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下镇九渊 > 第15章 下镇九渊

下镇九渊 第15章 下镇九渊

作者:陈小胖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12:59:29 来源:文学城

淑妃被废位后,下令关入掖庭,皇上自觉有愧,让人好生照看,不许苛待,她所生的几个孩子,年龄也都大了,不用再交由其他妃子抚养,就干脆住在毓贞宫内,不必来回折腾。

皇上认为毓贞宫久不住人,让人在西角重起了一座殿,名叫昆山殿的地方,成了四皇女李兰的住所。

李兰见此情景,与阿爷商量让七皇子一同搬进来,原是不该同意,但史修仪的状态越发差,怕是无精力照看,恰巧李珲也已六多岁,也可以独住,更何况姐弟俩关系好,于是应允。

次年,永昌侯守完孝,礼部择了几个吉日,皇上随手指了个定下,大皇女封清河公主,食邑八百,出降于永昌侯柳氏。

二皇子李瑛已然十五,到了成亲的年纪,指了淮阴侯的亲妹—秦玑,获封齐王,出宫开府。

废妃杜氏虽品性有亏,但李瑛仁孝,恳请善待生母,皇上见沈妃多年教导有方,也允了此事,接回宫中,给个从六品的待遇,只不过齐王离开京城去了封地。

星云流转,迎来永辉二十三年。

京城内,在一众雄伟的世勋府中,有座很古旧的宅子,那是开国元勋静国公苏家的府邸,但后人再无水花,也无才干,早早落没了。

现在这宅子的主人—苏宁,爵位仅是个开国县男,至于食邑七百户,高宗时曾下令无功一律减八成,像苏家这情况早被削无了,靠着每年160石禄米,和年俸二十两银子度日。

这日是苏宁长子的生辰,已经十六的年纪,按理早应说亲,可这周围的世家大族看不上,同样的落败门族觉得苏铭整日游手好闲,走鸡逗狗,实在非良人,不敢把闺女托付。

“你阿兄去何地闹了?”苏宁来回张罗好几圈,只看见刚从妻子房内出来的苏乔。

苏乔累得额头生汗,倒显得他更加唇红齿白、面如玉冠,超逸的气质与苏家败落格格不入,他不光是相貌出众,传统的君子六艺也恳于用心。

“阿兄可能与友人出去庆生了?”苏乔斟酌半天,最后放弃,还是实话实说,他是家中次子,在其下面有个同母小妹苏然,和姨娘生的幼弟□□。

“真是越发胡闹,自个阿娘都病入膏肓,他还在外面与那狐朋狗友乱混!”苏宁气得不轻直咳嗽了半天。

“阿爷,注意着身子。”苏乔上前顺气,无奈劝说道,闹了五六年,早明白自己阿爷,嘴上骂两句,轻飘飘过去了。

苏宁转身进了主屋照看妻子,苏乔则去了东阁房内,这个仅半开间的书屋,是自己求阿爷寻老师现搭的,因原先的书房,早被分家弄的七零八落。

后来见自己真有天资,奔走良久,才攀上关系,请了位老师教授自己六艺,而现在老师离去,因为教不了了,可家中的钱财无法再请好老师。

苏乔的大伯承爵后,被奸人所骗,搭进去了大多数家产,然后一命呜呼,连个子嗣也没有,小叔拿了部分银两后离开了京城,自家阿爷选择了承爵,因为觉得至少有个贵族身份,那么则要还债,每年的朝廷的俸禄一半要用来还债,周围的大族,提出为其还债,因为这老宅子突兀,条件是搬走,可阿爷说苏家的脸面不可丢,不同意,好不容易还完,阿娘生小妹时落下的病根,如今病成那样,奄奄一息,阿爷还积劳成疾得了肺病,阿兄又不着调,府上愈发破落。

苏乔摊开份书卷,谨慎抄写着,这是他寻的活,给贵族子弟抄录书籍,一本二百两银子,一月能赚个一千文,这样至少保证自己屋内的开销,阿娘病重,府上入不敷出,能省则省。

等抄到点蜡烛的时候,苏铭回来了,他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让人看着来气。

“你阿娘病成那般,连荣儿这个四岁孩童都知道端茶侍奉,你却在外面鬼混。”苏宁站在院子,显然是气得不轻。

“那又怎样!阿娘的病,与我何干!”苏铭含糊不清地大吼,大家虽听不清,可瞧嘴形也能明白,于是乎。

“家门不幸,生你这么个玩意,我这就去寻宗正司,把爵位继过于乔儿,说不准苏家还能东山再起!”苏宁一甩袖子,气势汹汹向门口走去。

“好呀,你去吧,去啊!”苏铭知道阿爷不会,于是直接坐在地上打滚,蛮不讲理地大喊大叫。

主屋内正陪着杜夫人的妾室张氏和苏小妹苏然,也被惊动,从屋内出来,两人习以为常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苏乔心累,忙碌一天只觉得此刻小小的院内站满了人,看着阿兄胡闹,丢人现眼,阿爷又开始咳嗽,只能自己主持大局。

“看够热闹了吧,还不赶快扶大少爷起身,你们几个去服侍老爷,明日凭我手中的符来领赏。”

张氏护着苏然,让下人带小姐下去,自己则与去劝慰苏宁,细声细语道:“老爷,何必生如此大的气,败坏自个的身子。”

“我怎能不气,他将来要承爵,就这副样子,还不如夺爵呢!”苏宁由张氏扶着来到偏房内坐下。

“阿爷这就是气话了,夺爵可不是好事。”苏乔忙完后,也来了偏房,阿娘重病,一切都挪在了此处。

“早两年还劝他多读点书,现在,唉,不惹事便是老天开眼了,幸亏你是个懂事的,要不然这苏家彻底完了。”

第二天一早,苏乔摸着黑起身,换上自己为数不多的好衣裳,打扮一番,出门去。

最近正值初春,今日又逢沐休,京城中不少达官显贵携人出行游玩,外番旅人这会儿也是每年最多的时候。

苏乔赶到一家租赁马匹的车坊,叫飞黄阁,小二迎面而来:“哎呀,小祖宗你可算是来了,老板急死了。”

刚学骑马时,家中无钱,苏乔与老师只每月租上两天,一匹品相极差的马,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为位京官,见他长相出色,打趣似问可会作诗,苏乔不假思索作出一首,让飞黄阁一日间客人增加不少,于是老板便说每月作一首诗,可以免费用。

“出什么事了?”苏铭见小二慌张询问,反而气定神闲。

“隔壁新开了家车坊,竟寻了名人作诗,弄的人皆去他那,咱这清冷了不少。”小二沮丧。

“你且看我的。”苏乔轻轻一笑,胸有成竹道。

两人走到京郊开阔处,无论是携亲带友,还是游景四方的人可不少,苏乔站在石头上,看了一圈,跳下来,走到一位身着不简单的男子。

“这有什么用?”

“若是京官世族,哪怕不熟悉此地,也不会眼神如此担惊迷茫,定是刚来此处不久,再看他穿着,虽是上好的料子,但用色单调,年纪也不大,为官的可能性大些。”

苏乔解释完,便主动上前,咬齿清晰舒朗:“打扰了,这位公子,请问您是不熟悉此地吗?”

男子一看,终于有人搭理,忙不迭回话:“正是,不知这位小兄弟?”

“我叫苏乔,是这附近为人做向导,方便大家熟悉或游玩此地的,公子可需要?”苏乔清脆的声音,配上较好的面孔,平白让人欢喜。

男子思考片刻后,“正有此意,鄙人姓江,名幕,字仍华润,不过小兄弟咱怎么弄?”

“江公子,不知您是什么情况?”

“噢,我原是晋阳县的县令,应做得出色,被调来长安,友人本说好今日沐休带我游玩,好熟悉一番,可他偏偏有事来不了了,令我十分不知所措。”

“那好办,那我们先去飞黄阁租一匹马,好以代步。”苏乔笑眯眯地说完,如同一个得逞的小狐狸。

江幕意识到被套话了,可见面前的少年笑靥如花,真叫人生不气起来,终于跟着走了。

苏乔虽喜欢用长相耍心眼,但业务水平可高出不少,干这一行的就是要会说话,还要说好听,苏乔可谓其中的佼佼者。

两人花了大半天时间,从京郊逛到市集,江幕竟都能对景色历历在目,由于苏乔学识较佳,相谈甚欢,倒显得不像雇佣,而是师徒或友人。

从西市出来,正巧碰上江幕友人,赵柏,他在礼部为官,是当太傅余老先生唯一徒弟。

“呦,这不是吏部侍郎赵侍郎吗?”两人一对上面,江幕不留情面阴阳怪气。

“明知近日事多,还应下带你游京城。”赵柏脾气温和,也不计较。

“幸亏,这小兄弟见多识广,这才对城中熟悉不少。”江幕迅速消了气,介绍起苏乔。

苏乔其实早瞧见了赵柏,苏家固然落魄,像赵柏他曾因苏府地基一事见过,还是怕有人认出自己的另一重身份,规矩问好后,拿了报酬便跑了。

“那人可不是什么小兄弟,他是静国公府苏氏的后人,只可惜苏家早落败了。”赵柏自然记得他,三年前几个勋贵闹到宗正司,他那时陪友人同去,只见,苏乔倒比苏宁口口声声家族门楣之流,更有定力。

“静国公?苏璟?可是太宗的大军师,当年的尚书左仆射,薨后追封为晋文王,怪不得言语谈吐不一般。”江幕如获至宝,完全沉浸在自己世界中,未明白赵柏所言含义。

苏乔这小子,隐瞒世族身份,参与商业活动中,虽非大事,只怕有心人,不过他赵柏也非恶人,能藏则藏吧。

江幕被指在门下省做事,初为谏议大夫,皇上有意锻炼几位皇子,见周幕是新任官员,且年岁较轻,暂时派给五皇子李珞辅助左右。

李珞满十四岁,初入朝堂,江幕是个话痨,常与其说与政事无关的志怪趣有一件让李珞抓住重点

果不其然,那日后飞黄阁的客人又成了榜首,不得不说这文人墨客的带货能力真是有效。

夏日正炎热,家中少水,又逢入不敷出,苏宁看着新来的两个丫头不顺眼,张罗要卖掉燃眉之急,苏铭不同意大闹一场,原因无他,这可是通房丫头。

苏乔见闹得鸡飞狗跳,无可奈何之下,把私房钱五两银子全拿了出来,他千辛万苦攒了五年。

苏宁一见银子,再看苏乔淡漠的脸,旋即猜到这是未来读书的钱,事已至此只装作不知。

顶着大太阳,苏乔同家奴们一共去运水,再挑回家中,热得不轻,他不得停下来擦汗,又重新拢了拢长发,可这一切被远处一人看在眼中。

“真仍卫风中言: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1.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出自《诗经》

2.我后来又查了记载,发现银子没有那么不值钱,在古代,尤其是唐以前的朝代,银子是很值钱的,所以把书里涉及的钱财都会改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下镇九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