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巷雨沙星 > 第1章 岁月为糖

巷雨沙星 第1章 岁月为糖

作者:卧看归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6 09:23:40 来源:文学城

转眼间,岁岁的女儿九月已经三岁了。时光悄无声息地滑过,如同窗外那片片凋零的银杏叶,带着一种绚烂而又凄凉的意味。岁岁常常抱着膝盖,坐在飘窗上,看着楼下嬉闹的九月,思绪会飘得很远。她曾经那样天真地、笃定地以为,嫁给陈垚这个男人,将会是她漂泊人生的终点,是温暖和幸福的伊始。然而,现实却像一把钝刀,慢慢地、清晰地割裂了她所有的幻想,让她看清了所谓婚姻的底色。妈妈那句带着叹息的“女人长大了,是没有家的”,以前她只觉得是长辈的牢骚,如今却像一句谶语,深深烙在她的心口,每一次呼吸都能感受到那份沉重的顿悟。这份“没有家”,并非物理上的无处栖身,而是心灵上的永远漂泊,在娘家是客人,在婆家是外人,那种无处扎根的悬浮感,几乎让她窒息。

回想起筹备婚礼的那段日子,岁岁的心尖仍会泛起细密的酸楚。婚宴的酒店、婚庆的流程、婚纱的款式……林林总总,琐碎繁杂,全是她一个人一家家跑出来的。她记得有一次,为了比较两家婚庆公司的方案,她冒着大雨奔波,裙摆和鞋子都湿透了,回到家时又冷又累,而陈垚只是靠在沙发上打电话,谈着永远也谈不完的生意,连一句“辛苦了”都吝于给予。当她小心翼翼地把选好的婚纱照片递给他看时,他也只是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敷衍地说“你定就好”。就连拍摄婚纱照那天,本该充满甜蜜和期待的时刻,陈垚也从始至终绷着脸,眉宇间写满了不耐。摄影师努力调动气氛,让他靠近一点,笑一笑,他却极其不耐烦地吐出一句:“拍个照这么麻烦,真烦。”那一刻,岁岁穿着圣洁的婚纱,站在聚光灯下,却感觉像个小丑,周围摄影师和化妆师尴尬又同情的目光,让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那种被嫌弃的感觉,像一根刺,深深扎进了她的心里。后来,她曾鼓足勇气,在一次看似平静的夜晚问他:“陈垚,你如果不喜欢我,为什么要娶我?”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陈垚当时愣了一下,随即用一种近乎无奈的语气回答:“我没有不喜欢你啊,我很喜欢你。别整天胡思乱想,我只是想实实在在的跟你好好过日子,那些形式上的东西,都是次要的。” “实实在在过日子”,这句话像一块巨大的屏障,堵住了岁岁所有关于情感交流的期待。她只能默默咽下委屈,告诉自己:或许吧,婚姻的本质就是褪去激情后的柴米油盐,是自己太矫情了。

发现怀孕的那一刻,岁岁是狂喜的。她小心翼翼地抚摸着还平坦的小腹,心里涌起一股巨大的希望。她以为这个孩子的到来会改变些什么,至少,会让陈垚多关注这个家,会让公婆对她有所改观。她甚至幻想过丈夫得知消息后惊喜的表情,幻想过婆婆会如何叮嘱她注意事项。然而,现实的冷水泼得又快又狠。陈垚最初的惊讶过后,很快恢复了平静,然后就是以“生意进入关键期”为由,干脆利落地搬去了公司。临走前,他提着行李箱,语气平淡得像在交代一件公事:“你现在有了孩子,花销更大,我得抓紧时间多赚点钱,养老婆孩子是天经地义的责任。” “责任”,他总是把这两个字挂在嘴边,却唯独忘了,陪伴和关怀,也是责任的一部分。于是,空旷的房子里,又只剩下岁岁一个人。孕早期的反应让她吃什么吐什么,浑身乏力,但依然要强打着精神给自己弄点吃的。早上七点醒来,面对一室清冷,晚上十点入睡,枕边空空如也。她变得越来越瘦,怀孕六个月了,穿着宽松的衣服,从背后几乎看不出是个孕妇。有一次,她独自在小区散步,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追逐皮球,一脚踢过来,球擦着她的腹部飞过。岁岁惊得心跳漏了一拍,下意识地护住肚子,站在原地,后怕得瑟瑟发抖。男孩的母亲连忙跑过来,连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你没事吧?孩子太皮了,没吓到你吧?”岁岁白着脸,摇摇头。那位妈妈看着她孤身一人,关切地问:“你肚子里的宝宝几个月了?怎么一个人出来散步呀?你这个阶段,可是重点保护对象,家里人呢?得有人陪着才好呀。” “家里人”……岁岁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了一下,鼻尖瞬间涌上强烈的酸意。她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轻声说:“没事,我就在楼下走走,很近的。” 这时,远处传来男人的呼唤:“小俊,老婆,回来吃饭啦!” 那母子二人应声而去,留下岁岁一个人站在原地。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显得格外孤单。眼眶里蓄积的泪水终于忍不住,滚落下来。那种被世界遗忘的孤独感,在旁人家庭幸福的映衬下,变得格外尖锐。

平心而论,陈垚的外在条件无疑是出众的。一百八十公分的身高,虽然偏瘦,但骨架匀称,穿起西装来格外挺拔。剑眉星目,鼻梁高挺,是那种走在路上会很吸引女孩目光的类型。他的家世,在这个小城里,更是堪称优越。也正因如此,当初岁岁带着丰厚的嫁妆——一套地段不错的房产、一辆代步车,还有几百万的现金嫁过来时,她的婆婆杨兰并未表现出多少欣喜,反而隐隐有种“我儿子值得更好”的优越感。在一次家族聚会上,杨兰曾当着不少亲戚的面,看似随意实则刻意地说:“我们家陈垚啊,眼光高得很,之前介绍的那些姑娘,不是嫌人家胖了,就是嫌矮了。不过我倒是不着急,男人嘛,跟女人不一样,到了四十岁,照样能找二十岁出头的小姑娘。” 这话像一根细针,扎得岁岁心里很不舒服,但当时新婚燕尔,她只当是婆婆的玩笑话,并未深想。

另一边,陈垚的办公室里,又是另一番景象。杨兰拎着精心准备的午餐饭盒,熟门熟路地走进儿子气派的办公室。男助理推开沉重的实木门,她脸上立刻堆满了慈爱又略带骄傲的笑容,朝着那个站在落地窗前、身着剪裁合体西装的身影喊道:“儿子,妈给你送午饭来了,都是你爱吃的。” 陈垚闻声转身,脸上露出笑容,快步走过来,孝顺地搀住母亲的胳膊,扶她在沙发上坐下:“妈,不是跟您说了吗,不用这么麻烦天天跑来,我随便吃点就行,或者让助理订餐。” 杨兰嗔怪地瞪他一眼:“外面的东西不卫生,又没什么营养,你肠胃不好,还是少吃为妙。再说,妈给你做的,能跟外面的一样吗?” 她一边打开饭盒,一边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语气变得严肃了些:“对了,你这也太长时间没回家了吧?岁岁还怀着孩子呢,一个人在家怎么行?听妈的话,工作再忙,也得抽空回去看看她,陪陪她。女人怀孕的时候,最需要人关心了。” 陈垚接过筷子,夹起一块红烧肉,吃得漫不经心:“妈,您就别操心了。她又不是小孩子,能照顾好自己。家里什么都有,她缺什么自己会买。” 听到儿子这么说,杨兰原本还想劝说的话咽了回去,沉默了片刻,才又用一种过来人的口吻说:“唉,也是。我想当初怀你的时候,你爸不也是天天在外面忙生意,几个月见不着人影是常事。我一个人,不也照样把你顺顺当当地生下来、养这么大了吗?女人啊,有时候就得坚强点。” 陈垚附和道:“就是啊。您那时候比她现在辛苦多了,不仅要操持家务,还要帮忙照看生意。她现在就在家养着,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有什么可担心的。” 杨兰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说点什么,恰好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打断了母子间的对话。陈垚起身去接电话,语气瞬间变得专业而沉稳,仿佛刚才谈论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家常。杨兰看着儿子挺拔的背影和干练的侧影,眼里满是骄傲和满足,至于那个独守空房的儿媳,此刻早已被她抛在了脑后。

日子就像上了发条,在一种麻木的规律中一天天过去。陈垚在公司,无论是真忙还是假忙,都几乎不曾踏足家门。联系也变得程式化,一个星期大概打两三次电话,每次通话时间不长,内容无非是“吃了吗?”“在干嘛?”“孩子怎么样?”之类的客套话,感受不到丝毫的温度。岁岁几次在电话里,声音怯怯地、带着一丝微弱的期待说:“你……什么时候能回来一趟?最近感觉宝宝胎动很厉害……” 陈垚的回答总是千篇一律,带着不耐烦:“我这边事情多得很,走不开,等忙完这阵子再说。” 电话那头传来的忙音,像一块冰冷的巨石,重重压在岁岁的心口,让她喘不过气。或许是因为从小性格就比较要强,不太懂得如何主动索取关爱,也习惯了独自消化情绪,岁岁渐渐不再主动打电话了。她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挺着越来越沉的肚子去产检,一个人买菜做饭,然后对着空荡荡的餐桌默默吃完,一个人看着电视里的欢声笑语发呆,再一个人摸着肚子里的宝宝,轻声说着话,哄宝宝也哄自己入睡。但她的内心并非一片死寂,因为她知道,很快,就会有一个全心全意需要她、依赖她的小生命到来。这个信念是她灰暗生活中的唯一光亮。她开始怀着极大的热情和爱意,为未出生的宝宝准备各种东西,小小的衣服、柔软的襁褓、可爱的玩具……每准备一件,她心里就多一分暖意。产检时医生说她月经周期准,预产期也会很准。果然,在预产期那天清晨,岁岁发现了见红。阵痛开始规律地袭来,她心里一阵慌乱,第一时间拨通了陈垚的电话。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背景音有些嘈杂,陈垚压低了声音:“我在外地出差,谈一个重要项目,暂时回不去。你先自己想办法去医院,我尽快赶回来。” 希望再次落空,岁岁的心沉了下去,但此刻她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难过。她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镇定,先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然后又打给了离她很近的闺蜜张菲菲,请她帮忙把早就准备好的待产包送到医院。

救护车的鸣笛声由远及近,岁岁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上了车。医院消毒水的气味扑面而来,让她有些紧张。张菲菲提着大包小包,气喘吁吁地跟在推床旁边,脸上写满了担忧。产房里,宫缩的阵痛一波强过一波,像有巨大的力量在体内撕扯,岁岁疼得浑身被冷汗浸透,身子不受控制地颤抖。助产士在一旁鼓励她:“深呼吸,别紧张,每次宫缩宝宝就离你更近一步。” 岁岁紧紧抓住床栏,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她咬紧牙关,在心里默默对宝宝说:“宝贝,加油,妈妈和你一起努力。” 对即将为人母的喜悦和期待,奇异地冲淡了剧烈的疼痛,赋予了她巨大的勇气。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当一声响亮的啼哭划破产房紧张的气氛时,岁岁几乎虚脱,却努力睁大眼睛,想第一时间看到她的孩子。医生把清理干净的婴儿抱到她眼前,微笑着说:“是个漂亮的女宝宝,三千克,很健康,恭喜你!” 看着那个皱巴巴、红彤彤,却在她眼中无比可爱的小脸,岁岁的眼泪混合着汗水滑落,但嘴角却扬起了发自内心的、疲惫而幸福的微笑。女儿,她的“小棉袄”,从今往后,她不再是孤单一人了。产房门打开,等候在外的张菲菲,以及接到岁岁电话后匆忙赶来的岁岁父母,都松了一口气,围上来查看孩子。这时,陈垚才匆匆赶到医院。他快步走向岳父岳母,面带歉意地叫了声“爸、妈”。岁岁的父母虽然满脸写着担忧,但看到女婿来了,还是勉强点了点头。母亲红着眼圈,语气急切却仍保持着克制:“来了就好,岁岁刚进去不久,这真是遭罪的时候……”陈垚低着头快步走到产房门口。正好护士推着病床出来,喊道:“伊岁岁的家属!” 陈垚连忙应声。护士交代了几句,一行人便簇拥着病床上的岁岁和新生的宝宝,往病房走去。岁岁虚弱地闭着眼,能感觉到陈垚的存在,却连抬头看他的力气和心思都没有了。

月子期间,陈垚请了一位姓张的月嫂来照顾岁岁和宝宝。宝宝取了乳名叫“九月”,纪念她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降临人世。陈垚只是偶尔在白天回来待一会儿,看看孩子,很快又会找借口离开。最让岁岁感到心寒的是,她的公婆,只是在孩子出生后打过两个电话,而且都是直接打给陈垚的。有一次,陈垚在阳台接电话,声音隐约传来,岁岁不经意间听到几句,特别是婆婆杨兰拔高的声调清晰地传了过来:“……女孩也好,先开花后结果。不过垚垚,咱们家这情况,你心里得有数,终究还是得有个男孩才行,传承香火啊,生个丫头片子终究是别人家的人,没什么大用……” 这句话,像一把淬了冰的利刃,瞬间刺穿了岁岁的心脏,疼得她浑身发冷,血液都仿佛凝固了。她转头,看向婴儿床里睡得正香甜的九月。小家伙嘟着奶呼呼的小圆脸,长长的睫毛像两把小扇子,安静地覆在眼睑上,小嘴巴偶尔还会在睡梦中无意识地吮吸几下,露出甜甜的笑容,可爱得像个天使。她的女儿,她视若珍宝的女儿,在爷爷奶奶眼里,竟然是“没什么大用”的。岁岁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扑簌簌地往下掉,止都止不住。她怕哭声惊扰孩子,只能用手指死死抵住嘴唇,压抑着呜咽。她伸出手,用指尖极轻极轻地抚摸九月柔嫩的脸颊,仿佛在触摸一件绝世珍宝。然后,她用衣袖用力擦去眼泪,对着沉睡的女儿,努力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整个人蜷缩起来,钻进那张柔软的豆豆毯里,她本就纤瘦,这一缩,毯子下几乎看不出个人的形状,仿佛想把自己彻底藏起来,与这个令人伤心的世界隔绝。

月嫂张嫂是个心地善良、经验丰富的妇人。她不仅把岁岁和九月照顾得无微不至,还包揽了大部分家务。她看出岁岁心情抑郁,总是想办法开解她,有时抢着抱夜里哭闹的九月,好让岁岁多睡会儿;有时会跟她聊聊养孩子的趣事。转眼间,深秋已至,天气一天比一天凉。窗外那棵高大的银杏树,叶子已经变得金黄灿烂,一阵风吹过,便簌簌飘落,在地上铺了厚厚一层。岁岁抱着九月,站在窗前发呆,凉风从窗缝钻进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张嫂连忙拿了一条厚厚的绒毯披在她身上,轻声说:“太太,天气凉了,多穿点,别着了风寒。” 岁岁回头,低声道谢。她把九月放在大床上,小家伙穿着连体衣,努力地趴着,昂起白白嫩嫩的小脑袋,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正好奇地望着妈妈,看着看着,突然就咧开没牙的小嘴,露出了一个无比灿烂无邪的笑容。笑着笑着,她小屁股一撅,小腿一蹬,竟然猛地一下翻了个身,从趴着变成了仰面朝天。这个小成就似乎让她自己也很惊喜,她又努力扭动,想趴回去,试了几次终于成功,然后继续仰着小脸,张着小嘴对着妈妈笑,口水都流了出来。岁岁看着女儿这可爱的模样,心中的阴霾被驱散了不少,惊喜地说:“哎呀,我的小九月,你长本事啦!会自己翻身了是不是?” 她连忙拿起手机,记录下这成长中的重要一刻。看着镜头里女儿纯真的笑脸,岁岁的心柔软得一塌糊涂,同时也更加坚定:无论别人怎么看,她的九月,就是她最大的宝贝和依靠。

时间在奶瓶、尿布和咿呀学语中飞快流逝。半年过去,九月已经不再满足于爬行,开始扶着沙发、茶几努力地站立起来,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探索的**。岁岁每天给她读彩色绘本,放欢快的儿歌,天气好的时候就推着婴儿车带她去小区花园里遛弯。九月非常黏妈妈,那双清澈的大眼睛时刻追随着岁岁的身影,软软糯糯的小奶音不停地喊着“妈……妈……妈……”,每一声都像甜甜的蜜糖,融化着岁岁心底的苦涩。与其说是孩子离不开妈妈,不如说是岁岁更需要女儿带来的这份毫无保留的依赖和爱,来填补内心巨大的空洞和荒芜。这个可爱的小人儿,已经成为她生命的全部意义,是她灰暗生活中唯一的光亮和甜。

后面的日子过得像按了快进键。九月学会了摇摇晃晃地走路,从蹦单字到说完整的句子,还会跟着音乐咿咿呀呀地唱歌。她的小脑袋瓜里装满了问号。有一天,她指着客厅墙壁上那张巨大的婚纱照——照片上,穿着西装的陈垚英俊挺拔,穿着婚纱的岁岁笑靥如花——用她甜甜的小奶音问:“妈妈,那个照片里的叔叔是谁呀?他长得真好看。” 岁岁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照片里的笑容现在看来竟有些刺眼。她蹲下身,把女儿搂在怀里,勉强微笑着说:“那个不是叔叔,是爸爸呀。是九月的爸爸。” 九月仰起小脸,大眼睛里充满了困惑和好奇:“爸爸?他真的是我爸爸吗?可是……可是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他回来呀?” 女儿天真无邪的问话,像一记重锤,狠狠敲在岁岁的心上,让她的心脏猛地一缩,传来一阵尖锐的疼痛。她愣在原地,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钝钝的,说不出话来。过了好几秒,她才深吸一口气,用一种尽可能平静自然的语气编造着谎言:“因为……因为爸爸工作非常非常忙啊,他要赚很多钱给九月买奶粉、买漂亮衣服呀。爸爸上次回来的时候,我们九月正在睡香香的觉觉呢,所以没看到爸爸呀。” 是啊,上一次陈垚回来是什么时候?岁岁努力回想,好像大概是九月刚学会走路,摇摇晃晃像只小鸭子那时候吧,他匆匆回来待了不到一小时,连抱都没好好抱一下孩子,就又走了。女儿的疑问,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岁岁记忆的闸门。她想起几年前,一位据说很灵验的算命先生曾对她说过,她是“六亲缘浅”的命格。当时她还不甚明了,现在却恍然大悟。所谓“六亲缘浅”,就是指一个人与父母、配偶、子女等亲人的缘分都非常淡薄,关系疏远,或者充满矛盾难以调和。回想自己的成长历程,虽然父母双全,家庭完整,但彼此之间似乎总隔着一层无形的膜,沟通困难,缺乏共同语言,她从未像别的孩子那样在父母怀里撒过娇,受了委屈也只能自己默默承受。原以为结婚能找到一个温暖的归宿,却没想到嫁给了一个身心都不在家的丈夫,关系比陌生人强不了多少。那么,子女缘呢?难道……难道她和九月之间,将来也会是这样疏离、淡漠吗?这个念头让岁岁感到一阵恐慌和寒意,她猛地摇头,下意识地把怀里柔软的小身子抱得更紧了。她低头,看着九月那双像极了陈垚的、清澈明亮的眼睛,在心里暗暗发誓:不,绝对不会的!无论命运如何,无论别人怎样,她绝不会让她的九月重复她的孤独。她会用双倍、十倍、百倍的爱去爱这个孩子,让她在一个虽然不够完整,但绝对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她要让女儿知道,妈妈这里,永远是她最温暖、最坚固的家。

窗外的银杏叶几乎落尽了,光秃秃的枝桠指向灰蓝色的天空,预示着寒冬即将来临。但岁岁抱着女儿温暖的小身体,心中却燃起了一簇小小的、却异常坚定的火苗。为了九月,她必须变得更坚强。未来的路或许依旧不易,但至少,她有了必须勇往直前的理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