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下镇九渊 > 第7章 下镇九渊

下镇九渊 第7章 下镇九渊

作者:陈小胖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12:59:29 来源:文学城

“什么!?”林淑妃倒这份上,也想起来了春娇的事情,当时是自己糊弄过去,这会儿又不能承认,佯装惊讶。

王皇后起身,走到皇上面前,郑重行礼,主动请罪:“此事妾也有责任,若不是我这病来如山倒,未提前部署好众人职责,后宫也不会出这档子事。”

“淑妃,你说究竟怎么回事!”皇上松开林淑妃的手,走到正位处,正襟危坐,仿佛刚才跟林淑妃柔情蜜意的不是他。

林淑妃无法,只得带着众宫人跪下,用上柳弱花娇的姿态,平白让人怜爱的脸庞。

可偏偏皇上这时正气头上,无意欣赏,冷漠开口:“淑妃,宫规是不允许随意打骂宫人,今日你好好说叫春娇的宫女究竟做了何事,让你宫里动刑。”

“此事是两个多月前,陛下也知玦儿那会儿反复无常犯热病,有一日,春娇这个宫女,打翻了冰鉴,妾的大宫女香秋教训了几句,谁知那丫头不服气,她竟顶嘴,香秋当时为了玦儿,急得火气大,不免给了几巴掌。”

林淑妃如实回答,在她眼中香秋再搪塞,也不能与实情相差甚远,说到底谁敢如此糊弄主子。

只听“砰”的一声,皇上把茶杯扔到淑妃面前,茶杯碎片迸溅,“玦儿都快不行了,你个当亲娘还在隐瞒真相。”

“皇上息怒。”王皇后率着众人纷纷跪下。

“那个大宫女呢?让她来说,一五一十给我说,谁再敢信口雌黄,即刻权毙,绝不姑息。”

香秋颤颤巍巍上前,哆嗦开口:“禀告皇上,那时四皇子犯热病,奴婢心急,见有人办事不利索,也不管何缘由直接动手,见她不敢反抗,奴婢也不知那日怎么,便将她推下阶级,在院子又打几下,让其跪了半天,皇上,那日奴婢也是被冲昏了头,才动那么重的手。”

“还有呢?”皇上显然不信,他招了招手,大内侍监昌禄明白,用尖锐的嗓子喊:“来人——”

香秋真的怕了,她以前也不是嚣张跋扈的人,最开始因她是随淑妃入宫最小的一个,都多疼她些,只是有些娇蛮,从何时变得,应该是四皇子落水后,她被指去专门照顾四皇子,四皇子因落水身体变差,淑妃觉得对不起他,越发纵着其性子,而她作为大宫女,与脾气愈发大的四皇子同流合污,最终成这副蛮不讲理之人。

“奴婢说,什么都说,那日奴婢打完她后,先去骗淑妃娘娘,娘娘因我是家生奴婢,就信了,但奴婢心里犹嫌不够,下令让人孤立她,让她日日做重活,又嫉妒她长相,把淑妃娘娘给药扣下。”香秋说完不断磕头,希望皇上能留下她一条贱命。

皇上怒极反笑,连说了三个好字,走到淑妃跟前:“你御下无方,说该如何吧。”

林淑妃能说什么,她当然知道香秋和李玦以往何样,不过每次都只说几句,现在可好,遭了现世报应。

“淑妃是被这奴婢蒙在鼓里,传我旨意:‘宫女香秋欺瞒上下,滥用职权,掌嘴二十下,关入掖庭做苦役’可好?”皇上再怎么,也舍不得怪淑妃,这可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宠妃,

“妾谢陛下仁心,不杀香秋。”林淑妃放心下来,至少此时皇上还是念往日情分。

“春娇先关入掖庭看管,若四皇子无事再说。”皇上看向跪在面前的小宫女,不知究竟想何,最后面无表情的下令。

春娇平淡领旨,跟内侍监离开,她本来只想小报复一下四皇子和香秋,但她没想到,四皇子真敢前日躲着众人去了池边,不慎滑了下去,这下若四皇子真死了,她也会跟着陪葬,她才十三岁,一点也不想死。

香秋僵在原地,被内侍监直接拖走,完全没有平常那副“主子”样,狼狈不堪。

皇上喟然长叹,让众人起身,又吩咐王皇后在这守着,他则先回太极宫处理政事。

殿内安静许久。

林淑妃嗤之以鼻道:“皇后今日应当高兴吧?”

“你瞎说什么呢?”王皇后庆幸李兰跟着皇上一块走了,不然眼下情境会更难堪。

“今日这一闹,皇上定觉得是我们母子俩个活该,连个宫女都管不好,敢直接报复皇子,而你教导的李兰,却明事理,对李兰上心,也会对李珲上心,我的女儿又给你的儿子做了嫁衣。”

“淑妃,你怕不是昏了头,李玦病成那样谁不心疼,就算是他行为不堪,可有人会认为这是报应吗?你现在该冷静下来,做好主心骨。”王皇后不知林淑妃在这会儿,还有精力在疑神疑鬼的发疯闹事,但一想兴许是急火攻心,好言劝导。

林淑妃不再说话,待众人走后,坐在李玦一旁,见他脸色苍白却透着不正常的嫣红,默默揪心落泪。

医侍再如何努力,也无力回天,四皇子李玦,还是申时三刻前后咽了气,时年九岁。

林淑妃在正殿里大哭,哭闹够后,蹲坐在地上,拿着四皇子李玦幼时玩的玩具,止不住地流泪,二皇女李鸢、五皇子李珞、六皇子李瑶,几个孩子就站在外面,悲伤不已。

李珞虽也难过,但不解地问阿姐:“为何四阿兄一走,阿娘悲伤成这样,未免有些过了?”

李鸢长他们几岁,自知缘由,但也不能说:“就像《战国策》中‘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阿娘便是如此。”

殿内的林淑妃小声念叨:“是我没有福气,自以为先生下皇长子,就能高枕无忧,可未满周岁而离我去,再次生育了个女儿,令我心急,可偏偏又小产,那胎已五六个月,是个皇子,千辛万苦生下玦儿,我怕养不大他,担惊受怕,不敢责问一句话,却落水成疾,我真以为他会长大成人,是活下来的第一个皇子,才九岁,为什么要离娘远去,为什么?为什么?”

王皇后将此事禀告于皇上后,皇上再生白日里的气,此刻脑海中也只有李玦的音容笑貌,于心不忍,不多时写下圣旨:四皇子李玦,少年英才,意气风发,心怀热忱,可天不假年,年仅九岁,追赐为陈王,诏告天下。

春娇毫无意外,被皇上下令自尽,李兰偷偷跑去见她,春娇正静静等着,看见一袭罗绮裙,正是四皇女李兰,她一转身装作未瞧见。

“你明明认出我来了,为何装作看不见?”李兰走进去,俩人仅差几步远的距离。

“四皇女,我一介将死之人。为何要见?”

“因为我想救你,而且我也能救你。”

“救我?”春娇不屑一顾,她放肆笑出声,笑着笑着哭出来,“我算什么,值得一国皇女救?”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明明是不起眼的小宫女,平白无故,就成了受气包,又要受不该受的惩罚,心有不甘,想小小报复一下,没承想碰上陈王犯贱偷溜到池边,又再次落水,你也要牵连致死。”

李兰怜悯道:“我在皇上那里受宠,救你一命也能做到。”

春娇摇了摇头,看了眼,暗无天日的牢房,心灰意冷到:“我活下来,也无法出宫,在这宫里只能做一辈子粗活,生不如死的活着,不过四皇女您是个好人,能不能将我亲姐多照看几分,我不想她受我牵连。”

李兰猜到春娇不想活,这个宫女经历这一遭后,早就对世道失望,活下来也痛苦,于是她同意了善待其姐的请求。

李兰回凤阳宫后,去救王皇后,王皇后不忍心李兰小小年纪见那么多人间险恶,答应了此事。

冬青在短时间内经历大落大起,整个人都很蒙,当她知自家妹妹的壮举后,既有不解,但也有说不出的解气,可四皇子一死,自己妹妹也一命呜呼,而她因此被人欺负。

直到几日后,一道懿旨,成了凤阳宫的宫女。

大宫女修心把冬青领到英梧殿,英梧殿,布置典雅情趣,无浮华之感,前面种不少花木,偏右处一棵石榴树下,扎着小秋千,无过多装饰。

李兰正坐在正门口处,看面前水仙织花样,见修心姑姑领人来了,才拍拍衣服起身。

“修心姑姑,你去忙吧。”李兰示意冬青跟自己进来,“你多大?”李兰见冬青身量与修心差不多,但瘦了不少。

冬青赶忙跪下,语气紧张:“奴婢今年十五。”

李兰把她拉起来,“这是做甚,我这里可没有动不动跪下的规矩,不犯大错我不会为难的。”

“谢四皇女,不知四皇女为何要奴婢一个粗使家伙。”

“你妹妹,我本能救她一命,可她说还有个阿姐,用自己的命换我护你周全,你现在是要为两个人活。”

冬青呆呆在原地,泪水蓄满眼眶,“我的傻妹妹,她何必呢?”

“或许是不想没有尊严的活,想着拼一次,未想到撞上件大事,连命都搭上去了。”李兰淡淡解释,然后话锋一转:“你叫什么?”

“奴婢叫冬青。”

“冬青,是取自‘在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吗?”

“奴婢不知此诗何意,只是人牙子捡到我们姐妹时随意而取。”冬青疑惑不解,她这样的出身,哪里来的有机会想好寓意的。

李兰思考片刻后,再度开口:“既然随意取的,便不要了,我想了个名字,叫山茶,仍取自‘似有浓妆出降纱,行光一道映朝霞’是朝气之意,希望你也能如山茶花般朝气。”

“山茶明白。”她来了凤阳宫,又被四皇女赐名,这无不表明,她成了四皇女身边的宫女。

“你是尚食局出身,可会些?”

“奴婢入宫前就已会些简单点心,花样不多。”

“无妨,你跟着修心姑姑学,她现在事宜过多,希望有个副手帮衬着点,你可要好好学。”

凤阳宫里的山茶花正巧到盛放的日子,诸如“十八学士”“雪塔”竞相争奇斗艳,李兰轻折断一朵纯洁无瑕的山茶,别到山茶耳边。

宫里的景色年年岁岁花相似,也没有多大的变化,只是岁岁年年人不同罢了,雪的落下,宣告着旧一年即要结束,人人盼着新岁来临,好洗去一年的霉运。

皇上例下令,新春宴认真操办,以祈福运,万不可再如今岁般先后无两位皇嗣,这不如此不幸之事。

也许是只祈福了皇嗣,而忘了他人。

秀仪宫。

自打陈王一走,林淑妃消沉起来,在她眼中其余几个孩子加起来,怕不是都比不上李玦一人,无形之中,把人事皆明白的二皇女推远了。

李鸢十岁的年纪,早知晓一切,她也心痛弟弟早逝,但也心寒阿娘的不讲是非,自己跟两个弟弟还在,阿娘总对着唉声叹气,弟弟们还小,让她只能独自承受。

这日,李鸢亲手做了阿娘最爱的糕点,来到秀仪宫正殿,菱秋姑姑正陪着,见她来了,主动起身。

“阿娘,这是儿亲手做的点心。”李鸢打开食盒正是酥油饼,个个相貌极好,只看一眼便食欲大开。

“玦儿在时,最爱吃此物。”林淑妃见物伤人。

“此物是阿娘最爱,这几年阿娘操劳辛苦却忘了自个的口味。”李鸢将糍点摆在林淑妃前,示意尝尝。

“你在怪我?”林淑妃听出怏怏不乐感,抬头看向自己的大女儿,有种错位感,怎的扎两条小辫的小姑娘,一瞬间长成了少年的年纪。

她感慨万千,摸着李鸢已显清丽的脸庞,百感交集道:“鸢儿,你十岁了,都十年过去了。”

“阿娘,您不止一个孩子,我和弟弟几人,还要靠您而活呢。”李鸢说完,遂行大礼于殿中。

1.出自唐朝刘禹锡的《赠乐天》“在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冬青因为太平凡,所以许多人一见而过,但是到了隆冬,万木萧条,雪花压枝时,就会发现冬青的美;暗喻诗人虽然自己中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但晚年相对比较发达,就像严寒之中的冬青树,表达了诗人能辩证地看待事物、通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2.明末画家文震亨的诗。《山茶》原文:似有浓妆出绛纱,行充一道映朝霞。飘香送艳春多少,犹见真红耐久花。

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出自唐代诗人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下镇九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