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开学那天,舒婉和陆京川一起去报到。他们被分在了不同的班级,舒婉在一班,陆京川在三班,隔着两层楼。虽然不在一个班,但他们还是会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去食堂吃饭。
高中的课程比初中难了很多,陆京川依旧是学霸,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而舒婉的成绩只能算是中等。她开始变得焦虑,担心自己跟不上陆京川的脚步,担心他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陆京川看出了她的心思,每次放学都会帮她补习功课。他们会在学校的自习室里待很久,直到自习室关门,才一起走回家。有时候,舒婉会觉得很累,趴在桌子上不想动,陆京川就会递给她一杯热牛奶,摸摸她的头:“别着急,慢慢来。”
舒婉喜欢陆京川摸她头的动作,很温柔,让她觉得很安心。她也喜欢看陆京川认真做题的样子,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仿佛给了他一层光环。那时候她觉得,陆京川就是她的光,是她努力的方向。
高一那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学校组织扫雪,舒婉和陆京川被分到了一组。他们拿着铁锹,在雪地里铲雪,手冻得通红。陆京川看见她的手在发抖,把自己的手套摘下来给她:“戴上,别冻着了。”
“那你呢?”舒婉问。
“我不冷。”陆京川笑了笑,继续铲雪。
舒婉戴上陆京川的手套,手套很大,却很暖和,里面还残留着他的体温。她看着陆京川的背影,心里暖暖的。扫完雪后,他们一起去食堂吃了一碗热汤面,面条冒着热气,驱散了身上的寒气。
高二的时候,陆京川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不仅成绩好,篮球也打得好。每次他打篮球赛,场边都会围满女生,喊着他的名字。舒婉也会去看,她站在人群后面,看着陆京川在球场上奔跑、投篮,心里既骄傲又有点失落。她觉得,陆京川就像一颗星星,越来越亮,而自己只是一颗普通的石头,越来越不起眼。
有一次,陆京川打完篮球赛,舒婉递给他一瓶水。他接过水,喝了一口,然后对她说:“舒婉,你怎么总是站在后面?”
“人太多了,挤不进去。”舒婉小声说。
陆京川看着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下次站到前面来,我看得见你。”
舒婉愣住了,她看着陆京川的眼睛,里面满是认真。她点了点头,心里的失落一下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欢喜。
高三的日子变得更加忙碌,所有人都在为高考奋斗。舒婉和陆京川见面的时间越来越少,他们只能在课间的时候匆匆见一面,说几句话。有时候,舒婉会在自习课上写一张小纸条,托同学带给陆京川,上面写着“加油”“别太累了”之类的话。陆京川也会回她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也是”“注意休息”。
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月,学校放了两天假,让大家回家调整。舒婉和陆京川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梧桐树叶已经开始发黄,落在地上,踩上去沙沙响。
“陆京川,你想考哪个大学?”舒婉问。
“北京大学。”陆京川毫不犹豫地说。
舒婉的心里咯噔一下,北京大学是全国最好的大学,她知道陆京川有这个实力,可她自己,连考上一本都很困难。她低下头,小声说:“我可能考不上北京大学。”
陆京川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她:“舒婉,别担心,你只要尽力就好。不管你考哪个大学,我们都可以经常见面。”
“真的吗?”舒婉抬起头,眼里满是期待。
“真的。”陆京川点了点头,然后从口袋里拿出一枚硬币,递给舒婉:“这枚硬币送给你,祝你高考顺利。”
舒婉接过硬币,上面印着国徽,闪闪发光。她握紧硬币,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就算考不上北京大学,也要考到离他近一点的地方。
高考结束后,舒婉和陆京川一起去了北京,参加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舒婉知道自己希望渺茫,可她还是想试一试,想和陆京川站在同一个地方。
自主招生考试的结果出来了,陆京川通过了,而舒婉没有。舒婉拿着成绩单,心里很难过,她觉得自己和陆京川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陆京川看出了她的难过,安慰她说:“没关系,舒婉,你还有高考,你一定可以考上自己喜欢的大学。”
舒婉点了点头,可心里还是很失落。她知道,陆京川要去北京大学了,而她,可能要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和他分开了。
高考成绩出来那天,舒婉考上了南京的一所大学,而陆京川如愿考上了北京大学。舒婉拿着成绩单,没有开心,只有难过。她知道,她和陆京川,要开始各自的人生了。
送陆京川去北京上大学的那天,火车站里人来人往。舒婉看着陆京川,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只说了句:“到了学校记得给我打电话。”
“好。”陆京川点了点头,然后抱了抱舒婉:“舒婉,照顾好自己。”
舒婉靠在陆京川的怀里,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她知道,这一抱,可能就是他们青春的终点。
火车开动了,陆京川从窗户里探出头,朝舒婉挥手:“舒婉,再见!”
“再见!”舒婉也朝他挥手,直到火车消失在视线里,她才转过身,擦干眼泪,慢慢走出火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