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财神爷,撒钱 > 第6章 第六章

我,财神爷,撒钱 第6章 第六章

作者:闫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00:46:00 来源:文学城

第二日一早虞妙书就起床洗漱换衣,这还是她头回穿官袍。

张兰有点小兴奋,她亲自替她绾发,整理仪容,虞妙书道:“我心里头其实有点怂。”

张兰道:“穿上这身绿袍,便是正儿八经的官老爷了,郎君紧张也在情理之中。日后待你坐到那大堂上审案,那才叫威风八面呢,多坐几次就习惯了。”

虞妙书:“娘子说得是,熟能生巧,多试几回就不怕了。”

那身绿袍原本是虞妙允的,虞妙书穿不了,还是黄氏亲自改小合她的身。

一般情况下,官员都不会经常穿官袍,只有重要场合才会穿一会儿,平时办公多数都是着常服。

幞头绿袍银带官靴加身,铜镜中人身量高挑,腰背挺直,颇有读书人的文秀。

为了增添气势显得更高,虞妙书还在靴里加了鞋垫。

这一套操作下来,整个人比张兰高出许多,甚至都能到宋珩耳朵了。她无比满意自己的形象,偏过头问:“我俊不俊?”

张兰掩嘴笑道:“俊。”

虞妙书:“比起宋珩来又如何?”

张兰:“自然是我家郎君更胜一筹。”

虞妙书被哄得高兴,“娘子真会说话。”

她的形象还得过宋珩的眼,见她踱官步出来,宋珩上下打量,似乎在某一瞬间,虞妙允又回来了。

虞妙书抬了抬下巴,“如何?”

宋珩点头,“甚好。”

与此同时,衙门那边的仪仗已经过来了,差役鸣锣喝道,引得街巷百姓好奇纷纷。

在听说新任县令来了,有人跑去围观热闹,也有百姓暗地里非议。

铜锣声声,走在前头的差役高声齐呼“肃静”和“回避”等语,后面跟着两顶小轿,用于接迎县令和夫人。

三十多人前来接迎,给足了排场体面。

待仪仗抵达来福客栈,围了不少百姓观望。

县丞付九绪和县尉赵永等人进客栈迎虞妙书回县衙,张兰跟在她身侧,出来时百姓们探头看热闹,都没料到新来的县令这般年轻,通身的书生意气。

夫妻各自坐上小轿,仪仗在前头开路,宋珩跟在虞妙书坐的轿子旁边,胡红梅和刘二则跟在张兰身侧。

他们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只觉得那排场忒威风,忒长脸面,若叫虞家二老看到,不知得多激动!

轿中的张兰听着外头的喧闹,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这是她梦寐以求的官夫人体面,曾经夫君给她画下的大饼,只是遗憾,画饼的那个人已经离去了。

张兰一边失落,一边欣慰,只要小姑子不出岔子,往后的日子就还有奔头。

从客栈到县衙有好一段距离,仪仗走了许久才到了官署的大门口。这边的街道上铺了青石,比泥道大街干净许多,建筑也比寻常的要气派雄伟。

仪仗两侧依次排开,轿子落地,宋珩打起轿帘,虞妙书下轿行至县衙大门口,张兰也由胡红梅搀扶下轿。

眼前的青砖青瓦上遗留着风霜的痕迹,古朴浑厚,阴阳合瓦,正脊上翘,且有兽形雕刻。

朱漆大门上烫金大字威仪凌厉,两侧的告示墙上贴着许久未曾变更的告示,门前还有一对石狮镇守。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都不太想来这里,因为多数跟是非相关。先前刘二夫妻还觉得住进令舍有脸面,现在看到衙门,反生出些许畏惧。

女眷们由差役请进内衙,虞妙书则背着手踱官步进入大门。

付九绪引她参观官署,进入大门,左边是县衙大牢,虞妙书随口问了一句,“现如今牢里拘押犯人者几何?”

法曹参军事朱熊远掌管司法刑狱,忙应答道:“回明府,有十一人。”

虞妙书点头,不算太多。

一行人往前去到正堂那边,正堂是县令审案的地方,看到影视剧里熟悉的“明镜高悬”,海水朝日图,以及公案上经典的文房四宝、惊堂木等审案器物,虞妙书不禁生出几分错觉。

她曾在旅游景区参观过县衙,跟眼前的情形分外相似,庄严肃穆。

见到地上的原告石和被告石,她还去体验过呢,跪到上面有点磕膝盖。只不过现在她从曾经的游客变成了审案的官老爷,莫名觉得有几分滑稽。

收敛仪容背着手打量了一番,日后这里就是她审案的地方,好像有点威风。

正堂两侧设有招房,用于记录犯人口供,而衙门里的所有官吏皆在正堂离大门的两侧厢房里办公。

整个衙门除县丞、县尉和主簿外,内设六曹参军事。

六曹分别对应中央的六部,比如法曹管司法刑狱和诉讼,户曹管户籍田地税收,各曹的办公区域都挂有门牌。

虞妙书特地去看了一下,正在办理公务的书吏见到她过来,忙起身行礼。

参观完办公场所后,回到正堂往后走便是二堂,有三间厢房,用于审案途中小憩。

二堂旁边还有三间厢房,用于县令办公和接待外宾所用。再往后就是内衙了,也就是官眷住的地方。

人们在二堂接待外宾的厢房里相互了解寒暄,虞妙书端坐在椅子上,问付九绪道:“整个衙门统共有多少在职人员?”

付九绪把各曹书吏,以及杂役和内勤人员细说一番,共计六十二人。

虞妙书心中默默掐算,正儿八经有俸钱的除了县令、县丞和县尉外,便是六曹参军事。其他书吏杂役全靠朝廷发放的补贴养衙门,但人数是有规定的,也不过三十二人。

问题是大部分衙门若要顺利运转,肯定会超出人数。有些衙门甚至会用上百号人,光靠朝廷给的那点补贴定然不够。

前任县令升迁后也把主簿带走了,通常情况下,主簿算是县令的秘书,宋珩正好填补空缺。他是没有俸银拿的,只能跟其他书吏一般,靠衙门发放的补贴开支。

在她了解衙门的各项事宜时,张兰对内衙的住宿条件非常满意。

有单独的院子,约莫百多平,院里种着一棵银杏树,这时候叶子已经掉光了。

厅堂干净整洁,正厅旁是一个小偏厅,几间厢房也不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还备得有杂物间和下人房。

许是昨日特地打扫过,窗明几净,床铺也是新铺的,看起来很是不错。

胡红梅欢喜不已,说道:“到底是公家的住处,这般大的院子,日后待小郎君他们过来了,也有玩耍处。”

张兰点头,“我是满意的。”

胡红梅小声道:“听说正午还有宴饮呢,这帮当官的当真会来事。”

张兰提醒道:“既然住了进来,代表的就是郎君,日后切记谨言慎行。”

胡红梅点头,严肃道:“老奴明白。”

待到正午时分,公厨备上酒席为虞妙书接风洗尘,烤羊羔、清炖老母鸡、时令烩菜、烧子鹅等,备得特别丰盛。

虞妙书不饮酒,以茶代酒回敬众人一番好意。

一众官吏的奉承不禁让她有些飘飘然,人人皆夸她年轻有为。

付九绪四十多岁了,走科举路最后止步于举人,一生的官运也不过是县丞,若运气好点,走狗屎运捞个县令就攀顶了。

但进士不一样,以后是有机会进京城做京官的,甚至运气好点,还能熬进政事堂做宰相。

未来有无限可能。

再不济,日后努力攀爬,做到地方刺史也不无可能。

这群人的糖衣炮弹暂且把虞妙书麻痹,原本宋珩还担心她应付不下,不料她的表现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她似乎极其享受那种吹捧,有**自然是好的,因为有了对权力的追逐,遇到事情时才会动脑筋去解决,而不是逃避。

下午虞妙书在内衙休息,宋珩则到附近的官舍落脚。

这边的条件比内衙差得多,宋珩习惯了穷困潦倒,反倒觉得官舍住宿比他往日的草棚好多了,至少能遮风挡雨。

官舍里住的大部分是书吏和差役,像县丞县尉六曹那些都有自己的住处。

宋珩分得两间厢房,一间住宿,一间待客,里头陈设简单,一床一柜子一桌椅,床铺也薄。

他丝毫不嫌弃,因为对于他这种十五岁就已经死去的人来说,能苟活下来走到今天已是万幸。

入冬天气日渐寒冷,他的衣物甚少,多数是浆洗得发白的旧衣,但胜在人年轻,能抵御寒冷。

有差役过来攀交情,见他的床铺单薄,去给他抱了些干燥的稻草铺上,软和许多。

宋珩客气道谢。

那差役道:“宋主簿初来乍到,若有需求,只管同我郑四说。”

他任职于士曹参军,负责交通驿传,宋珩同他唠了一阵。

晚些时候内衙里的虞妙书醒来,张兰进屋,见她坐在床上发愣,笑盈盈问:“郎君在想什么?”

虞妙书回过神儿,问:“我们还剩多少钱银可使?”

张兰走到盥洗用的矮凳前绞帕子,一边绞一边应道:“所剩盘缠已经不多了,郎君是要买东西吗?”

虞妙书:“娘子得空了给宋郎君备两身衣裳,他日后要在衙门办事,太过寒酸了不够体面。”

张兰愣了愣,回头道:“郎君考虑得周全。”说罢把绞干的帕子递给她擦脸。

虞妙书伸手接过,她现在代表的是官,穿衣自要考究许多,家里头的钱银几乎都会往她身上砸,总之派头要足,方才能体现出官威。

张兰心头高兴,小声道:“我听说县令的年俸和职田等补贴统共起来约莫有五十贯呢,这可不是小数目。”

虞妙书点头,“够寻常百姓吃好些年了。”

张兰满怀憧憬,“郎君上任,日后就有俸银拿了,爹娘他们定会高兴。”

虞妙书抿嘴笑,初来乍到,对衙门非常满意。官吏们热情,住宿条件和办公场所都不错,未来形势一片大好。

哪晓得翌日端倪就藏不住了。

还记得在来之前宋珩曾说过衙门要正常周转小有欠债也在情理之中,虞妙书在穿越之前读的金融相关,对金钱这块特别敏感,自然关心衙门的账务情况。

仓曹参军事掌财政收支,虞妙书端坐案前,差人去把付县丞和邹仓曹叫过来询问衙门的财政。

当时宋珩站在一旁,也很关注这件事。

不一会儿两人战战兢兢地来了,付九绪似心虚,看向邹一清。

邹一清六十多岁了,大周官员七十岁致仕,他再干五年就能顺利告老还乡。

老头虽然年纪大,但精神面貌很好,长寿眉,白胡须,脸上长了许多老年斑,平时极其精明的一个人,此刻不止老眼昏花,连脑子都不大好使,你问东,他答西,东拉西扯。

虞妙书皱眉,看向付九绪,道:“付县丞,衙门里的账务究竟是何情形,你来回答。”

付九绪沉默了阵儿,甩锅给邹一清,回答道:“不瞒明府,平日里县衙的仓储粮廪和财政收支都是邹仓曹在管,属下实在不清楚。”

面对两个推锅老油条,宋珩发言了,看向邹一清道:“邹仓曹只管回答衙门是否有欠债便是。”

邹一清惜字如金,回答道:“有。”

宋珩再问:“多不多?”

邹一清:“多。”

宋珩:“具体有多少?”停顿片刻,“你只管说来,明府既然来了,自要亲自查问。”

邹一清支支吾吾了许久,才比划出一个手势,是八。

虞妙书追问:“八百贯?”

邹一清摇头。

宋珩的眼皮子鬼使神差的跳了跳,试探问:“八千贯?”

邹一清点头。

宋珩倒抽一口气,脸都绿了。

端坐在案前的虞妙书再也坐不住了,血压飙升道:“本官一年的俸钱也不过五十多贯,我得不吃不喝干一百多年才能把衙门的窟窿填补上,这官不做也罢!”

她脾气暴躁,如一头愤怒的狮子,当着众人的面用蛮力掀翻了桌案,甩袖走人。

众人连忙把她拽住,连声道:“明府使不得!使不得!”

虞妙书:清官穷得叮当响,我不想连裤衩都没得穿。

张兰:前任贪这么多,那咱们少贪点行不行?

虞妙书:。。。。

宋珩:。。。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六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