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五月初八天气晴 > 第13章 梨园

五月初八天气晴 第13章 梨园

作者:姜楠不知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9 11:26:16 来源:文学城

发动机声音一响,在场的人眼睛都紧紧盯着张忠贵手里的施肥机。

将梨树所需的肥料混合后倒进加料斗里,坐在座位上,启动机器,人握住操作杆,前进、后退、转弯……

刀片翻滚间,白色的肥料颗粒依次而下,翻起的褐色土壤随后倾泻下来。

张洼村一带的人,以前施肥都是靠人精雕细琢。

据老人家的经验,肥料均匀洒在地表或者接触了树干会灼烧树木;而在树冠投影范围内,深20至30厘米处施肥,才是最好的施肥方式。

因为它既能够保证树汲取了营养,又避免了肥料被雨水冲刷走。

而以前人们的操作,就是围绕树挖一圈储肥沟,加入肥料后,把沟填起来。

这样一天从早干到晚,施肥没施多少。人倒是腰肌劳损,手上起泡,还黑了不少。

不过对于张洼村一带的农民来说,外貌乃是身外之物,虔诚种地才是上上之选。

半路出家的张宝儿可不这么想。

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在事实胜于雄辩的案例下,在场的人都知晓了一个道理—施肥开沟机施肥,比人更快、更高效。

因为眼瞅着不多时,两行梨树的中间,褐色带着湿气的土壤预示着肥料已经深深地埋在了里面。

张贤看向施肥机的眼神里隐隐带着股热切。

好马配好鞍!

前面整了个梨树授粉活动,现在又有个施肥机来助张洼村一臂之力。

今年这么多组合牌打出去,那肯定比往年收成要好得多!

看着这满园的梨树。

碧绿茂密的叶子、点缀其间的纸袋,短短一会功夫,张贤竟然觉得这施了肥的梨树和还没施肥的梨树,叶子明亮度完全就是两个样。

这梨树施肥也有个讲究。有句古话说得好,人养腿树养根。

秋季是施肥关键期。秋季采收后就开始施肥,主要以堆肥为主。

三五氮七九钾。

说的是三四五月份以氮肥为主,养花保果;六七**月份以钾肥为主,用来促进果实发育。

其它叶面喷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假如有了这施肥开沟机,那么大家今年的施肥工作,定会轻松不少。

地里的气氛一片轻松,胡文芳家确是**飞狗跳。

“我看白面馍馍把你们都吃肥了,嘴也吃刁了。还吃牛筋面,你天上的星星吃不吃?”

上夜班回家的张友安和端了盆白花花面粉出门的徐岚碰了个正着。

原本心情不爽利的张友安,看见那盆面粉,脸色一下子拉了下来。

“干嘛去呢?”

徐岚还没有反应过来,笑着说。

“姐说今天娃娃来呢,让给压下些牛筋面。我想着张娜明天也就回家了,正好一起压下了我们大家都尝上一口。”

“那牛筋面是什么非吃不可的东西吗?你们真是吃饱了撑的。”

将手里拎着的袋子往地上一扔,张友安气势汹汹进了家门。

随着与地面的撞击,袋子里装着的东西发出一声声响。饭盒脱离了盖子,滴溜溜滚了出来。

看着附着在碗底,油腻腻的饭渍。徐岚突然觉得,这好像和她的婚姻一样。

“你死哈了吗?站在门口不进来着!”

张友安按照平日习惯去厨房吃饭,见徐岚没有跟在他身后进门,又想起来那一大盆面粉,不禁越想越气。

走到门口,看见徐岚望着地上的饭盒发呆,张友安脱口而出伤人的话语,语气里的火药味十足。

一大早的好心情被张友安破坏殆尽。徐岚也是心头火起。

徐岚忍了几忍,才没把手里端着的这一盆面粉丢地上。

“你耳朵被驴毛塞住了吗?”

张友安还在门口看着徐岚,见徐岚没有动静,他又出声催促。

徐岚端着面粉进门,与张友安擦肩而过的时候,带起一阵风。

张友安眼睛死死盯着徐岚。看样子,仿佛要把徐岚生吞活剥了一般。

拿起自己的家伙事,徐岚出了门。

徐岚今天还是在村里栽花。

包村干部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花苗,看着就好看。

干部说这是为了建设美丽乡村而栽的。

徐岚现在没空管这些,她主要惦记的,是一天120的工钱。

张友安家,胡文芳一大早就推开门。

“友安,友安?”

胡文芳去了厨房一趟,见张友安吃空的碗筷摆在桌子,就知道她儿子回来了。

“友安啊?”

胡文芳一边喊着儿子,一边进了堂屋。

张友安刚刚躺进被窝。

“妈,咋啦?”

“你天天去外头上班,我担心你,来看看你。这一天看到你我才安心。没事,你睡吧。”

胡文芳抬头给张友安示意了一下,临出门前,她像是想起来什么一般。

“我昨天托徐岚给银巧儿端面的你知道不?文静中午些过来呢,让她舅妈给她压些牛筋面吃。”

“吃天上的星宿呢吃!那一盆面多少钱不知道吗?都够我们家吃一个礼拜的饭了!我今天就看着,你们不吃牛筋面,会不会被馋死?”

见儿子拒绝了自己的提议,并甩个自己一个火药炮,胡文芳没说什么,蔫蔫的出了门。

到了厨房,看见面柜上的脸盆,胡文芳走上前去。

冒尖的面粉映入眼帘,胡文芳夸张地哎呦一声。

“这个徐岚也真是的,压些牛筋面吃两口的,面挖了个多!”

胡文芳关上大门,嘴里骂骂咧咧地离开儿子家。

按照日常惯例,银巧儿早早起床,就开始倒灰做馍馍。

“灰”的意思,就是植物燃烧后的灰烬,具有碱性,可中和面团发酵一晚的酸性,产生的气泡使面团松软。

其中“蓬草灰”最佳。

后来,专家说“蓬草灰”有毒。涉及到“蓬草灰”相关的食物,其商家店家都被严格处罚。

久而久之,蓬草灰渐渐被食用碱所取代。

不知民间疾苦的专家,一张嘴就是这也不允许,那也不建议。

不允许百姓焚烧秸秆,因为会造成大气污染,却不建议相关工厂加强污废处理。

不允许就业青年晚婚少生,因为牛马不生牛马,他们以后没得牛马可用,却不建议相关部门提高薪酬待遇。

有很多专家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已经不知道具体的人间疾苦是什么样子了。

毕竟他们最穷的底线,无非就是自住一套房,出租一套房。

可是做馍馍的银巧儿不知道专家的话语。

她以为手里的食用碱,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此时的银巧儿只是想着,她多卖出去一个馍馍,她的张琦以后就少说一句求人的话。

“张琦,你快去问问你胡家太太,你说:太太,你们今天牛筋面还做不做啦?做的话我妈妈等着呢!听见没?我的宝?”

张琦点点头,转身出了门。

将机器预热好,银巧儿开始做马秀兰中午需要的牛筋面。

早上受了一肚子气,一个上午,徐岚的面色都不是很舒展。

直到到了马秀兰家端起碗,徐岚忍不住了。

“你咋啦?”同行的张晓丽见徐岚流泪了,多嘴询问。

徐岚摇摇头。“没啥。”

“把这牛筋面有啥吃的呢?全是机器膨大的,又不顶饿!”张贤端起一碗牛筋面,加了醋和油泼辣椒,夹了一筷子土豆丝拌匀,三下五除二一碗下肚。

“不过你还别说,这牛筋面时间长吃一下还香嗷!”

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张贤没吃出个所以然,他又跑去厨房加面。

“张贤你牛筋面还吃吗?不吃的话待会有酸汤面。”

马秀兰守在锅旁边,锅里翻滚着银丝一般的面条。

“都行。”

张洼村的人总会在莫名其妙的地方含蓄起来。

吃就是吃,不吃就是不吃。都行是什么意思。

但和他们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马秀兰也懂了张贤的潜台词—两个都要。

将调味料和葱花放锅底,加入刚刚好的熟油,激发香味,加开水、加醋,搅拌均匀。开胃的酸汤就做好了。

将银丝面捞到碗里,舀酸汤浸没;一人一碗下肚,这个中午,简直舒坦!

唉,人还是要吃些面肚里才舒服!”张忠贵吃完面,喟叹发言。

吃饭的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用以消磨时光,借此避开午间最热时分。可张晓丽却觉得自己发现了个秘密。

平时这个时候,徐岚早回家去了。因为徐岚要趁午休的间隔做些家务活,怎么今天没动静。

吃完饭的徐岚,有些不想回家。

一想到张友安今天早上发的神经,徐岚便有些难受。

“奶奶,我们下午再去压些牛筋面吧?我不够吃!”

“你个心小眼大的家伙,吃多少呢不够吃?”

“可是我晚上还要给我的朋友们分啊!况且我要的辣条你也没给我做上!”

“哎呦陈文静,你差不多得了!”

不说这个还好,一说这个,胡文芳也来气了。

“你说你妈也真是的,要你来吃牛筋面,就你来了。一个面粉也不拿,钱也不带。你有得吃就不错了,你还挑上了。”

胡文芳一想到儿子张友安今早对自己的冷脸,连带着对所有人都开始埋怨了起来。

小学五年级的陈文静听见这话,委屈地不行。

她一张口,眼泪也随之下来了。

“明明是你给我妈打电话要我放假来看你的,我说我不来,你说这里的牛筋面和麻辣片好吃。”

说到这,陈文静哽咽地抹了把眼泪。

“我来就这么一点点牛筋面,麻辣片也没有,你就是骗我。”

对小孩子来说,被人骗是一场羞辱;被亲近的人骗,更是一场天大的羞辱。

“你哭个屁,一来就哭,嚎丧呢吗?你妈呢?让你妈把你带回去!”

院子里传来张友安的声音,胡文芳起身替张友安掀门帘。

“友安,这才下午,你怎么不多睡一会?”

“天气热得睡不住。”

张友安一屁股坐在胡文芳家堂屋的沙发上,板着脸看着陈文静。

听见舅舅的声音,陈文静没有说话,只是委屈的擦着眼泪。

就在这时,陈文静的手表响起了铃声。

陈文静举着手表放到耳边,手表里传来小伙伴的声音。

“文静,我和我妈妈结束了,你出来吧!”

“嗯。”

听见熟悉的声音,陈文静刚刚擦完的眼泪,又争先恐后冒了出来。

“奶奶,舅舅我走了。”

说完这话,陈文静转身出了门。

“哎!”胡文芳话还没说出口,陈文静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了门口。

“文静、文静?”胡文芳紧赶慢赶出门,只看到一个小客车的尾灯。

“走啦?”

到了堂屋,张友安问胡文芳。

“走了,今天她同学妈妈去前面村子办个事,就把她带上了。现在坐车出行的话,不是一般地麻烦。”

陈文静匆匆来,匆匆去。

屋里没有了小孩的哭声,一下子变得安静了起来。

看见桌上吃剩的半碗牛筋面,张友安带有怒气地开口。

“你们今天把牛筋面压上了?”

“没,我去银巧儿那要了一碗。”

说完这句话,胡文芳略带指责地开口。

“我给徐岚说文静今天来,让去银巧儿那压上些牛筋面和麻辣片。谁知道她挖那么高高一盆面粉啥!”

“没饥饱的贱人一个满,她以为她是啥。”

见儿子心中还有怒气,胡文芳明智的没有开口,转而开始略带虚弱的呻吟。

“你没吃药吗?”

听见哎呦叫唤声,张友安询问胡文芳。

“吃了,不顶用。主要是人老了。如果我还能干的动活的话,下河坝地里的草我也就锄掉去了。唉,别人给我说下河坝地里的草比人高满,唉!”

话到这里戛然而止,短绝精妙。

张友安积攒了一早的怒气值,又上升了几个level。

张友安干的活是石头厂里砸石头。

这份工作是轮班制的。

张友安这周上的夜班,昨晚太困了,他找了个地方眯了一觉。

早上领导开早会,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直接批评张友安,还扣除昨晚的工时和200块钱。

原本张友安就憋了一肚子气,回家正好看见徐岚端着一盆面出去。

这个懒婆娘自己不做饭,天天跑到银巧儿那里压面。压面不要钱吗?他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吗?

忙碌了一天回到家的徐岚,还不知道张友安攒了一肚子等她发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