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向阳而愈,与法同行 > 第2章 第 2 章

向阳而愈,与法同行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小林在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9:31:30 来源:文学城

第二章咨询室的交集:正义诉求与温柔洞察

心语疗愈中心坐落在城市一处相对安静的街区,梧桐树叶已染上深浅不一的金黄。凌薇比预约时间早到了十分钟,这是她多年职业养成的习惯——提前熟悉环境,掌握主动权。

前台是一位温和的Beta女性,微笑着引导她:“凌小姐,请稍坐片刻。苏老师很快就来。”

凌薇点头致谢,选择在等候区一张看起来最硬挺的椅子上坐下,而不是旁边那组看起来会让人陷进去的柔软沙发。她不着痕迹地打量着四周:柔和的灯光,舒缓的轻音乐,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放松的淡淡馨香,似乎试图软化每一位来访者的棱角。她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沉香气息微微收紧,如同一种无形的防御。她很少允许自己处于这种“被动求助”的位置。

一份简单的来访者信息表放在茶几上。凌薇快速浏览,指尖无意识地轻叩桌面——那是在法庭上思考时的习惯动作。表格问题涉及情绪、睡眠、压力源…她微微蹙眉,这些主观的表述让她觉得难以精准回答。

“凌小姐?”

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

凌薇抬头,瞬间收敛了所有外露的情绪,换上职业性的礼貌表情。

苏瑾站在疗愈室门口,穿着一身质感柔软的米白色针织套装,衬得她气质愈发温润。她脸上带着浅浅的、令人舒适的笑容,眼神清澈而专注,却没有丝毫侵略性。她比凌薇想象的更…柔和,却也透着一种沉静的专业感。那股宁静的檀香信息素似乎也随之弥散开来,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

“我是苏瑾。”她微微颔首,“请进。”

凌薇站起身,发现自己比对方略高一点。她克制住打量对方的视线,简短道:“凌薇。”

两人走进疗愈室。房间比外面更加静谧,阳光透过百叶窗变得柔和。凌薇的目光快速扫过房间布局——两个单人沙发呈舒适角度摆放,一个小茶几,书架,绿植,没有太多个人物品,专业而边界清晰。

“请坐,哪个位置让你觉得更舒服?”苏瑾轻声示意,给了她选择权。

凌薇选择了背对门、面朝窗户的位置——一个能掌控视野且不被突然打扰的位置。苏瑾了然地点点头,在她侧方的沙发坐下,保持着一个既不过于疏远也不令人压迫的距离。

短暂的沉默。凌薇能听到自己平稳的呼吸声,以及窗外遥远的车流声。她在等待对方开启程序性的提问。

然而苏瑾只是安静地坐着,姿态放松而开放,仿佛在给予对方时间适应这个空间。她的目光落在凌薇身上,是全然接纳的倾听姿态,没有丝毫评判的意味。

这种沉默反而让习惯于掌控对话节奏的凌薇感到一丝意外的不适应。她轻咳一声,决定主动切入正题,如同在法庭上开场陈述。

“苏老师,感谢你的时间。我的情况在预约表里应该已经简单说明了。”凌薇的声音平稳,语速稍快,带着律师特有的清晰条理,“主要是近期工作压力增大,睡眠质量有些下降。我知道这类问题在高压行业很常见,我希望学习一些更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以保证最佳工作状态。”

她的话语精准、克制,将复杂的情绪状态归纳为需要解决的“效率问题”。

苏瑾认真听着,轻轻点头,没有打断。直到凌薇说完,她才温和地开口:“我听到了,工作压力、睡眠问题,以及希望提升应对效率。感谢你的坦诚,凌小姐。”

她稍作停顿,声音愈发柔和:“在我们就这些具体问题开展工作之前,我能否多了解一点:当你提到‘工作压力’时,它通常伴随着什么样的感受?或者,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你会特别意识到它的存在?”

感受?

凌薇微微一怔。她习惯于分析案件的“事实”和“证据”,而非自己的“感受”。她斟酌着用词:“感受…大概是紧迫感,以及需要持续保持高度专注的消耗。通常是在面对复杂案件、高期望值,或者需要快速做出重大决策时,这种感觉最为明显。”她将抽象的感受再次归结为具体的工作情境。

苏瑾注意到对方措辞的严谨和略微的疏离,她在本子上简单记录了一下,不是为了审视,而是为了表示重视。

“高度专注和重大决策,听起来确实消耗很大。”她表示理解,接着尝试另一个角度,“那么,在压力较大的时候,身体上会不会有一些信号?比如肩颈紧绷,或者呼吸节奏的变化?”

这个问题稍微具体一些,凌薇更容易回答。“是的。有时会觉得颈部僵硬,尤其是长时间阅读案卷之后。”她下意识地动了动肩膀。

“我明白了。”苏瑾的声音带着抚慰的力量,“身体常常比语言更先察觉到我们的状态。注意到这些信号,本身就是很重要的一步。”

她没有急于深入,而是换了一个更开放的问题:“凌小姐,你希望在这次咨询中,除了压力管理技巧之外,还能获得些什么?或者说,你理想中经过咨询后的‘最佳状态’是怎样的?”

凌薇思考了片刻。理想的状态?她几乎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她一直忙于应对一个又一个挑战,就像不断攀登一座没有顶峰的山。

“大概是…更持久稳定的高效状态,更少的情绪波动干扰,以及…”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搜寻合适的词汇,“…更好的恢复能力。能够更快地从挫折或高强度工作中恢复过来。”

她的话语依然围绕着“功能”和“表现”,但苏瑾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对“恢复”和“稳定”的渴望——那不仅仅是职业需求,也关乎个人的内在平衡。

“更持久的稳定,更好的恢复能力。”苏瑾重复着这两个词,语气肯定,“这是非常好的目标。听起来,你希望为自己建立一个更稳固的基础,以应对工作中的风浪。”

这个比喻让凌薇心中微微一动。稳固的基础…她确实很少关注自己的“基础”是否坚实。

接下来的时间,苏瑾没有急于给出建议或技巧,而是继续通过几个温和的问题,引导凌薇更细致地描绘她目前的工作模式、应对方式以及期望的改变。她像一位耐心的画家,慢慢勾勒着来访者内心世界的轮廓,而不急于填充色彩。

凌薇发现,尽管对方的问题看似柔和,却总能触及一些她平时忽略的角落。而且苏瑾的倾听是全神贯注的,她能准确复述凌薇话中的关键点,并确认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这让凌薇感到被尊重和理解,而不是被分析或评判。那股淡淡的檀香似乎也在无形中缓和着她不自觉绷紧的神经。

咨询结束时,苏瑾并没有给出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而是建议可以从基础的呼吸放松和身体觉察开始练习。

“有时候,我们太习惯于高速运转,反而忘记了如何让身心真正地休息。”苏瑾微笑着说,“下一次,我们可以一起探索一些具体的方法。你觉得呢?”

凌薇点了点头。虽然这与她预期的、更像“技能培训”的咨询有些不同,但整个过程并没有让她感到不适或抵触。

“好的。具体时间我的助理会再确认。”她站起身,恢复了干练的模样,但周身的气息似乎比来时稍稍柔和了一丝。

“期待下次见面,凌小姐。”苏瑾送她到门口,笑容依旧温暖而专业。

门轻轻关上。

凌薇走出疗愈中心,秋日的阳光照在身上。她下意识地深呼吸,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令人心安的檀香余韵。她抬手看了看表,思考着接下来的日程,但脑海中却短暂地闪过一个念头:那位苏老师,和她想象的不太一样。

而疗愈室内,苏瑾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那个穿着笔挺西装、步伐匆匆的背影融入街角的人流。她轻轻整理了一下茶几上的靠垫,上面似乎还残留着一点沉静的木质香气。

一位善于用逻辑和证据构建防线的Alpha律师。一位需要照亮他人却时常忽略自己的Omega疗愈师。

她们的第一次正式交集,平静而克制。

但某种难以言喻的牵引,已然悄悄埋下种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