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仙尊的幻境成真了 > 第1章 第一章

仙尊的幻境成真了 第1章 第一章

作者:看热闹的土獾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17 22:32:32 来源:文学城

这场雨已经下了足足一周。

“旧年一年没下的雨,都下到今年哉?懊糟死人,弗来塞哉。”

鸟安的气候偏暖,一下起雨来,整个人像掉进灶王爷的泡菜坛子里,又酸又咸,也难怪坊中的女孩们抱怨。

几百上千年前,没有空调,更没有电风扇,连石砖瓦墙都没能普及,阴暗的房子里,挤了满满当当的一群女子,灯与烛在这里是需要被警惕的存在。

毕竟她们日夜辛劳,就是为了从吱吱呀呀恼人的木头‘机器’中,用细细的丝、用纤长的手、用布满血色的眼,织出一段段华丽的、密密的绸缎。

这是一份很好的工作。

尽管坊主不光要拿走那些用心血熬出来的丝绸,还只给她们极少的工钱。

墙角的苔藓混着泥土暗暗生长,攥紧拧一拧好像能落下不少的水滴。

靠着窗边的女子捏了捏酸痛的后脖颈,起身,推开窗,愣了下,惊喜道:“日头出来了!”路过的人,不由得顺着她的目光,看向远方的光。

阳光下的鸟安,像拨开面纱的阴郁美人。

金色的光,雾白的云,远方耸立的高高的山丘,犹如蛇鳞一样翠绿的颜色几乎铺满了整座鸟安城。这是一座璀璨的城,也是一个拥有盛世的国,玄国是众人对它的称呼。

郑皎皎来到这里已有三年。

三年的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短到她连这是什么地方都没摸清,长到她已经成婚两年。

成婚这件事很神奇。

男人一旦成了婚,就好像春日的笋,一夜间就长大了,名为责任和权利的东西,给他们镀上一层挺拔而坚硬的膜;而女人一旦成了婚,则更像化茧的虫,将自己在茧里融化,破开厚重的躯壳变成另一种世俗更容易接受的美。

至于虫变成另一种虫,其中是否丢失了些什么,那就属于哲学意义上的东西了。

纺织坊不远处,就隔了一堵低矮的墙,茶馆二楼,郑皎皎低头看了看水杯中的自己,察觉不到和以前自己的区别。

双十年华,正是人生最好的时间,和现代所有刚要出社会的年轻人一样,她所发愁的事情,不外乎‘三钱’银两。

郑皎皎听着对面妇人的唠叨,目光有些游离涣散,妇人那两瓣厚厚的嘴唇,像涂了油膏的某种深海鱼类,多半是为了见她精心涂画了个严肃吓人的妆容,却反倒起了坏效果。

她悄悄端起茶水来喝了一口,试图压一压那隔空而来的油腻。

“小皎,我讲的话你要听到心里去,明瑕素来聪慧,但心细,他最喜欢知书识礼的女子,你虽性情温和,但终归比别家闺秀差了些。”

郑皎皎垂下眼,拉长声音在心里重复着妇人的话。

“从小明瑕就是最爱读书的,他父亲以前要让他考状元,如果不是……小皎,你听到了吗?”

“听到了,婆母。”

妇人最爱说这些车轱辘话,最后无一例外要绕到子嗣和生意上。

“城北的成衣铺子,虽然因为旧年里光景不好,所以进账不多,但总归够个茶水打赏钱,你和明瑕若是雇个仆从,紧吧些,也是够的。现下明瑕能照顾的了你,可等你有了身孕,再多一个人张口,恐怕他画符看宅的钱是远不够的。你二人就算不为自己打算,也要为孩子打算。”谈到这里,妇人觑着女子的脸色,斟酌着忍不住要脱口而出的话。

——再给明瑕娶个妾。

这话她放在心上很久了。

起初要娶这女娃,明瑕他父亲就不同意,也怪她,好似被猪油蒙了眼,松了口,让她入了家中族谱,谁料到如今,她的肚皮竟没有一点动静……

心里话绕来绕去,其实只有一句——郑皎皎本就是城西的孤女,连件像样的嫁妆都没有,哪里配的上他们家明瑕。

妇人对郑皎皎的不满随着鸟安的春草日渐增长,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让明瑕去和他爹服个软。

“是……”郑皎皎咬牙,婉言拒绝,“是挺好,但我和明瑕都没有开铺子的经验……何况明瑕现下都离开家了……”

终于说到了重点上。

妇人两眼放出柔和的光来,恨不得伸出一只手将郑皎皎按住:“明瑕性子刚直,何况他和他爹爹素来说不到一块,这恐怕就要小皎你从中帮他个忙。父子没有隔夜仇,若是叫他人知道明瑕跟他父亲间如此冷漠,怕是你也过得艰难。”

妇人身上的胭脂味实在太难闻,让郑皎皎的头突突的发疼,空气稀薄,她‘呼’地抬起头来,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道:“我过得不艰难,谢谢婆母关心。”

这句子过于直白,带着点没有修饰的噎人味道。

宁夫人没有意识到,张了张大口,还待温和地说些让人不顺耳的话:“你……”

郑皎皎不想再听自己还有什么不足,几乎过急地反驳道:“这是明瑕自己的事,我不是他,您也不是我亲妈,宁老爷也不是我亲爹,我出面替他服软,算怎么回事……”

这种父子之间的事情,她才不想去掺和,别到头来偷鸡不成蚀把米,何况宁家,她是真不愿去。

如果可以郑皎皎恨不得跟明瑕吹枕边风,让他永远别回宁家了。

宁夫人终于意识到眼前的孤女、那个她眼中的小丫头片子竟然在忤逆她!她心下吃了一惊,即刻恼了起来。

“小皎,你……”

郑皎皎的声音消逝在宁夫人变色的脸上。

今日茶馆的说书先生请了假,四下几乎都是闲聊的人,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屏风后的人声,自她说出呛人的话后,就淡了。

郑皎皎感受到不知道从何处传来的窥探的目光,她抿了抿唇,跟宁夫人对视着。

宁夫人虽非城中名门出身,可总还惦念着自家三代清流,丈夫虽是九品小官,在这偌大的鸟安亦称不上发达,可毕竟是鸟安的官啊!她说不出什么肮脏的、骂人的下流话,只是冷了声音和目光,道:“小皎,如今明瑕这么奔波受苦,侬竟一点也不心痛吗?”

一生起气来,宁夫人的嗓音便带了些家乡小调。

郑皎皎深吸了一口气。

“若不是侬,阴雨连天,他何苦还要出去替人看宅门风水?”

郑皎皎再度深吸了一口气。

“罢了,铺子之事搁后,过两天叫我身边的春霞去照顾你们,侬今日回去便收拾一间屋子出来好叫她放行李。”

春霞年芳二八,正是花骨朵一样的年纪,最得宁夫人喜欢,去年年底,还到郑皎皎年前求见,说想要为她洗脚更衣。

为她洗脚更衣是假,想爬明瑕和她的床才是真。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我不。”

“侬说什么?”

郑皎皎:“我说我不!你我的我,不要的不!”

宁夫人拧着眉三分懵然三分生气地看着她。

有好事者往这探出头来。

“认错的事和春霞的事,你要说便去跟你儿子说,跟我说,有什么用?我是能把他按去他爹面前磕头,还是能让他不把春霞退回去。明瑕跟我说过,让我不要往家中带人,我若偏带回去,岂非故意跟他对着干?我二人吵起来,于您又有什么好处?”

郑皎皎这些话同样藏了许久,她本身不是一个愿意争强好胜的人,甚至被打磨的过于顺从,因而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她不光脸涨红了,连眼里都闪着点泪花。

老天爷,千万别掉泪。——她在心里哀叹。

“还有,明瑕奔波是为了他自己的生活,就算他娶的不是我,难道就不需要养家糊口了吗?”

“你……你……”宁夫人气到说不出来话,她狠狠地剐了郑皎皎一眼,“我们家三代单传……”

“那您再生一个。”

宁夫人愣了下,下一秒捂着自己胸口,看起来快要背过气去了。

“你这不孝……不孝……的孽障。”

郑皎皎认真道:“您才三十来岁,完全可以给明瑕生个弟弟……”见势不妙,她脆生生补充,“明瑕提议我跟您说的。”

旁边有人哄然笑出声:“夫人,侬这儿媳,一张嘴可以坐堂拍醒木了噻!”

素来温顺的郑皎皎被人讽刺是说书先生,她没生气,对面的宁夫人却仿佛受到了极大的侮辱,腾地一下站了起来,两片肥厚的唇,哆哆嗦嗦、颤颤抖抖、油油腻腻。

她又找回了一点闺门小姐温文尔雅的声音:“我们宁家,从不出坐堂的儿媳!”

郑皎皎怀疑自己再堵一句,这位夫人就要晕倒在这里了。

宁夫人一甩袖子,在丫鬟的搀扶下,要离开。

“茶钱!”郑皎皎有些丢脸地道,这次她的气势到头,说的磕磕巴巴的,“我说过,不来喝茶的,是您……”

宁夫人从鼻腔内挤出冷哼一声,丢了三两银子在旁边桌子上,银子是没铰过的圆的,滴溜溜地在木桌上打转。

郑皎皎的耳根火辣辣的,是真的想哭了。

人穷志短,她终究还是捡起银子,付给了旁边侯着的茶馆小二,并发誓,此后再也不要来这家茶馆了。

和明瑕成婚时,她从没料到自己会有今日这般窘迫的境地。

明瑕是她丈夫的道号,他的真名叫做宁九,因为幼时体弱,不得已上山做了道士,一去就是十三年,与家中关系也远没有宁夫人所说这般亲昵。

郑皎皎初到这里,虽有片瓦遮身,生活成本也不高,但终归事事不懂、无依无靠,过得拮据。

她本想要搞古代养殖,发现自己不懂售卖,遂放弃此道;又想搞古代美食业,无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遂放弃……大大小小的坑她踩了一半,各种‘前辈们’提及的道路她想了百遍,最后不得不承认,她的的确确是被现代社会主义饲养的巨婴。

眼见马上穷的掉渣,郑皎皎真想破罐子破摔,重新投胎去,谁料家门口突然倒了一个俊秀的年轻道长。

她当时是立刻要去县衙的,这种看起来十分危险的支线任务,她一点也不想碰。

但问题是,当时的明瑕,有钱,很有钱。

郑皎皎心一横,就把人救了。

起先是很好,明瑕是个知恩图报的,养好了身体离开后,也时常帮她一把。

不料,不久之后,明瑕就跟家中决裂了。

那时她与明瑕算是半个熟人,心想的也是父子没有隔夜仇,遂再度收留了离家的明瑕。然而明瑕这一闹,就再也没回家服过软。

直到他们婚都结了,两年了,明瑕成日为生机奔波,也未曾回到宁家。

不回也罢,郑皎皎也很畏惧古代内宅的生活,尤其是有一位十分不好相与的婆母。

只是明瑕的生意时好时坏,赚的钱也并不稳定,所以郑皎皎便又生了忧愁。但让她最忧愁的,莫过于在这古代盛世,她始终没有能够独立立足的本事。她活成了自己最恐惧的模样——依附于另一个人的人生。

街道上的红土不够夯实,下了雨,透过新铺的青石板渗了上来,沾到了郑皎皎的脚尖上,将她刚刷的绣花鞋染上斑斑红梅。

路旁边有卖书的小摊,郑皎皎拿起一本书,翻了翻,在小贩赞不绝口的推荐中又挫败地放下。

谁想得到她农学院的高材生,到了这里连看本书都要连蒙带猜,实是她如今生活中,完全没有用得到文字的地方。

“买一本吧?程芳阁新出的,小姑娘们最喜欢了。”

“不……”郑皎皎刚要拒绝,瞥见一旁的三字经,一迟疑,便花了十文钱将其买下。

卖书人不知她怎么手里拿着新话本,却买了三字经,心里纳闷,手上不停地拿草纸包好,笑着递了过去,目送她离去。

这边宁夫人回了家后,气的茶饭不思,唇齿间立刻生了个口疮,越发气闷。

她当初,原是看新妇是个柔顺的脾气,料想能劝一劝宁九的性子,所以才并未反对二人的婚事。

谁知今日竟碰了钉子。

有下人端上茶饮,给宁夫人出主意:“当初如果不是那个人,少爷也不会非要跟老爷决裂,反倒让皎皎娘子捡了便宜。今日她不记您的恩情顶撞您,恐是忘了当初是谁好话说尽才让她进了半个宁家的门。既然如此,夫人何不给她个教训,让她知道她一介平民孤女,在这宁家,只有夫人您才是她的靠山。”

宁夫人明白下人的含义,但她是名门闺秀,素来讲究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婆媳情深,因而有些不满地补充说:“不过是叫她去替明瑕认个错,哪里就能难为死她,她倒好,成日闲散在家,喝茶都要婆母掏钱,我儿却要风里来雨里去,旧日他在观中,哪受过这种苦……”

下人知晓这位夫人的脾气,口中有三分不满,心中实际已有十分,便道:“少爷不过是怄气,想不开罢了,心里也是惦记夫人的,不然前些天怎会特意上门给夫人问好。如今天下大赦,宣王一脉平反,那人身上也就没了罪,夫人何不全了少爷的执念,索性来一招驱虎吞狼之计。”

“这……”宁夫人担心,“可那个贱婢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她怎能听我的。更何况,当初明瑕跟小皎的婚事也是他自己提出来的,也或许明瑕早就移情别恋了。”

“夫人糊涂了不成,当初少爷跟那罪人女子情投意合,为此不惜惹怒老爷。就算这些年情分淡了,少爷自小学道,是个顶善良的性子,您只需要叫人把她往少爷跟前一放,难道少爷会任由她在织坊受苦不成?等到皎皎娘子发现闹了起来,到时候您再来为她主持‘公道’,便是给那女子一个通房的名分,两个人斗起来,咱们才好插手啊。到时候少爷看在这件事的面子上,也得回来认错,岂非一举三得?”

宁夫人起先不以为意,夜里服侍宁老爷更衣睡下,躺在床内侧辗转片刻,忽觉得下人所说,确实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天明,鸡鸣声阵阵,遂叫人上前,商量如何做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