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我在虐文权倾天下(快穿) > 第26章 霸道王女和她的小娇夫(26)

启光二年,春闱放榜。

会试金榜历来设张贴在贡院,可候在贡院近处的多为小厮或书童,下场的考生鲜有亲去看榜的,反多会矜持的选个远离贡院的地儿等着人来传名报喜。

而这当中最热闹的还要数城南状元楼。

为讨个彩头,状元楼上缀着红绸红花红灯笼,正楼外两侧匾上龙飞凤舞的题着十四个大字──

此去蟾宫应不远,诸公继踵上天梯。[注 1]

此时楼里人声鼎沸,这般的热闹中却夹杂着一丝不同寻常,原因无他,这满是秀才公的大堂里正坐着几个姑娘,显得十分突兀。

“何不去雅间里等?”发问的是一身着云山蓝光锦的姑娘,乌鬓未点珠簪花,只素净的用一云纹木簪挽着,她说话间脸颊微红,想是有些许窘迫。

钟怡嘉的窘迫更贴切的来说,应该是怯懦,对与众不同的怯懦。

这里的读书人虽各有各的小圈子,可此时的氛围极热烈,素味平生的人相互间谈天说地,难免再交几个志趣相投的新友,唯独她们被严丝合缝的挡在屏障之外。

自是不屑于对视的,那些男子端着一副矜持清贵的模样刻意对她们视而不见,而阴暗处无形的鄙夷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戳着钟怡嘉的脊梁骨。

甚至都算不上文人相轻,钟怡嘉可以很清楚的察觉到,那些人的言行举止间仅仅只是在表达对女子存在的排斥。

而坐在钟怡嘉对面的王嫣然闻言只是呷了一口茶,从容道:“同是等榜,为何要避?”

摄政王殿下能给的只是机会,而将来为臣为官为天下先的骨气却要靠她们自己去争,如果此时羞于己而避让他人,那将来立于朝堂之上,是争还是不争?

今日是状元楼,明日便是天子堂。

王嫣然心悬明镜自然再清楚不过,今日她们但凡退一步,来日女官处境便要退万万步,朝堂如沙场,退则万劫不复。

这就是她一定要选在状元楼的原因,要让天下人的眼睛都看着,看着她们寸步不让!

既能被摄政王亲点参加女科取士,钟怡嘉自然不会是什么庸碌之辈,她几乎瞬间领会了王嫣然话中的锋芒。

同为等榜学子,她们凭什么要避?

钟怡嘉鼻翼微动,轻轻吐出一口浊气,只觉得心中豁然开朗。

随即,她整理好自己心中的紧张不安,学着王嫣然的从容坦然去无视周遭的恶意窥视。

只可惜视而不见对小人来说无甚大用,特别是嘴碎的小人。

方才王嫣然讲话并未压低音量,她的话自然也就不只是钟怡嘉一人听到。

“只怕等来的是大梦一场空。”伴随着一声轻蔑的嗤笑,旁边桌响起了极其刺耳的讥讽声。

循声望去,开口说话的人穿着一身斑鸠灰灯笼锦,鼻头肥大好似猪胆,双眼细长而下垂,两撇稀疏的胡子努力黏在嘴皮上方,势单力薄的为这样一张脸撑起零星半点的斯文。

灯笼锦为金织锦缎,穿的人自然是非富即贵,可说话这人看上去面生得很,并不是王嫣然认识的燕京世家子,想来是个外地考生。

林文耀确实不是燕京人,故对燕京这些世家贵女不太熟悉,再加上方才替他看榜的小厮来报喜,三百一十六的贡士出身多少令他有些飘飘然。

他对自己的斤两很是清楚,若不是摄政王执意加录二十,他如今已怕是名落孙山,说起来还真要感谢感谢那荒唐可笑的女科。

可林文耀倨傲,最看不起的便是女人。

自然而然,夹讥带讽的恶语脱口而出,而随着话音落下,原本热闹的状元堂忽地一静,陷入一种诡异的凝滞中。

怎么可能真的不在意那几个女子,只是众人要么碍于读书人的清高,要么畏惧世家贵女的身份,都不太愿意作出头鸟,起口舌是非。

而此时此刻,既已有人先开了这口,状元楼先是一静,随后更热闹了几分。

林文耀起先见周遭安静,心中还咯噔一下,后又见其余人纷纷投来赞赏、附和,一种被追捧的感觉当时就令他上了头,仿佛盛夏饮冰,浑身舒爽。

大受鼓舞的林文耀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故意用评头论足的眼神上下打量了对方几下,他想着姑娘家脸皮薄,等着对方气急败坏的跳起脚,他正好引经据典将人羞回家去。

不料对方只是以一种看杂耍猴戏的表情,轻描淡写的看了一眼便移开,紧接着红唇微勾,虽是无声,却又说不出的嘲弄。

到底是个小肚鸡肠的,林文耀被这么一看,只觉得轰的一声血液从脚底冲向了脸颊,当下说话就更不讲究了:“三甲唱名怕是快结束了,那井底之蛙总不至于是在等五魁吧,哈哈哈哈哈。”

会试唱榜一般先从第六位开始往下,最后才会公布前五名,也就是所谓的五魁。

正待钟怡嘉欲起身与之争论,门外突然响起了敲锣打鼓的哄闹声,与此同时,状元楼忽然被看热闹的百姓围了个水泄不通。

店小二见过世面,心中只道是楼中有老爷喜事临门了。

果不其然,报喜的人是燕京府的衙役,特意穿上了枣红色的差服,配蝠纹赤底官靴,这是给会元报喜才特有的。

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一声中气十足的报喜在状元楼响起——

“恭喜王府娘子王嫣然,中启光二年榜首,得今科会元!”

状元楼内还在盼着喜报的读书人均是一静。

报喜的衙役只当是众人没有听清,又高声重复了两遍贺喜之词,这下,刚找回魂的众读书人一片哗然。

会元,会元娘子?!

这气氛也忒古怪了些,头一次报喜后四周没有那文绉绉的恭维贺喜声,衙役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自然是不能理解的,会元落于一女子对于刚刚起哄的众人仿佛是一个响亮的巴掌,只叫人又羞又疼。

而这当中最尴尬的还要数贡士老爷林文耀。

今科会试统共就录取三百二十人,他几乎算是走狗屎运蹭上了加录的东风,而会试榜首不一样,那是能争一争殿试一甲的人物,林文耀忽地有些害怕了。

眼见着林文耀的脸由红转白,王嫣然只觉得对方前倨后恭的样子令人思之发笑,丢下一句,“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注 2]”便带着钟怡嘉一众人扬长而去。

林文耀自认通读经书典籍,当然是知道这话出自何处,又是用于何地,正是因为知道,他那青白的面色眨眼间又涨得通红。

刚刚狂悖得意之语反而成了一把捅向自己的刀子,直剐得他面皮生疼,羞怒不止。

而状元楼外看热闹的老百姓才不管这么多,得了王家下人撒的喜钱,便在楼外一口一个恭喜会元娘子的喊了起来。

读书人觉得难以启齿的“会元娘子”四个字,平头百姓却有些不以为然,老天爷都说文曲星投生成了个姑娘家,不是会元娘子是什么?

抛开司天台的星相不谈,王嫣然的会元确实是凭真才实学被主考官选中的。

当初奉天殿上答应绝不破坏科举取士的公正性,顾七剑真就让那二十个贵女去秋闱乡试考了一遍,而等到会试,摄政王更是遂了朝臣的意,点了个最公正不过的翰林学士做主考官。

表面上看,人人都是各退一步,实则底下暗潮从未停止过。

本以为那些世家小姐是考不过乡试的,没想到二十人里竟然有十八个过了乡试,眼看着会试临近,世家上书摄政王,既已过了乡试,那也不用再继续考了,跟在摄政王身边做个女史即可。

用盗版系统的话说就是做个无官衔的秘书,顾七剑想也不想驳了回去,这样一来,朝臣们就开始坐不住了。

女子入朝拜官简直是异想天开,他们阻止不了摄政王发疯,还阻止不了摄政王亲点的考生进殿试吗。

为防止科举舞弊,贡院判卷前需对答卷先进行誊录、糊名处理,以往这是最严苛的环节,可如今上下一心,反倒成了最薄弱的环节。

贡院私底下的意思是在誊录时动上一些手脚,只要将那些女子的答卷特意用簪花小楷誊录下来,判卷的考官哪怕不知卷主的姓名,也能轻易分清楚。

这招虽有些不要脸,但是胜在有用。

只是谁也没想到,摄政王竟然派人来了个釜底抽薪。

贡院闭院时,摄政王不声不响遣了一群识字的燕宫女官专司誊录、糊名的差事,除了每份卷子都用簪花小楷誊录,其余愣是半点不涉及春闱的公正性。

望着满屋子的簪花小楷,判卷的众考官只觉得一口气噎在胸口死活下不去,最后还是翰林学士十分笃定的选出了会元。

只因这份试卷写得极精彩,行文有吐凤之姿,绝不可能是女子写的!

只是不凑巧,恰好选出的会元是其最看不起的女子。

启光二年,五月殿试。

摄政王着五爪龙服代亲上奉天殿主持廷试,于殿上戴亲王冕,却旒十二,缀珠十二,僭越天子而无人敢谏。后于太和殿传胪大典点新科状元王嫣然,世人只知王女门生,而不知天子。

[注释 1] “此去蟾宫应不远,诸公继踵上天梯。”──南宋·永丰县令吴南老

[注释 2]“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庄子·秋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霸道王女和她的小娇夫(26)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