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在冷宫搞基建 > 第5章 "冷宫食品厂"挂牌

我在冷宫搞基建 第5章 "冷宫食品厂"挂牌

作者:一场梦而已罢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4 15:39:47 来源:文学城

寅时的梆子声刚敲过,冷宫的院子里就有了动静。昨夜炸豆皮条到三更天,春杏的眼睛还带着红血丝,福子揉着腰从偏殿走出来,可一看到沈清弦站在院子中央,所有人的困意都消了大半——这位娘娘总是比谁都起得早,也比谁都有干劲。

“都打起精神来。”沈清弦手里攥着块磨得光滑的木炭,声音清亮,“今天不只是做豆皮条,还有件更重要的事要办。”

众人围过来,老李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娘娘,是要准备三天后刘公公来的事吗?”

“是,但不止。”沈清弦转身指向墙角,那里立着块两尺见方的木板——是昨夜老李从御膳房废料堆里捡的,边缘有些磕碰,却被张嬷嬷用粗布擦得干干净净,露出里面的木纹,“咱们要给咱们的活计,立个招牌。”

“招牌?”春杏眨了眨眼,凑过去摸了摸木板,“娘娘,是像街上铺子那样的招牌吗?”

“对。”沈清弦把木板放在石桌上,拿起木炭,指尖悬在板上顿了顿,然后落笔——“冷宫食品厂”五个字,一笔一划,力道十足。木炭划过木板的沙沙声,在清晨的冷宫里格外清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看着这几个字慢慢成型。

“冷、宫、食、品、厂。”福子小声念出来,眼里满是好奇,“娘娘,‘食品厂’是什么意思啊?”

“就是做吃食的作坊。”沈清弦放下木炭,指着木板解释,“以前咱们是凑在一起瞎忙活,今天挂了这个招牌,咱们就是正经的作坊了——有名字,有规矩,还有要干成的事。”

她顿了顿,又拿起木炭,在木板下方添了一行小字:“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这八个字写得格外慢,也格外认真,写完后,她抬手擦掉手上的炭灰,声音沉了些:“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目标,是咱们所有人的。咱们在冷宫里活下来,以后还要让更多像咱们一样苦的人,都能吃上热饭,穿上干净衣裳。”

院子里静了片刻,春杏突然红了眼眶,她攥着衣角,小声说:“娘娘,奴婢以前觉得,进了冷宫就只能等死,可现在……奴婢觉得有盼头了。”

“是啊娘娘。”秋月也跟着点头,语气里带着激动,“有了这个‘食品厂’,咱们就不是散兵游勇了!”

老李拍了拍大腿,感慨道:“老奴活了快五十年,还是头一次觉得,干活这么有奔头!”

沈清弦看着众人眼里的光,心里也暖了——从穿越过来时的死气沉沉,到现在的热气腾腾,这几步走得虽难,却走对了。她抬手把木板递给老李:“嬷嬷,您帮着扶一下,老李,咱们把它钉在院门旁边,让路过的人都能看见。”

两人应了声,找了几根粗钉子,小心翼翼地把木板固定在墙上。晨光刚好越过院墙,洒在木板上,“冷宫食品厂”五个字泛着淡淡的炭光,下面的“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像一句承诺,在风里稳稳立着。

“好了!”沈清弦后退两步,看着挂好的招牌,嘴角扬起笑,“从今天起,咱们就是‘冷宫食品厂’的人了。既然是作坊,就得有规矩,有分工——现在,咱们把活儿分清楚,往后各司其职,不许乱。”

她从怀里掏出张叠得整齐的草纸,上面是昨夜画好的分工图,展开铺在石桌上:“第一组,清洗组。”

春杏和秋月立刻站直了身子,眼里满是期待。

“春杏、秋月,你们俩年轻,眼神好,手脚也利索。”沈清弦指着她俩,“以后御膳房换来的豆皮、菜帮,都归你们洗。记住,豆皮要反复搓,把上面的油星子洗干净;菜帮要挑没烂的,根须都剪了——咱们做的吃食,干净是第一关,不能出半点错。”

“奴婢记住了!”春杏用力点头,还从怀里掏出块破布,小心翼翼地把“清洗要诀”记在布角上,“娘娘放心,奴婢一定洗得比自己的衣裳还干净!”

沈清弦笑了笑,继续说:“第二组,制作组。我、张嬷嬷、老李、福子,咱们负责做豆皮条。我来调麻辣料,张嬷嬷帮着掌勺,老李你经验足,负责看火候——炸豆皮条火不能大,不然外面焦了里面还软;福子你跟着学,以后也能独当一面。”

“老奴明白!”老李搓了搓手,他昨天炸了几锅,已经摸出点门道,“娘娘放心,火候包在老奴身上,保证每根豆皮条都脆生生的!”

福子也连忙点头,小脸上满是认真:“奴婢一定好好学!”

“第三组,保管组。”沈清弦看向小顺子、如意和翠烟,“小顺子,你以前在账房当过差,就负责记账——每天用了多少豆皮、多少调料,做了多少成品,都记清楚,不能有糊涂账。如意、翠烟,你们俩帮着看成品,把炸好的豆皮条分好份,用干净的荷叶包着,放在阴凉处,别受潮了。”

小顺子立刻从怀里掏出个破旧的账本,是他从废料堆里捡的,还能用:“娘娘放心,奴才记的账,一笔一笔都清清楚楚,绝不会错!”

“最重要的一点。”沈清弦的语气突然严肃起来,目光扫过所有人,“咱们的麻辣料配方,是咱们的命根子。除了制作组的人,谁也不能靠近调料罐;记的账本,只有小顺子能碰。要是有人私藏配方、偷懒耍滑,或者出卖咱们……”

她顿了顿,眼里闪过一丝冷意:“不管是谁,都别想再留在‘食品厂’。冷宫里饿肚子的滋味,你们都尝过,不用我多说。”

众人都屏住了呼吸,春杏攥紧了手里的布,老李也收起了笑容——他们都知道,沈清弦不是在说空话,这位娘娘看似温和,却比谁都有主意,也比谁都狠得下心。

“都明白了吗?”

“明白!”所有人齐声回答,声音比刚才更响亮。

“好。”沈清弦的语气又软了下来,“现在各就各位,开始干活。清洗组先把昨天剩下的豆皮洗了,制作组准备生火,保管组清点一下昨天的存货——咱们得赶在午时前,多做些豆皮条,留着三天后给刘公公和他带的人尝。”

众人立刻动了起来。春杏和秋月端着陶盆,去井边打水清洗豆皮,井水虽凉,两人却洗得格外认真,一片一片地搓,连边角的污渍都不放过;老李蹲在灶台边,小心地添着柴火,火不大,却很稳;张嬷嬷把花椒粉、姜泥和山楂粉按比例配好,放在陶罐里;小顺子拿着账本,蹲在成品旁,一根一根地数着昨天剩下的豆皮条,嘴里还念念有词:“一百五十根,一根不多,一根不少……”

沈清弦守在灶台边,看着锅里的猪油慢慢化开,空气中飘起淡淡的油香。她刚把豆皮条放进锅里,张嬷嬷就走了过来,压低声音说:“娘娘,猪油快没了,昨天从御膳房换的那点,今天用了就剩个底了。豆皮也不多了,最多还能做两锅。”

沈清弦心里一沉,手上的动作却没停:“知道了。今天这批做完,明天让老李再去御膳房一趟,跟送废料的小太监好好说说,多换点豆皮和板油。要是能换点骨头就更好了,熬汤能给豆皮条提鲜。”

“老奴这就跟老李说。”张嬷嬷点点头,转身去找老李。

就在这时,春杏突然从院门边跑了回来,脸上带着惊讶:“娘娘!外面有人在看咱们的招牌!”

沈清弦放下铲子,走到院门边,透过门缝往外看——三个小太监站在门外,仰着头盯着“冷宫食品厂”的木牌,嘴里还小声嘀咕着。

“这‘食品厂’是啥啊?冷宫里还能开作坊?”

“你没听说啊?昨天刘公公来这儿了,回去之后跟咱们管事说,尝到了个好东西,麻辣味儿的,贼香!”

“真的假的?刘公公那么挑嘴的人,能夸什么东西?不会就是这‘食品厂’做的吧?”

“说不定呢!你闻,这味儿又飘出来了,跟昨天一个味儿!”

几人越说越好奇,还想往门缝里凑,却被其中一个年纪大些的太监拉住了:“别凑太近!这是冷宫,沾了晦气不好。等三天后刘公公来了,咱们跟着看看就知道了。”

沈清弦悄悄退回院子里,嘴角勾起一抹笑——刘公公的话果然传出去了,这就是她要的效果。议论声越多,传得越广,三天后上门的人就越多。

“娘娘,要不要把他们赶跑啊?”福子凑过来,小声问。

“不用。”沈清弦摇摇头,“让他们看,让他们说。他们说得越多,就有越多的人知道咱们‘冷宫食品厂’,知道咱们的豆皮条好吃——这比咱们自己吆喝管用多了。”

春杏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娘娘,那要是他们把这事传到贵妃娘娘或者皇上耳朵里,怎么办啊?”

“不会的。”沈清弦很笃定,“高位的贵人,不会在意冷宫里的这点小事。在他们眼里,咱们就是一群快饿死的人,翻不起什么浪花。真正会来的,是那些跟咱们一样,在宫里苦熬日子的宫人、太监——他们才是咱们要做买卖的人。”

老李刚好添完柴火,走过来接话:“娘娘说得对!老奴以前在内务府当差,知道那些底层宫人有多馋有味道的东西。咱们的豆皮条要是真能让他们记住,以后就不愁换不到粮食了!”

“所以,咱们得提前准备好。”沈清弦招手让所有人围过来,“三天后刘公公会带人来,他们肯定会问价格、问配方,说不定还会讨价还价。咱们得提前演练一遍,不能到时候手忙脚乱,让人看了笑话。”

她指着石桌上的草纸,模拟起客人的语气:“要是有人问‘这豆皮条多少钱一根’,你们谁来回答?”

春杏立刻举手:“奴婢来!三文钱一根!比御膳房的馒头还值,馒头吃不饱,这豆皮条又香又顶饿!”

沈清弦点点头:“说得好。要是有人问‘这麻辣料是怎么配的,能不能教教我’,怎么办?”

老李皱了皱眉,立刻回答:“不能说!这是咱们‘食品厂’的秘方,只能卖成品,不能卖配方!要是他们想学,就让他们天天来买咱们的豆皮条!”

众人都笑了,气氛也轻松了些。沈清弦继续模拟:“要是有人说‘三文钱太贵了,两文钱行不行’,怎么办?”

小顺子想了想,说:“可以跟他们说,要是一次买十根,就便宜两文钱,算二十八文——这样他们会多买,咱们也能多换粮食!”

“没错!”沈清弦笑着点头,“做生意要灵活,不能死咬着价格不放,但也不能让自己吃亏。小顺子这个主意好,咱们就这么定——买十根减两文,多买多优惠。”

演练了半个时辰,从客人进门到成交,每个环节都过了一遍,连“客人嫌豆皮条不够脆怎么办”“客人要赊账怎么办”都想好了应对的法子。众人越练越熟练,眼里的紧张少了,信心多了。

午时三刻,太阳最烈的时候,今天的豆皮条终于做完了。小顺子数了数,一共一百六十根,用干净的荷叶分成十六份,每份十根,整整齐齐地摆在陶盘里,看着就喜人。

“娘娘,今天的活儿都干完了。”张嬷嬷擦了擦汗,脸上带着笑意,“咱们现在有存货了,三天后刘公公来,肯定够了。”

“嗯。”沈清弦点点头,看着院子里整齐的成品,又看了看墙上的“冷宫食品厂”招牌,心里踏实了不少,“让大家都歇歇吧,明天还要去御膳房换材料,后天继续做——三天后,可不能出半点差错。”

夜幕降临,冷宫里的灯火渐渐暗了下来,只有院门边的招牌,在月光下还能看清轮廓。沈清弦坐在石桌旁,拿起木炭,在墙上的计划图上又打了个勾:

1. 做出爆款产品——完成;

2. 吸引关注——完成;

3. 建立联系(刘公公)——完成;

4. 成立“冷宫食品厂”,明确分工——完成;

5. 准备应对第一批客人——进行中。

她在“第四步”后面添了行小字:“团队成型,流程初定,静待三天后检验。”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二更天了。沈清弦起身走进偏殿,临睡前,她在草纸上写下明天的计划:

- 让老李去御膳房换豆皮、板油、骨头;

- 清洗组练习快速挑拣豆皮,提高效率;

- 制作组尝试用骨头汤熬调料,让味道更鲜;

- 保管组整理存货,做好标记。

最后,她在纸的末尾用力画了个圈,写下一行字:“三天后,是‘冷宫食品厂’的第一仗,只许胜,不许败!”

窗外的风还在吹,却吹不散冷宫里的暖意。那口“活命锅”安静地立在院子里,墙上的招牌稳稳当当,所有人都在期待着三天后——期待着用手里的豆皮条,换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