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我和王瑜成了搭子,一起:吃饭、上课、自习、逛街等,王瑜性格比较被动,而我好动,总是各种拖拉王瑜陪我干这个干那个,王瑜也极是配合我。
我骨子里还是好热闹的,因此参加各种社团和活动,不单是校内的,还涉足校外,而且我尤其热衷校外的各种论坛。
有次,学校弄个老乡会,江西老乡们聚个餐,我立马响应,有位师姐,她是通信工程专业的,比我大好几级,但她跟我挺投缘,总是“小妹妹”地喊着我,还把我领到她实验室去,把整个实验室的尤其是男生们隆重介绍给我,其中有个博一在读的师兄对我分外热情,他叫刘南——我们也结了不浅的缘分,容后再表。
校外的社团主要是清华——因为我总到文博那里走动的缘故,稀里糊涂参加了一些社团。
每次清华那边组织活动,喊上了我,我也总喊上王瑜:一起去!反正在学校闲着也是闲着,王瑜是无法拒绝我的。
有次,清华那边组织去十渡滑竹筏,还有篝火晚会,需要在当地过夜,我俩居然没有丝毫犹豫,就这样去了——现在想来是后怕的,那时候太年轻了,我们一起坐个大巴去的,这活动组织得比较一般,没多大出奇。到了晚上,大家围着篝火,中间烤着羊腿,我们几乎彼此不认识,却能在这场活动中配合,也确实是种缘分,我、王瑜和一个清华的学姐睡一屋,那个学姐是参加工作后又来了清华进修,头发是褐色的,人还蛮娇滴滴的。
第二天一早,大家坐着大巴回了城,然后各自散了,也无其他联系。
要不然,我和王瑜就跑到学校北门的小店里吃自助小火锅,记得那个店好像叫:福口居,我喜欢蘸一大碗辣椒,红火火的,王瑜怕长痘,不敢吃,只敢吃清汤的。每次我们都先提前饿一顿,然后再去吃,这样会有成就感。
我和王瑜喜欢去教二上自习,这个楼比较破旧,因为我俩在学习上也不是啥勤快人,去得晚,就剩下这些条件差些的教室,不过我俩不在乎,反正把书包往那儿一放,占好座,然后去食堂,食堂午餐10:30就开放了,我俩反正没事干,索性早点吃,吃完后回宿舍躺,反正躺到自然醒再结伴去自习,所以我俩一般的状态是:一躺到晚饭点,手牵手去吃个晚饭,然后回宿舍提上暖水壶,去开水房打个水,再回宿舍躺,到晚上8点后再去教室自习,嗯,不到9点就计划着赶紧回宿舍过“夜生活”。
到了快考试时,我和王瑜就一改往日慵懒的模样,那必然是勤奋的鸟儿,互帮互助。
到了后来,李玉都说,我快长到王瑜宿舍了,不跟她们三人混,我都是委屈地反驳:“你们还好意思说,天天不知道干嘛去了,不知道在忙什么,总把我这个大光棍扔在宿舍不闻不问的,野百合也有春天的!”然后她们也不说啥了,只是李玉和许君有时候会提早回宿舍,找我聊聊天,大家一起分享下八卦,李玉是个八卦小能手,我和许君一般是后知后觉的。
这样的日子过得很是岁月静好,我和王瑜的感情也快速“升温”,哎,命中注定的知己,拒绝不了这段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