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我在唐朝捉鬼嘻嘻 > 第22章 (廿二)雨夜荒村

我在唐朝捉鬼嘻嘻 第22章 (廿二)雨夜荒村

作者:衍于安乐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7-06 10:05:34 来源:文学城

孙小禾一时怔住,丽娘蹲下来,平视着她的双眼,哽咽着问:“现在,我想问,小禾,你愿意成为我们的家人吗?”

孙小禾只觉眼睛酸涩,天知道,身为孤女,她多想要有个家啊!她真的不知道,余六郎与丽娘,竟然私下商量过要收养她的事儿!

她抹了下眼尾,点点头:“嗯,我愿意。以后,余家阿兄,你同我,我们就是一家人。”

风雨欲来,孙小禾为丽娘所收养。

别看她小小个人,可她伶俐着呢,能从大人们那里,打听来不少消息,每日里,叽叽喳喳的,将她听来的小道消息,全数都说与丽娘听,鼓励丽娘燃起斗志!

可丽娘的烦扰,并不止这一桩,自古红颜多磨难。自打她新寡独居后,余家村不少的郎君,如雄蜂叮蜜般,整日找机会,接近她,并对着她大献殷勤。

村中的女娘们对此幕,明着是嗤之以鼻,可暗地里,不知扯烂了多少块绣帕。

只是丽娘并无再醮之心,她同余六郎,少年夫妻,在最为甜蜜恩爱时,对方突然撒手人寰,她还未从那爱侣突逝的阴霾中走出。

严词冷淡的,拒绝了几番后,追求者们大抵是面子过不去,兼之,村中女娘们,隐隐的冷嘲热讽,诸如,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总之,舔狗变黑粉,瞬间翻脸。

关于丽娘的那些流言蜚语,甚嚣尘上。言道她凭借着貌美,勾搭郎君,脚踏几只船,甚至,有传言,说得有鼻子有眼的,道是看见夜里有男人从她家墙头翻出……

此类八卦,带点颜色,总是令人津津乐道的。三人成虎,假消息说多了传久了,便被当真了,丽娘的清誉,一落千丈。

孙小禾是很生气的。

可她堵不住大人们闲说的嘴,每当她忿忿不平的,大声为丽娘所辩驳时,那些大人们听了,摇摇头,也就付诸一笑。

当天鹅的羽衣不再洁白无瑕,或者,滚落泥潭,大家似乎便不再觉得她高贵了,这时,人人都围上前来,指指点点,看着热闹,或惋惜、或唾弃。

丽娘就似那只被流言捶进泥潭的美丽天鹅,越挣扎,越深陷,最终,被溺毙在那片深潭中,裹满污泥,化作腐骨。

此时流言缠身的丽娘,还不知她往后的命运。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她总觉着,只要她行得正坐得端,外人便不能拿她如何。

再说,八卦流言,越解释,越解释不清,只会勾起大伙瞧热闹的私欲,愈演愈烈,还不如就此静默着,待大伙说烦了说腻了,那些关于她的流言自然也就会淡去。

哪里能想到,人心之恶,厉如鬼。

隆冬的深夜,余家村不少乡民,都被那冲天火光给惊醒了,披衣起来,往外看,不知谁家烧了起来?

那场大火,烧得太凶了,隔得老远,都能听到噼里啪啦的木头烧焦声响,甚至,还有瓦片砸落、横梁断裂的巨声。

赶到出事的地方,才发现,起火的,不是别家,正是近日来,被乡民频频诽议,那位新寡的丽娘之家。

侥幸逃生的丽娘,直到此刻,都未回过神来,在这寒冬日里,她披散着发,赤着脚,踩在冷硬的地面上,怔怔的望着前方,汹汹火光映在她的瞳孔中。

佳人窈窕,平日见着,都是端庄齐整的,可眼下,穿着寝衣,清清泠泠的站那,看起来如此柔弱无靠,当真是见之心怜,在场不少郎君的心呀,再度砰砰乱跳了。

有那守礼的,刚触及,便赶紧低下头,有那放肆的,两眼发光,直勾勾的盯着,恨不得眼珠子都给贴上去,亲近佳人。

孙小禾就站在丽娘的身侧,她人小,可不傻,当然分辨得出,在夜色与火光中,那些或明或暗,交织着,粘在丽娘身上的眼神,极为不好。

尤以那道矮瘦的身影,所流露出来的垂涎眼神,最为让人生厌。

于是,孙小禾拉了拉丽娘的衣袖,故意的高声嚷嚷着,道是很冷,丽娘回过神来,微微俯身,将小人儿抱在怀中。

孙小禾贴在她耳边低声道:“那些登徒子,在看你。”

丽娘微愣了下,好半晌,才反应过来,她搂着孙小禾的手紧了紧,那双大眼睛,往四周探去,这才发现,这些赶来的乡邻,或男或女,都只是远远站着。

纵有那提着水桶过来的,此时,知晓起火的是丽娘家,皆是裹足不前,有的是害怕被流言波及,有的是被家中婆娘拉住……

直到村正闻讯赶来,组织着村壮,带头灭火,这波人,才动作起来,只是,为时已晚,火势借着干凛的北风,已然快蹿上天了。

丽娘找了就近住着的邻里,借了外衣,裹在身上。那邻家婶子看向丽娘的眼神,颇为复杂,没了夫婿,再烧没了家业,再是漂亮能干的女郎又如何,背运啊!

天将明,这场大火,进入尾声了。丽娘站在烧得焦黑的废墟堆前,尚且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残存余热。孙小禾有些担忧的看着她。

待到乡邻陆续散去,村正走上前来,问了丽娘,为何会起火,丽娘懵然,摇摇头。她是被火光照醒的,出来时,到处都是滚滚浓烟,哪里会知道怎么起火的呢?

村正望着她,直叹气:“火源在杂物间,那块烧得特别厉害,里头堆放着柴禾,你们昨晚睡前是不是没将烤火堆灭尽?”

数九寒冬的,冷得很,也无甚事做,乡民储存着大量柴禾,就是在这时用来烧的。丽娘家的杂物间,也是柴火房,里头堆放着劈好的柴禾。

在角落处,专门辟出来小块地儿,砖石围砌,便于冬日里烤火取暖。

丽娘怔了一瞬。

倒是孙小禾大声地否定着:“不可能!我们烤火很小心的,一直都是待到余灰冷尽,才敢放心去睡觉的。”

往年里也出过类似的事,哪家糊涂蛋,马虎大意的,没确认火塘里的火堆是否真正熄灭,就回房睡觉了,殊不知,未曾冷却的灰堆,死灰复燃。

大火很快蔓延开来,甚至,烧死了人。

听闻此桩事,孙小禾格外警醒,每回烤火完毕,临睡前,都会仔细检查,确认火星都没了,才会去安睡。

这都是她独自生活时,养成的小习惯,哪怕到了丽娘家,依旧如此。

闻此言,村正不由肃起眉头,看着眼前的一大一小,稍作沉吟后,他对丽娘道:“这屋都烧成这样了,肯定是住不了人。”

“这样吧,你带着小禾,先住回她那老屋去,衣裳被褥、锅碗瓢盆甚么的,没办法,只能凑一凑,看下能否让乡邻接济下,其他的先不想,渡过眼前难关再说。”

“哪怕是家底都烧没了,可你有门手艺在,这日子,总归是能好起来的。走吧,别在这里待着了,外头天冷,别冻着孩子了。”

丽娘牵着小禾,抱着伞,回头看了眼,承载着往昔记忆的屋宅,如今烧得只剩墙垣碎瓦,可见那场火,到底有多危险。

她有些后怕的,箍紧了怀中的那把伞,这是她在火场中,所带出来的唯一物件。当时火势紧急,其余的东西,她也来不及拿,鬼使神差般,顺手就捞到了这柄伞。

算不得甚么稀罕物件,不过是余六郎尚在时,经由他劈竹为架,削桐作骨,再由她绘纸成面,满绣穿丝,共同糊制的普通纸伞而已。

天空灰蒙蒙的,不多时,飘起了雨丝,丽娘将油纸伞撑开,遮挡在二人头顶,步履匆匆的,朝着孙小禾爷娘留给她的那栋老屋而去。

老屋不住人,便容易积灰,丽娘略作收拾,忙忙碌碌的,一天很快就过去了。待到夜里,屋里冷得很,丽娘将孙小禾搂在怀里,二人依旧冻得够呛。

孙小禾睡不着,闭着眼睛,满脑子都是村正所说的话,她百思不得其解,这场大火究竟是怎样烧起来的?既然不是意外所致,难不成,会是有人故意放火?!

孙小禾瞬间惊起。

丽娘还没睡,便摸了摸她的脑袋,柔声问道:“怎么了?”

孙小禾重新窝进丽娘的怀抱中,闷闷地道:“没甚么。”

丽娘已经够多烦心事了,此事只是她的猜想,还未经证实,她怎能说?说出来,不过徒增烦扰。她握紧小拳头,暗自决定,定要私下调查清此事!

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孙小禾的不懈努力,终于,在几天后,让她挖掘到了蛛丝马迹,通过小石头,从余老二家的独苗苗嘴里,套出了话来。

那场火,果真不是意外,是王氏!余老二家的那只河东狮,最是善妒,当初就背地里讲过丽娘的坏话,如今,半夜偷摸纵火,更是恶毒透了,她要将此事告知丽娘!

丽娘听后,那双大眼睛里,满是不解,她自认,从未开罪过那位王氏,平日里,双方鲜少有交集,她甚至都不太记得那位王氏的长相,何仇何怨,王氏要纵火烧她?

孙小禾狠狠地呸了一口:“坏人做坏事,哪里需要理由?自然是因为她坏呗!”

前去质问王氏,王氏矢口否认,直到丽娘指出,此言出自王氏那根独苗苗的口,乃是她的小孩,亲口所说。出事前,那日傍晚,王氏同余老二吵嘴,揪着他耳朵骂,逼问他是不是起了心思,想要勾搭寡妇,要不然,乱献甚么殷勤?

许是被叨叨久了,余老二有些不耐了,就随手推了王氏一下,想要走开,谁想,王氏没站稳,直接摔了个屁股蹲。这下可是捅了马蜂窝,王氏当即爆发,摔锅砸碗,抓挠得余老二脸上道道印子,还放言要烧死那寡妇,叫那寡妇乱勾搭人!

那么巧,丽娘家,当夜就被火烧了。

王氏眼神虚了一下,眼瞅着,围在她家屋前,看热闹的乡邻,聚了一圈又一圈,其中便有同王氏不对付的妇人,看热闹不嫌事大,喊道:“哎呀呀,杀人纵火啊!”

“这王氏,可真是惹不得,谁要是惹了她的眼,指不定哪天夜里,就被她放火给烧得尸骨都不剩,也就是丽娘,命硬,能抗,这才没让王氏给害了去!”

眼看着舆情对她不利,王氏眼神狠了狠,瞅准了那位与她不对付的妇人,走上前就是两大耳刮子:“我让你乱说!看我不撕烂你这张嘴!”

那位妇人亦不是省油的灯,迅速反击,抓住王氏头发,二人当众厮打了起来。

如此野蛮放泼,丽娘有些傻眼,此间焦点瞬间转移,见着二位妇人撕扯着,在地上滚了起来,乡民们也不瞧热闹了,赶忙的,七手八脚的,好不容易将二人分隔开。

然后就是做和事佬,分头劝说了,到底是出自同宗,乡里乡邻的,低头不见抬头见,若真闹僵了,结了死仇,那就不好了。

可关于王氏火烧丽娘家的这桩公案,并未因王氏闹出的这出小插曲,而就此打止,丽娘坚持,讨要个说法,王氏则是抵死不认,很快地,此事便闹到村正跟前了。

村正头疼得紧,若王氏纵火行凶,此事为真,一旦传扬出去,败坏的不仅是王氏的名声,余家村怕也会受牵连。外头人才没心思深究,内情如何,只会一棍子打死,认定是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对余家村来说,非常不利。

其实,村正同丽娘提议过,觉得此事不宜公开,闹得沸沸扬扬的,不甚好,不若私下解决,一经确认,王氏当真犯下此等恶行,他肯定会让王氏付出相应代价。

可丽娘拒绝了,她终于意识到,沉默与等待,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隐忍也不行,只会埋下隐患,譬如,那夜失火,乡邻分明提桶前来,可为何僵站着迟迟不行动?

不过是碍于她名声有瑕,怕与她沾边,受她波及罢了。丽娘想借此机会,为自己正名,她需要一个公开的场合,澄清自己,审理王氏,追溯那些流言的来源。

村正沉着张脸,同诸位宗老、耆老商议过后,觉得事关重大,最终,开了祠堂,在诸位村民的见证下,这桩纵火案,开审了。

依唐令,村正可调解纠纷、协理司法治安,属于“在官供事,无流外品”之杂任,有着县衙胥吏之流的部分实权。

大多村落里,出了大案,不一定会往上报,反倒会先交由村正与耆老协同审理。宗族势大,依照宗族治理地方,余家村就是此般操作的。

孙小禾扒着祠堂的外门,偷偷探出脑袋,听着里头的动静,她小孩家家的,如此场合,并不允许进去。且她不姓余,又是女郎,来到宗族重地,天然地位低一等。

好在大人们对她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她不捣乱,也就随她去了。

丽娘败了,这是孙小禾没有想到的。她不能理解,为何村正要说,幼子之言,不足为信?难道王氏的亲儿,还会刻意污蔑王氏不成?!

村正还追问丽娘,除此外,可有其他的真凭实据?或者,可曾有人亲眼目睹过,王氏纵火行凶的过程?丽娘摇摇了头,这与她所设想的,略有出入。

王氏没想到,还能峰回路转,瞬间狂喜。小人得志便猖狂,说得倒也不错,趁着丽娘势颓,王氏张口,就对着丽娘倒打一耙。

只见她顿时做戏般,哭天抢地的,喊冤叫屈起来。道是丽娘空口白牙的,就冤枉她纵火行凶,如此大的一口锅,扣在她身上,差点将她逼死。

好在村正及诸位耆老明鉴,还她清白。王氏抹着那不存在的眼泪,干嚎着,顺便察言观色,见村正及诸位耆老,皆板正着面容,她心底是有些忐忑的。

可如此大好时机,若不趁胜追击,万一让丽娘给翻了盘,她岂不惨了,此回,定要将丽娘捶到尘埃中!那张狐媚子脸蛋,瞧着她就来气!

遂,王氏指着丽娘,不依不饶起来,甚至破口大骂,言道丽娘不检点,四处勾搭郎君,败坏余家村的风气,总之,希望村正能严惩丽娘!

村正皱了皱眉头,略有些不满,他是不想让事情闹大,可对于王氏的小人行径,也有些看不上眼。若非出于对大局的考虑,他当真是不想纵容王氏。

那场火,不出所料,当是王氏所纵,在场大多人对此皆是心知肚明,可那又怎样?丽娘拿不出确凿有效的证据,王氏便依旧能逍遥。

孙小禾听到,村正应了王氏之求,肃声对丽娘道:“念你亦为苦主,便不重罚,你就在祠堂跪守一夜,以思己过罢。”

丽娘那双大眼睛里,满是迷茫,她错了吗?孙小禾的拳头硬了,就要往里冲进去,可祠堂内的众人,鱼贯而出,她被挤出来了。

村正最后走出来,瞥了她一眼,淡声道:“将小禾带走。”

眼疾手快的大人们,便将她给捞了起来,强行带离了祠堂,她挣扎着,回头望,只见丽娘跪在地上,背影纤瘦,随着祠堂大门被关上,黑暗逐渐吞噬了她的身影。

……

男女主没有出现的一章。

二人还坐在小破船上,听着孙媪讲往事,这就是往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廿二)雨夜荒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