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梧桐雨 > 第33章 清算

梧桐雨 第33章 清算

作者:山中有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19:14:19 来源:文学城

李元良对两位师爷连敲带打,看着还是如往常一样威风八面,他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

郭师爷是个聪明灵透的人,与王师爷对视了一眼,小心翼翼道:“我二人知道大人心中的愁烦之处。大人尽管放宽心,您就是不吩咐,这些账册,我二人该粉饰的也都粉饰过了。只是兵卒吃空饷一事,这个差额太大,是真抹平不了。”

李元良在值房里拖拖踱起步来,他身躯魁梧沉重,长叹一声:“这三年来,我们给兵部报上去的是五万兵卒,实数其实只有三万人。”

郭师爷捻着胡须,点点头道:“这两万兵卒的空额,我们是没法儿给小王爷交代清楚的。”

说起来,吃兵饷空额的生财之道,还是太子来信指点的门路。

一个士兵每月的马草、粮秣、例银、衣被……各项开销加起来是二两银子。萧惇与李元良二人胆大妄为,子虚乌有地凭空虚报了两万兵卒。

李元良又借口潭州地处南方,蚊虫肆虐,瘴气横生,便又将每位士兵的开销多算上一两。

如此一来,林林总总,一年便多出了一百二十万两的进项来。

安南屡屡犯边,李元良为着能多吃空饷,猫逗老鼠一般,也不认真剿灭安南进犯的兵将。反而在给朝廷的邸报中,他肆意夸大安南的军力。

萧惇对李元良这番作为很是满意。

二人原定的计策,是吃满几年空饷之后,银子捞够了,再一举歼灭安南,献俘于京城。

这样一来,朝廷满意,自己得利,真真是名利双收的美事。

萧惇与李元良以为潭州天高皇帝远,可以高枕无忧的。

哪里知道,圣上突然让萧明德巡视潭州,专查交东卫这几年的粮饷去向。

李元良在太师椅上坐下来:“你们两个也晓得,这些银子不曾装进我一个人的腰包。我身边你们几个,自然是都得了好处的。再者,按着太子的意思,京城里要紧的官员大臣,也都得礼尚往来,打点周全。”

两位师爷也都是老江湖,李元良不提,他们也不去说破。

如今事情严重了,圣上让萧明德来查账,只是潭州地处偏远,俩师爷信息闭塞,竟不知圣上是要搞李元良,还是京城内有什么变故。

李元良作势苦着一张脸:“这几年我花了大把的银子,把京城各衙门的要紧官员打点得妥妥帖帖,哪想到圣上来这么一下子。”他挠挠头皮,烦躁地抱怨,“太子是只管拿银子啊,在京城里也不见他为我使力气。”

郭师爷话多,他嘿嘿笑道:“依我看,得过大人好处的官员,为了自身的安危,也不会袖手旁观的。只是眼下小王爷就在驿馆里,我们得先把眼前这一劫渡过去再说。”

李元良问道:“依你之见,怎么渡过去?”

郭师爷看看他们二人,慢条斯理道:“解铃还须系铃人嘛。大人这几年花在京官上面的银子,少说也有三五十万两。可是,您还没有在小王爷身上花过一毫一厘。大人,小王爷就在驿馆,您不如登门去走动走动?”

李元良不屑地笑了笑,到底也就是个师爷,见识短浅:“不是我不懂规矩,小王爷贵为郡王,哪里缺我这几万两银子?况且,他在来潭州的路上遇刺,只心中怕正怀疑到我与太子的头上。他与太子势如水火,我若送银子给他,太子知道了,还能给我好果子吃?”

王师爷看看李元良:“大人,世上哪有不爱银子的人?五千两一万两他自然看不上,如果是十万两呢?二十万两呢?”

李元良听他二人不住规劝,已然有了主意,他打了一个哈欠:“今日就说到这里吧,你俩忙去吧。”

送银票他是万万不敢的,送别的又显不出孝敬来。

李元良在京郊、江浙两地有数千亩良田,买主的名字填的是何一唯,这也是为了掩人耳目。

过了几日,李元良拿着准备好的两张田契,横下心来,只等机会亲手送给萧明德。

李家的后院里鸡飞狗跳,阖家马上要回蜀中老家。

李元良想到两个姨娘为了虎皮褥子打架的事儿,他也没去后院歇息,就在值房里眯了个午觉。

正睡得迷迷糊糊,有人进来禀报:“大人,小王爷过来了。”

李元良一个激灵便坐了起来,他吓得精神了,胡乱抹了一把脸,忙穿上鞋往外迎,单膝跪地:“下官拜见殿下,有失远迎,还请殿下恕罪。”

萧明德双手将他扶起来,面带笑意:“李大人客气了,不必多礼。”

李元良起身,心里焦急,嘴上却道:“下官日日盼着殿下大驾光临,今儿个不见殿下,还当您不来了呢。”

萧明德面如冠玉:“哦?李大人倒是惦记着我,哈哈哈!”

李元良心中一直打鼓,调侃道:“下官就像是痴汉等美人儿啊!小王爷早点办完公务,下官也能安心啊。这被人查账的滋味,实在是不好受啊。”

萧明德进了值房,在上首坐定:“李大人这么迫不及待,那就择日不如撞日。何一唯!”

何一唯应声而出。

萧明德吩咐道:“你带着李书珺等人,即刻去核查三年来交东卫兵卒的例银,每月多少,每年多少,都要统计得清清楚楚。”

李书珺是比部员外郎,这次来潭州,萧明德特意找圣上讨了他随行,专门勾考核查李元良这边的钱帛、粮物出纳账簿。

李元良心里急得百爪挠心,脸色都变了一变。

萧明德笑在心里:“这几日先把兵卒每月开销统计清楚,查完了之后,再去核对与安南征战时申请的粮草兵马。”

李元良陪着笑:“小王爷让他们在此地核查,这屋里窄小又闭塞,不若下官陪您出去走一走,好不容易来一趟,您也赏赏潭州的景致?”

任凭李元良千方百计套近乎,萧明德都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不给李元良亲近的机会。

李元良儿女和几房妾室早已去了蜀中,只留了结发妻子在身边。萧明德越是待他客气,他越提心吊胆,一整日胡思乱想。

素日威风八面的李大人,只要有人提一声“小王爷”三个字,他就吓得老鼠见了猫一般。

萧明德只在驿馆内守着暖炉喝茶,由得何一唯带着李书珺等人日日对账。

李书珺只扒拉账簿,盯着众人人记录结果,他也不与李元良通气,这才真真叫人心焦如焚。

太子在京城毫无动静,李元良上下求告都得不到消息。他咬咬牙,下定决心,要将手里的两张田契送给萧明德。

不管萧明德想要什么,自己先示个好。万一他在兵饷一事上不依不饶,这数千亩良田给了他,也能保住李家老小的性命。

不成想,李元良的数千亩良田还没有送出去,京城便传来惊天的消息:圣上驾崩了!

李元良就像是经历了冰火两重天。

太子萧惇登基即位!

李元良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悬在头上的那把砍刀挪开了。

萧明德换下锦绣官袍,与众人穿着青衣角带的丧服。

带着何一唯、李书珺等人再来,李元良已经是底气十足:“小王爷,不如让他们都退下,下官有要紧事情禀报。”

萧明德似笑非笑看他一眼,对着何一唯点点头。

何一唯等人退了出去,并将房门掩上。

萧明德淡淡问道:“我这还没问询李大人,李大人倒是先有事情了。说说吧,什么事?”

李元良干笑两声:“明人不说暗话,小王爷,如今圣上驾崩,太子登基,不管您查出了什么结果,也不能大白于天下了吧?”

萧明德满脸寒霜,他垂下眼眸。

老百姓的民脂民膏,就是被眼前这个脑满肠肥的蛀虫中饱私囊的。

只听李元良得意道:“这里是五千亩良田的地契,分别在京郊和江浙两地,也是下官孝敬您老人家的一片心意。”

萧明德凤眼微微一眯,眉眼就像是冷玉雕成,盯着李元良半晌,笑了一声:“还是李大人干脆。这百万两饷银,你也不能只孝敬给太子一人吧!哦不,如今是他是当今圣上了。”忍着心中怒火,萧明德斯文笑道,“你们有肉吃,也得分给我们一口汤喝,是不是这个理儿?”

李元良心里的巨石彻底放了下来,只要肯收下就好,他舔着脸笑道:“往日与小王爷走动得少,委实是下官的不是。往后,我们都是给陛下办差的,还得请小王爷多关照……”

说着话,李元良转身,打开房门,门外初春的日光照进来。

他扭头对着萧明德笑道:“如今也不怕告诉小王爷实话,三年来,下官给了当今圣上两百多万两银子。京城各衙门的要紧官员,也都得了油水。圣上龙潜之时,手上总要有花销,是不是?”

萧明德看他越说越放肆,便站起身来,抖了抖手里的两张地契,抬头对着李元良笑道:“李大人前几日将妻儿老小送往蜀中,本王还当你也要潜逃回蜀呢。”

李元良脸色变了一变:“小王爷说笑了,下官忠于朝廷,忠于陛下,怎么会做出那等事来?”

萧明德眼神陡然凌厉,他面色铁青,咬牙问道:“李大人就不曾打听过,你那些家眷走到哪里了么?”

李元良看着萧明德,脸色遽变,冷汗岑岑而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