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相思不独欢 > 第1章 望陵歌对酒,向帐舞空城

相思不独欢 第1章 望陵歌对酒,向帐舞空城

作者:棠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9 13:15:23 来源:文学城

夏天就要结束了,清徽殿的宫人皆知,魏王慕舆知过去在战场伤过腿,但凡天寒潮湿的时节,便疼痛蚀骨,于是早早备起熏笼皮褥来。

这日大殿里空荡荡的,慕舆知往城北,接晋阳来的家人入城,王妃则去察看宫苑里的工事。

一晃眼,老王妃骆曜灵漂亮的大驾玉辂在最前头,正缓缓驶入玄武门,那是慕舆知特意安排的。她的车驾后面跟着陆英华、穆文姬和罗清几人的牛车。

穆文姬将头伸出窗外,看见夕阳里飘摇的车幡,后头是高耸入云的双阙,凌空的飞阁,金碧辉煌的大殿,在蓝天白云下闪耀夺目光彩。

这时元颂音也从城墙静静往外张望,她想她们一路从并州驶来,天下人该都知道他家的威仪了。

她正还呆望,面前不知从哪飞出一只淡黄色的蝴蝶。蝴蝶悠悠挥动翅膀,摇摇晃晃飞舞,似乎并不害怕元颂音这个庞然大物。

没过一会儿,它停在她前面的砖墙上,仿佛也在打量浩荡而肃穆的车队。

元颂音不觉笑了笑,不知是谁的魂灵。周帝还是姑姑,祖母还是父亲?弟弟多半不愿再见他们,那也许是母亲。

展眼宫廷里又换了主人。

元颂音叹口气,道:“走罢。”

身后宫人们齐齐应声,跟随她一道往皇城武库来。

皇城大修,前朝的礼仪制备暂时存放于此。廊檐下,工部尚书萧至和度支尚书林奉章瞧见一行人走近,忙都恭敬行礼。

推开大门,腾起一片灰尘,直呛人口鼻。

“呀,晚间宴席原只准备更换头面衣裳,这会儿看来还要沐浴了,也不知来不来得及。”侍女双成边替她掸灰边不住叹气:“干脆别进去,由尚书大人挑拣也是一样的。”

元颂音却没理会,用帕子捂住半张脸,缓步迈入。

前周初兴,造帝后大驾辇舆。

她抬眼瞧去,面前流苏已经碎得不成样子,可还是忍不住伸出手。

后来四海安定国库充盈,皇帝又下令复造古书中描绘的辇舆,于是又有乾象辇,金凤舆,十乘玉辂,四毂六横,方舆圆盖,宝铎流苏,鸾雀之衡,画明月五星,漆游龙飞凤。

朝廷自北都南迁洛京,大驾辇舆收于中府。周祚尽,仪制车驾皆入本朝,皇帝命令官以《周礼》之制加以雕饰,分给六宫。郊祀时,太后、皇后助祭乘之。

元颂音记得一清二楚,那时随侍的公侯女眷们,依北族传统,着铠甲骑战马,如行军阵一般,围绕辇舆而行。

她和李姝华坐在后面的车里,看女眷宫妇们尽皆骑马,照样身着两档甲,车辆黑蓬黑身,旌旗飘荡,威严而整齐。祖母和萧娘娘在最前面,巨大的楼车在腾起的灰尘里缓缓移动,仿若腾云驾雾。

后来京都大乱,众人逃离,谁有闲工夫理会这些。

元颂音听萧至陈述完修复事宜,问道:“新宫殿到底能按时赶出来么?”

萧至道:“从前宫里往西扩时,本就有好些现成的工事,时间虽赶,倒也不难。”

元颂音点点头。如今皇帝仍住晨光殿,她和慕舆知都觉得那里不祥。

“萧大人,宫城你修整得很好。”

萧至谢恩,觉得她的声音十分冷漠且疲惫。

元颂音又道:“京城闹乱时,永陵因还空着,没遭劫难,可听说有人动过袝葬……,我挪了一处我宫里的银两,你得空去看看。”

萧至心中一惊,抬头看向台阶上的女人。永陵是她叔叔当初修的,如今再派不上用场。

他又想起第一次听说她的名字,那还是十几年前修整天渊池的时候。刘慕卿提起新近结识了一个小朋友,又感叹年轻真好,她手起石落,一把砸昏欲行不轨的清河王世子,眼中没有一丝迟疑。

他在意的人,从来都神神秘秘疯疯癫癫。萧至不敢多说什么,只挠了挠头,把他新近看中的海棠挪到天渊池边,种了一片。

刘慕卿死时,小朋友也是一般发疯,竟跟皇帝吵起来。他们果真不负彼此,疯在一处。一想到这个,叫人心里无端高兴。

萧至轻轻咳嗽一声,道:“何必动用宫中的,臣早有安排,您来去不便,有心意也是一样的。”

元颂音望向他,良久,低声吩咐道:“派不上用场的,也还有壶梁殿,你一并处理。”便起驾离开了。

从武库出来,她又往西看大殿工事,恰好碰到宦官操练登基大典。高高的月台,元颂音伫立华盖下,打量仍漏天光的屋顶。

她稍一抬手,一旁的内侍忙碎步跑近,然后传话众人停止动静。她冷着脸吩咐了两句,数百人只好将方才流程仔仔细细又重来一遍。

元颂音静静看着,举袖遮嘴打了个哈欠,忽见近侍悬黎的身影。

“你家王爷回了?”总还像年轻时候那样喊他。

悬黎忙道:“一回来本该试新衣的,可王爷说您还没到,他不高兴穿,让我赶紧来找。”

元颂音道:“我回去换身干净衣裳就来。”

下了御辇,她走得飞快,头上步摇晃荡,在日头里跳跃着金光,年轻的宫人们像一串葡萄,弓着脖子跟在后头。

门吱呀一声被她推开,阳光照进房里,慕舆知被宫人围在正中,身后的红漆屏风好似一团火。

夏之时,商之辂,周之冕。

她如今已比国子里的博士们更懂讲究。

众人正为他缓缓围上腰带,晶莹温润的玉串并琉璃玛瑙从腰间垂至锦袍下摆,腰间犹系宝刀,扶着刀鞘的手指上戴着鲜红似血的宝石戒指。

舜韶武乐,虞夏正朔,殊徽号,易服色。

玄色衮服绣日月刀斧,额前的玉珠和宝石失了重心,摇摇荡荡,影子落在脸上,教人看不清面孔。

慕舆知淡淡笑着屏退众人,然后一手掀起冕旒,兴奋朝她招手。

宫人们低头默默往外,元颂音歪了脑袋远远打量,等看完方走到他跟前。

她正要伸手帮他理顺面前的珠串,却被他避开。晶亮的眼睛顽皮地朝她眨了眨,低头亲过来。冰凉的珠玉拂过脸,明亮的宝石随着他的头颅晃荡。

慕舆知道:“怎么才来,外面跟着的都是什么人?”

灰尘在光柱里翻滚,高高的大殿,正像石窟里刻出的佛龛。

“是才收拾出来的仪仗,正好今日晚宴叫你试试。”

慕舆知扶稳头上的簪子,张开手臂,神气活现地望向她,问道:“我这一身怎么样?”

元颂音退后两步,瞧他一眼,道:“活像一尊菩萨。”

“做皇帝就立地成佛。”

他们手中握着的是屠刀么。

元颂音继续瞧绣工,没有作声。

“我看也不用再改了,晚上干脆就穿这个去。”

她不禁心中一动,将来史书该怎么粉饰这段呢。

慕舆知道:“你勿烦恼,叫他们先见识见识,将来便会习惯。”

她亲眼见识过千百件事,总忍不住担心他,非要把来龙去脉啰嗦干净才好。——可到此刻,她又有什么能嘱咐的呢?

门和窗户一扇扇被卸下,夕阳照亮大殿,殿外墙围微微闪光,分不清是烛火还是远星。

方士算过,今日不会有雨。

元颂音静静看着,他走动时,身上的玉佩声音清脆灵动,不知从何而起,又一丝一丝拉远消失不见。

“阿音,快来。”

他站在门槛前回头唤她,西垂的日头照得他脚下的黑釉地砖发出温润光泽。

元颂音站在大殿阴处,笑道:“衣裳行头虽赶,他们却做得不错,等下来要大赏一番。”

慕舆知也笑,然后一手扶住腰间的佩剑,道:“走吧,你不是最爱看戏。”

她的心被猛地刺疼。

“你先去,我就来。”

慕舆知依依不舍道:“你今日这样好看,也叫他们都瞧瞧!”见她笑而不语,又接连嘱咐:“可别忘了时辰!”

元颂音点点头,那是她亲自召人算过的,怎么会忘。

可月光已洒满庭院,她仍未动身往西园。

“我到宫苑里走走。”

双成答应,悄然取来一件披帛。

“王妃现在去西园么?我叫他们准备。”

元颂音摇摇头,往外走了几步,又回过身命她们不必跟近。

“你也别跟来。”

双成乖顺地朝她点头,月光下的元颂音,肩上披着雨过天青色的丝帛,好像渐渐变得透明。

往长乐宫的方向她走过几千几百遍,不知来历的人跟着,反而负累。

天渐入秋,夜里白霜似轻雾覆草,木叶摇落,水池清澈,天空也像洗净了,明朗的墨蓝。

她静静走着,目光顺着游廊朝外望,紫宫寺浮屠塔残缺的身影,犹如一个巨大的碳块矗立在宫墙外。

她望得出神,好似听见塔间铜铎迎风作响。可她明明清楚,当日城破,叛军抢夺值钱物什,供奉的金银宝物无论,连佛塔上的铜铃也不曾放过,事罢还放火烧塔,浮屠被烟尘缭绕,灰烬笼罩皇城,过了许多许多天才终于散开。

叮铃铃铃——

她抬头张望,漆黑的残骸纹丝不动。一定是幻觉。

叮铃铃铃——

元颂音又走两步,不禁起一身鸡皮疙瘩。她屏息凝神,连呼吸也不敢大声,竟真切听见一颗铃铛在风中作响,

叮铃铃铃——

她脸上带笑,笑着笑着又落下泪来。

她跟随铃声离开长乐宫继续朝东走,阙楼大殿、复道亭阁抛在脑后,视野渐渐开阔,天空晴明,银河像碗扣在眼前。

紫宫寺的匾额胡乱扔在地上,满是斧凿刀砍的痕迹。元颂音脚踩匾额踏上台阶,轻巧跳进院内,四周的蛙鸣蝉叫声忽地齐齐停下。寺院里黑黢黢的,只有星光照在瓦砾残垣上,

西园的乐曲声远远传来,勉强凑齐的乐队,比刘慕卿那时差太多,可他们为讨好当朝新贵,卖力极了,片刻的荒腔走板颇不刺耳。

元颂音忍不住笑出声,从袖中掏出手帕擦干眼泪。她往院墙边走,石板路坑坑洼洼,走得脚底泛痛,抬头看见瓦间茂密的杂草,破碎的莲花瓦当深深浅浅。

展眼一别此地,倏忽十数载。少年无忧无惧,倘若一切重来,她还会踏进这里么?

来点收藏~来点鼓励~[红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望陵歌对酒,向帐舞空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