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下午,天空有些阴郁。
“学姐,我下午要去图书馆小组讨论,晚上可能直接在外面吃了。”顾云深背着他的深灰色双肩包,在玄关一边换鞋一边说,语气自然平常。
正在客厅假装看书的苏晚晴抬起头,心里微微一动,这正好为她接下来的外出提供了完美的掩护,无需额外解释。
“好,注意安全。”语气中有学姐对学弟的关怀。
“谢谢学姐,晚上见。”顾云深露出一个毫无阴霾的笑容,朝苏晚晴摆摆手,拉开门走了出去。
门关上的瞬间,公寓里只剩下苏晚晴一人。
她脸上的轻松神情立刻收敛,眼神变得锐利而专注。
她迅速回到房间,换上一身毫不起眼的深色休闲装,将长发利落地盘起塞进棒球帽,然后从一个伪装成化妆品收纳盒的夹层里,取出一枚比指甲盖还小的特制U盘和一套精密的开锁工具,妥善藏在身上。
苏晚晴站在经济学院大楼对面的咖啡馆里,透过落地窗观察着目标区域。
张明启教授的办公室在五楼,根据情报,他正在参加系务会议,预计有一小时四十五分钟的空档。
这次的任务并非简单的信息窃取。张明启与“暗码”的资金往来使用了高度定制化的加密信道,常规的远程入侵极易触发警报。
“镜界”技术部分析,唯一的突破口是物理接触——在他办公室的电脑上植入一个特制的硬件密钥嗅探器,才能在数据流出时捕获未加密的原始片段。
她压了压帽檐,走出咖啡馆,抱着一摞看似是学生作业的文件夹,步伐从容地走向位于走廊尽头的张明启教授办公室。
一切顺利。走廊无人。
她停在角落,通过隐藏在耳内的微型通话器对林枫说:“行动。”
信号那头的林枫立刻远程触发提前植入目标区域电路的“过载模拟信号”,后台系统误判线路电流超标,漏电保护器瞬间跳闸,整个楼层的灯光猛地闪烁几下,然后“啪”地一声,彻底熄灭。
张明启办公室的电子门锁因为瞬间断电而自动解除安保状态。
这种老式办公楼,为了应对突发停电,部分门锁确实设有短暂的断电释放机制。
应急信号传到了学校另一栋办公楼的电路操控室里,维修技术人员赶过来只需五分钟,苏晚晴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探测器的植入。
她没有丝毫犹豫,迅速拧动门把手,她闪身而入,轻轻将门虚掩。
苏晚晴背打开张明启的电脑前,插入U盘。程序自动运行,绕过基础防火墙,开始拷贝目标数据并植入监听程序。
进度条即将过半,时间也才过去一分钟。
突然,电脑屏幕右下角弹出一个内部系统警告:“检测到异常登录尝试,请立即联系网络中心!”
苏晚晴心头一凛。被发现了?不可能,她使用的漏洞是“镜界”最新的零日漏洞,常规扫描不可能发现!
难道是触发了他电脑上某个不为人知的私人警报?
数据传输只剩下20%,现在中断,前功尽弃,还会打草惊蛇。
就在她大脑飞速运转,思考强行拔除还是冒险继续的瞬间,那个系统警告窗口,又如同它出现时一样突兀地,消失了。屏幕恢复了正常,数据传输进度条依旧在稳步前进。
仿佛刚才的警告,只是系统一个无伤大雅的误报,似乎是被某个更高权限的指令瞬间清除了。
苏晚晴皱紧了眉头。这太奇怪了。
但任务优先。她压下心头的疑虑,紧盯着进度条。
百分之百,完成。她迅速拔下U盘,清理掉自己所有的物理和日志痕迹,关机。
再次确认走廊无人后,她如同一个普通学生般,自然地离开经济学院大楼,汇入校园的人流。
任务,有惊无险地完成了。
与此同时,校园另一端的图书馆小组讨论室里。
顾云深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并非什么算法代码,而是一个复杂的网络拓扑图,其中一个节点正闪烁着绿色的“安全”标志,旁边是“经济学院-张明启办公室终端-操作痕迹已清除”的字样。
他端起手边的保温杯,喝了一口水,神态悠闲。
耳麦里,传来手下技术员的声音:“老大,刚才差点触发那个老狐狸自己埋的隐藏警报,还好我们截流得快。‘镜界’用的这个新漏洞挺刁钻啊,差点就跟丢了。”
顾云深轻笑一声,在键盘上敲下一行命令:“漏洞是不错,但操作的人太依赖工具了。给她清理干净,别留下我们的尾巴。”
“明白。不过...老大,我们干嘛要帮她?”
顾云深看着屏幕上苏晚晴离开经济学院大楼时、一个路边监控捕捉到的模糊但利落的侧影,目光深邃。
“保护好你的‘猎物’,游戏才能玩得更久。”他淡淡地说,随即切断了通讯。
这次,他不过是提前帮她扫清了一个她本也可以、但需要耗费更多时间和风险才能解决的小小障碍罢了。
合上电脑,他看向窗外已然渐渐沥沥下起的小雨。不知道学姐“逛街”,有没有带伞?
而另一边,已经回到公寓附近的苏晚晴,站在一家便利店屋檐下躲雨。
任务完成了,过程也还算顺利,但那次过于及时的“帮助”,仍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她的心头。
她甩了甩头,试图将这荒谬的念头抛开。也许,真的只是自己运气好吧。
她深吸一口微凉的潮湿空气,推开了便利店的门。
至少,得买把伞,再买点东西,扮演好一个刚刚购物归来的普通室友。
苏晚晴挑了把朴素的长柄伞,又顺手买了几样蔬菜和一把挂面。提着购物袋走回公寓的路上,风夹杂着雨丝打在脸上,让她因任务而高度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下来。
“咔嚓”,苏晚晴打开门,公寓里一片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