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无将车 > 第102章 第 102 章

无将车 第102章 第 102 章

作者:且啸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8 09:25:12 来源:文学城

任荷茗将薛钩写的状子交给了西玉儿,血衣侯只说自己不敢看皇女的认罪状子,直接呈给了咸安帝,咸安帝看后,自然是勃然大怒,当日便下令将薛钩凌迟处死。

薛钩是大逆罪人,朝中上下自然无人敢为她求情,只有敏盛公主不管不顾,哭着跪在大殿外恳求留下姐姐一条命,然而身子不支,很快便晕倒了过去,还是萧继后将人带回了宫中安置,太医前来诊治,却发现敏盛公主已经有了身孕,萧继后叹息一声,干脆点了睡穴让敏盛公主睡了过去。

咸安帝本是要让血衣侯监斩,然而血衣侯言称皇后有孕在身,力荐咸安帝不要大动血光,结果被咸安帝狠狠踢了一脚,她本就受了伤,因此昏迷不醒,自然也不能监斩薛钩。

血衣侯的昏迷不醒当然不一定是真的,但之所以如此,实在是监斩薛钩这件差事是个烫手山芋,血衣侯非躲不可:若是无论如何都不接,显得同情了大逆罪人,咸安帝自然会觉得臣子之心不够忠诚,即刻斩了也是有的,即便一时半会不发作,这一颗不信任之种,也足以在将来要了她的命;若是接了,这可是咸安帝的亲生女儿,还是她曾经无比宠爱的长女,来日咸安帝难免后悔,想起是谁监斩凌迟了薛钩,只怕也会受到迁怒。

血衣侯昏迷,兴陵王身在燕陵军中,建陵郡王软弱无用,兰陵郡王软禁宗人府,咸安帝便指了阳陵郡王承这个差事。

这差事对于阳陵郡王来说,就更加危险,毕竟薛钩是她的手足姐妹,血脉至亲,她今日能狠心看着薛钩被凌迟处死,明日难道就不能弑杀亲母?然而,咸安帝未必就完全信了阳陵郡王那日歇在宫中就只是恰巧,她那日纠集起羽林卫,是击退了薛钩的叛乱,可是若薛钰没有及时赶到,她真的就会收手吗?以咸安帝的性子,想必是起了疑心的。

所以,阳陵郡王对薛钩必须要残忍,才能让咸安帝暂时相信,她确实没有谋夺皇位之心。

于是,阳陵郡王没有拒绝这个差事,她甚至上了一表,言称君臣之忠心,远在姊妹之义之上,薛钩既然是大逆之罪人,咸安帝亲自废为的庶人,也就不再是她的姊妹云云。御史台有几个硬骨头为此还上书骂她缺乏仁义,却被苏言豫以她们对咸安帝废薛钩为庶人不满为由,尽数杖杀了。即便这是下策,也是苏氏如今不得不行之策。

因此阳陵郡王监斩薛钩,严格执行了凌迟之刑,薛钩受足了三千刀才最终死去。

只是听说,直至死,薛钩都不曾喊痛认罪。

薛钩死了。然后,不明原因地,宗人府中她正君陈氏费尽心力生出的那个女儿也死了,剩下的君侍后嗣,除了尽皆废为庶人外,咸安帝再没有了处置的旨意,只是那样关着——其中再没有一个女人了,剩下的男人们没有什么价值,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此外这些君侍们的家族,正君陈氏的家族九族夷灭,侧君汪氏等君侍的家族均是所有官职爵位家产一并夺没,女子成年者斩首,未成年者发配边疆,男子没入奴籍。

任荷茗很快听说,汪绮弦自尽了。

不知他情从何起,但正因为他倾心于薛钩,才将整个家族拖入了这夺嫡之争中,最终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至于他痴心所向的情娘,或许曾与他几日温存,但带给他更多的却是明枪暗箭,临死之前心心念念的,依旧是旧人而不是他。

任荷茗知道这毫无缘由,但他心中仍然有难平的悲怆,恰逢萧继后生产在即,他便以此为由,前往檀殿虔诚祈祷。

这日他上过香,焚烧过经卷,听见一人淡淡道:“阿弥陀佛。兰陵郡王君,许久不见,郡王君似乎依旧心有迷障。”

任荷茗侧过头,见来人不是旁人,正是难平。

一段时日不见,难平那张白净慈悲的面容越发妖异,好似一朵原本洁白、蕊心明黄,瓣尖却血红近黑的莲花。他笑意微微,道:“郡王君可愿与贫僧探讨佛法?”

任荷茗平静起身,淡淡道:“大师与清菱尊师探讨得如何?”

难平倒也不意外任荷茗知道自己与任荷菱的交集,微笑道:“清菱尊师才入青泰庵之时,深陷迷障,确实曾与贫僧探讨过佛法,贫僧还助他超度了他未出世的孩子。不过清菱尊师尘缘未了,贫僧并不能助他看破红尘。如今他长伴陛下身边,恐怕执念愈深,陛下赐他居于红尘殿,贫僧觉得,也是一种缘法。”

提到那个无辜丧命的孩子,任荷茗忍不住微微闭上眼,片刻缓缓叹出一口气,起身道:“不如大师陪我转转经罢。”

难平于是陪着任荷茗绕着檀堂的大佛塔慢慢地走,任荷茗的手指缓缓拂过观音心经的刻纹,轻声问道:“大师近来可好?”

难平的声音很轻,带着一种难以描述的飘忽:“陛下已经下定了决心将丽硕公主嫁与伊利目单于,如今各司各部都在为丽硕公主与昭宣公主出嫁一事忙碌,檀殿也是一样。”

原本或许还有商讨的余地,但薛钩这样一闹,咸安帝手中的筹码就少了许多,为保证与小燕支和沧瀛国之间的盟约稳固,咸安帝最终还是同意将丽硕公主嫁与伊利目单于。

大晋的整个朝廷,如今上上下下都忙得不可开交,一面心惊胆战地防着薛钩谋逆之事的清算,一面又紧锣密鼓地准备着两位和亲公主出塞之事——十月中下旬,小燕支和沧瀛国就有可能寒冷落雪,道路难行,和亲的队伍必须在那之前,回到小燕支和沧瀛国的王都。

任荷茗轻轻点头,道:“依大师看来,本君心中的迷障在于何处?”

难平道:“郡王君菩萨心肠,见飞蛾扑火而为之心伤,悲悯那自选绝路之人,明知道自作自受不值得可惜,却为之可惜,正是入了迷障。”

“大师以为,什么才算慈悲之心?”任荷茗抬首看向依旧青翠的菩提树,“本君幼时体弱多病,祖父忧心,常常带本君去寺庙礼佛,本君顽皮,比起陪伴着祖父诵经百遍,更愿意去看百姓们的上香跪拜。那时候本君想,为什么都说佛祖慈悲,法力无边,可是这么多百姓的疾苦,怎么他却不肯挥一挥手都赶去了呢?后来本君明白,人不自渡,佛也渡不得;人若自渡,那比佛渡的可好得多。所以佛总是稳坐莲台,一动不动。真是一门赖皮的信仰啊。但是若是连心也不能有所感,有所伤,又凭什么坐在高台之上?”

“郡王君如此感伤,除了损伤自身,也并无别的好处。郡王君若不善自保养,到时候换别人来坐这高台,只怕黎民的处境只会更糟。”难平说道,他眉间的妖异却越发浓了起来,“更何况,黎民百姓,只有远远看去,一团人间烟火时,才模糊可爱。细看去,人人心中都藏着恶鬼,有时真觉得屠尽了才干净,当真值得郡王君如此自苦?”

任荷茗忍不住停步,看向难平:“上次,大师劝我红杏出墙。这次,大师劝我屠戮人间?”

难平微微一笑,道:“郡王君心有俗世人伦之挂碍,所以每每听贫僧论道,总是自纳入魔障之中。其实贫僧并没有这样的意思。”

一阵秋风吹过,吹落片片秋叶,任荷茗抬手截住一枚菩提叶,拿在手中,只见那片叶子竟一半明黄,一半鲜绿,十分均匀,他禁不住微微一笑,道:“人人心中都藏着恶鬼,这话不错。可是人人心中,也都坐着佛祖。有人在,人间既是炼狱,也是极乐。若是杀尽天下恶鬼,也就杀尽天下佛祖,人间还是摆脱不了炼狱。”

“有趣。那依郡王君看来,”难平抬起眼,他的眸中一痕雪亮的光,“应当如何渡这世间?”

任荷茗笑道:“大师高看本君了。本君渡不了别人。人人觉得自己绝顶聪明,人人居高临下想要拯救世间,殊不知,世间万众如水,一人再强,数人再强,也不过其中一叶舟,任由水载水覆。佛说众生平等,本君倒觉得,这话不是说来玩笑的,佛从不说救万众于水火,与万众以极乐,因为佛自己真心认为自己是万众中平等的一个。佛不渡人,因为佛来渡人,并不如人自渡。”

“那依郡王君所言,我们这些日日跪拜佛祖的,岂不都成了误解佛祖的俗人?”难平打趣道。

任荷茗淡淡笑道:“佛本无相,庙宇是众人所造,佛像是众人所塑。方才不是说了,佛祖自在人心,你可以是佛祖,我也可以是佛祖,青山可以是佛祖,污泥也可以是佛祖。众生跪拜的不是佛祖,而是自己。求的不是佛祖来渡,而是自渡之佛心法门。衣食住行,诵经跪拜,都是修行,修的是自己的心,礼的是自己心中的佛。”

难平沉默片刻,道:“阿弥陀佛。贫僧今日算是见识了郡王君的心中佛祖。只是不知,郡王君的心中恶鬼,是什么样子?”

任荷茗笑一笑,随手将那片菩提叶子送给他,道:“你不会想看见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