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赵阳他们的背刺让陈羡对友谊彻底失望,那么班主任李老师的“佛口蛇心”,则让他对所有的权威,都失去了信任。
李老师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老师,戴着一副金丝眼镜,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穿着得体,看起来温文尔雅,说话也总是和声细语,给人的感觉很亲切、很善良。高一的时候,李老师对陈羡确实很照顾,经常在班里表扬他,说他“虽然看起来有点叛逆,但学习很认真,有潜力”,还私下找他谈过几次话,鼓励他好好学习,说“只要你努力,将来一定能有出息”。
陈羡曾经很信任李老师,把她当成可以倾诉的对象。有一次,他鼓起勇气,向李老师说了自己在初中被欺负、被传黄谣的事情,希望能得到李老师的理解和安慰。李老师当时听得很认真,还拍了拍他的肩膀,温柔地说:“陈羡,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你现在是高中生了,要向前看。以后在班里,如果有人欺负你,你一定要告诉老师,老师会帮你的。”
听到李老师的话,陈羡的心里一阵温暖,他以为自己遇到了一个好老师,以为自己终于有了可以依靠的人。
可他没想到,李老师的温柔和善良,都是装出来的。
高一下学期,陈羡和赵阳他们闹掰后,班里开始有一些关于他的谣言,说他“人品有问题”“忘恩负义”“故意挑拨离间,想抢三好学生的名额”。这些谣言,很快就传到了李老师的耳朵里。
李老师找陈羡谈了一次话,可这一次,她的态度和之前完全不一样。她坐在办公桌后面,双手交叉放在桌上,脸上没有了之前的温柔,眼神里满是责备和失望:“陈羡,我真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赵阳他们对你那么好,带你一起玩,帮你融入集体,你怎么能这样对他们?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你怎么能挑拨离间,还想抢赵阳的三好学生名额?”
陈羡愣住了,他想解释,想告诉李老师事情的真相,想告诉李老师是赵阳让他把名额让出去的,是赵阳他们先背叛了他,是他们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可李老师根本不给她解释的机会,打断了他的话:“你不用解释了,我都知道了。赵阳他们都是很单纯的孩子,不会说谎的。肯定是你有问题,你太敏感了,太斤斤计较了,还嫉妒赵阳比你受欢迎。”
“老师,不是这样的,是他们……”陈羡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声音带着颤抖。
“好了,别说了!”李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语气变得严厉起来,“我不管是谁的错,你都要先反思自己。作为一个学生,要以学习为重,不要整天想这些有的没的。如果你再这样下去,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学习,还会影响班里的风气。我对你很失望。”
从那以后,李老师对陈羡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她不再表扬他,不再鼓励他,反而经常在班里有意无意地批评他。他的作业,明明写得很好,李老师却会挑出很多毛病,说“字迹潦草”“思路不清晰”;他的考试成绩,明明还不错,李老师却会在班里说“有些同学虽然成绩还行,但品德有问题,这样的学生,就算成绩再好,也没用”;甚至有一次,陈羡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回答得很正确,李老师也只是淡淡地说“知道了,坐下吧”,没有丝毫表扬,反而转头就表扬了赵阳,说“赵阳同学虽然成绩不是最好的,但很积极,值得大家学习”。
更过分的是,有一次,班里的投影仪坏了,李老师没有调查,就直接认定是陈羡弄坏的。那天早上,第一节课是语文课,李老师走进教室,发现投影仪打不开,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她扫视了一圈教室,最后把目光落在了陈羡身上,冷冷地说:“陈羡,是不是你弄坏的?我知道你心里有怨气,觉得老师不公平,可你也不能拿公物撒气啊!”
陈羡觉得很委屈,他根本没有碰过投影仪,昨天放学的时候,投影仪还是好好的。“老师,不是我弄坏的,我没有碰过它。”他站起来,小声辩解道。
“不是你是谁?”李老师的声音很尖,带着一丝愤怒,“班里就你心思最重,最记仇。肯定是你因为三好学生的事情记恨赵阳,记恨老师,所以故意弄坏投影仪,想耽误大家上课!”
“我没有!”陈羡的声音提高了一些,眼里充满了委屈和愤怒。
“还敢顶嘴?”李老师拍了一下桌子,“你现在就去教务处承认错误,赔偿投影仪的维修费,不然我就上报学校,给你记过处分!”
陈羡看着李老师冰冷的眼神,看着班里同学异样的目光,看着赵阳他们幸灾乐祸的笑容,心里充满了绝望。他知道,无论他怎么解释,李老师都不会相信他。
他没有去教务处承认错误,而是去找赵阳他们,希望他们能为他作证,证明他没有弄坏投影仪。可赵阳他们不仅不肯作证,还在一旁煽风点火:“老师说得对,肯定是你弄坏的,除了你,谁还会做这种事?”“陈羡,你就承认吧,免得被学校处分。”
无奈之下,陈羡只能把自己攒了很久的零花钱拿出来,赔偿了投影仪的维修费。这件事之后,班里的同学更加孤立他了,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品德败坏”“心思歹毒”的人,甚至有人在背后骂他“疯子”“神经病”。
陈羡的心里充满了愤怒和失望。他没想到,自己曾经信任的老师,竟然是这样一个不分青红皂白、佛口蛇心的人。他觉得,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真正的公平和正义,也没有真正的善良和温暖。所有的一切,都是虚假的,都是骗人的。
从那以后,陈羡不再听李老师的话,不再认真学习。上课的时候,他要么趴在桌子上睡觉,要么盯着窗外发呆;李老师让他回答问题,他就说“不知道”;李老师让他打扫卫生,他就故意偷懒;李老师批评他,他也只是默默地听着,没有任何反应,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
他对所有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