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放寒假了,老师看外面天气阴阴沉沉的,担心下雪就提前放假了。砚青兴冲冲跑回宿舍收拾好自己的铺盖,等妮妮过来找他。
妮妮和大壮去他家借自行车了,说好了明天还回来的时候,顺便给他家送东西过来。
等两人把铺盖绑到车后座上,砚青嘴里还在嘀咕,要是学校准许一家人住在一起就好了,我们俩可以公用一卷铺盖,每次放假就不用带这么多东西了。
妮妮好笑的敲了敲他的头,都多大了,还跟姐姐一起睡,合适吗?砚青笑了笑,也意识到男女大防的事。不过又一想,他们是姐弟呀,不是单纯的男的和女的,而且有些家里穷的人家,不也是一大堆兄弟姐妹挤在一起吗?
两人刚出公社去往乡下的岔路口,就看到有个人背着大大的行囊在大踏步的往前走。砚青看着总绝对这走路的姿势有点熟悉,就问妮妮:“姐,你看前面那人是不是看着熟悉。”
“穿那么多哪能看的出来,估计是他走路有点像当兵的,你才觉得熟悉。”他们借住的王奶奶家的成武叔不就是当兵的,不过妮妮还没有见过。
“我们俩骑快点,去看一看。成武叔还是三四年前回来过一次,也不知道今年能不能排到假期。王奶奶过年的时候好孤单的。”
砚青听王奶奶说过,部队排假期会优先照顾年纪小的。成武叔刚开始当兵的那几年在探亲假上也是受到过优待的,现在该轮到其它人了。
老人自然是希望儿女能陪在身边的,可又更愿意他们奔向更好的前程,自己那点渴望和孩子们的前途比起来,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嗯。”妮妮嗯了一声,脚下踩快了一点点。砚青发育的慢,腿比她短一节,她要是真快起来,砚青在后面哼哧哼哧的也赶不上。
砚青超过那人回头一看,这不正事他们俩刚议论的对象嘛。“成武叔,你回来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也好让人过来接一接你啊?”
确定是熟人,砚青赶紧停下车。他还是小时候见过韩成武几回,他每次离开的时候,会去他们家住一晚。
“火车难得准点,还要转好几趟车,免得麻烦,我自己走回去也不费多大劲。”
“砚青,把我的铺盖放到你的车上,你坐我的车,把你的车给他骑。”童妮没见过韩成武,并不认得他,但三个人两张车,只能这样了。
“哦,对了,这是我姐姐,她妈妈和我爸爸结婚了。”
韩成武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也不说什么客套话,和砚青一起上手把两卷铺盖重新打包捆到了自行车后座。
三人一路快骑,一路东扯西拉的聊天。主要是砚青打听部队的事,和讲一些王奶奶的事。妮妮和成武都不是多话的人,偶尔才插几句话。
北风呼呼的吹,说话全靠吼。砚青不骑车了,身上起不来热量,紧紧的抱着妮妮的腰,脸贴在她背后,想靠着她挡点风。
砚青和妮妮现在基本上算是在王奶奶家常住了,直接把车骑到了他们家。妮妮斜撑着车,让砚青缓一缓僵硬的四肢再下车,不要莽莽撞撞的直接跳。
王奶奶正在大门口剥花生,看到儿子突然出现在门口,整个人都不知道怎么反应,刷的一下站起来,腿上的簸箕打翻了也不知道,里面剥好的和没剥的花生滚了一地。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王奶奶说着说着眼里就有了泪花。她是不懂儿子具体是做什么工作的,但她知道当兵的就没有不危险的。
当初为了赶走日本鬼子,后来又和老蒋打,死了多少人哪!她哪一天心里不是提心吊胆的,可又怎么样呢,她儿子不当兵保家卫国,别人家的儿子就要去做这事。而且呆在生产队也没什么前途,还不如出去奔一奔。
“王奶奶,你和成武叔先说说话,我和妮妮姐先回家去看看我爸爸,他还不知道我们回来了。”
砚青说完,跳下车和妮妮一起把铺盖抬进去,就赶紧溜了。他们俩可是很识趣的,才不会没眼色的打扰人家母子说私房话。
两人跑回去和韩成文说了一声,就又跑出去了。妮妮要去找田木林,让他帮忙准备东西。这小子头脑活络,尝到了甜头后也愿意冒这个险,两人已经合作小半年了。
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了,田木林的爷爷奶奶被那次批斗吓破了胆,两个儿子的死对他们俩的打击太大了,一直没有恢复过来,人过的浑浑噩噩的,根本就赚不了多少公分。
加上人太老实了,不敢反抗,被克扣粮食也是常有的事情。田木林要是再不奋起,不变通,一家人都快饿死了。他爷爷奶奶被他吼了一通,也不敢再继续反对了。
童妮本来是想让砚青就在家烤烤火,别出去了,外面冷,而且这也不是什么好事。可砚青在其它事上乖的很,什么都听她的,就是爱粘着她。
木林家住在七生产队的尾部,旁边是一条通往四生产队的大路,这个点路上人并不多。而且木林知道童妮今天要回来,会分神注意着路边。童妮到了,吹一声口哨他就会跑出来,几人把车推到不远处的小树林里谈事情。
童妮把大壮要的东西列成了一张清单,递过去给木林,问他:“今晚弄的齐吗?”大壮爸爸门路广,不止他们这一处。但是他也要维系关系,亲朋好友也喜欢托他弄东西,所以他们家要的量一向很稳定。
“有,今年每个生产队都大丰收,我家分的粮食也比往年多,在找相熟的人家换点,没问题的。”他说完也递了张小纸条过去,这是我们要的东西。
他们生产队离镇上远,本来物资就不富裕,有什么紧俏的商品,等他们知道消息的时候早卖完了。走童妮的渠道,物资有保证,还不用自己大老远的来回折腾。
“怎么,今年没人为难你们家了?”童妮好奇的问了一嘴。
她把车子靠在身上,抽出一直手捏了捏砚青的手,看他冷不冷。砚青跟着她办正事的时候,从来不插话,就怕坏了她的事。
他看起来乖的不得了,也不像是对这件事有兴趣的样子,童妮也不知道他跟着来挨冻有什么意思。
“嗯,我小幺嫁给了田爱国,今年没人敢为难我们家。”他们这边把爸爸和妈妈家最小的妹妹一律叫小幺或幺幺。
木林提起这件事时脸色不太好看,可见他并不怎么赞成这件婚事。虽然他们家也跟着得了实惠,可这样的实惠是被强迫来的,任谁也不会打心里喜欢。
“那行吧!我们先回去了。明天早晨还是老地方见。”老地方就是他们大队小学通往童妮家的那条大路边的坟地那块。
农村人多少还是讲点迷信的,一般没人会去那里。最主要的是,那是童妮以前抓兔子的老地方。
虽然她把自己抓兔子的窍门和科学养兔子的书都教给了木林,但是两人的活动范围不一样,互不影响。
等办完正事回去的路上,砚青见到周围没人了,马上搂着妮妮的腰,说:“姐,你好厉害啊!你比我们生产队所有的人都厉害,你都会赚钱了。”还是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的方式,她更像是一个牵线的中间商。
“就你嘴甜。等明天去公社还车后,我们俩去县城看一看,看能不能给你买一双小白鞋。”
听说现在城里孩子都流行穿这个,他们之前去了几次都没货。妮妮想着现在大冬天的,总不会还有人想抢一双单鞋了吧?
两人有说有笑的往家里走,商量着出了去百货商场,还要去哪里逛一逛,毕竟他们难得去一趟县城。最好要瞒着爸爸,他不喜欢砚青回去,怕他碰到胡桂花和她男人。
等两个孩子跑出去后,韩成武才拿出包裹,一件件翻出里面的东西拿给韩母。他手上攒了了不少票,就多买了一些据说很有营养的麦乳精,大白兔奶糖,肉罐头之类的,他们小地方的供销社比较难买的东西。
“妈,你留着自己吃,别什么都全拿过去给春红家。到时候成了就不说了,要是我们俩没成,不就是白白的给别人养了媳妇?”他也就是开玩笑那么一说,免得他妈舍不得吃,都送出去给他做面子了。
谁知道他话音刚落,他妈脸色就变了。“我肯定不会再傻傻的什么都往她家送了。我这是怕影响你在部队的情绪才没敢给你说,你那媳妇怕是保不住了,我看她早就开始不安分了。”
“这是怎么啦!她又干了什么事,能惹你生那么大的气?”韩成武看他妈是真生气,赶紧好笑的问。人还没有娶进来,就算她偷人又有多大个事,大不了这个婚约不要了呗,怎么就把人气成这样了?
“她和那于知青眉来眼去好些时间了,说不定有几年了。”韩母把自己如何换兔皮眼巴巴的给春红做了条围巾送过去,结果戴在了人家于知青脖子上,她找上门去理论,春红妈还帮她遮掩的事原原本本的和儿子说了。
后来她又撞破几次,春红爸妈都不认,也不愿意退婚。春红妈说要是男方主动提出退婚,那就算是男方的过错,彩礼是不会退还的。
成武妈心里那个气啊,现在越说越上头,越说越火大。
“行了,别气了。你儿子我条件也不差,还愁找不到老婆,大不了这个彩礼就当喂狗了。”
韩成武想哄他妈,奈何口才不好,不但没有哄好人,反而被她大力在背上拍了一巴掌:“你个败家子,说的什么胡话。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凭什么便宜那一家子丧良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