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我在聊斋考城隍 > 第22章 第22章

我在聊斋考城隍 第22章 第22章

作者:禾有鱼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9-11 11:36:49 来源:文学城

巍巍群山之巅,大片大片的鲜花争奇斗艳,山腰间缭绕着些祥云雾霭,偶有一身黑白道袍的道人或御剑,或骑鹤,来去匆匆,透着股肃严。

山巅上的一处庄严道宫,有两位穿着黑白道袍的世外道人面对面而站。

“几道,你可想好了?真的要出世?你的成仙之机还没到啊。”

一头银发,脸上是不赞同之色的玉昆山掌门,言语劝阻着对面神色远淡的师侄。

贺几道几乎面无表情,清冷道宫衬托得他一身凛凛不可犯的气质,蹙眉简短应道:“龙脉既然是我和龙野王打断的,自该尽力弥补。”

不管龙野王是不是故意拖他下水,断在他二人手上就是断在他二人手上。

天下龙脉二十四条,当日龙野王上玉昆山撒气时,贺几道与其针锋相对,二人大打出手,打断了其中一条,人间气运自然要受影响。

如果放任不管的话,不知要生出多少冤孽。

他顿了顿又道:“且能助我成仙的人,已经出现了。”

一位颇为有趣的姑娘,他这些日子都隐藏在暗处观察着她。

掌门真人露出一脸惊讶之色,“出现了?”并开始为师侄掐指而算。

已是地仙之身的掌门玉阳子越算越皱眉,他,算不到。

果然,这个师侄来历不凡,连他都别想窥探他的命运。

玉阳子点点头,对着看起来当真修心养性不少的师侄叹息道:“你自去吧,有事回来寻我便是。”

他这个师侄自小是个烈脾气,人狠话不多,好在二十年前在地府一事上吃了些亏,脾性改了不少,如今看着只是不爱说话而已。

贺几道对着掌门行一礼后,极为干脆转身就走。

比较巧的是,中州郡正在断裂的这一条龙脉之上,算是被牵连最深的城郡之一。

太阳星高悬。

通往临沂县城,平日里颇为冷清的一条偏道上,正有一长长的送葬队伍缓缓移动。

这一队人身披衰服,前有孝子捧着灵位,后有贤孙撒着黄纸,中间数名役夫抬着一厚重棺椁,鼓乐哀音,远远传出。

这怎么看,都像是一场大户人家的正常出殡。

然而不正常的是,本该肃穆、庄严有哀声的送葬队伍,此时乱糟糟一团,甚至还夹杂些不合时宜的吵骂、抱怨之声。

恰此时,一辆马车对着丧队缓缓驶来,二者狭路相逢。

马车有礼,主动避让一旁,却是左等右等也不见丧队通过。

“少爷,我就说不该走这一条道的吧!”

马车帘子被撩开,一个黑黑瘦瘦的书童探出头,瞟了一眼对面奇怪的送葬队伍后,没好气地瞪了前面驾车的胡泗一眼,回头对着马车内赌气道。

张桢赶紧安抚日渐暴躁的种田,并高声吩咐驾车的公狐狸精道:“胡泗,你去问问,前面是怎回事?”

“恩公,我这就去。”

车辕上一名倚车自惆怅,如画如仙美貌少年郎恭恭敬敬应道。

种田对此还是不太满意,他家少爷耳根子软,一听有近路可抄,就鬼迷心窍听了胡泗的话。

被颠簸了半程不说,还遇见一个奇怪的出殡队伍,被堵在了半道上,进退不得。

张桢瞅着种田的黑脸只好不说话。

她出门科举,自然不会留下种田,加上死皮懒脸非要跟上当马车夫的胡泗,假装自己是只正常夜枭的短耳,一行人走走停停,如今已路途过半。

最近也不知在忙些什么的龙江蓠,偶尔现一现身,马车上倒不算太挤。

赶路的日子辛苦,张桢一听有近路可抄,又对自己这一行人的武力有信心,当即同意了胡泗的提议。

哪知会被堵在此处。

送葬队伍中有人注意到了靠近的马车,看清驾车的美少年时,直呼暴殄天物,如此的美貌少年郎,怎么能干驾车这样的粗活!

送葬队伍最前头,有两名身着衰服的男子,各领着两方人在对骂,这其中又数作道士打扮的道人最多。

寥寥几句,坐在马车中的张桢和种田就听出了些门道。

主仆二人干脆下车,站在一旁正大光明地听。

“哈,少爷,这两人爹都死了,还有心思领头吵架呢!”最近越来越嘴毒的种田,看着前方灵位牌上的名讳,立马讽刺全开。

古代的丧服是有等级的,大概一看,就知道和死者的远近关系。

领头吵架的两人,正是丧者的亲儿子。

种田眉峰一扬,踢了一脚病歪歪跟个小白脸似的胡泗,呵斥道:“狐狸精,你打听清楚了没,怎么回事?”

本来打听消息这事儿,他自己就挺乐意去的,可放这个男狐狸精跟少爷单处,绝对不行!

近一个月过去,胡泗身上的伤依然没能痊愈,病态的脸上时常透着一股轻愁。被踢了也不反抗,躲着种田瞪过来的仇视目光,跟个鹌鹑似的乖乖点头,接着又摇摇头。

“时间短,只打听到一点皮毛。”

“那你还不赶紧去!愣着干嘛!”

张桢嘴角抽了抽,看着跟个地主恶霸模样的种田,心里倒是不同情胡泗。

只因这个胡泗,实在是让人大为头疼。

只要一有机会,就逮着张桢高喊:“救命之恩,愿以身相许!聊以报答您的大德!”

每每此话一出,张桢只是觉得头疼的话,那种田的反应,绝对是跳脚就骂,举拳就砸。

而胡泗,屡次不改!执着到了一根筋的地步。

张桢主仆赶他又不走,骂了也没用,哪怕是威胁要抓了他剥皮,人家狐狸精也表示不反抗。

不知怎的,反而被狐狸精,成功混进了张桢的出门队伍。

唉,愁人!

没等张桢感叹完,就听见两个孝子再次当众吵了起来:

“胡说,西山‘山势原骨,委蛇东西’,父亲埋在西山,子孙能封侯,埋西山!”①

“呸,我选的北山才是真吉穴,‘文笔联珠,外藏八风’,父亲埋在那里,后代定能拜相!”②

“埋西山。”

“埋北山。”

两个披麻戴孝的孝子此时跟个乌鸡眼似的,互不相让,眼看互相拉扯着就要发展到斗殴阶段。

身旁跟着的众多法事道人不但不劝,反而火上浇油,各为其主的对骂了起来。

“啧啧,这两个当儿子的可真幸福,爹死了,还得管他们俩的封侯拜相,这爹真好!”

种田听着听着,想起自己那个死鬼爹,先是讽刺冷笑,接着阴阳怪气的来了这么一句。

声音不算小,又赶上对面吵架的空隙,瞬间压过了对面的剑拔弩张,响彻当场。

一众孝子贤孙也不吵了,即刻齐心怒目瞪了过来。

张桢一听就知道要糟,将还欲拱火的种田挡在身后,拱手揖礼道:“路过,路过!”

“各位何时能商量出结果?山道狭窄啊!”张桢指着身后的马车问道。

见丧家没人应答,遂叹息道:“欲以祖宗葬地福儿孙将相,负气相争,委柩路侧③,实在是有违孝道!”

好吧,她的这句话,也没好上多少。

气氛越发尴尬,对方人多势众,沉沉瞪着张桢这一方,就差要破口大骂“多管闲事”了。

张桢见形势不对,赶紧拉着种田欲往后退去。

而在张桢没有注意到的角落里,有一身穿黑色法衣的道人,目灼灼似鬼,正满脸惊疑。

他右手搭一柄佛尘,隐在一众送葬队伍中不显眼,左手下意识就摸去腰间绣袋,那里有被他炼化的三个小鬼。

如果张桢细看送葬队伍,就能发现一个“老熟人”。

她考城隍那日,给她批命“秀才危矣,三日当死”的卜卦道人!

事后的张桢想了想,她莫不是冤枉人家道人了?毕竟她当日是真的断了气。

卜卦道人死死瞪了张桢一眼后,惊疑下熟练的避开目光,隐在一众怒目而视张桢的丧队人中,倒不引人注意。

道人仗着手中三个小鬼,敛财多年,初到长山县,打听到张桢这么一个书生,原本以为是软柿子。

结果,出师不利。

那夜逃回来的小鬼一禀报,道人知道自己惹了鬼差的眼,连夜翻城墙而出,远遁而去。

哪知冤家路窄,今日在临沂县又与张桢碰了面。

可这张秀才不是被鬼差勾魂,已经死了吗?

怎会又活蹦乱跳出现在此处?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卜卦道人百思不得其解。

想到这儿的道人,目光阴沉沉按了按腰间绣袋,他和这张秀才可还有仇呢!说不得,今日有仇报仇。

道人睚眦必报,显然没打算放过张桢。

现场气氛尴尬,一时间鸦雀无声,大家你瞪我,我瞪你,显然不知道接下去该怎么办。

好在,又有两名书生从远处行来,算是解了大家的尴尬。

①②截取网上的资料胡编乱造,勿当真。

③改用自聊斋《堪舆》

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第22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