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五月初八天气晴 > 第10章 梨园

五月初八天气晴 第10章 梨园

作者:姜楠不知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5 13:16:10 来源:文学城

“江城土地类型多以沙壤土为主,地形地貌大多都是山地丘陵。

农作物种类基本分为……”

前不久,农业局年中报告会上,江姚汇报了近六个月的调研结果。

“现在大多数农户赖以为生的经济作物依旧是小农经济,这不仅费时费力且效率不不高。

针对以上问题,可引进相对应的机械设备用来为农户减负。其中,施肥开沟机可以大大减少施肥时间,并在施肥过程中疏松土壤……”

会议结束后,通过了多项举措。

张宝儿在官网上申请的施肥开沟机也在其中。

官网审核效率很快,热线告知张宝儿,只要拿着身份证,便可去就近县城种子站领取施肥机。

这个消息简直来的太过于容易,张宝儿还有些没缓过神来。

在地里的张宝儿想了想,还是先回了趟家。

给奶奶喂了些水,又稍稍喂奶奶几口馍馍,把脏被单丢洗衣机里,张宝儿关上门去了村委会。

江远山原本就是想打造美丽乡村张洼村。

故,修出宽敞的水泥路通向田间地头之后,江远山又在村子周边修建了几个洗手间。

为了村容村貌的整洁,江远山带着挖机,准备把村里常年无人打理的土堆沙砾清除。

清除之后,江远山打算种树栽花。

树苗和花苗是江远山自掏腰包买的。

这边的挖机举着机械臂轰隆隆地来回挖,那边的多位临时工虎视眈眈的等着。

待会就是他们大显身手的时候,毕竟种树栽花一天工资130元。

“这是我们家她爷爷留下来的地基,你动了干啥?”

张鑫扒开人群,直奔江远山。

江远山还没反应过来,张贤先放了个一技能。

“以前土地本子上也没标明这是你家的地基啊?”

“你问问村里的老人,他们都知道。”

“那按照你这么说的话,我连夜把张洼村标记一下。多年后,张洼村都是我张贤一个人的了!”

张鑫气的鼻孔都大了,他站在挖掘机前面。

“这明眼人都知道这块地是我家的,只不过就把房子没起在这个地方满!你们怎么欺负人呢?”

张贤上前去,一把推走张鑫。

“你倒是拿出纸质文件来啊!”

“别吵了快干吧!三耽搁两不耽搁树苗花苗全噶了。”

张忠贵站在人群里开口。

“张鑫你也真是在脚上号脉!前几年国家派人下来挨家挨户量居住面积的时候,你把这件事想都没想起来,现在人家要在这里种花种树呢,你想起来这是你家的了?”

旁边几个人把张鑫拉到旁边,挖掘机继续开始工作。

今日的这些工人晚上都会在马秀兰家吃饭。

马秀兰早早就给银巧儿打了招呼。

银巧儿压了两大盆面条端到了马秀兰家。

“巧儿,我现在下面,你把面给我们拌起来哈!”

因为今晚吃饭的人多,马秀兰喊银巧儿晚上给她帮会忙。

银巧儿把今天白天村里人端来的面压完之后,让张琦在家里守着,她给马秀兰帮忙。

今天太阳有些毒辣,每个人在太阳底下站一天了,晚上吃凉面是最好的。

将劲道的面条下到水里,水开加凉水,循环三次。

等面条无白芯,捞出过水,沥干水分后拌上熟油,把面摊开,防止其粘连。

张洼村的沙壤土除了种梨树,还种土豆。

世世代代用土豆饱腹的人们,对土豆有着独特的眷恋。

为了配凉面,马秀兰将土豆切丝,焯水后加入葱和蒜末、调味料、辣椒粉,热油炝过之后拌开。

尝一口,脆香留齿。

今天人多,江远山特意叮嘱了要吃好。

马秀兰取出炖了一早上的猪头肉,切片后配以洋葱青椒爆炒。

为了解腻,马秀兰还端出了自家的泡菜。

担心有些老人吃了凉面晚上胃消化不开,马秀兰三下五除二做了个西红柿鸡蛋汤。

取十二三个鸡蛋打散,起锅烧油,油热下鸡蛋。

等鸡蛋凝固后扒拉至一边,丢入早已切好的西红柿丁;等西红柿炒出沙后,加水,加提前泡好的细粉丝;水开加菠菜,加调味料,加酱油。

简简单单,又是一餐。

马秀兰这边正准备把锅端起来,那边已经有人进了家门。

“秀兰,饭做好没有啊?”

前面几个来吃饭的已经开始喊了。

银巧儿端着洗手盆出去。

“哟,巧儿也在啊?”

“是啊,尕爸,你今天也挖光阴去啦!”

“嗯,今天把家里的活丢下着挣了一天钱。”

洗手的张忠贵略有调侃的开口。

“目谁和钱过不去啥!”旁边有人听闻,随口搭腔。

马秀兰家堂屋里。

“明天你们谁去?”

“我打算和张宝儿去看看情况。”

江远山端着面,问张贤。

今天下午,张宝儿告诉张贤有关于施肥开沟机的事,江远山也在场。

他们便打开网址了解了一下。

“也行,来了看能不能用,然后大家再说申不申请。”

张洼村曾有人买过施肥机,结果地里有石头,关键部件磕在上面坏了。

后来他们找厂家换过零部件,不过作用也不大。

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不用了。

再一个,就是价格高,一年用不了几次。

很多人家觉得不划算。

张宝儿可不这么想,机器就是用来解放生产力的。

靠人力,那得猴年马月。

不过无论在场的每个人脑海里想的是什么,大家不约而同都想过一件事,那就是马秀兰做饭的手艺真不是盖的。

你看这,肉是肉,菜是菜。

也可能近些日子所有人一直在干活,没怎么闻过荤腥,那盆爆炒猪头肉反正是光盘了。

村里的王婶子胡奶奶人前吃了个人后。

银巧儿和马秀兰碗都快要洗完了,这两人还没吃完。

王婶子单纯是因为没牙,左边一排上牙有下牙没有,右边一排下牙有上牙没有。

胡文芳胡奶奶是嘴上起了个泡,一张嘴就疼,全靠喝。

“唉,今天这菜看着油禄禄的香的很满,就是吃不上。”

看着碟子里的剩菜底,胡奶奶幽幽地说。

马秀兰有些失笑。

“我婆婆年纪大了,但是前几年文强给领上做了假牙。假牙刚安上的时候,她还吃大豆呢!咬的嘎嘣脆,现在不行了。不过吃饭不成问题。你看她今晚,一会会一碗面吃光了。”

“唉,年纪大牙齿牙齿也不行了,腿脚腿脚也不行了。”

胡奶奶喝完最后一口汤,来了个总结。

“不过从小吃土豆长大的,我觉得你今天的凉拌土豆脆脆的还好吃,就是我吃的少,吃的一多就卡牙上了。”

王婶子说了这话,胡奶奶立马怼了回去。

“你吃的少?半碟子菜被狗吃了吗?你吃的少!”

外面也还有几个碗没洗,马秀兰让银巧儿歇歇。

“巧儿,别干了,待会我洗就行。你把手洗了休息休息。”

“嫂子,你今天做的饭香的很,把人就吃美了。”

王诤端着两三个碗进了厨房。一进门嘴就没有停过。

“怪不得那天开会说让你做食堂厨师呢!原来你手艺在这里呢!嫂子,深藏不露啊你!”

随后进来的王宽的一句话逗的厨房的几个人哈哈大笑。

“秀兰,我们先走了,你今天做的饭的确没麻达,美得不是一般。”

张贤要出门,给马秀兰打了个招呼,顺便朝马秀兰竖了个大拇指。

“今天就辛苦秀兰和巧儿了。反正眼瞅着就那么些活,最多一周就完了。这一周秀兰你就辛苦辛苦哈!”

“张贤你这么客气干啥呢。你有啥你说我配合就行了。”

“就是,配合!”

村委会还有事,张贤也没在厨房待多久。

三虎子今天在家睡觉,接到了县婚姻登记所的回访电话。

主要询问一下对调解员是否满意。

王秀凤在厨房煮土豆,听见三虎子接电话,特意听了一耳朵。

三虎子挂了电话,王秀凤去了小屋。

“我阴阳都找好了,等你们办了手续我就要认干亲,你可别搞破坏。”

躺在床上的三虎子发出了一声轻笑。

“你到底是不是我妈啊?”

王秀凤撇撇嘴。

“打死人坐牢的时候你娃就后悔了。”

想起自己厨房里的锅,王秀凤着急忙慌转身出门。

三虎子望着天花板,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银巧儿没接到回访电话,不过她在咨询张晓丽独立开户的事情。

张晓丽家男人是入赘的,她现在是户主。

银巧儿也有这个打算。

那座院子有自己的一部分,再加上张琦还小,银巧儿目前不打算离开张洼村。

她准备先攒点钱,以后的日子等以后再说。

王秀凤今晚包的土豆饺子。

下午王秀凤煮了一锅土豆,然后去皮之后把土豆碾成土豆泥加入调味料,加少许熟油。

和面之后醒面,擀成饺子皮,就可以包饺子了。

张琦现在也能有模有样的捏两个。

王秀凤觉得张琦这一点随他妈妈,因为三虎子简直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

三虎子嘴还刁,王秀凤又弄了些猪肉大葱馅的饺子。

“张琦,你把这些送给张奶奶家去。”

找了个汤碗,王秀凤捞了半汤碗饺子。

怕张琦撒了,王秀凤给汤碗盖了个碟子,然后放在了袋子里。

剩下的一部分王秀凤捞出来等着巧儿回家吃。

随后,王秀凤便开始下她们三个人吃的饺子。

张宝儿收到张琦送来的饺子,还有些不好意思。

他来村里这么多日子,每天不是东家给他端一碗饭,就是西家给张奶奶端来一碗饭。

这一家今天做了排骨给他端几个,哪一家今天包了饺子给他分几个。

村里的人情往来很朴实,基本上有什么吃的惦记的第一个永远是张宝儿。

大家从来没有商量过,可是行动确是出奇的一致。

张宝儿时常被村里人的这些行为感动到觉得自己是个废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