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向阳而愈,与法同行 > 第7章 第 7 章

向阳而愈,与法同行 第7章 第 7 章

作者:小林在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9:31:30 来源:文学城

第七章苏瑾的督导会议:讨论案例伦理,提及“一位律师来访者”

午后的阳光斜照进一间小而舒适的会议室。这里隔音良好,氛围不同于苏瑾的疗愈室,更偏向于务实与思辨。空气中除了淡淡的檀香(源自苏瑾),还有一丝沉稳的雪松气息——来自坐在她对面的督导老师,一位年约五十、经验丰富的Beta女性,陈教授。

督导是心理从业者维持专业水准、保障来访者福祉的重要环节。定期与经验更丰富的同行讨论疑难案例,检视自身反移情,是苏瑾坚持多年的习惯。

“所以,这个新案例让你觉得有些…特别?”陈教授声音温和,带着学者特有的清晰条理,她轻轻推了下眼镜,目光敏锐而包容。

苏瑾捧着笔记本,斟酌着词语。她严格遵守保密原则,隐去了所有可识别信息:“是的,陈老师。来访者A,女性,Alpha,高成就职业,近期因压力管理和睡眠问题求助。表面诉求非常清晰理性,旨在优化功能。”

“但?”陈教授敏锐地捕捉到她的停顿。

“但初步接触下来,我感觉她的应对模式非常…功能化,甚至将情绪本身也视为需要解决的‘问题’。防御机制很强,习惯于掌控,可能不习惯袒露脆弱。信息素…嗯,是沉香,质地很沉,但内部似乎有些…焦灼的波动,虽然她控制得很好。”苏瑾谨慎地描述着专业观察,避免带入个人感受。

陈教授点点头:“很多高功能、高要求的来访者都会有类似表现。他们凭借这种模式取得成功,但也容易因此陷入困境。你觉得突破口在哪里?”

“我尝试引导她关注身体信号和感受,而非直接解决问题。但她似乎对此有些…不适应。”苏瑾想起凌薇那一刻的微怔,“我计划从基础的身心放松练习开始,先帮助她建立内在的觉察力,而不是直接挑战她的认知模式。”

“很稳妥的思路。”陈教授表示赞同,“建立安全感是关键。对于这类来访者,信任的建立可能需要更多时间。你要注意保持耐心,跟随她的节奏,而不是你预设的治疗节奏。”

“我明白。”苏瑾点头,随即微微蹙眉,流露出一点点职业性的困惑,“只是…有一点我有些在意。通常面对这类防御较强的来访者,我的专业距离感会保持得很好。但这次…我似乎下意识地多了一点…”她寻找着合适的词,“…一点额外的关注。”

陈教授身体微微前倾:“哦?什么样的‘额外关注’?是反移情的迹象吗?”她的语气带着探究,而非评判。

苏瑾立刻摇头,专业素养让她迅速自省:“不,我认为不是典型的反移情。没有感受到投射或个人情绪的过度卷入。更像是…”她思考着,“…一种基于直觉的判断——感觉她内在的消耗可能比表现出来的更严重,而她自我支持的资源似乎又在被快速消耗。所以…”

“所以你在咨询后,主动给她发了一封表示支持和开放的邮件?”陈教授接话道,她刚才已听苏瑾简单提及此事。

“是的。”苏瑾承认,并再次解释,“我知道这稍稍超出了常规流程,但我评估后认为,对于她这类可能极度不习惯主动求助的来访者,一个轻微的、安全的、支持性的信号,或许有助于降低她下次咨询前的焦虑,或者在她遇到困难时,能想起这个求助的渠道。我确保邮件内容完全专业,不越界。”

陈教授沉思了片刻,指尖轻轻点着桌面:“嗯…基于你对来访者特质的判断,这种做法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理解,属于临床灵活性的应用。但小苏,你需要非常清晰地觉察自己的动机。”

她看向苏瑾,目光深邃:“这份‘额外的关注’,究竟纯粹是基于对来访者福祉的专业判断,还是掺杂了其他因素?比如,对方是一位优秀的年轻Alpha女性?或者,她的某种特质——比如那种极力维持控制却可能濒临失控的状态——不经意间触动了你作为疗愈师的某种…保护欲?甚至是拯救欲?”

苏瑾的心轻轻一颤。陈老师的提问总是如此一针见血。她沉默下来,认真审视内心。

保护欲?拯救欲?

她对很多来访者都会产生共情和希望帮助他们的愿望。但对凌薇…似乎确实有那么一点点不同。是因为对方和自己处于某种看似对等(甚至更高)的社会身份(专业人士)却陷入困境?还是因为那强大外表下泄露出的那一丝脆弱,形成了某种奇特的张力?

又或者…仅仅是那沉稳的沉香与自己的檀香在电梯间那次短暂的、奇特的交融,留下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印象?

她迅速压下最后那个过于个人化的念头。

“我…需要持续观察自己的动机。”苏瑾坦诚地回答,没有直接否认,“但目前,我仍然认为主要是基于专业判断。我会格外注意保持边界,确保任何干预都以她的需求为中心,而非我个人的任何未完成情结。”

“很好。”陈教授露出满意的微笑,“保持这种觉察至关重要。这个案例值得你跟进,也值得你自我反思。记住,我们照亮他人,但绝不能代替他们行走,更不能被他们的光芒或阴影所吞噬。”

“我明白,谢谢陈老师。”苏瑾认真记下要点,心里的那点细微波澜在专业的讨论框架下逐渐平复。

督导会议又持续了一会儿,讨论了其他几个案例。结束时,苏瑾感觉思路清晰了不少。

收拾东西时,陈教授状似随意地问了一句:“这位来访者A,她的职业确实挺有挑战性的。是从事什么行业的?”

苏瑾下意识地回答:“是位律……”她猛地顿住,意识到几乎泄露了可识别信息,立刻尴尬地笑了笑,“呃,抱歉,陈老师。”

陈教授了然地点点头,丝毫没有介意,反而幽默地说:“理解。律师…嗯,确实是个高压行业。看来你的直觉可能没错,她需要的支持或许比表面上看起来更多。”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地不再深入这个话题。

苏瑾离开督导室,走在回自己疗愈室的走廊上。窗外的阳光明媚,她的心情却比来时更加沉静而审慎。

“一位律师来访者…”

她在心里默默重复了一遍这个标签,随即提醒自己:要看到的不是“律师”这个身份,而是身份背后那个具体而真实的人,那个可能正在努力挣扎、却又不愿承认的灵魂。

檀香的气息在她周身缓缓流淌,宁静而专业。

她准备好继续去扮演那个照亮者的角色了。只是这一次,她对自己内心可能被悄然点燃的那一点微小的、额外的关注之火,有了更清晰的警觉。

而这份警觉,本身或许就是一种保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