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系统要我助他成王 > 第48章 第 48 章

系统要我助他成王 第48章 第 48 章

作者:李无毓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8 21:23:30 来源:文学城

周王心系骊州百姓,刚正不阿,深受百姓爱戴。

历代王朝迭代,必是腥风血雨,大动干戈。

然周王能功成身退,全仰仗于他的识时务。

先皇册封太子之时,周王便自请分封,前往封地,庇佑一州的百姓。

逢年过节,也只是遣使者进宫面圣献拜礼。

周王为人敦默寡言,从不参与党派之争。

是一位存在感极低的亲王。

为了骊州的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较之于国相,李嗣。周王内心更偏向李嗣。

席面冷寂,周王妃饮了茶水,朗声道:“是非功过皆在人心,我替百姓感念大人的苦心。”

侍卫长冷哼一声,眉眼冷峻,“王妃若真心拜服,还请王妃日日讴功颂德,以示对大人的诚心。”

此话一出,面面相觑,被搅乱吃饭的心思,林婉云停住筷箸。

要知道骊州能度过这场灾难,全因李嗣等人日夜操劳,守着江边,亲自带人进山砍伐竹条,再将竹条编织成笼。

垒成一道道坚稳的石墙。

个中辛苦,自不必多说。

明眼人都知道的事实,侍卫长还要睁眼说瞎话。

林婉云自觉无地自容,埋起了头。

场下有人为李嗣打抱不平起来,侍卫长不甘示弱,在他眼里,李嗣仅是个普通人,除了会耍心思,哪里比得上大人。

国相身边的侍卫都是一手提拔起来的,知遇之恩恩同再造。

亦师亦友,侍卫长为其打抱不平,自然合情合理。

两帮人吵嚷着,侍卫长唰地亮出刀剑,周王一扫往日清和,敛声道:“将军,此处是我骊州地界,不是相府,还请将军不要意气用事。”

迫于矛盾激化,烧到李嗣身上,林婉云终于站出来。

“无论谁的功劳最大,骊州水患平息已是事实。”她慢慢起身,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打量,这其中一股灼热的视线照耀着她。

“既如此,天灾**面前更应万众一心,大丈夫何必拘泥于功过得失,做这些小女儿姿态?”

一席话说得人脸红。

众人哗然不语,她掷地有声,余光中与李嗣的目光相撞,她悄悄眨眼。

王妃出来打圆场,鼓瑟笙笙,场面恢复的热闹欣然起来。

借着气氛活络,便有人起了攀结的心思。

李嗣年纪轻轻,姿容华貌,又是此次灾情中的功臣,几个妇人召自家女儿轮番给李嗣敬酒。

李嗣招架不住,频频投来求助的目光。

她装作看不见,拿桌上的菜肴撒气。

骊州多水,夏日鲲鱼最为肥美,做法却稍显单一,有点类型于杭州的西湖醋鱼。

她尝了一口色泽红亮的鱼肉,味如嚼蜡,单单吃出一股醋味。

原来这就是吃醋的滋味,林婉云很不想承认,自觉丢脸,下了席面,往园子中去了。

李嗣扭头一看,席位上空空荡荡,只余满桌残羹剩饭。

他告罪一声,踏过石子路,往园子一头跟了过去。

府中灯火通明,主子们在前厅用饭,丫鬟婆子在后院赌钱吃酒。

园子无人值守,林婉云四处瞎逛,看看花草,喂池中的金鱼。

周王府不比皇宫,屋舍建筑都有了年头,空气中弥漫着腐旧的气息。

走了有一会儿,她坐在廊下歇息,靠着楼廊眯起了眼睛。

一路跟过来的李嗣见到这个画面,扯出一个温厚的笑,顺势挨着她。

林婉云被惊醒,看见李嗣并不惊讶,嗔怒道:“你来干什么?”

李嗣双目黑亮,似璀璨星辰中的一颗明星,“那你为什么要走?”

她走是因为吃醋,无名无分的,总不能当众宣誓李嗣是她的人吧?

虽然很想这么做,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可就大了。

“没什么。”她才不会承认,站起身来,快步往园子深处走。

李嗣跟着她,走到荷花池畔,岸边柳叶青青,水面漂浮着各式样,手工编制而成的手链。

意在去晦,记念亡故之人。

林婉云身边没有现成的手链,用柳枝编了一个,样式粗糙,还是李嗣手巧,缀了花朵,精美小巧。

交替地换掉她手里的草环,套上手腕。

“衔环结草,生死不负。”他这般深情款款地诉说,她兀然理解了他的意思,嘟哝着,“这算什么......”

腕骨上花环圆润,花朵簇簇,细嗅下淡淡的芳香味,花瓣颜色鲜艳浓烈炙热。

再看李嗣身上,被他要过去的简陋草环,未免太寒酸了些。

下意识想拿回来,她去争,去夺,去抢,李嗣不允,“你的永远都是最好的。”

离席这么久,侍卫长会怀疑的。

她小心翼翼收好花环,两人分开行路,李嗣特意绕远了,才回到席面。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周王中途就离了席,到了酒醉人心的时刻,欢欣过去便是箫凉。

趁着还未散席,周王妃有意为骊州死去的百姓超度,道场设在城外的寺庙,届时所有人都可以开斋诵经。

这次骊州之行,见证了咆哮的山水如何将房屋卷走,庄稼牲畜如何被洪水淹没,百姓是如何死于危难。

就算李嗣不去,她也会去的。

稍纵即逝,光阴荏苒。

到了道场这日,林婉云有国相的身份,周王妃为她安置了禅房。

至于侍卫,身上杀戮太重,有扰佛门清净,被住持挡在了门外。

李嗣也进了寺庙,禅房离她较远。

白日里,沙弥们跪在大殿里礼佛诵经,周王妃是人群之首,带领着众人齐齐跪拜。

王妃身边便是李嗣。

她瞧着他清瘦的背影,仰头跪乘间,是殿中雄伟庄严的佛像。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恍惚间,看见了属于自己的神明。

斋戒四五日,除却修养时辰,无事的时候,林婉云便在禅房消磨时光。

寺庙的后花园有一片竹林,绿意幽幽,日头毒辣的时候,她就躲在这里乘凉。

李嗣得空也会来这里,两人在亭子里说一些闲话,光天化日之下,并不会做什么。

亦或是捏捏手指,拉拉衣袖。

这日,她在房中歇息,听到外头闹哄哄的响动。

她住得地方远,香客和沙弥不会往这里来,拐过好几个门洞,院子里人头攒聚。

絮絮叨叨,议论纷纷。

拨开人群,寺庙门外有个黑口青面的男子,衣衫破烂,像是感染某种传染病,苟延残喘地爬到山门外,瘦成干尸的手腕搭在寺庙门槛上。

周王妃面色一凝,锦帕捂鼻,后退几步。

“先生可知道缘由?”周王妃问起身边的李嗣。

李嗣蹲下身,慢慢靠近男人,林婉云心中一急,“小心——”

万一被染上了,那就糟了。

李嗣回望一眼,并未多说,一个眼神就已足够。

他撩起那人的衣袖和裤腿,翻开口鼻和眼睛,深锁着双眉。

“是瘟疫。”

众人惊然,纷纷倒退数十步,住持叹了一声。

佛门无贵贱之分,人死在山门外,理由为其超度,奈何瘟疫横肆,抬进庙里恐惹惊惶。

置之不管万无此理。

诸人思索在三,竟在大殿争嚷起来。

“不能抬进来,万一惹了病,这算谁的?”

“那也是一条人命,撒手不管任由其自生自灭吗?”

“都别吵了,还是请住持主持大局。”

“诸位,与其在这里争吵还不如想办法怎么把人处置干净,横竖出不去,吵嘴就能解困了?”

林婉云听得心烦,原本找了个蒲团坐在角落,这下不得不起身。

“大家不必惊慌,只要大家保持距离,保持空间畅通,就不会被感染。”说罢,便召集众人疏散场地。

在诧异的目光中,她走出殿外,在花丛里翻出一叠口罩,分发给众人。

众人效仿着她的样子,手脚生疏别扭地戴上口罩,她拿着酒精喷雾,四处喷洒着。

小丫鬟深觉此人可疑,“王妃......”

周王妃只是道:“戴上罢。”

挥发的酒精气体盖过殿内沉闷的气息,她和李嗣出了殿门,查探门外气息奄奄的男人。

吊着一口气爬到这里,已经是强弩之末。

身子凉透了。

她给寺中上下都分了口罩,一人一瓶酒精,有人觉得她在装神弄鬼,怎么都不肯戴口罩,她挑眉吗,“那你还我。”

那人瞬间不吭声。

她和李嗣带了几个小沙弥,做好全方位的防护准备,抄起铁铲和担架出门。

将人抬至寺外的平坝处,挖了大坑,撒了石灰,亲自将人掩埋。

为了避免瘟疫横行,方圆十几里都被撒上了石灰。

等做好这一切,几人平安无恙回到寺里,众人这才放下心来。

到后半夜,寺外响起咚咚咚的敲门声,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似有气无力,苟延残喘。

原以为白日出现的男人只是意外,僧人未生防范,开门一瞧,三两个染了病的男人软绵绵倒地,身子恰巧撞在僧人脸上,打了个照面。

林婉云被叫醒,是李嗣在门外喊她。

她披衣起身,头发还是散开的,匆匆赶到大殿。

三个病人并排躺一处,黑口青面,瘟疫无疑。

住持再度阖眼叹息,亲手用白布遮盖住面容。

人心惶惶,更有消息传来,骊州封了城门,眼下所有人都离不开此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