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现代留学后,我登基为女帝 > 第1章 重回大宣

现代留学后,我登基为女帝 第1章 重回大宣

作者:明明烧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6 18:01:59 来源:文学城

沈执锐头痛欲裂。

她抬眼望去,御座之下黑压压跪伏了一地的公卿大臣,檀香烟气是父皇生前最爱的款式,她不喜欢,但自从公主监国后事务繁重,无心力去纠正这些俗务,只好勉强用了。

怎么又梦到了这天呢?

不对……

这些声浪如此耳熟,如此令人作呕。

前世,这些老臣就是这样老泪纵横地逼她去死。

她回来了。回到了国破前夜,回到了金銮殿上,回到了被满朝文武以道义相压,不得不惶惶然作出选择的时刻……

前世的记忆从未如此刻这般清晰,那些痛苦的过往如同利刃般钻进她的脑子里。

城破宫倾,皇朝血洗,素衣白绫的少女静静死在城墙之上。

还有史官笔下轻飘飘的四个字。

恭谨贤良。

她还记得在现代时,导师曾经看着她叹气:“执锐,我不知道你为什么总是谦让,但你要记住,权力从来不靠施舍,而是要靠争夺。”

她闭了闭眼,竟然还是回来了么?

站在百官最前方须发皆白的老者,正是当朝帝师谢崇古。

“殿下,老臣亦是万分不忍,然敌军已临城下,唯有殿下千金之躯,以死明志,方可激励将士死战之心,方可为江山社稷、为太子殿下争取一线生机!”

悲壮气氛弥漫整个金銮殿,仿佛本朝唯一公主不立刻去死,就是这里的罪人。

“请殿下舍生取义,保全名节!”

群臣互相交换了视线,纷纷跪下恳求。

沈执锐半晌没有出声。

谢崇古悄悄抬眼望了眼上面,少女神色间是掩不住的疲惫。也是,疼爱她、为她遮风挡雨多年的父亲刚刚去世,太子幼弟年岁尚轻,母后不懂朝事,只能靠她自己拿主意。

要做出去死的决定……谢崇古叹了口气,真有点不落忍。

可他再次抬头时,却骇然看到少女的气质发生了巨大改变。

沈执锐坐直身体,目光平静地扫过谢崇古,然后是黑压压的群臣,声音沙哑却清晰。

“谢师之言,真是感人肺腑。”

“不过,本宫有一事不明,还请谢师指教。”

谢崇古心头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沈执锐语气尖锐:“既然以死明志如此有用,为何不让太子殿下亲赴战场,五岁小儿站在城头上激励三军,岂不更是让战士拼死相护?”

“或者谢相您,德高望重,”少女含笑,“若是肯携家中妇孺一同血溅敌营,既能彰显您满门忠烈的谢家风骨,又能显示我朝宁折不弯的气节,岂不是更好呀?”

“……”

谢崇古僵在原地,老脸通红,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沈执锐俯瞰全局,将每个人的表情都看在眼里,淡淡开口。

“退朝,此事明日再议。”

“退朝——”

宦官尖锐的嗓音在空阔宫殿中回荡,沈执锐思维有些混乱,她保持着威仪,一步步走回了记忆之中的宫殿之后,挺直的脊背才稍微松弛下来,强烈的眩晕感让她跌坐于榻上。

“殿下——”侍女小青惶惶然过来伺候。

沈执锐摆了摆手,屏退了所有宫人。

梳妆台的铜镜里映出一张年轻苍白的脸。十六岁的清婉公主,骨子里却是那个接受过现代教育的沈执锐,现代安逸的生活让她明媚开朗许多,却也锋芒毕露许多。

她……真的回来了。

这个场景是如此熟悉,可现代二十多年的记忆同样存在感强烈,她记得自己在学校如同海绵般吸收各种各样的知识,纯理论、人文社科、理工科,甚至为了可能会穿越回来,看了很多简单的工业发展。

这些知识和思维模式,以及现代教育带给她的底气,此刻在大脑中清晰无比,成为她在这个绝境之中最大的依仗。

史书和后世历史研究家,将这个时期称为大宣朝的最大转折点。

是的,此刻还没有亡国。

后世总习惯于用结局去倒退过程,将大宣朝描述成积重难返、国运已尽。但沈执锐清晰地认识到,大宣此刻虽然疏于兵力,但病根不在软弱或者是昏聩,而在僵化。

财富掌握在世家门阀手中,手工业发展只为满足贵族奢靡的生活,民间倒是不乏能工巧匠,但没有上升渠道……科举制度形同虚设,朝堂上充满了门阀子弟。

一些后世历史评论尖锐却很有道理,说未来的傀儡皇帝,也就是沈执锐一母同胞的弟弟才是最大败笔。若他也能有其姐半分决绝,干脆以身殉社稷,从宗室中择一贤能,大宣也许尚有一丝生机。

这些文字曾经让沈执锐在深夜辗转难眠,心痛无比,在此刻却让她更清醒了几分。

既然她回来了,就不会把那一丝生机托付给不知道是否存在的宗室。

殿外仓促的脚步声打乱了她的思绪,沈执锐稍微整理了一下情绪,打开房门。

“锐儿……我的儿!”穿着凤纹素衣、容颜憔悴却难掩雍容华贵的妇人疾步走了进来,正是沈执锐的生母,惠太妃。

她一把将公主拥至怀中,声音带着后怕:“你怎么可以如此顶撞谢相……唉,也怪母妃外家势力极弱,不能帮你太多。”

沈执锐放任自己在这份温暖里沉溺片刻,这种时刻或许越来越少,她虽然宠自己,但如果和太子比起来呢?而她,注定让太子无法登上皇位。

她睁开眼时,看向惠太妃的表情里只有沉静:“他逼我去死,但我还不能死。”

惠太妃欲言又止,似乎想说什么又吞了下去:“都怪母妃……”

沈执锐没有错过母亲那一瞬间的欲言又止,面上却愈发平静,拉着惠太妃的手一同坐下。

“母妃,现在还没到自责的时候。”她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现下除了逼我殉国,他们还议出了什么对策?”

惠太妃拭了拭眼角:“无非是赔款、送质子。谢相主张送太子殿下去北狄为质,换取三年休战。”

沈执锐眸色一寒。果然,和前世一样,只不过前世是在她死后,北狄仍未退兵后才提出来的。将一国储君送去敌国,与将江山拱手相让何异?

三年后,太子草原人被养废归来,而大宣国君之位空置三年,更是损伤惨重。

“你父皇……你父皇他薨得突然,太子若再离京,这大宣江山……”惠太妃说不下去了,紧紧攥着女儿的手,仿佛她是唯一的救命稻草,她惶恐地哭叫道,“可是锐儿,不答应眼下这关可怎么过?皇城外是虎狼之师,皇城内我们三个孤儿寡母,拿什么去抗衡?”

沈执锐斩钉截铁:“如果不需要牺牲,就能让北狄退兵呢?”

“这……怎么可能?前朝文武百官,都没想出来办法,你……”

沈执锐眉眼带笑:“那是他们无用。这天下终究需要沈家人做主,母妃,你觉得我如何?”

惠太妃惊愕地睁大眼睛,仿佛不认识眼前的女儿。这话太过惊世骇俗,完全超出了她几十年谨小慎微的宫闱认知。

“你……你一个女儿家,如何能……”

“女儿家又如何?”沈执锐微微一笑,“母妃,太子尚幼,宗室关系混乱,您只能信我。从现在起,无论发生什么,您都要稳住后宫,尤其是看好太子,别让他被任何人利用。”

惠太妃从未见过女儿如此充满野心的模样,她向来是温婉大方的,因此皇帝才给她封号温婉,什么时候变成了这副模样?

“我还需要做什么?”她问。

“如今朝内外狼子野心的臣子太多,我需要一些值得信任的帮手,去做一些事情。”

“好,那,万事小心!”惠太妃只略略沉吟片刻,便咬牙答应。

她不答应也没什么办法。

先帝看重她,却不愿给她外家权势,成就新的外戚世家;太子虽聪明伶俐,却实在年纪太小,紧要关头也没什么用……她成为宫妃已经太久了,通晓宫里权力斗争的下作手段,甚至买通了几位肱骨之臣身侧的贴心人,可这对于朝堂大事来说却不顶用。

如今女儿有野心,帮一把也不费什么事。

至于交到公主手里的,则是一支先帝留给太子的暗卫。

这支力量精悍全面,各方面顶尖人才都囊括在内,虽不可保江山社稷无忧,保住这支血脉却没什么问题。

时间不等人,大军压境就是近日的事情,沈执锐换上更为方便的骑装来到暗卫营里,对着跪在最近处的暗卫头子开门见山说道:“本宫需要五位通晓数理的人才参与研究,连夜研制火药。”

她大概捋了捋思路,说道:“现在的火药威力太小,在战争中起不到什么效果,我知道一种提纯效果可以将劣质火药大幅度提高威力,你们即刻开始准备。”

火药研发相关事务本朝掌握在兵部手中,几位暗卫却不反驳,只称了是,就去私库里取了些样品过来,按照她教授的办法实践起来。

沈执锐外表云淡风轻,内心却不由得着急起来。

大宣朝被藩王、门阀甚至外敌漏成了筛子,而这种新式火药最重要的就是奇袭,坚决不能泄密。

她在史书上提到的无数名字里回忆一圈,都想不到合适的带兵人才。大部分名将身后关系错综复杂,在这种事情上宁可错杀也绝不可放过。

突然,一个名字出现在她的脑海里。

帝师之子,谢寻。

这帝师是个狗屁不通、心狠手辣的王八蛋,但谢寻却是个实实在在的人才。

据史书记载,太子登基后才学心机都平平,身边拥簇大多都是妄图媚主以求荣华富贵的货色,但这个谢寻却不一样。

他少负才名、才学双绝,关键是心性也极佳,太子登基后从不直言劝谏,若被那些奸臣检举,也拉得下颜面同流合污,在新帝身边干了不少实事。

虽则不是什么名将,但因为他父亲的缘故,反而和那些世家门阀扯不上关系。

沈执锐想着史书里面对他的评价,尤其是说他少年时孤高矜贵,六元及第后更是骄傲自满,后来历经世事坎坷后才懂得藏拙,有些迟疑。

她需要的是一把好用的刀,而不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玉。

……可目前确实没有可用之人。

她咬了咬唇,下定决心召出暗卫,吩咐道:“秘宣帝师幼子谢寻入宫,记住,不要让任何人知道这件事。”

“是。”暗卫应道。

沈执锐看着窗外天空,此刻月光晦暗,她的心也在一刻不停地快速跳动着。

这位历史上的名人,可千万不要让她失望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