最是耐不住性子,索性挣脱母亲的手,跑了出去。

殿前的空地中央竖着一座大香炉鼎,烟雾缭绕,不少香客聚在炉鼎前举着香喃喃祝祷,神情虔诚,嘴里念诵着什么。

两边低矮的厢房里,也都是参拜佛像的香客们。

沈无攸转了一圈,甚感无聊,看到大殿后面有路,便顺着路往后走。

穿过几重大大小小的院落,没一会便到了寺后的山脚下。

沈无攸仰头望去,见山峰崔巍,耸入云霄,植被被皑皑白雪覆盖,在光下泛着寒峭的雪色,一条长长的山道曲曲折折的通向山巅。

相比前院的热闹烟火气,此处却清寂的像被世人遗忘了一般,清冽的寒风从山上吹下来,裹着清新的草木气息,沁人心脾。

沈无攸从没有一个人来过这种地方,林婉茹跟沈固言就只这一个女儿,加上小家伙精力旺盛,经常一不注意便“撒手没”,夫妻俩平日看得比眼珠子还紧,平时也就带她在城里四处转转,很少去人少的地方。

这个年纪的小孩正是好奇心旺盛的年纪,大人们越不许他们去,他们就越要去,沈无攸好仰着小脑袋张了张山顶,只能看到一望无际的白雪,忍不住迈开小短腿,往山道方向跑去。

前些天才下过一场雪,山道上的积雪被僧人扫到两边,但依旧滑的厉害。

沈无攸扶着两边的枯树枝往上爬,小姑娘体力差,不到一袋烟的功夫,两条小短腿便酸痛的厉害,干脆一屁股坐在道旁的一块青石板上休息。

刚坐下,便觉得屁股下有什么东西硌着,她伸出软乎乎的小手在冰凉的石板上摩挲了下,竟摸出一本封皮陈旧的经书来。

沈无攸好奇的翻开,见经书里是密密麻麻的小楷,那些曲曲折折的文字,她一个字也看不懂。

她还没到正式开蒙习字的年纪,再加爹娘宠的没边,觉得姑娘家一辈子不识字也行,于是直到五岁了,她还没正儿八经的学过几个字。

一对小胖手捧着经书翻来覆去的看着,忽然听见不远处传来“簌簌”的轻响,像是扫帚扫过积雪发出的动静,一声又一声。

沈无攸连忙放下经书,转头瞧去,见远处的山道上,一个穿着灰布僧袍的小和尚,手里拿着一柄竹扫帚,正慢慢的往两边扫着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