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相思不独欢 > 第7章 松茑欢蔓延,樛葛欣虆萦

相思不独欢 第7章 松茑欢蔓延,樛葛欣虆萦

作者:棠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9 13:15:23 来源:文学城

第二日清晨,闻雀果然早早唤醒她,预备今朝拜会皇后。

元缄尚不能大动,独剩元静一人随李姝华磕头拜见,又一一答话。

皇后萧氏是温柔恬静的贵妇人,中等身材,生得白皙丰腴,养尊处优多时,面容格外年轻。因她长在南方,说话仍带家乡口音,在长乐宫一众北人中,音调听来分外婉转特殊。

跟皇后同一时间来的,还有金华宫贺夫人。她是骆宾华的表侄女,与长乐宫颇亲近。元静仔细打量,见她头上珠钗,与骆宾华穿戴的十分相似。

后头保母还牵着一个左摇右晃、才会走路的小丫头,正是贺夫人的女儿,皇帝的五公主,名唤元诘。

元静瞧她生得粉雕玉琢,头系虎头小帽,红扑扑的脸蛋,实在可爱。那小丫头也不怕生人,瞧见元静便笑,露出乳牙,似米粒洁白。

骆宾华朝贺夫人道:“听说你哥哥在东郊才完工一处清凉别墅,何时请我们去游玩一趟?”

贺夫人笑道:“娘娘若肯赏光,那真是他的福气啦!哥哥这人,虽于正事不通,学佛修道却上心,听说才请来个蜀地的高僧到家,与众人讲经,十分在理。”

元静边听,边随手褪下太后赐的佛珠,举在元诘眼前逗她玩。元诘伸手捞,只是够不着,一急便举起双手,连迈几大步,直跌进元静怀中。

陡然摔倒,她不哭也不闹,只是瞪大眼睛茫然四望,好像并不知道发生什么。元静看得乐不可支,干脆将珠串递到她手里。

闲话间,宫中其他夫人也陆续到达长乐宫向骆宾华请安,元静逐个拜过,将各个嫔妃样貌与所居宫苑铭记于心。

这日睡前,元静一一告诉弟弟今日事体,两人边说边笑边细究着。元缄虽未见客,也收了许多礼物,终有归属之感。

两人在长乐宫渐渐安顿,元缄的腿伤也已大康复,能下床拄拐走路。时值中秋,宫中宴席,骆宾华安排李姝华带元静、元缄同往,正好借此机会见见自家的兄弟姐妹们。

皇帝元澈正值壮年,膝下五女五子,公主依序是元迦、元毗、元维、元摩、元诘。皇子依次是元觉、元弘、元悦、元馨、元皓。

其中元弘为萧皇后嫡出,已被册立为太子。

三皇子元悦和公主元维是一对龙凤胎,也是皇后所出,和元静姐弟同年,只小月份,其余诸人皆是夫人所生。

元静打量兄弟姐妹,深感一棵树上的叶子的确没有一片是相同的。他们血脉相连,却又都是陌生人。

又有皇帝的叔叔,清河王元宁一家在京,因去岁讨伐北部高车有功,赏赐进宫飨宴,府上也是五个后辈。

年纪相仿的一片孩子欢闹,相互对过年纪辈分,来往唤上许久,又一一礼拜,这才安顿。

诸人当中,最叫元静上心的是李姝华的生母,隆安长公主元涟。她便是前周皇后,如今安然活着,是宫廷内永恒的固定谈资,即使在永巷也不例外。

李姝华的外祖父,开国皇帝元起,正是前周末代帝王李可的岳父。

关于元涟的流言,每代宫人都会添上各自臆想的边角余料,故事早就走味,仔细想来毫无道理的情节,却因人物命运离奇,又兼偶然在宫内现身,便惹得人人侧目,即便情理不通,那些乱嚼舌根的人也就全然不在乎了。

中年元涟如今已洗净铅华,这晚着素净缎袍,头上盘髻,只以一根乌木簪固定,与竺昙朗一同在下处,并不与后宫亲眷们同坐。

元静见她面容消瘦,看上去有些疲惫,却带着杀伐气,感到略微诧异。

待席间方便时,见李姝华正与织金向奴婢们吩咐太后打赏的餐食。

末了,李姝华来到元涟桌边说话,织金便自顾自走了。

元静正欲上前打招呼,却被来往的仆妇阻路,耳边传来元涟尖刻的声音。

“她那腰上的玉佩,也是你送的?”

李姝华抿了抿嘴,撇开头,没有作声,也并不看向母亲,只是默默点了点头。

元涟提高声音又问了一遍:“是太后让送她,还是你自己的主意?”

元静觉得很是刺耳,伸手摸了摸腰间的玉凤,不明白为何元涟经历这许多事,却对一个玉佩如此在意。

李姝华不耐烦道:“送都送了,母亲又提这个做什么。”

元涟道:“你一个人在这里,娘还不是怕你吃亏。再说,他们就真配使了?呵,好太后,忽然叫他们回长乐宫。定是心中有愧,想做善事装点,这倒是便宜她了。”

元静知道她丈夫覆灭和元家脱不了干系,可不知她心中竟怀着如此浓烈的恨意。

李姝华情绪微动,但顷刻间压制了下去。她总不愿意听这些,侧转脸正好瞧见元静,脸上一时又窘又尴尬,朝她喊道:“你怎么过来了?”看了一眼元涟,向她介绍道:“这便是我娘。”

“可巧中秋夜与姑妈团圆,静儿心里实在欢喜。见过姑妈。”元静跪下行大礼。长乐宫里训练多日,她对繁缛礼节渐有心得。

隆安公主冷眼看她并未答言。

李姝华道:“我娘是世外之人,不受这般大礼,你快起来。”

元静站起身,看到元涟目光似刀锋划空,她讶异极了。

人的双眼成了门框,元涟伫立片刻,又顺着眼睛走进她脑中,然后是五脏六腑。

传说动物修炼成精,有的仅凭眼神便能摄人心魄,元静被看得发慌,不知不觉激起斗志,稚嫩素净的脸,投以自卫却同样锋利的回望。

她忽想起永巷的李嬷嬷,监督他们捣衣,比起做活,老婆子说话更令人生厌。

总是一边挑他们错处一边自我夸耀,有时还故意讲壶梁殿闹鬼的故事吓唬她和元缄。

她也胡乱讲过元涟落难的事,或是盲目咒骂他们爹娘和世间一切,好像她是最有先见之明的人。

“可别怪我,要怪就怪这世间的因果报应。”

“就说这偌大的宫殿,昨儿还是皇后,今儿就青灯古佛、念经打坐的……”

“什么王孙贵胄,转眼阶下囚,也还不如个老婆子。”

元静静静望着元涟眨了眨眼。李嬷嬷见到管事的官宦,俨然又是另一副面孔。

——我可不怕你,我们身上流着一样的血。

过了片刻,隆安公主将靠在臂弯中的麈尾换了一边,道:“你跟你爹真是一个蠢样。”

说完也没看李姝华一眼,转身便离开了。

元静却被此话深深击中,从来极少有人当面说起父亲,猛然提及,叫她登时情绪涣散。

父母是罪人,禁苑众人自知不提为妙,长乐宫的老人们背地里偶发感慨,像针落进她心底,听到也只当耳旁风,小心翼翼撇开关系。

她忍不住想,也许恨意倒比不相干的感情好些,只有元涟真正将父亲说出口。

李姝华抱歉似地摇了摇元静衣袖,又依依不舍望一眼母亲离去的背影,朝她苦笑:“叫你看笑话。”

元静垂着头,道:“好笑么。”

李姝华收起笑容,表情沉郁,没有接话。

元静道:“那玉凤牌?”

李姝华叹口气,道:“我有时,有时真宁愿自己已经死了,一了百了。可祖母和母亲,不知会多伤心……”

元静听她猛然剖白,也难过起来,苦笑道:“你还有娘亲,这就比我们好了不知多少。”

李姝华胡乱抹抹眼睛,道:“你一定跟你娘亲长得很像,叫我娘看花眼。”

元静道:“看来我不必担心将来长得难看了。不过姑妈说话也真是不客气呵。”

李姝华望了一眼皇帝太后,笑道:“不是一家人,怎好进一家门。”说罢两人携手慢慢走回座位。

她们这一片,坐着几个保母,各自怀抱元摩、元诘,又还有清河王元宁的两个女儿元韫、元和,年纪与李姝华一般大。元缄则去了男孩那片。

满屋子里坐的都是亲戚,可又各个不同。他们身体里有一部分相同的血液,浮到外表上,有的是笑眼的弧度,有的是瞳孔的颜色,有的是相同怪模怪样的表情。

元静暗暗打量众人举止,静静听她们谈话。她又不禁回头看了一眼弟弟,他们俩也是一样的,可她这会儿的心思,他却一丁点都不知晓。

华灯初点,钟磬声响,不消片刻,皇帝便到了。众人皆起身参拜。

皇帝身后跟着仆从,穿席而过,走到最前头向骆宾华问安。

随后坐回自己的榻上,免了众人的礼拜。

元静起身后,仍压低头,只觉心脏砰砰在跳,想来弟弟也是吧。

听得开席之声,宫人鱼龙进出,美酒佳肴片刻摆上几案。

没过一会儿,舞姬们踏着乐声而来,只见她们各个容貌姣好,身影或似轻燕,或如杨柳,随乐声舞动,叫人看得目不暇接。

席间诸人,或是高谈阔论,或是饮酒食馔,一时之间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元静从未见过宫廷舞乐,况这班舞姬不仅技艺了得,又尤其懂得讨好观众,见她一个小女孩看得痴了,眼中满是喜欢,便乐得朝她表现,跳起拿手的乐章,身如娇龙,眼似春水,叫元静欢喜得简直挪不开眼。待她们尽退去,却还如做梦一般,久久回味。

舞乐暂歇,皇帝向太后敬酒,道:“吕将军这趟西行,奏疏言,已在姑臧寻到骆家老亲,不日返京便可见到。只是西陲多年战乱,家里人口凋敝。”

“皇帝有心了。你外祖若在世,必当十分高兴。当年他因战乱与家人走散,到死也没再见上一面。”

趁两人说话,又兼厅堂里人多嘈杂,元静才敢细细打量皇帝。

之前隔着竹帘的人影,变得分外清晰。

他穿藕粉底桃红团花纹圆领锦袍,腰系革带,外还套着一件翻领对襟袍,以御入夜后落霜的寒气。

他的眼神也似落霜覆叶,有一瞬间,她感到皇帝看向他们,尤其是当他看向元缄时,凉意更胜。

永巷的壶梁殿,与东掖门的过道毗邻。

他们常常隔墙听到车马人声,有时候只是一两辆车,有时是一队,拉长了声音,远远地就听到哒哒哒,再远远消失。

稍大一些,元缄已摸熟上墙揭瓦的路,趁四下无人,带着元静一同攀上屋檐,趴在一侧看墙外世界。

元缄更厉害些,能一直攀到屋脊,扶着高翘的鸱尾勉强站住,好似行船。

——看到什么啦?

——还是屋顶。

——就这?

壶粱殿虽称宫殿,不过只是永巷里稍大一间土房。

——往南是更大的殿,更高的屋顶。

——还有城墙,一对高耸双阙。

元静仰头望天,流云被风吹得飞快。

——出了皇城,北边有成片的山,好高好高。

——山上有积雪,这会儿雪地反光,好刺眼呀。

每日每夜,她的生命也像云飞似地不见踪迹。

——姐姐,等离了这里,我们去那山里住。

——好!

先活下去,再想办法离开这里,外面一定能见到自由自在的世界。

她想着想着,心中不禁快活起来,可忽然又想起那个误闯长乐宫的男孩。她抬眼望向月亮,一轮冷玉圆盘,皎洁清明,他说他叫慕舆知,也不知他此刻在做什么。

宴席虽盛,毕竟小孩腹浅,不一会儿元静就饱了,一心一意看起舞蹈来。

“姐姐,这台上跳得是什么?”

“是雁门行,讲文姬出塞的。”

还不等李姝华开口,清河王元宁的二女儿元韫插话,元静瞥向姝华,只见她也微笑颔首。

元静放下手中点心,凑近问道:“韫姐姐懂得真多。那这文姬是谁呀,何以为她编这么一套舞来?”

李姝华听完一笑,道:“你可喊差了,这是你韫姑姑。”

元静听得,尴尬地吐舌头,轻轻摇晃元韫手臂,娇嗔道:“姑姑勿怪,是静儿鲁莽了。”

元韫打量她一会儿,微微含笑似不可置信,方问:“你我年纪相差不大,辈分无妨碍,只是你竟不曾听过蔡文姬么?”

元静想了想,确实没听过,只得摇头。

李姝华忙解释:“她开蒙得晚,才读书识字呢,这还难了些。”

元韫听完,点点头道:“原来如此,是我唐突了。你既然不晓得,可愿听我讲讲?”

元静一听,这再好不过,不由得拍了拍手:“多谢姑姑!”

元韫见状,便先饮口茶,放下茶杯,指着跳舞的女伎,缓缓道来。

只见金戈铁马,旌羽交错,鼓声阵阵,这是董卓。

又见一艳丽女子,面色凄苦,环抱琵琶,穿越其中,这是文姬。

钗鬟轻摇,环佩叮当,女儿如花。

月照孤烟,大漠辽远,异地他乡。

元静一边细听,一边又拉长脖子,生怕错过台上的戏。

那舞姬哀戚婉转,清丽的面孔既露哀伤又像怀着莫大的勇气,简直叫元静入迷。

元韫见她嘴上嗑着瓜子并没停,双眼一动不动望向戏台,十分入迷的样子,不禁感到好笑。

元静的确看得已经忘我,她听着弦声阵阵,眼前又像看见金戈相撞,又像看到车马匆匆。

倘若她也是文姬,也能疾驰于浩瀚大漠,任由干燥的风沙拂面,倘若也能写几百年未曾蒙尘的曲词,任由乐坊代代传唱——,何等恣意快活!

她望着台上矫若游龙的舞姬,复又想到自己身上,只觉心潮彭拜,不能自已。

[狗头]有没有人看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松茑欢蔓延,樛葛欣虆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