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夏夜晚风与少年行 > 第10章 竞赛前的灯火与共研的暖意

夏夜晚风与少年行 第10章 竞赛前的灯火与共研的暖意

作者:仓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9 23:12:11 来源:文学城

清晨的阳光像融化的金子,淌过星河湾小区的草坪,也跳过刘念初房间的窗台,落在摊开的竞赛复习资料上。纸张边缘被夜风微微吹卷,她用镇纸压好,红笔正圈在“中国四大石窟”那一行——笔尖顿了顿,想起薄晚柚昨天提到的麦积山石窟“栈道凌空”的特点,又在旁边补了个小小的栈道简笔画。

桌角立着那把浅蓝色的折叠伞,伞面上的水珠痕迹已被她用软布细细擦去,伞骨间还留着淡淡的柠檬香。今天要把伞还给吴老师,她想着,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伞柄。

公交站台的桂花香比昨日更浓了些。丁星禾裹着件oversize的厚外套,像只刚从窝里钻出来的小兽,吸着鼻子凑过来:“念初,你闻我是不是还有感冒味儿?我妈今早非要给我喷她的香水,说能‘以香攻毒’,结果现在闻着像颗行走的桂花糖。”

刘念初被她逗笑,伸手探了探她的额头:“烧退了,就是鼻音还重。资料给你带了一份,今天别硬撑,累了就趴着歇会儿。”

“哪能歇啊,”丁星禾接过资料,眼睛瞪得溜圆,“昨天你们整理的‘世界遗产名录’我还没背呢!尤其是那个‘科罗拉多大峡谷’,英文名怎么拼来着?”

“Grand Canyon,”刘念初在她手心写了一遍,“记住‘grand’是宏伟的意思,就好记了。”

进教室时,李竞瑶正站在黑板前,用白色粉笔勾勒莫高窟的轮廓。她画得极认真,连壁画飞天的飘带弧度都细细调整过,旁边用彩色粉笔标注着:“北魏——秀骨清像,唐代——丰腴华贵”。

“我把四大石窟的艺术风格分朝代整理了,”她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晨光,“大家看看有没有遗漏,特别是麦积山的‘泥塑传神’,于凌澄昨天说她看过实物图,要不要补充几句?”

后排的于凌澄猛地抬头,脸颊微红,指尖捏着笔记本边缘轻轻点头:“嗯……麦积山的菩萨像,衣纹像真的布一样,能看出布料的柔软。”她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笃定。

王星澄和桥知凌正把从图书馆借来的旅游百科全书往中间的拼桌上搬,书脊碰撞发出厚重的声响。“快看我找到的宝贝,”王星澄举起一本《环球奇观》,封面上是埃及金字塔的航拍图,“里面有狮身人面像的传说,说是工匠偷懒把自己的脸刻上去了,超有意思!”

桥知凌则在分发打印好的时间轴:“从良渚古城到三星堆,我按年代排的,重点标红了,背这个应该能省点劲。”

薄晚柚从书包里抽出个牛皮笔记本,扉页上贴着张她自己拍的云冈石窟全景照,照片边缘还粘着几粒石窟前的细沙。“这是暑假去大同拍的,”她翻开本子,里面是手绘的石窟编号图,“第20窟的露天大佛,耳朵就有5米长,站在下面看会觉得自己特别小。”

刘念初把雨伞靠在墙角,忽然觉得这场景像幅慢慢铺展的画——每个人手里的资料、笔记、照片,都是画里的色彩,晕染在一起,格外鲜活。

“那我们分块复习吧,”她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分工,“历史类由薄晚柚和于凌澄带,建筑类李竞瑶主攻,国外景点我和吴老师要了英文资料,星澄和桥知凌负责趣味性知识点,丁星禾……”

“我负责活跃气氛和给大家递水!”丁星禾立刻举手,晃了晃手里的保温杯,“我妈给我装了蜂蜜柠檬茶,说润喉,你们谁嗓子干了尽管说!”

教室里爆发出一阵轻笑,连最安静的于凌澄都弯了弯嘴角。

复习的节奏像钟摆一样规律。薄晚柚讲石窟开凿时,于凌澄会适时补充对应的历史事件;李竞瑶分析建筑风格时,薄晚柚会拿出手机展示不同朝代的斗拱结构图;王星澄说笑话提神时,桥知凌总在旁边帮她圆场“其实这个传说有史料依据”。

刘念初负责的国外景点部分,特意加了吴老师给的英文解说。讲到“埃菲尔铁塔”时,她忽然想起吴老师车里的门票:“吴老师说,铁塔第二层有个餐厅,窗外就是塞纳河,傍晚去能看到整个巴黎的晚霞。”

“哇,”丁星禾托着下巴,眼睛亮晶晶的,“以后我们要是能一起去就好了,念初当翻译,晚柚给我们讲建筑,竞瑶查攻略,星澄和桥知凌负责找好吃的,于凌澄记路线……”

“那你呢?”王星澄挑眉。

“我负责拍照啊!”丁星禾理直气壮地举起手机,“我的自拍杆可是专业级别的!”

又是一阵笑闹声,连窗外的阳光都像是被惊动了,透过玻璃在课桌上跳得更欢。

中午拼桌吃饭时,饭盒摆了满满一桌。李竞瑶的三明治夹着自制的鸡蛋酱,蛋黄的绵密混着生菜的脆;丁星禾的小米粥熬得糯糯的,上面撒着一把南瓜籽;刘念初的番茄炒蛋带着点焦香,是她昨晚特意多炒了会儿的;于凌澄从家里带了腌萝卜,酸脆爽口,瞬间被抢光。

“说真的,”桥知凌嚼着萝卜条,“要不是为了竞赛,咱们还没机会这么凑在一起吃饭呢。”

“就是,”王星澄点头,“以前总觉得于凌澄不爱说话,现在才发现她知道的比谁都多;薄晚柚看着冷冷的,讲起古建筑眼睛里有光;还有李竞瑶,你画的飞天也太好看了,堪比美术生!”

被点名的几人都有些不好意思,李竞瑶推了推眼镜,耳尖泛红:“我小时候学过几年工笔画。”

薄晚柚低头抿了口粥,嘴角却悄悄扬起个浅弧。

下午英语课的预备铃响时,吴老师刚走进走廊,就看见刘念初抱着资料在等她。“吴老师,伞还给您。”她把折叠伞递过去,又指了指资料上的英文段落,“这个‘罗马斗兽场’的建造材料,您能再讲讲吗?”

“当然,”吴老师接过伞,指尖触到温润的伞柄,想起昨晚送她回家时,小姑娘望着窗外雨景的认真模样,“斗兽场用了混凝土和火山灰,这种材料很特别,遇水会更坚固,所以才能经历两千多年的风雨……”

她讲得细致,刘念初听得专注,走廊里的风带着桂花香气,把两人的对话轻轻送进教室里。丁星禾扒着门框偷看,捅了捅李竞瑶:“你看吴老师,讲得比上课还认真呢。”

傍晚的霞光把教室染成暖橘色时,复习还在继续。薄晚柚带来的《中国石窟艺术全集》被传看了一遍,画册里的麦积山栈道果然如她所说,悬在峭壁间像条银链;于凌澄背出了《徐霞客游记》里描写云冈石窟的原文,“雕饰奇伟,冠于一世”,听得众人连连惊叹。

丁星禾的手机突然震动,是她妈妈发来的语音,嗓门洪亮:“禾禾!速冻饺子买两袋就行!别买成汤圆了!上次你把汤圆当饺子煮,全家人嚼了一晚上糯米球!”

全班笑得前仰后合,丁星禾红着脸去捂手机,却被王星澄抢了过去:“阿姨放心!我们监督她买饺子!顺便问问您做的饼干还有吗?上次的超好吃!”

暮色漫进教室时,刘念初按亮了灯。暖黄的光晕里,六个人的影子投在墙上,时而因为凑看同一页资料而叠在一起,时而因为争论某个知识点而分开,像一群跳跃的音符。

“差不多了,”刘念初看了看表,“今天就到这,大家回去早点休息,明天我们过一遍模拟题。”

收拾东西时,薄晚柚忽然从书包里拿出个小盒子,里面是六颗用彩纸包的糖:“我妈做的,柠檬味的,说能提神。”

糖纸在灯光下闪着微光,丁星禾剥开一颗塞进嘴里,眼睛瞬间亮了:“跟吴老师车里的味道一样!”

走出校门时,夜风带着凉意卷来桂花香。路灯亮了,把她们的影子拉得老长,并排投在人行道上。丁星禾哼着跑调的歌,王星澄和桥知凌在数天上的星星,李竞瑶在手机上查明天的天气,薄晚柚和于凌澄走在最后,偶尔低声说几句关于石窟壁画的细节。

刘念初走在中间,听着身边的笑语,忽然觉得心里很满。竞赛的紧张像被温水泡开的茶,渐渐淡了,剩下的是一种暖暖的、踏实的味道。

公交到站时,她回头望了望学校。二号楼的灯还亮着,那扇属于102班的窗户透出暖黄的光,像只睁着的眼睛,温柔地望着夜色里的街道。

车子启动时,她摸了摸口袋里那颗柠檬糖,糖纸的边角硌着掌心,像个小小的约定。或许比赛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刻——她们一起在灯下翻资料,一起为某个知识点争得面红耳赤,一起分享妈妈做的饭菜,一起在暮色里走着,影子交叠又分开。

这些细碎的瞬间,像串起来的星星,在青春的天空上,亮得格外温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