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误载不害真意 > 第231章 处处空篱无人馆

误载不害真意 第231章 处处空篱无人馆

作者:鹤望兰chloe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4-08-17 15:48:45 来源:文学城

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曾在桥溪村办过兵工厂,并在山下种过粮食。这里地理位置具有天然优势,既可以躲过台风的正面侵袭,也可以免受兵匪之灾,世外桃源似得不受任何外界滋扰。

时至今日,却完全是一片遭人遗弃的状态,彻底成为了一座空壳子,只留下了那些矗立在山岭间的房子。

房子的砖瓦长期没有人来修缮,在潮湿环境的加持之下,青苔和藤蔓布于其中。

然而荒废多年,这里没有任何的电源,当然也是尽量不要使用蜡烛,以防发生大火。村民们把废弃的村庄和土地加以利用,开辟成了公共墓地。

天黑以后哪有一个人来?如果外地人非要去,野叟田父,乃至村口的妇女都会骂你一句: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何意羡就这么黑暗之中绿野仙踪,踩着古道上山,走到一块平地处,看到一座还未完全荒废的古墓,坟头摆着瓷碗和瓦罐。

过了无名墓,很快便是桥溪村的大片旧址了。

高大的老树快将房子穿插而过,村口两棵五十多米的木棉树形成了一道数十米左右厚度的植物墙,一股钻木求火,结绳记事的原始感。

户与户之间的缝隙很小,只能容得下一个人走过。每家每户的窗下,几乎都能找到几个大小不一的兽夹,或许当年的村民想出去买一次肉也不容易,还不如靠山吃山夹几只野生动物。透过破窗,窥见不少人家墙壁上的挂历日期显示是4月15日,正好是那场大火发生的时间。至今已经十多年了,这个村子的时间仿佛亦停留在了2000年出头。

何意羡七拐八弯,目标明确地走了快半个小时后,终于看到有一栋夯土墙的老房子。

半年前,那艘巨轮的冰室里头,在楚茗的囫囵尸身永恒沉入大海之前,曾经托付给何意羡两封书信。

除了白轩逸的,另外一封便是楚茗自己的绝笔信。里面居然有点善于曼衍虚辞的味道,可能写信人也害怕这封信落入人手,许多指代模糊,充满了既没有被证实,也没有被证伪的猜想。

文末甚至出现了一串乱码符号。

但其信中多次明确强调:何意羡,你一定要亲自回一趟桥溪村,我的家。我的家前面有一棵柚子树,红棚子,三个呈品字形状的木蜂箱。

可海难之后发生的事真是串成一圈的枷锁,单取其中一环难如登天。何意羡在香港养病期间,精力主要放在演戏。好不容易回到申城,有了些许自由的空间,料不到白轩逸竟也和他想到一块来了,比他更早地动了桥溪村的心思。

何意羡却不想和白轩逸明面沾上,对白轩逸的任何合作邀请,他只有以再“想想”进行推延,充当一个贪得无厌、谋财害命又冥顽不灵怎么也救不活的人,属实是一个蜕化变质的司法典型。你一个当官的,私账混入公账,公账混入私账,就是混账。所以应当划条鸿沟,不和白轩逸有毫厘的交通。

这样以后他出事了,白轩逸也是事先没有同谋,事后没有受益,不参加逐层追责。

否则说轻了,让人落下暧昧的口实,这对历史缘故形成的法庭夙敌,亦在这场反腐和扫/黑的两重大飓风中走到了一起,成了一对血肉交融的“同志加兄弟”;说重了,你白轩逸不李离伏剑,以身殉法,很难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交代。

以及,根据今晚听墙根的结果,桥溪村里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这件事口耳相传早已不是秘密了。很可能他晚来一步,楚茗所谓留给他的东西,早就被马主任等人搜走了。假使没有,何意羡也不想它先落在白轩逸的手里,故有此一夜访。

楚茗家的门没锁,看痕迹像是暴力破开的,进去看看吧。

凳子桌子还有厨具、算盘等东西,依稀有当年的模样。那大火过后,这个村子的人气已经相当枯竭了,仅剩的几户人家也显得独木难支,楚茗家便是其中之一。

房子里的物事七零八落,明显被人翻检、搜查过了,甚至房顶大面积的蛛网存在人为扯坏的迹象,像是有人拿条帚捅了好几遍房梁上有没有藏着东西。

勉强地来算,这房子一共才就两间屋。半垛烂了的墙,把吃饭的地方和睡觉的地方隔开,放在城市里现在比较流行,叫开放式厨房。但凡能储物的柜子、箱子都给人翻光了,什么也没有。

何意羡抬脚迈过两屋之间的“门槛”。手电筒的强光一照,映入眼帘只见满墙满墙的红奖状,经年累月,原本的大红已褪成了番茄红。

何意羡把手电筒往下照,只见肮脏的地上,小书包旁边散落着文具,还有一本红绿线条的田字簿。看那字迹……

——楚茗的小学日记?

「《我的一家人》:我的爸爸是一个木匠,我家是爸爸挪土砖搭成的土房子,没有柱子,爸爸就找来细铁丝把铁钩绑在了竹竿的梢头上,房子的侧墙用一根竹竿顶着。每次天气不好的时候,爸爸都要去加固一些。雨天对我家是个灾难,雨水会漫进来,可以没到我的膝盖。家里的桌椅都会飘在水上,好在床比较高,水碰不到床单。

有一次,水太大了,我爬到屋顶上,踩得屋顶吱吱响。阿姨为了让我别害怕,教我唱歌: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说个子来道个子,腊月重阳捞糟子。正月过节麻饼子,二月天寒穿袄子,三月数九烘笼子,四月过年耍狮子。五月去躲帐主子。六月惊蛰抱蚕子,七月清明坟飘子。八月立夏插秧子,九月端阳吃粽子。十月天热买扇子,冬月立秋烧袱子。

我唱着歌,但是我们养的鸭子顺着河开始逃走,阿姨跳下来忙着抓鸭。妈妈会把那些别人送的好衣服叠在泡沫箱子里,就那么飘着,雨太大的时候就系在树干上。冲走了也没关系,我去把木桶抓住,爸爸妈妈再把我提上来。在水里摸索几十分钟,或者摸索一个钟头就能找到。

可是,爸爸和妈妈结婚时的彩礼——电子琴就那么泡在水里,成了个摆设,再也听不了了。八十多岁的奶奶也会勒上裤子,拎一个塑料桶,我和阿姨一起把房间里的水舀到外面去。雨根本停不下来,爸爸还说可以在家门口支一张网,说不定能网到大鱼呢!但是,谁不想要一个不漏水的房子呢?」

何意羡在田字簿的正反面用指腹摸了一会,有点像神经质地检阅是否暗藏什么机关。

一无所获。可是手电筒四面一扫,角落里真有一张电子琴。

这里不是久留之地。但是何意羡搬了一块石头当琴凳,十指按压上去,音质坏损得厉害。

何意羡在静夜里弹起的那段旋律,却依旧像有节奏的清澈步子,马上就能引起山谷的回声,珠流璧转。

从横亘村落的小溪石桥上走过来,地上铺得几乎全是腐朽了的木板,走在上面嘎吱作响,离得老远就可以听到声音,更添了一丝未知的气息。

曲终,音乐可能停息,但余韵却始终存在。

这家里唯一的一面镜子早就碎了,何意羡将最大的一片三角碎片捡起来。端详了片刻,深深怀疑他是否真的白来了一趟。

黑夜像张开的梦网,一团拨不开的迷雾将他紧紧包裹其中。对着这面黑沉沉的残镜,他照着自己的眼睛,定神看了一会。

倏忽之间,镜中闪出第二张人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