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财神爷,撒钱 > 第12章 第十二章

我,财神爷,撒钱 第12章 第十二章

作者:闫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00:46:00 来源:文学城

尽管心中不认可,但他也不会去做拦路虎,免得招人厌烦。

这两日虞妙书忙着跟陈记质铺商议操作博-彩事宜,为了能顺利推广,廖正东专门腾出一间铺子,用于博-彩。

博-彩用布帛制作,长两寸,宽一寸五,裁剪对折后用面糊封边,而内容则印在里面,只有拆开封边后才能知道是否中奖。

第一批博-彩的游戏规则是十二生肖和十二时辰匹配,生肖加时辰可以匹配出一百四十四种内容来,而中奖的内容则是生肖时辰需统一。

比如生肖虎与寅时,生肖鸡与酉时,但凡买中类似博-彩者,才能获得奖励。

因是初步推广,需得加大中奖几率,才能吸引人们参与,故而廖正东计划初期投入五十贯奖赏进去,最高奖励是十贯钱,他们会把这十贯钱设为特级,以此做诱饵钓鱼。

而后按照十二种正确的生肖时辰匹配规则,再把余下的四十贯分布其中。

这十二种奖励中分别有一斗米、一筒油、一匹布、一百文钱或其他花样,占多数都是小利,因为得让购买者尝到甜头,才能迅速传播出去,吸引后续参与。

制定好规则和投入进去的奖赏后,便是制作布帛。

五十贯奖励初步制定七十贯布帛买卖,木工雕刻生肖和时辰的印章,做成活字印刷,用布帛充纸,把内容印制到上面,再盖上陈记的印章,按要求裁剪成份,面糊封边。

这还没完,内里有陈记印章,表明来源,外头则会盖衙门的方章,且是多份盖一个章,以示官方推广。

不仅如此,设置了奖赏的布帛上还会跟账簿盖一个章匹配,以此防范作假。

若是谁中了奖励,兑换时需拿布帛实物与陈记的登记账簿匹配印章,只有二者吻合,陈记才会发放奖励,若遇到作假欺骗者,扭送衙门处罚。

廖正东节省成本,从成衣铺那里收集废弃的布片使用,倒不影响效果。

制作好的布帛被送到衙门来盖章,各曹书吏们不知内情,被抽调来盖衙门特制的公章,戳得手软,因为几万枚布帛每一个都要有印章痕迹。

宋珩把博-彩的契约呈给虞妙书过目,先是通过法曹审核,确保没有纰漏才送至虞妙书手里。

他文采极佳,写得一手好公文,嘴上说不认可,下笔可是吹得天花乱坠,说什么为了造福百姓,衙门与陈记推行“福彩”募集资产修路救济等等。

又觉得博-彩不好听,因出发点是造福百姓,但又有赌博的性质,故而取“福”和“彩”凑一起就变成了福彩。

虞妙书觉得甚妙,看过条款后,让宋珩去跟陈记把契约签署了,并且又吩咐书吏们写一份关于福彩的公示贴到告示墙上,由头自然是衙门要造福百姓推广的一项筹集。

简称一文钱福彩。

消息传播出去后,人们对这项“福彩”态度不一,多数都是觉得衙门缺钱了要在老百姓头上刮油水。

这不,市井里有人提起引发热议,一老媪不满道:“我看新来的贪官是想钱想疯了!”

给她打油的妇人接茬儿道:“走了一个贪官,又来一个贪官,咱们老百姓的日子真真是没法过了。”

她们一阵抱怨,来杂货铺买清酱的男人也听说了一文钱福彩,同样发牢骚,皆是负面议论。

对于衙门的公信,他们是一点信任都没有,既惧怕又抵触。

事实上大多数百姓对衙门的态度都是避而远之,这也是虞妙书为什么要借陈记推广,而不是直接由衙门发布的原因。

那廖正东是商人,知道怎么造势,先从自家客人着手,但凡来交易的客人,都能获得一份福彩。

人们并未拒绝,只是觉得好奇,反正不用额外花钱,索性去试了试手气。

抽取福彩是有讲究的,需得把袖子挽起露出胳膊,让监督者先检查手上是否有东西作假,而后才能伸进一口大缸里抽布帛。

一文钱只能抽取一枚布帛,抽出来的布帛再拿到兑奖桌那边开启封边查验是否中奖。

对于这类抓阄形式,人们并不陌生,那位抓阄的男人本来不抱希望能得利,哪晓得他颇有点小运气,居然抽中了生肖牛与丑时的匹配。

公示牌上明确注明,此类福彩能中五十文钱,男人听后笑得合不拢嘴。

另一边的廖正东听到有人中奖了,也过来观热闹。

跑堂小厮忙取出账本与那份布帛上的印章核验,二者确实能吻合。

于是有奖的福彩被回收,当即把中奖的五十文钱许给男人,引来不少人围观,一时议论纷纷。

男人得了意外之财心情大好,索性就此掏了两枚铜板再买福彩。他连抽两份,结果很遗憾,一份是生肖猴和卯时,一份则是生肖马和亥时,都不匹配。

这样的福彩是无法兑奖的,但不管怎么说,总归白得了四十八文,也算心满意足。

见他好运气,也有围观者蠢蠢欲动。

跑堂小厮耐着性子跟他们讲解福彩的由来,说每一份福彩上都有衙门的印章,是公家发放的,不会抵赖。

他着中强调这批福彩的最高奖项是十贯钱,公示牌上写着什么奖就兑什么奖。有人受不住诱惑,掏出一枚铜板去试运气。

人们凑上前观稀奇。

那人拆布帛时,诸多人头涌动,纷纷探望,结果没抽中。众人遗憾连连,也有人怂恿他再抓阄,惹得一阵笑骂。

陈记的人气一时旺了起来。

路过的百姓见这里围了一众人,好奇的跟着围上前看热闹,听到有人说一男子抓阄中了彩头,七嘴八舌议论。

一文钱抽中五十文着实划算,也有人不信,点评道:“天底下哪有这等好事,其中定有猫腻。”

“嘿,你还别不信,那人当真得了五十文铜板,好多人都看到了的。”

“天真!定是陈记请来忽悠你们的幌子,骗钱的呢!”

听他这一说,人们都表示怀疑,也有人觉得不至于,客观道:“听说这福彩可是衙门做的,难不成衙门合伙陈记来骗咱们的钱?”

这一疑问把人们问住了,个个都没有吭声。恰在此时,跑堂小厮再次解释福彩的由来。

因着是初步推广,故而今日投放的奖励相对较多,抽中的几率也更大,不一会儿一名妇人抓阄抽中了一斗米。

那妇人欢喜不已,原本是去接孩子,路过凑了回热闹,身上没带东西,只得又回家拿布袋来装米。

见她扒开人群回家,有人也投了一文钱碰运气。

现场鸣锣造势,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热闹不已。

那妇人好不容易拿着米袋挤进兑奖的桌案前,把中奖的布帛归还,得到了满满的一斗米。

人们见状,纷纷论道起来,那米还是新米呢,成色不错。

妇人性情活泼,拎着米挤了出去,有人怂恿她再抓一次,反正运气好,她大嗓门道:“今天不得行哟,若叫自家男人晓得了,定会碎嘴皮子!”

众人哄堂大笑,气氛顿时活跃。

也有衙门里的差役过来捧场,县尉赵永豪气丟了五枚铜板抓阄,结果一次不中。

旁边跟他熟识的郎君开玩笑,说道:“赵县尉啊,这福彩是你们衙门发放的,肯定没有通气儿,若是通过气儿了,定能中彩头!”

赵永啐骂道:“你个瘪三儿,别坏老子的名声,我赵老四若有这本事捡便宜,还当什么差啊!”

接着手底下的几人也去抓阄,结果一个没中,人们在笑骂中打趣,并不在意那一枚铜板。

不过是一块饼的得失,丢了就丢了,若是像先前抽中五十文钱或一斗米,那才叫血赚!

那种以小博大的乐趣在人群中扩散开来,陆续有人掏铜板试手气。

也有家境好些的顿足,一下子投了好几枚铜板,结果连一个响都没有。

也在这时,虞妙书和宋珩过来看热闹,见档口聚满了人,虞妙书兴致勃勃道:“宋主簿可有兴致去试试手气?”

宋珩道:“属下的运气素来不好,就不去凑那个热闹了。”

虞妙书:“今天是福彩发放的第一天,抽中彩头的机会可比以后大得多。”

他没有兴致,她有,当即围上前碰运气。有差役瞧见她,忙高呼道:“明府来了!”

虞妙书:宋哥,去试试手气?

宋珩:这玩意有那么好玩?

虞妙书:呵呵,凡人,你不懂!!

PS:一直在疯狂改文名文案,你们不用理我[害羞]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十二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