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武周女官升职记 > 第18章 铜匦密报

武周女官升职记 第18章 铜匦密报

作者:芮祎Sophie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1 09:51:46 来源:文学城

初夏来得猝不及防。洛阳宫城在连绵阴雨后骤然暴热,太液池的蛙鸣彻夜不休,搅得人心惶惶。掖庭局的值房更是闷如蒸笼,冰供应早已断绝,据说是因明堂修缮耗资巨万,六宫用度皆从简。杜善伏在案前,轻薄的夏衫被汗水浸透,紧贴在背上,黏腻不堪。

她面前摊开的,不再是往日那些枯燥的籍账或注疏,而是一摞用深紫色绫帛紧束的卷宗——封口处压着狰狞的铜匦兽纹,象征着这些文书经由那座设在宫城四门的铜柜,直抵天听。

“即日起,你初核铜匦密报。”三日前,孔司记将一枚玄铁钥匙掷在案上,声音比铁更冷,“记住四条:不见人,不闻声,不追问,不存疑。”

铜匦。武则天垂拱二年所设,曰“延恩”,曰“招谏”,曰“申冤”,曰“通玄”。四方投匦者,皆得直入禁中,密奏御前。然不过数年,这四只铜柜早已成为告密、构陷、攻讦的修罗场。

杜善指尖微颤,用钥匙打开第一只铜匣。酸腐的墨臭扑面而来,混杂着某种类似铁锈的腥气。最上面是份揭发某县令“私藏谶书”的密报,字迹歪斜如虫爬,墨迹深浅不一,显是仓促写就。附着的“证物”是半页残破的《推背图》,边角还沾着暗红的指印。

她依例录档:“景龙三年七月初九,洛阳西市张三,告汜水县令李肆私藏**。”写至此处,笔尖一顿。去岁核验州县考绩时,她分明见过李肆之名——时任汜水令,因抗旱得力受吏部嘉奖,怎会突然卷入谶纬案?

第二份密报更显诡异,是弹劾一位刺史“夜观天象,图谋不轨”。告密者自称刺史府家奴,却能将紫微星垣说得头头是道,文中竟还引了《乙巳占》的僻奥篇章。杜善蹙眉——这等学识,岂是寻常家奴所能及?

第三份让她脊背发凉。薄如蝉翼的薛涛笺上,簪花小楷工整秀丽,内容却是揭发一对诗友唱和之作“暗藏反逆”。墨迹是上好的松烟,还带着淡淡龙脑香,分明出自贵家女子之手。所附诗稿中“金乌坠地玉兔升”一句被朱砂狠狠划破,批注曰:“金乌喻圣,其心可诛!”

值房愈发闷热,杜善却觉冷汗涔涔。这些密报如毒蛇吐信,每一口都咬在要害:谶纬、天象、诗狱——皆是女皇最忌惮之事。更可怕的是,告密者似乎深谙此道,字字句句皆往死穴里钻。

窗外雷声隆隆,暴雨将至。她推开窗,热风裹着太液池的腥气涌入,吹散满室墨臭,却吹不散心头寒意。铜匦之制,本为广开言路,如今却成了魑魅魍魉的通道。

雨点砸下时,她正打开最底层的密报。青纸墨书,格式规整,竟是弹劾北门学士王珺“结交藩镇,漏泄禁中语”。证据是其某日宴饮时一句“朔方军资恐有不继”的闲谈——此等宫闱私语,若非亲近之人,焉能得知?

杜善指尖发冷。王珺上月刚因星象案遭训斥,若再卷入藩镇疑云……她忽然明白孔司记那句“不存疑”的深意——在这铜匦面前,真假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女皇愿意相信什么。

暴雨如瀑,冲刷着宫城的重檐。值房门忽被推开,孔司记立在雨中,黑袍被淋得透湿,手中捧着只还在滴水的铜匦。她将匦重重搁在案上,水迹漫开,晕湿了刚录好的档册。

“今夜子时,清理此匦。”她声音沙哑,眼底布满血丝,“三份密报,皆涉‘明堂星象案’。”

铜匦开启的瞬间,血腥气混着雨水味扑鼻而来。第一份密报写在撕下的袍襟上,血书斑驳,指控钦天监某官员“篡改星图,诬陷忠良”。第二份是匿名奏,字迹工整如刻,详列某刺史与北门学士往来账目。第三份最是骇人——竟是半截断指,裹着张黄纸,上书:“臣以死明志,星变之事纯属构陷!”

杜善胃里翻江倒海,强忍不适录档。孔司记却面不改色,取镊子夹起断指,就灯细看:“指甲缝有墨迹,是文书吏的手。”她冷笑,“倒是忠烈,可惜蠢了些——女皇最恨的,就是胁迫。”

雷声炸响,电光映得孔司记面色青白:“可知为何让你经手铜匦?”她不等回答,自顾自道,“上月公主府那个递急件的小宦官,今早被发现在太液池溺毙。尸首捞上来时,怀里还揣着没送出的密报。”

杜善浑身一颤,想起雪夜那个浑身湿透的小内侍。

“这宫里,知道太多活不长,什么都不知道死更快。”孔司记擦净手,“铜匦是女皇的眼睛耳朵,咱们就是擦眼睛掏耳朵的人。擦得太净,瞧不见脏东西;掏得太深,碰着脑仁——都是死罪。”

她忽地压低声音:“今日起,凡涉星象案、藩镇事的密报,单录一册。”指尖在案上划了个圈,“公主府要。”

雨声渐歇,蛙鸣再起。杜善独自对着那册血淋淋的密报,忽然看清了铜匦的真相——它根本不是纳谏之器,而是悬在所有人头顶的利剑。女皇藉此聆听众生,更藉此让众生相互撕咬。而自己,正坐在剑刃之下,记录着每一滴落下的血。

晨光微露时,她将录好的密报册呈送孔司记。最新一页写着:“景龙三年七月初十,匿名投匦,告秘书省校书郎崔浔私修国史。”证据是其在家中宴客时一句“永昌年间事,恐需异日评说”。

孔司记扫过,提笔在“崔浔”二字上画了个圈:“可惜了。博陵崔氏这一辈,就数他学问好。”墨点晕开,如一滴泪渍。

杜善默然。她想起去岁海棠树下,那个笑着问她“吐蕃事如何处理”的绯衣青年。原来铜匦的獠牙,早已悬在每个人颈侧。

她回到值房,推开窗。暴雨洗过的宫城清新如初,唯有铜匦的铁腥气萦绕不散。在那只青兽狰狞的口器中,她看见了这盛世华章的另一面——一张由恐惧、猜忌和野心织就的巨网。

而执网之人,正高坐明堂,静听风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