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夏遇风辞 > 第1章 北行的列车

夏遇风辞 第1章 北行的列车

作者:谢卫中1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9 11:46:41 来源:文学城

有些夏天吹过的风,会记一辈子。

不是因为风里藏着荷香,也不是因为晒得人发懒的太阳,是因为风掠过耳边时,刚好载着一句没说出口的“再见”,和一段要走22小时的旅程。

我们的故事,就从2006年湖南涟源的那个夏天开始。

涟源火车站的广播里,重复着K186次列车的检票通知,尖锐的电流声混在蝉鸣里,让人耳朵发沉。

许惟舟背着洗得发白的帆布包,站在检票口旁边的柱子前,脚尖一下下踢着地面的瓷砖缝。包里面塞着两件换洗衣裳,还有奶奶偷偷塞的两百块钱,叠得方方正正,压在最底下。

“惟舟,过来把票拿好。”姑父张建军手里攥着两张蓝色的火车票,快步走过来,把其中一张塞进他手里,“等下跟着我,别乱跑,这趟车人多。”

许惟舟抬头瞥了眼姑父,没说话,只是把火车票攥得更紧了点。票面上“涟源——北京西”的字样,被手心的汗浸得发皱。

姑父比他爸矮一点,肩膀很宽,T恤后背印着“建军配送”的字样,洗得快要看不清了。他是昨天从北京赶回来的,专门来接许惟舟——准确说,是“押”着他去北京。

“还在跟你爸妈赌气呢?”姑父把他的帆布包往自己肩上挪了挪,包带磨得他肩膀发红,“你爸在电话里跟我急得嗓子都哑了,说你把班主任的茶杯都摔了?”

许惟舟的脚尖顿了顿,还是没吭声。

哪是摔茶杯那么简单。上周五下午的数学课,老班拿着他满是红叉的卷子,在讲台上喊“许惟舟,你是不是根本不想读书”,他当时脑子一热,抓起桌角的搪瓷杯就往地上砸,碎瓷片溅了一地。

后来老班把他叫到办公室,拍着桌子说“你这样的学生,我们教不了”,爷爷奶奶拄着拐杖去学校给人道歉,回来就坐在门槛上抹眼泪。晚上他爸打长途电话过来,没骂他,就说“惟舟,来北京吧,跟我们一起”。

他当时对着电话吼了句“我不去”,就把线拔了。

可姑父还是来了。昨天姑父的配送车停在学校门口,他刚走出校门,就被姑父拽住胳膊,说“跟我走,票都买好了”。

“检票了检票了!”旁边的乘务员挥着小旗子喊,队伍开始往前挪。

姑父推着许惟舟的后背,把他送进检票口:“别耷拉着脸了,北京比涟源热闹,你爸妈在那边开的熟食摊,生意好得很,以后你放学了还能帮着搭把手。”

许惟舟终于憋出一句:“我不喜欢卖卤味。”

“谁让你卖了?”姑父笑了,拍了拍他的后脑勺,“是让你去读书的,新龙学校,就在市场里面,都是咱们这样的孩子,你去了就知道了。”

穿过检票口,站台扑面而来的热气裹着煤烟味,让人鼻子发痒。K186次列车就停在轨道上,绿皮车身被太阳晒得发烫,车窗里探出好几颗脑袋,吵吵嚷嚷的。

姑父带着他找到12号车厢,挤过堆在门口的行李,好不容易才到了座位。许惟舟的座位靠窗,姑父坐在他旁边,把帆布包塞到座位底下。

“坐吧,这趟车要走22小时,晚上就在座位上眯一会儿。”姑父从包里掏出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几个茶叶蛋和两个馒头,“早上你奶奶煮的,先垫垫肚子,中午我去餐车买饭。”

许惟舟坐下,把窗户往下拉了点,风灌进来,带着站台边樟树的味道。他望着窗外的铁轨,延伸向远处的高楼——涟源的高楼不多,就火车站这边有几栋,比老家的房子高多了,可他还是觉得闷。

“在想啥?”姑父剥了个茶叶蛋,递到他手里,“是不是舍不得爷爷奶奶?”

许惟舟咬了口茶叶蛋,蛋黄有点咸,他点点头,又摇摇头:“不是。”

是觉得丢人。

明明都16岁了,还跟个小孩子似的,在学校闯了祸,要躲到爸妈身边去。明明之前还跟同学吹牛逼,说“我才不要去北京,待在老家多自在”,结果现在还是要坐上这趟北行的火车。

“你这孩子,就是嘴硬。”姑父看穿了他的心思,自己也剥了个茶叶蛋,“我跟你爸当年刚来北京的时候,比你还怂呢,连地铁都不敢坐,生怕坐反了方向。现在不也挺好?你爸妈的熟食摊,在城北市场的熟食区,都是老主顾,你去了,就当换个地方读书,没啥丢人的。”

许惟舟没说话,把茶叶蛋咽下去,又拿起一个馒头啃。馒头是奶奶蒸的,带着点甜味,他啃得很慢,好像这样就能把老家的味道多留一会儿。

火车“哐当”一声,开始动了。

站台慢慢往后退,樟树的影子也跟着晃,许惟舟把额头抵在冰凉的车窗上,看着外面的风景一点点变——先是火车站周边的房子,然后是成片的厂房,再后来,就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田野。

“睡会儿不?”姑父靠在椅背上,打了个哈欠,“昨天赶车没睡好,我先眯一会儿,到了郑州我叫你。”

许惟舟摇摇头,从兜里掏出个随身听,戴上耳机。里面是他攒钱买的磁带,放的是周杰伦的《千里之外》,歌声混在火车的“哐当”声里,有点模糊。

他就这么靠着窗户,看着外面的风景。太阳慢慢往西边挪,田野里的稻子被晒得金灿灿的,偶尔能看见几头牛在田埂上吃草——哦不对,不能提田埂,姑父说北京没有这个。

他赶紧把目光移开,看向远处的电线杆,一根接着一根,像串起来的糖葫芦。

不知道过了多久,随身听里的磁带转到了头,“咔嗒”一声停了。许惟舟摘下耳机,揉了揉发麻的耳朵,发现车厢里安静了不少,好多人都在睡觉,姑父也靠在椅背上,打着呼噜。

他从包里掏出瓶矿泉水,拧开喝了一口,水是凉的,顺着喉咙往下滑,舒服多了。

“小伙子,你也是去北京的?”旁边座位上的阿姨醒了,跟他搭话,“看着不大,是去上学还是打工啊?”

“上学。”许惟舟言简意赅。

“哦,北京好啊,大城市。”阿姨笑了,脸上的皱纹挤在一起,“我儿子在那边开饭店,我去给他帮忙。你爸妈也在北京?”

“嗯,做熟食生意。”

“熟食好啊,民以食为天。”阿姨又说,“你在哪个区上学?我儿子在朝阳区。”

“不知道,好像在城北市场里面。”许惟舟如实说。

“城北市场?”阿姨愣了一下,随即点头,“知道知道,那地方热闹得很,卖啥的都有。你可得好好读书,北京的学校,比咱们老家的强。”

许惟舟没接话,又把目光投向窗外。太阳已经快落山了,天空被染成了橘红色,田野里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突然想起昨天晚上,奶奶坐在灯下给他缝帆布包的带子,一边缝一边说“惟舟啊,到了北京要听话,别再跟人吵架了”,他当时没应声,现在想想,鼻子有点酸。

“醒了?”姑父不知什么时候醒了,拍了拍他的肩膀,“快到郑州站了,要不要下去透透气?火车会停20分钟。”

许惟舟点点头,跟着姑父站起来,挤过过道里的人,走到车门边。

火车刚停稳,车门就打开了,一股凉风吹进来,比车厢里的空调风舒服多了。郑州站比涟源站大多了,灯火通明,站台上有推着小车卖水和零食的人,吆喝声此起彼伏。

“要不要买瓶冰红茶?”姑父掏出钱,问他。

“不用,我有矿泉水。”许惟舟说。

“买一瓶吧,天热。”姑父不由分说,走到小车边买了两瓶冰红茶,递给他一瓶,“喝这个凉快。”

许惟舟拧开冰红茶,喝了一大口,甜丝丝的,带着点柠檬味。他靠在车门边的栏杆上,看着站台上的人来人往,有人匆匆下车,有人匆匆上车,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行李,朝着不同的方向。

“在想啥呢?”姑父也靠过来,喝着冰红茶,“是不是觉得这火车坐得累?”

“有点。”许惟舟老实说。

“22小时呢,能不累吗?”姑父笑了,“等明天早上到了北京,我带你去吃碗热乎的面条,你爸妈估计一早就去火车站接咱们了。”

“他们不用看摊吗?”许惟舟问。

“今天特意跟旁边摊位的老李说好了,让他帮忙看一上午。”姑父说,“你爸妈都想你了,尤其是你妈,昨天还跟我打电话,问你有没有带厚衣服,说北京的夏天比涟源干。”

许惟舟的心里动了一下,没说话,只是喝了口冰红茶。

他其实也想爸妈。上次见他们,还是去年春节,爸妈回来过年,带了好多北京的零食,给奶奶买了件新棉袄,给爷爷买了顶新帽子。他记得爸爸的手,因为常年卤熟食,指缝里总是带着点油色,却很暖和,上次他感冒,爸爸就是用这双手给她捂额头的。

“上车了上车了!”乘务员的声音传来,提醒大家火车要开了。

姑父拉了拉许惟舟的胳膊:“走了,该回去了。”

许惟舟点点头,跟着姑父回到座位上。刚坐下没多久,火车就又“哐当”一声,开动了。

郑州站的灯火慢慢往后退,最后消失在黑暗里。车厢里又恢复了之前的安静,只有火车行驶的“哐当”声,和偶尔有人翻身的动静。

许惟舟靠在窗户上,看着外面的黑暗。偶尔能看见远处村庄的灯光,一闪一闪的,像星星。他掏出随身听,又戴上耳机,这次放的是孙燕姿的《遇见》,温柔的歌声在耳边流淌,让他紧绷的神经慢慢放松下来。

姑父又靠在椅背上睡着了,呼噜声很轻。许惟舟看着姑父的侧脸,想起姑父这次回来,眼睛里都是红血丝,他心里有点过意不去,伸手把姑父搭在椅背上的外套,轻轻拉了拉,盖在他的肩膀上。

不知道过了多久,许惟舟也开始犯困。他把耳机摘下来,放在桌子上,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火车的“哐当”声像摇篮曲,让他很快就睡着了。

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站在北京的大街上,周围都是高楼大厦,爸妈站在一个熟食摊前,笑着朝他挥手,旁边还有个女孩子,手里拿着一支画着荷花的圆规,朝他递过来……

“惟舟,醒醒,快到北京了!”

姑父的声音把他吵醒了。许惟舟揉了揉眼睛,发现天已经亮了,窗外的风景变成了高楼和高架桥,火车的速度慢了下来,广播里传来“前方到达北京西站”的通知。

他赶紧坐直身子,把窗户拉到最大,风灌进来,带着北京清晨的气息——有点凉,还带着点汽车尾气的味道,跟涟源的风完全不一样。

“快把包拿出来,准备下车了。”姑父把座位底下的帆布包拖出来,递给许惟舟,“你爸妈应该就在出站口等着咱们呢。”

许惟舟接过帆布包,背上,心跳有点快。他看着窗外越来越近的北京西站,心里又紧张又期待。

火车终于停稳了。车门打开,人潮涌了出来,许惟舟跟着姑父,挤在人群里,慢慢往出站口走。

出站口的人很多,到处都是提着行李的人,还有举着牌子接人的。许惟舟的目光在人群里扫来扫去,很快就看见了爸妈的身影。

他爸穿着一件灰色的T恤,外面套着个围裙,应该是刚从摊上过来,围裙上还带着点卤味的香气。他妈站在旁边,穿着一件蓝色的衬衫,头发梳得很整齐,手里拿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什么东西。

“爸!妈!”许惟舟忍不住喊了一声,加快脚步跑了过去。

“惟舟!”他妈立刻迎上来,一把抱住他,声音有点哽咽,“可算把你盼来了,路上累不累?”

“不累。”许惟舟被抱得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

他爸也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睛里带着笑:“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走,咱们回家,你妈给你煮了鸡蛋。”

“姑父,辛苦你了。”他爸又转头对姑父说,“走,一起去摊上吃早饭。”

“不急,我先把行李放车上。”姑父指了指不远处的一辆小货车,车身上印着“建军配送”的字样,“我跟你们一起去摊上,帮你们看会儿摊。”

“行,那走吧。”

一家人说说笑笑地往外走。许惟舟走在中间,左边是妈,右边是爸,手里被妈塞了个煮鸡蛋,还热乎着。他看着北京西站周围的高楼,看着马路上来来往往的汽车,看着路边卖早点的摊位,心里突然觉得,好像来北京也没那么糟糕。

风从耳边吹过,带着清晨的凉意,也带着点卤味的香气。许惟舟咬了口煮鸡蛋,蛋黄的香味在嘴里散开,他抬头看了看天,北京的天很蓝,比涟源的天还要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