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夕阳晚照 > 第48章 五味杂陈话人生~连载46~生男亦喜生女亦乐

搬到新家,喜事接踵而至,阴历五月初九。我生下第二个孩子,女儿。父亲似乎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喜悦,因为没如他的愿,父亲希望男娃多多益善,以期发家。父亲后来说他把名都起好了:官福,官寿,官禄。

不过我却对生女充满了极大的期待。我的办公房里到处贴着两三岁女萌娃的画。女同事一进我房就打趣道说,我天天盼女儿哩。母与女朝夕相处,互相熟悉,摸透了彼此的脾气,能互相包容体谅,日后少生嫌隙。

快要生的时候,医生开玩笑说,再生一个男娃,我连忙制止说:“不,不,要女儿哩”。等生下的那一瞬间,医生告诉我是女娃,我真是心满意足喜欲狂!那种如愿以偿,终得所盼的喜悦,简直是无以言表!

躺在病床上,真真是喜得合不拢嘴。老想说话,母亲多次提醒我:“少说,吸凉气哩”。我才闭上嘴。睡在产房的床上,不时扭过头看睡在我身旁襁褓中的女儿。她像一只小猫,过一会儿用微弱的声音哭几下。她的眼睛有点儿红,医生说可能是孕期吃辣椒过多造成的。下午老公用平车把我母女拉回家。

要女得女,喜不自禁。

母亲看我喜欢异常,说了一句,不管生男娃还是女娃都好,关键是儿女长大后,明事理,你老了心里有你。

想想可不是吗!女儿历来被称为父母的小棉袄贴心又温暖。但你往周遭人群瞅一瞅,有不少却成了的确凉。

邻村有一对老夫妻,有两女儿。把二女儿嫁出去,大的留在家招了一个女婿,以期照顾老两口晚年的生活起居,并给他们养老送终。谁知老婆子去世后,女儿与其父摩擦不断,不管和谁碰面闲聊时说不上几句,就说他父亲这也不对,那也是错,有时父女俩还干仗。气得老父亲就不愿意在家里待,不想见他女儿那个人。

我想这不也是女儿吗?怎么能这样对待老父亲?这个女儿应该扪心自问,你是怎样长大的?谁供你读书?谁又给你把楼房盖好?哪一个父母是十全十美的,老父纵有不对,他的功难道盖不住过吗?让你这样对待他!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近期报纸上登载了这样一则消息,有一老妇人年届80,她育有一女。去年她把她100平米的房子赠与女儿,并签署了一份遗赠抚养协议。她做梦也想不到房子过户给女儿,女儿竟对她不管不问,老妇人一气之下将女儿诉诸法院。要求撤销原来的遗赠扶养协议。你说气人不气人?女儿的眼下里只有房子。这还是小棉袄吗?

去年参加了一个本家侄孙的婚礼,所见所闻让我感动了许久。侄儿的母亲患有支气管炎,侄孙结婚那天,宾客云集,院子里人声鼎沸鼓乐喧天。此时我正和侄儿他妈坐在炕上,侄儿此刻忙乎异常。办事的人不断地向侄儿要这要那;不断地问侄儿,这事咋弄,那事咋办。在这异常忙碌之时,侄儿竟走到他母亲跟前送來了两个棉球,对他母亲说:“你把这两个棉球放到你耳朵里,要不然把你吵得难受”。

在这样忙乱的时刻,他竟把老母亲记在心里,送来两个棉球,真是体贴入微,真是关怀备至。回到家,逢人便说起这件事。能把老母亲病痛时刻记在心里,关怀到如此细微之处,难得!

还有一幅画面,至今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两个年纪六七十岁的儿子,一路替換着,背着90多岁的老母到医院看病。他们是朴实的农民,不会讲什么漂亮话,但他们却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孝顺,什么是尊老。

想想母亲说的话,看看眼前这些事例,不要眼巴巴地盼生女,说什么女儿是小棉袄。也不要虔诚地期盼生男孩,说什么男孩可以顶门立户延续香火。生儿亦喜,生女亦乐。只要儿女长大后,记着父母的辛苦与付出,懂得感恩,明事理,不管是男还是女,都是温暖父母心的小棉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