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我在虐文权倾天下(快穿) > 第31章 霸道王女和她的小娇夫(31)

一月后。

朝瑶山,红色的枫叶随着山间冷风飒飒而下,远远望去,好似下了场红雨般。

济善堂建在朝瑶山腰,青砖砌的大院子掩在火烧云般的枫林间,院外开了好几亩药田用篱笆围着,隐约可闻见药香徐徐。

堂前悬着花梨木的挂匾,上书“医院”,本来这才是文大夫所取的医馆正名,只是因着朝瑶山脚处由朝廷嘉奖的两块山石上一左一右刻着“济世、行善”几个字,山下的村民更喜欢叫济善堂这个名字,

往日里,济善堂前是极热闹的,今闭门偷闲一日,少了来往求医问药的人,多了几分隐世感,恍若仙地。

难得这般清净,几个扎着羊角小辫的药童在金红色的枫叶堆里疯跑嬉戏,而给自己放了个假的文心则坐在后院里泡上一壶花茶,展开了燕京的回信。

信上说燕王非常重视文心提及的云花一事,已派人去各处搜寻花种和可靠的庄稼老手,明年春日便可开始试种。

这是件利在千秋的大好事,而事情的起因还要说回数月前闻八山从楚地捎回来的那盆奇花。

云花。

花开时状如云絮,故得名云。

其在喜好风雅的楚地还算多见,常栽种于世家大族的后院中以作观赏;而燕风较为浮夸华丽,云花既无香味,也无绚丽色彩,所以少见于燕国。

说到底,不论楚人还是燕人,只将云花视作了寻常花株,可文心一眼便认出了这是什么——

是棉花!

这是海蓝星也有的棉花,是可用于制作御寒衣物的细绒棉,却在大燕成了供人观赏的花卉。

常人过冬多依赖炭火和衣物。

秦知州大小也算得上是个贪官头子,他家的小姐总不至于在寒冬腊月里冻病了,是故文心一直以为古人御寒皆着罗绮、衣狐貉。

直到离了秦府高墙,文心方才看清楚大燕民生之艰。

寻常百姓多靠麻布衣御寒过冬,即使是高门眼中的鹿裘、羊裘这等粗劣之裘,也不是人人都用得起的。

文心能医治寒疾,却治不了穷病。

裘衣量少,丝绸价高,而麻布衣保暖太差,故每逢深冬,来朝瑶山求药的穷人总比其他时候多些。

在看到云花的瞬间,文心就想到了它的价值。

古时民生多艰难,可大燕若是有棉花,情况就能完全不一样。

丝绸织品需要采桑养蚕,人力耗费大,自然价贵。而棉花不同,棉籽春种棉桃秋收,年必有所收,若是普及开来,大燕百姓何愁无衣物避寒!

而种植棉花重在推而广之,非她一个医家所能为,思及此,文心在第一时间就给远在燕京的顾七剑去了信,

幸而殿下她听进去了。

文心折起信纸,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她忽又想起了当年渠州在菜市口处置大小官员时,那个姓周的贪官在人头落地前喊出的那番话——

[燕能得七殿下,乃燕之幸,乃天佑!]

与此同时,颖州白鸾书院。

古道青松下,正有两人对而饮茶。坐在上首的老者须发皆白,正是白鸾书院的院长方宥才,而对其执学生礼的则是钟怡嘉。

春闱落第后,钟怡嘉不知怎么就生了游学之心,她自觉终日困在燕京那方寸之地,文章终归免不了华而不实的弊病,便打算辞别家中外出游历一二。

王嫣然是赞同钟怡嘉此举的,一来开拓眼界不是什么坏事,二来还可锻炼锻炼钟怡嘉的胆气。眼中的东西多了,心中的底气自然足了,日后自不会再为案牍之事慌了手脚。

而游历半年把钟怡嘉身上那股胆怯打磨得一干二净,等她到了颖州时,曾经收敛的眉眼反倒多了些意气风发。

甫一到颖州,钟怡嘉立刻就去拜访了白鸾书院的方宥才老先生,一老一少谈话颇为投契,不知不觉就谈到了书院招生问题。

说起这事方老先生就觉得牙疼,白鸾书院创建的初衷就是为了成为天底下第一所女子书院,自然是不可能招收男弟子的。

白鸾书院招生,一不收束脩,二不讲究出身,许多百姓便带着家中幼儿前来求学,仔细一问,都不是家中独子,偏生不肯带着自家姑娘来。

“学生经过云岫镇时,倒是听人提起过一个故事。”

方宥才饶有兴趣道:“哦,说来听听?”

“云岫镇上有户人家,姓陈,为绝户。按照大燕律,凡是户绝财产,需过同宗者为继,若是无同宗应继者,所生亲女方可承分三取其一,其余入官。

陈员外膝下子嗣艰难,便过继了族里的后生,又因着日后摔盆送终还需仰仗着那后生,便对他视作亲子。谁曾想那后生一日醉酒,鬼迷心窍间竟轻薄了陈家小姐,陈小姐去向爹娘哭诉反遭了训斥,而后又被压着嫁给轻薄过她的畜生。

新婚那日,陈小姐心一横竟吊死了在了房梁上,只留下一绝笔——

‘男儿生自坐金屋,女儿命贱似尘泥。若是黄泉可流转,只愿来生作男身。’”

“重男而轻女,终究是人心不平啊。”方老先生叹了一口气道。

钟怡嘉听完方宥才的感慨,却摇头道:“看似人心不平,实则是律法不平。”

方宥才闻言一顿。

钟怡嘉接着说道:“户绝财产,外嫁女不承,丧夫无子者不承,在室女仅承三分其一。男承家财,女承衣箱,如何一视同仁?大燕律法不平,人心自不能平,想要振女子求学之风尚,仅靠开女科是远远不够的。”

方宥才看着面前少年人眉眼间掩不住的张扬意气,问道:“你日后是有意着手律法?”

钟怡嘉面上一红,道:“要是明年考得上的话。”

“你可知此法势必涉及百姓、宗族之利,前路艰险,恐有性命之忧。”历来有心变法者,君主往往用其才而治世,取其命而平怨,鲜有善终。

钟怡嘉却道:“若是不敢为天下先,有何脸面入仕为官?”

方宥才只当她是少年气盛,未再劝诫。谁也想不到,直至多年后,钟怡嘉也未移其志,生死不惧。

写得有点群像,但是因为篇幅问题,很多感情线不会详述,我会写两个人物番外,选择权交在家人们手中,想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1章 霸道王女和她的小娇夫(3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