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闲月照山河 > 第7章 名讳

闲月照山河 第7章 名讳

作者:碎银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5:51:05 来源:文学城

靖王府里的风向,总是转得悄无声息,却又精准地刮在每个人的神经上。

那日太医问诊后不过两三日,一道简短而清晰的命令便从惊蛰口中传出,经由严管家,下达到了惊澜院乃至整个王府的下人耳中:“日后,称王妃……称许姑娘即可。”

没有解释,没有缘由。但所有人都明白,这必然是王爷的意思。

“姑娘……”挽翠在听到这个称呼转变时,眼圈微微泛红,替自家主子感到委屈。大婚不过数日,连“王妃”这个名分上的尊称都被剥夺了,这岂不是明晃晃的折辱?

许闲月却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手中正在为一片新染的秋香色蚕丝勾条的動作未有丝毫停顿。称呼而已,她并不在意。甚至觉得,“许姑娘”比那顶着虚名的“王妃”,更让她觉得自在。谢无岐此举,是划清界限,还是另一种形式的保护?她懒得深究。这反而让她行事更为方便。

府中下人看她的眼神,果然又变了几分。之前的恭敬疏离里,掺杂了更多显而易见的轻慢,只是碍于她毕竟还顶着主子名头,不敢太过放肆。严管家送来的份例用度依旧如常,只是态度愈发公事公办。

许闲月乐得清静,将更多精力投入了她的绒花制作和对“焚心”毒的暗中探究上。林清砚那日的话语,给了她一些启发。毒理相生相克,万物皆有韵律。她的绒花能引动毒素,是否也能找到某种特定的材质或编织韵律,对其进行疏导甚至压制?

她需要更多的知识,尤其是医理方面的。

机会很快再次上门。林清砚果然如他所说,并未放弃对“焚心”毒的研究。几日后,他再次来到靖王府,这次是以回禀研究进展为由,带着几卷誊抄的古籍医案,希望能与王府内精通医理之人探讨——这自然是委婉的说法,他想见的,是那位似乎对王爷病情颇为关切的“许姑娘”。

惊蛰对此未加阻拦,甚至默许了严管家将林清砚引至惊澜院外书房等候,并派人通传了许闲月。

许闲月得知后,略一思忖,便带着挽翠去了外书房。

林清砚早已等候在内,见到许闲月进来,连忙起身行礼,神色间带着几分研读医书后的兴奋,以及一丝见到她本人的不易察觉的紧张。

“下官林清砚,见过……许姑娘。”他改口得有些生涩,显然也知晓了府内称呼的变化,心中虽为这位气质独特的女子感到些许不平,却也不敢多言。

“林太医不必多礼。”许闲月走到书案另一侧坐下,目光落在他带来的那几卷医案上,“可是对王爷的毒,有了新发现?”

她的直接让林清砚微微一愣,随即收敛心神,正色道:“是。下官回去后,仔细研读了许姑娘……呃,那日赠予的平安扣,”他说着,从袖中取出那枚玉色绒花,小心放在案上,神色间带着困惑与探究,“说来奇怪,下官每每翻阅古籍、苦思解毒之法而心浮气躁时,将此物置于案头,竟真的能觉心神宁定些许,思路也更为清晰。不知此物……”

他看向许闲月,眼中满是求知欲。

许闲月心中微动。果然,这绒花的安抚韵律,并非只对谢无岐有效,只是效果强弱因人而异。这证实了她的猜测。

“不过是些安神静心的小玩意儿,材质特殊些罢了。”她轻描淡写地带过,将话题引回正轨,“林太医在医案中,可找到了与‘焚心’毒相关的记载?”

林清砚见她不愿多谈绒花,虽觉可惜,但也知趣不再追问,转而铺开医案,指着几处标注的地方,认真讲解起来:“姑娘请看,这几处古籍残卷中提到的‘赤焰蛊’、‘灼脉散’,其症状描述与王爷所中之毒有五六分相似,皆是以灼烧经脉、损及心脉为主,令人狂躁痛苦……但其解法却语焉不详,只提到需以至寒或至和之物中和其烈性……”

他开始引经据典,声音清朗,条理清晰。许闲月安静地听着,偶尔在他提到某些药材特性或毒性原理时,会提出一两个关键问题,角度刁钻,直指核心,往往让林清砚需要停下来思考片刻,才能给出解答,心中对这位“许姑娘”的见识愈发惊异。

他原本以为,这位被王爷冷落的王妃,最多不过是心善些,略通文墨,却不想她对医理毒术竟有如此敏锐的洞察力,虽无系统学习,但提出的问题却常常切中要害。

一番探讨,两人皆有所获。林清砚觉得许多之前模糊的想法在与许闲月的问答中变得清晰,而许闲月则对“焚心”毒的构成和可能的克制方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故而,下官推测,或许可以尝试寻找几种性极阴寒,但又不会与王爷体内其他药物冲突的辅药,先行护住心脉,再图解毒。”林清砚总结道,额角因专注而渗出细密汗珠。

“林太医思虑周详。”许闲月点了点头,表示认可。她沉吟片刻,道:“我于医理只是略知皮毛,日后若有疑问,恐怕还要多向林太医请教。”

林清砚闻言,忙拱手道:“姑娘言重了!能与姑娘探讨,下官亦获益匪浅。姑娘若有任何疑问,清砚定当知无不言。”他语气诚恳,带着年轻人特有的赤忱。

许闲月看着他清澈认真的眼眸,忽然问道:“林太医似乎……与寻常太医不同。”她意指他肯为一个“失势”王爷如此尽心竭力,甚至不惜得罪同僚。

林清砚微微一怔,随即明白过来,脸上露出一丝苦涩又坚定的笑容:“医者父母心。王爷乃国之柱石,戍边卫疆,护佑百姓。清砚虽人微力薄,但既食君禄,又习得几分医术,自当竭尽全力,救该救之人,尽该尽之责。无关其他。”

无关权势,无关立场,只关乎医者的本心与对守护边关者的敬重。

许闲月静静地看着他,心中对这个年轻太医的评价,又高了几分。在这充满算计的京城,能保有如此赤子之心,实属难得。

“林太医高义。”她轻声道。

林清砚被她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微微垂下眼,耳根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低声道:“姑娘过誉了。”他顿了顿,似乎鼓足了勇气,抬起头,目光真诚地看向许闲月,“还未曾正式请教姑娘……闺名?总觉一直称呼姑娘,颇为失礼。”

他知道她是许家女,但“许姑娘”这个称呼,在知晓她可能就是记忆中那个模糊的、与许闲云有关的许家庶女后,便觉得格外疏远。他想知道她的名字,这个独立于任何身份、仅仅属于她自己的符号。

许闲月看着他眼中纯粹的恳切与尊重,略一沉默。在这个时代,女子的闺名并不轻易示人,尤其是对她这样身份敏感的人。

但,名字而已。她既已不是那个困于后宅的许家庶女,也不再是那个空有头衔的靖王妃,她是许闲月,只是许闲月。

“闲月。”她开口,声音平静而清晰,“偷得浮生半日闲的闲,月白风清的月。”

林清砚微微一震。“闲月……”他低声重复了一遍,仿佛要将这两个字在唇齿间细细品味。偷得浮生半日闲,月白风清……这名字,与她的人何其相配!清冷,平静,却又带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悠然。

“好名字。”他由衷赞道,脸上露出明朗的笑容,“清砚记下了。”

这一刻,似乎有什么东西悄然改变。不再是单纯的太医与王府女眷的关系,而是两个平等的、因共同目标而探讨的个体,知道了彼此的名讳。

又探讨了几句关于药材特性后,林清砚才带着新的思路和那枚被他珍重收起的绒花平安扣告辞离去。

许闲月独自坐在书房里,指尖无意识地在书案上划动着“焚心”二字。

林清砚的赤诚与才华,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或可成为解毒的关键;若被有心人利用,则可能万劫不复。

而她告知名讳的举动,是福是祸,亦未可知。

只是,在这步步惊心的王府,能多一个如林清砚这般心思纯粹、目标一致的“盟友”,总归不是坏事。

她抬眼望向窗外,惊澜院的天空依旧被高墙切割,但她的心,却似乎因着这小小的突破与交流,开阔了些许。

路,还很长。但她手中的丝线,已开始悄然编织的不再仅仅是绒花,还有这迷局中的,一线生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