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误惹冷郁权臣后 > 第4章 第 4 章

误惹冷郁权臣后 第4章 第 4 章

作者:一念嘻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0:26:21 来源:文学城

他本只是顺手解这姑娘的围。

可此时听到她的音调,想到她怀里的百合,一切的一切……

他呼吸骤紧,有个名字就要脱口而出。

“婢妾姓薛,扬州人士。”薛兰漪先一步道了身份。

她其实并不知道自己自何处而来,也不记得自己的名字。

薛兰漪这个名字是教司坊的妈妈取的,只有“漪”字是她执意保留。

后来,她被魏璋救回京城时,因为惊吓过度失语,索性就学了吴侬软语。

不一样的口音方便她遮一遮罪奴的身份。

她又怕旁人察觉出来自己是从教司坊逃出来的罪人,转了语调,改了一切素日习惯。

此时突然被魏宣盘问,她心里发虚,稍稍退开,防备观察着魏宣的表情。

魏宣的嘴角慢慢放了下来,似乎还有一丝落寞闪过,久久站着。

风萧萧过,裹着零星雨点落在他眉心,晕湿了白纱。

他被寒凉惊了一下,眉头皱得更紧,复又舒展,自嘲般笑了笑。

“下雨了,走吧。”他撑起一把油纸伞。

白色的伞面焕发出柔和的光晕,他的脸又恢复了方才死水无波的模样。

薛兰漪点了点头,在他右后侧保持距离,不远不近跟着他。

如此,两人十分顺遂走到了后院。

薛兰漪见他没有对自己不利的意思,方松了口气,在他肩侧道:“多谢公子。”

她知道魏宣想入府有千百个办法,他让她引路,实际是怕她在路上再遇人刁难。

加之方才他出言相助,解了她被押送官府之危。

她自是感激,侧目看他,恰见他青灰色氅衣领下隐约露出孝服的边缘。

她又道:“也多谢昭阳郡主。”

她想他应该不忌讳的。

魏宣果然眉梢稍解,那双看不见的眼睛此刻应也是盛满笑意的,“不必客气,她啊,小时候被迫穿耳洞,流了三日的脓水,为此哭红了眼,说将来定要废了穿耳之习,再不叫旁人受这苦楚。”

那么久远的事,那么小的耳洞,即便流了脓水,也很难被旁人注意到。

他竟记得这么清楚。

薛兰漪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空落落的耳垂,心里起了些许涟漪。

“阿璋性子冷,你多担待。”身边传来温煦如风的声音,缓缓的流动着,抚平心里的褶皱。

薛兰漪讶异不已。

原来只要愿意,哪怕不透过眼睛,也可以感知到身边人的情绪吗?

“大公子怎知我与世子……”

“姑娘手上的百合是送给阿璋的吧?”

魏宣恍然想起弟弟也是极喜欢百合的。

幼时弟弟就很爱黏着他,学着他,信誓旦旦地说:“哥哥喜欢什么,我就喜欢什么,无论如何咱们兄弟永远一条心!魏氏双雄!横扫匈奴!”

所以,很显然这姑娘和她怀里的花都是为弟弟而来。

“阿璋幼时是极活泼的,如今越长大越不爱说话,但心是好的。”

“我知道。”薛兰漪从未怀疑过这一点。

他若无情,当年又怎会不惜生命去救她呢?

薛兰漪永远忘不了也是这样一个春雨潇潇的季节。

少年驾马带她逃出军营,横越百里沙场。

彼时他已经被碎石伤得摇摇欲坠,血肉模糊的脸耷拉在她肩膀上,在她耳边断断续续说着,“漪漪别怕,我们要回家了。”

他说话的时候嘴角还潺潺流血,可薛兰漪一点都不怕。

即使在无水无粮的黄沙中走了两日,直到昏厥,她心里却从未有过的踏实。

再醒来时,她躺在枯骨遍野的湖边。

魏璋正蹲在她身边,微眯双目摩挲着那块玉佩。

所幸,他们还都活着。

薛兰漪的情绪汹涌而来,忽地就扑进他怀里。

她极少哭,却在那一刻眼泪决堤。

泪水顺着魏璋的脖颈流进去,湿透了他的衣襟。

“别离开我,以后都别再离开我好不好……”她埋在他脖颈间断断续续的哽咽。

他曾以命相护,又给了她一方安稳的天地,他自然是极好的。

薛兰漪想了想又道:“他在我心中是最好的。”

细雨敲打着油纸伞,氤氲水雾如梦似幻隔在她和魏宣之间。

他们在说话,却又看不清彼此。

两人就这么说着心中挚爱,并肩往观星楼方向去。

高阁之上,俯瞰下去,两人并肩漫步的笑颜渐渐被伞缘遮住,最后只剩一个同心圆缓缓移动。

魏璋凭栏而立。

房檐上一滴水珠坠落,恰流进魏璋脖颈中。

他将水珠掬于指尖,不紧不慢碾磨着。

直到水珠彻底从指腹上消散。

“令……兵马司、锦衣卫、北营待命,明日准备收网,肃清先朝余孽。”

身后随从腿一软,下意识看了眼阁楼下的男女。

再想到轻飘飘几句话,擅自调遣了督察院、禁卫和兵部三处。

随从诚惶诚恐,“敢问大人,若是圣上责问起来……”

“无妨,去办。”

他的目光缓缓从那对男女身上剥离,退了半步,转身往另一个方向去了。

彼时,魏宣和薛兰漪也已经走到了分叉路口。

“姑娘往左走就是阿璋的停云阁。”魏宣将伞递给了她。

大公子腿脚不便,薛兰漪没有让他淋雨的道理,连忙摆手。

正要开口拒绝,越过魏宣肩头刚好看到一抹熟悉的身影掠过。

“世子!”薛兰漪眼神一亮。

但见魏璋未撑伞,一时也没多想接过伞来,提起裙裾奔向他。

魏璋从不爱打伞,狐毛披风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发髻也微湿。

薛兰漪替他撑出一方无风无雨的天地。

“世子身有旧疾,莫要受凉才是。”

她说着放下花盆,取了绢帕想帮他擦拭肩头的水珠。

“不劳!”魏璋拢了拢披风,狐毛划过薛兰漪指尖。

她没碰到他。

魏璋的声音好像更疏离了些,比昨日更甚。

甚至没看她一眼,径直朝魏宣去了。

而魏宣被晾在雨里,重重咳了几声。

身形也不如方才挺拔,弓着背,杵进泥地里的盲杖微微抖动,似有些难以支撑。

薛兰漪才意识到自己的失礼,赶紧也朝魏宣走来。

到了两个男人面前,她犹豫了片刻,还是将伞默默偏向了魏璋。

雨水从魏璋左侧滑落,他再淋不到一丝雨,薛兰漪的右肩却已挂满水珠。

她难为地朝魏宣屈膝以礼。

魏宣并未在意,凭空摸索着拍到了魏璋的肩膀,“阿璋,三年不见别来无恙?前几日捎回来的生辰礼可还喜欢?”

“安好,兄长费心了。”

魏璋退了半步叉手以礼,言语也恭敬,可避开了扶肩的动作。

薛兰漪为了给他撑伞,也连着退了两步。

魏璋身长八尺,薛兰漪实在吃力,踮起的脚尖稳不住,摇摇欲坠的。

对面的魏宣隐约听到了姑娘因为累而有些急促的喘息声。

他终有些不忍道:“方才薛姑娘一直聊你呢,要好生对待姑娘家的真心。”

“兄长教导的是。”

又是一片死寂。

三人各自无话,周围的雨声显得越发清晰。

良久,魏璋掀起眼眸,望向近在咫尺的兄长,“刚好,弟打算纳她为妾,就定在明日,同生辰宴一齐办了。

既然兄长如此关怀,弟想请兄长做此见证人,明日当着众宾客为我和她拟定契约。”

魏璋从未跟薛兰漪提过让她过府是为了纳她入门。

薛兰漪神色一僵,讶然望着他背影。

玄色狐裘被风吹得簌簌作响,过于冷硬。

薛兰漪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梦寐以求与他常相伴,可此番他主动开口,她心里并没有太多的喜悦。

魏宣亦摇了摇头,“阿璋,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兄长何意?”

魏璋处理其他事务时,总有股运筹帷幄,条理分明的劲头。

可在感情一事上,眼中空无一物,点不透一般。

魏宣默了默,耐心道:“两人相处讲求你情我愿,两心相同,你是否该征求一下薛姑娘的意愿?”

“妾……”

“无妨,只要兄长无异议别的事都不难。”

魏璋自始至终只盯着他的兄长,未曾回顾。

他从未在意她的意见。

薛兰漪握着伞柄的手缓缓收紧,指尖陷进了掌心里,几欲滴出血来。

而偏出去的半边伞也在不经意间一点点归正……

“你如今大了,主意也多,非喜欢把外头脏的臭的往怀里揽,娘管不了你,可又何苦强你兄长所难?”

此时,肃穆的声音自远处响起。

院落的宝瓶门处,一鹤发老妪被婆子搀扶着蹒跚而来。

妇人头戴双凤戏珠的抹额,中间镶着绿宝石,光华熠熠。

身后护卫嬷嬷跟了数十人。

这般排场俨然就是国公夫人魏氏。

老太君三年前就已持斋净业,闭门谢客。

薛兰漪万没想到会在这等情形下遇上她。

她慌乱屈膝行礼。

老太君瞥了眼这细腰软骨的女子,眼中厌弃更甚,“你在外面胡闹也就罢了,还要把人纳进来,让你兄长给你主持婚仪,旁人看去岂不笑话咱们国公府没规矩?”

没规矩三个字咬得格外刺耳。

薛兰漪忽然意识到她慌张之下行错了礼。

地位相似才行万福礼,以老太君的身份,以她的地位,唯有行稽首礼才妥。

薛兰漪蹙眉看了眼脚下泥泞不堪的水潭,到底提起裙裾颔首欲跪。

“娘身子骨不好,怎么来后院了?”

此时,青竹杖从薛兰漪眼前探寻而过,朝老太君去。

地上留下一串歪歪斜斜的竹痕。

老太君瞧大儿子连走路都难,忙上前搀扶,眼中凌厉也被疼惜之色淹没。

“娘还不是猜到你这小子定又没打伞?”老太君取了伞给儿子撑着,嗔了他一眼,“总不爱打伞,再不打伞,娘就打你。”

魏宣无奈摇了摇头,“娘若真心疼儿子,就莫要在雨中逗留才是,儿陪娘回崇安堂。”

他的手掌向后一拂,示意薛兰漪不必跪了。

老太君自然瞧见了儿子的小动作,只是三年未见,此刻也顾不得旁的了。

“宣儿从边关赶了三天三夜的路,应是饿了吧?娘做了你喜欢的鲜笋汤。”

老太君这些年抄经礼佛,身上总沾着肃冷的檀香,此时满袖都是烟火气。

俨然起了个大早准备膳食。

魏宣心里自是暖和,“还是娘疼儿……”

话到一半,又滞住了,“咱们一家子许久未聚,倒有很多话要与阿璋聊,不如一起用午膳吧?”

“我已用过了。”魏璋遥遥对着老太君和魏宣行了个礼,“母亲与兄长自便。”

话音落,头也不回往反方向去了。

薛兰漪还撑伞站在原地,连情绪都未回拢。

没有人告诉她在这个陌生的地方该何去何从?

“把你那些不三不四的东西也一并带走!”老太君下了令。

魏璋脚步一顿,只听老太君在身后冷哼,“此地是镇国公府,不是内阁大学士府,老身还容不得人污我百年公府的门楣!”

周围伺候的丫鬟小厮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薛兰漪。

显然,那个不三不四,污了门楣的就是薛兰漪。

齐刷刷的目光扎得很深,很疼。

薛兰漪好像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了。

她匆忙朝魏宣方向屈膝一拜谢他出言相助,之后去抱奄奄一息的百合,准备离开公府。

来时,花都要开了。

去时,原是一滩烂泥。

所有的羞耻感压在心头,她脚步虚浮得像踩了棉花一样,快要支撑不住摔倒了。

一只大掌忽地握住了她的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