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相逢自有时 > 第7章 今日段子:第一次觉得自己这么优秀

Chap.7 交流会的碰撞与观点共鸣

中医交流会的主场馆里座无虚席,暖黄的灯光打在深色幕布上,映得台上的铭牌格外清晰。苏皖坐在嘉宾席,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裙摆,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后台入口——陆时衍马上就要上台分享他的“情志养生”课题了。

林夏坐在她旁边,压低声音打趣:“看你这魂不守舍的样子,比自己上台演出还紧张。放心吧,人家陆医生专业过硬,肯定不会怯场。”

苏皖脸颊一热,刚想反驳,就听到主持人报幕:“接下来,有请仁和堂学术顾问陆时衍医生,为我们带来《情志与养生:当代年轻人的身心调和之道》。”

掌声中,陆时衍走上台。他穿着一身熨帖的深灰色中山装,手里拿着简单的纸质讲义,没有过多花哨的道具,却凭着沉稳的气场瞬间稳住了全场。苏皖看着他站在台上的样子,突然想起大学时他参加辩论赛的场景——同样的从容不迫,同样的逻辑清晰,只是当年的少年,如今多了几分岁月沉淀的温润。

“提到情志,很多人会觉得是‘心病’,不算正经的健康问题。”陆时衍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温和却有力量,“但中医里早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的说法,现代医学也证实,长期的负面情绪或过度情绪波动,会直接影响内分泌、免疫系统,甚至诱发器质性病变。”

台下安静下来,不少人拿出笔记本记录。苏皖也听得认真,作为脱口秀演员,她每天都在观察和解构年轻人的情绪——职场压力、社交焦虑、情感困惑,这些都是她段子里的核心素材,却没想过从医学角度,这些情绪会对身体造成如此具体的影响。

“现在很多年轻人,习惯用‘硬扛’和‘自嘲’应对情绪。”陆时衍的目光扫过台下,不经意间与苏皖对视,停顿了半秒才继续说道,“比如有人说‘熬夜爆肝无所谓,年轻就是资本’,有人把‘精神内耗’挂在嘴边,却很少真正去调节。但身体的反馈从不会说谎,失眠、脱发、胃痛、乏力,这些都是情绪在身体上的具象化表达。”

苏皖心里一动。她自己就是如此,赶专场时压力大到失眠,遇到难缠的观众或修改不顺的脚本,就忍不住暴饮暴食,胃痛的老毛病也是这么落下的。陆时衍的话,像精准的探针,戳中了她刻意忽略的痛点。

“那陆医生,”台下有人举手提问,“我们年轻人工作忙、节奏快,有没有简单易操作的方法,能在日常生活中调节情志?总不能每次情绪不好都来开中药吧?”

这个问题问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苏皖也抬起头。

陆时衍笑了笑,语气变得更温和:“不用这么复杂。中医讲究‘顺势而为’,调节情绪也一样。比如压力大、容易烦躁时,不用强迫自己‘冷静’,可以试试快走二十分钟,让身体的气血流动起来,肝气郁结的情况会有所缓解;如果是过度思虑、睡不着觉,睡前用温水泡脚,配合简单的足底按摩,能帮助心神安定;还有饮食上,肝气不舒的人可以适量吃点疏肝理气的食物,比如玫瑰花、陈皮,煮水或泡茶都很方便。”

他顿了顿,补充道:“其实还有一个很好的方式——情绪的合理宣泄。很多人习惯把负面情绪憋在心里,久而久之就成了‘内伤’。找到适合自己的宣泄渠道,比如运动、倾诉,甚至是……听一场能让人开怀大笑的脱口秀,都能起到调节情志的作用。”

林夏用胳膊肘碰了碰她:“听见没?陆医生这算不算是在给你打广告啊。我看以后你的养生专场就可以改名‘养生脱口秀’了,这门票说不定能卖得更火。”

苏皖没理会她的打趣,继续听陆时衍分享具体的调理方法。他没有堆砌专业术语,而是结合临床案例,把“疏肝理气”“健脾安神”这些概念,转化成了年轻人能轻松理解和操作的日常习惯,比如“睡前一小时远离电子设备”“每天留十分钟放空自己”“学会拒绝不必要的社交消耗”。

分享接近尾声时,陆时衍说道:“情志养生的核心,不是追求‘没有情绪’,而是学会与情绪和平共处。就像中医调理身体,讲究‘阴阳平衡’,情绪调节也一样,既要能接纳负面情绪的存在,也要懂得及时疏导,不让它累积成伤。”

掌声雷动中,陆时衍鞠躬下台。苏皖看着他走回后台的背影,心里泛起复杂的情绪——既佩服他的专业,又因为他的话而心生触动。原来他们看似截然不同的职业,竟然有着如此深层的共鸣:她用脱口秀解构情绪、治愈心灵,他用中医调理身体、调和身心,最终都是在帮助年轻人更好地应对生活的压力。

交流会中场休息时,苏皖被林夏推着去后台找陆时衍。刚走到走廊,就看到他正和几位老中医交流,陈老爷子也在其中。

“时衍啊,你今天讲得不错,把老祖宗的东西和年轻人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了,接地气!”陈老爷子拍着他的肩膀,笑得欣慰,转头看到苏晚,眼睛一亮,“哎呦,小苏姑娘也来了?刚才时衍提到脱口秀能调节情绪,我看说得很有道理嘛!”

苏皖笑着打招呼:“陈老您好,陆医生刚才的分享很精彩,我学到了很多。其实我在写段子的时候,也经常会想,怎么能让观众在笑过之后,也能缓解一点生活里的压力,现在看来,这和您说的情志养生,倒是异曲同工。”

“可不是嘛!”陈老爷子笑道,“你用幽默化解情绪,他用医术调理身体,你们这是‘身心双治’,要是合作起来,肯定能帮到更多年轻人。”

陆时衍站在一旁,看着苏皖侃侃而谈的样子,眼底带着温柔的笑意。他刚才在台上提到脱口秀,确实是临时起意——看着台下年轻人脸上熟悉的疲惫和焦虑,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苏皖的段子,那些看似插科打诨的玩笑里,其实藏着最真实的情绪出口。

“陆医生,”苏皖转头看向他,眼神里带着真诚的钦佩,“你刚才说的‘情绪宣泄’,我特别有感触。我有个观众,看完我的专场后给我发私信,说她之前因为失恋抑郁了很久,笑过之后突然觉得心里的疙瘩松了一点。以前我只觉得这是段子的巧合,现在才明白,这可能就是你说的‘情志调节’。”

“这不是巧合。”陆时衍摇摇头,语气认真,“幽默是很好的情绪缓冲剂,能让人在紧张的心理状态下得到放松,本质上就是一种积极的宣泄方式。你的工作,其实也是在做‘情志养生’,只是形式不同。”

两人四目相对,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妙的共鸣。他们的职业看似毫无关联,一个在舞台上用幽默解构生活,一个在诊室里用医术调理身心,却在“关注年轻人的身心状态”这一点上,达成了高度的契合。

就在这时,温斓突然走了过来,脸上带着一惯的职业化微笑:“时衍,你的分享太精彩了,很多观点都很有启发。我们公司最近正好在策划一个养生类的新媒体项目,想邀请你担任顾问,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陆时衍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语气平淡:“谢谢温总监的邀请,不过我目前的工作重心还是在和仁堂的诊疗和研究上,暂时没有外接项目的计划。”

温斓的笑容僵了一下,又转向苏皖:“苏皖,刚才陆医生也提到了,你的脱口秀能调节情绪,我们的项目也想融入这类趣味化的内容,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合作?”

林夏立刻上前一步,挡在苏皖面前:“谢谢温总监的好意,我们的合作会慎重考虑。不过目前皖皖的行程排得很满,短期内可能没有时间。”

林夏的态度带着明显的疏离。她早就看出来温斓对陆时衍别有用心,自然不想让苏皖陷入不必要的麻烦。

温斓接连碰了两个软钉子,脸上有些挂不住,勉强笑了笑:“那好吧,以后有机会再合作。”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看着她的背影,林夏撇了撇嘴小声跟苏皖说道:“什么人啊,明摆着就是冲着陆医生来的,还顺便试探你。”

苏皖没说话,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温斓的出现,像一根刺,时不时提醒着她和陆时衍之间还隔着当年的误会,也隔着现实的不确定。

“走吧,”陆时衍察觉到她表情有些不对劲,“交流会还有下半场,有几位老中医的分享也很值得听。或者你要是觉得无聊,我带你去后台的茶歇区坐坐,那里有刚泡好的玫瑰花茶。”

“去听分享吧。”苏皖说道。她是真的想多了解一些养生知识,想着或许能够用在自己的脱口秀栏目里。

两人并肩走向观众席,脚步不急不缓。走廊里的灯光柔和,映着他们的影子,偶尔有擦肩而过的参会者打招呼,陆时衍都会礼貌回应,偶尔还会简单介绍一句:“这是苏皖老师,脱口秀演员。”

没有多余的称呼,却带着一种自然的亲近。苏皖能感觉到,他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正在这些细碎的相处中,一点点拉近。

只是这种拉近,依旧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当年的误会还没解开,只不过他们都默契地避开了敏感话题,只在专业、工作、养生这些安全领域里交流。就像熬制一碗汤药,需要慢火慢炖,才能让药效慢慢渗透,他们之间的感情,或许也需要这样细水长流的沉淀,才能在合适的时机,真正破冰。

下半场的分享中,有老中医提到“幽默是最好的养生”,还提到了苏皖,说她的段子就能让人开怀大笑,起到“宣发肺气、调和气血”的作用。台下响起会心的笑声,苏皖脸颊发烫,偷偷看了一眼身边的陆时衍,发现他也在笑,眼底温柔藏都藏不住。

交流会结束后,陈老爷子拉着苏皖和陆时衍,非要一起去吃晚饭。林夏识趣地借口还有工作,提前离开了,临走前给苏皖使了个“加油”的眼色。

饭桌上,陈老爷子兴致很高:“小苏姑娘,你做脱口秀是好事啊,能让一些抑郁患者心绪高涨,这可比我们开多少副药都管用。以后可以多和时衍交流,他懂医术,你懂年轻人的心思,说不定能碰撞出更多好想法。”

陆时衍笑着帮苏皖解围:“师父,您别光顾着说别人,也让苏皖老师好好吃饭。”

“我这不是替你着急嘛!”陈老爷子毫不掩饰自己的心思,“你说你,一把年纪了,身边连个知冷知热的人都没有。小苏这么优秀,你们又是老同学,多接触接触多好。”

苏皖的脸颊瞬间红透,低下头假装吃饭,耳朵却忍不住发烫。陆时衍也有些尴尬,轻轻咳嗽了一声,转移了话题:“师父,您上次说的那个调理脾胃的方子,我最近在临床上做了点改良,效果还不错,回头跟您汇报一下。”

陈老爷子见状,也不再打趣,转而和陆时衍讨论起医术。苏皖坐在一旁,安静地听着,偶尔插一两句关于年轻人生活习惯的观察,给他们的讨论提供新的角度。

晚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陆时衍送苏皖回家。路上,两人聊起交流会的内容,苏皖说道:“你今天提到的‘情绪宣泄’,给了我很多灵感。我想在下次的专场里,多加入一些关于情绪调节的段子,不只是单纯的吐槽,也能给观众一些积极的引导。”

“挺好的。”陆时衍点点头,“你的段子贴近生活,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有时候,一句幽默的调侃,比生硬的说教更能让人醒悟。”

“那以后我可得多向你请教专业知识了。”苏皖笑着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刻意的试探。

“随时可以。”陆时衍的回应很干脆,“不过作为交换,你也得教我一些和年轻人沟通的技巧,我有时候给年轻患者看病,他们总觉得我太‘老派’。”

苏皖忍不住笑了:“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车子停在苏皖公寓楼下,夜色渐浓,路灯的光晕温柔地洒在地上。两人都没有立刻说话,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暧昧。

“今天谢谢你。”苏皖率先打破沉默,“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养生知识,还……麻烦你陪我应付陈老的打趣。”

“不用客气。”陆时衍看着她,眼底的光很柔和,“师父人很好,就是性子急了点,没有恶意。”

“我知道。”苏皖点点头,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你今天在台上说的那些,我都听进去了。以后我会注意调节情绪,也会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

“嗯。”陆时衍应了一声,顿了顿又补充道,“如果遇到什么想不通的事情,或者情绪调节不过来,也可以找我聊聊。不一定是看病,单纯的倾诉也可以。”

苏皖的心里暖暖的,眼眶有些发热。她知道,这是他能给出的,最温柔的靠近了。

“好。”她笑着点头,推开车门,“那我上去了,你路上小心。”

“嗯,晚安。”

苏皖走进公寓楼,回头看了一眼,发现陆时衍还坐在车里,看着她的方向。她挥了挥手,转身快步上楼。

回到公寓,苏皖靠在门上,心跳依旧有些快。她知道,她和陆时衍之间,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解开所有心结,但这样细水长流的相处,这样基于专业和理解的共鸣,让她对未来,还是充满了期待的。

而陆时衍坐在车里,看着苏皖那层楼的灯光亮起,才发动车子离开。他心里清楚,当年的误会是横在他们之间的坎,但总有一天,他一定会把所有真相都告诉她。

他们就像两株向着彼此生长的植物,虽然生长的轨迹不同,却在时光的浇灌下,慢慢靠近,终将枝叶相交,彼此扶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