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在古代写狗血文火了 > 第18章 第 18 章

我在古代写狗血文火了 第18章 第 18 章

作者:二木则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01 14:00:24 来源:文学城

从开元书坊出来,傅文钰决定到处逛逛。

他上回到柳州城,是跟母亲以及妹妹一起来的。当时三人目标明确,先是去书坊,然后去绣庄,接着是西边的集市,事情办完就回去了。

所以傅文钰对于柳州城的印象,还停留在原主的记忆中。

如今他已写完了第一本话本,有大把的空闲时间,于是决定到处逛逛。不但可以增进自己对柳州城的理解,顺便还能取取材,看能不能激发一些关于下个话本的灵感。

柳州城并不大,主要的街道有三条。

一条是傅文钰刚刚出来的状元街,这是县内的主干道,很多经营了许多年的老字号就开在这条街上。比如开元书坊,比如曾经刊登在傅文钰看过的那一期小报上,有‘蒸软羊’、‘羊蹄笋’等招牌菜的富贵酒楼。

第二条街,则是通往码头的。

柳州城位于某条大河的中间,上连京城,下接其他州府,商贸还算发达。所以在通往码头的这条路上,就有很多铺子。

至于第三条街,傅文钰远远的就停住了脚步。

因为这条街里汇聚了三教九流,有的屋子门口挂着红绸和红灯笼,这是青楼的标志。而另一些则是赌坊,门口还有赌客和赌坊的打手拉拉扯扯,好像是欠了银子没还。这两个地方给钱傅文钰都不会去,所以扫了一眼就掉头了。

他最后回到状元街,停在了一家茶楼门口。

茶楼和茶摊不同,这里不单单是喝茶的地方,同时也是听曲、看戏文、甚至是和家人朋友们闲聊的地方,和瓦舍类似。

傅文钰进门时,说书人正说到精彩的地方。

“……樵夫重重地摔了出去。”

“他知道,自己这回凶多吉少!”

“对面那是什么啊?那是山鬼,那是精怪,那是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老怪物,说句不好听的,那老怪物吃过的人,没准比他见过的还多。”

“那自己如何与他抗衡呐?”

“吾命危矣!”

这是三柳先生的那篇《樵夫》?

傅文钰感兴趣地坐了下来。

《樵夫》这篇话本,他也很喜欢,甚至觉得翻译成大白话的话,不比现代那些大神们写出来的志怪小说差。甚至在某些用词,某些描述上还要更强一些。唯一不好的地方,大概就是太太太短了,只有不到五万字。

而这一会儿功夫里,楼下的说书先生已经说到了**部分。

“在那个时候,樵夫真的是心疼肝疼肺也疼啊,几欲晕厥。他万分后悔,后悔自己不该不听古人言,选了一个大雾天气进山。”

“这下可好,遇上精怪了!”

“他悔啊,悔得不行。”说书人摆出了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就在他走投无路,求救无门的时候,突然间他看到了一把斧头!”

“原来就有那般的巧,那精怪正好将他甩到了斧头掉落的地方,客官们,你们说巧不巧啊?实在是巧得很!”说书人猛地一拍镇尺,慷慨激昂,“说时迟那时快,樵夫心下一横,捞起斧头就打算跟那精怪拼了!”

“好,拼了!”他话音刚落,楼上楼下就传来了附和声。

“说得好!”

“跟它拼了!”

茶楼里面的客人们被气氛渲染,纷纷喝彩,有的还拉开腰间的钱袋,掏出碎银或者铜板往舞台中央扔去,惹得说书人连连作揖道谢。

……这人讲得不错啊。

傅文钰听书之余,在心里暗暗赞叹。觉得他这个水平,赶得上现代的一些专业说书人了,当然比相声演员还是差一些的。

如果他的话本也能被这样说出来,估计能传播得更广一些,不过这是以后才需要考虑的事了,眼下傅文钰只静静欣赏。

听着听着,傅文钰不由得感慨。

三柳先生写得真好啊,有机会得去拜访一番。

正想着,说书人已经说完了今天的部分,他拱手朝四周作揖,然后道:“多谢诸位客官捧场,三柳先生的《樵夫》,今天就说到此处了。”

“在下明日再来。”

……等等,没有了?

傅文钰和在场的许多客人一样,都发出了遗憾的声音。

他正听得入神呢,虽然内容已经看过了,但看和听那是两回事。尤其是这个说书人并不仅仅是将《樵夫》这篇话本按部就班地读出来,而是进行了一点改编。而且整个说书过程也是抑扬顿挫,还变幻过几种声线,所以比简单的读书更引人入胜。

怎么就没有了呢?

同样遗憾的,还有其他的茶客们。

当即便有一人大声说道:“奉先生,再说一段吧!”

“就是就是,再说一段!”其他同样没听尽兴的人看到有人打头,顿时就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再说一段吧,我们就是冲着说书来的。”

“再来一段!”

奉先生迟疑,“这……”

面对着顾客们的热情挽留,这位中年男子左右为难,下意识地看向了侧后方,也就是茶楼掌柜的方向。像他们这样的说书人,是被茶楼聘请,专门来说书的。虽然说什么并不固定,但时间是固定的,每日就那么半个或者一个时辰,其他的则是唱曲、耍杂等等。

也就是说,他耽搁的时间长了,便会影响到别人。

茶楼掌柜也看明白了奉先生的顾虑,他朝对方使了个眼色,然后笑着对周围的顾客拱手道:“大家不要为难奉先生。”

“这样,就让奉先生再说一小段。毕竟奉先生今天说了这么久也累了,而且接下来诸位还有茹娘的琴曲可听,剩下的明日再来,明日再来啊。”

言下之意,重点得放到明天。

奉先生秒懂。

于是他又坐了回去,轻咳了两声道:“既然如此,那在下便再说一段吧。”

在场的茶客们也不全都是无理取闹的,刚才不过是凑热闹罢了,如今见掌柜和奉先生都开口了,便也陆陆续续坐了回去,安静倾听。

傅文钰也是如此。

然后他就听到奉先生开口了,“我这次说的是一个新本子,因为刚练没多久,若有不妥之处,还请诸位客官多多包涵。”

告罪过后,他道:“话说,有一地名‘平安县’。”

“该县有一大善人,姓王,百姓们都称呼其为‘王员外’。王员外此人半生积善行德,济老抚幼,是一个大大的好人呐。”

傅文钰:……好耳熟啊。

然后他又听到奉先生道:“某一日,王员外外出忙碌生意,家中只余一老母、一孕妻,及仆从若干。”

“当天夜里……”

听到此处,傅文钰已经确定及肯定,奉先生说的便是他的第一本话本,《鸠占鹊巢:真假少爷难分辨》了。

没想到居然有说书先生改编了。

……不知道有没有给版权费。

傅文钰一边听着熟悉的剧情,一边分神想着。

《真假少爷》这篇话本,因为是五天印一次,每次也就三千字左右,所以目前连载出来的只有前面的两万字。也就是张狗剩在张家人的磋磨下,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并且得到了村塾夫子青眼的时候。

奉先生一边说,傅文钰一边听周围茶客们讨论。

“咦,这段好耳熟啊。”

“我知道我知道!”某个看过了的客人声音不大地道:“这是柳州小报上的新话本,说的是一个奶嬷嬷,把自家孙子和主家少爷调换了的故事。”

“嘶,竟有这样的人!”

“可不是!”

“那后来怎么样了啊?”

“哎,还没写完呢。”

……

《真假少爷》的前面两万字,除了开头的换子部分比较狗血之外,后面的一万多字都是张狗剩的成长经历。因为除了家长里短外没有太大的冲突,所以傅文钰在写的时候,就添加了一些搞笑细节,以方便读者阅读。

眼前的这位奉先生,不愧是能被茶楼聘请的说书人,本领不凡。接下来的时间里,他通过自己独特的停顿,语气等,将傅文钰的那篇话本讲得妙趣横生,个别有趣的地方,更是让客人们哄堂大笑。

傅文钰看时辰不早,不等他说完就离开了。

当然离开之前,他打包了茶楼里的特色茶点,还有香气扑鼻,他刚刚一连炫了三个的茶叶蛋,准备带回去和母亲以及妹妹分享。

从茶楼出来之后,他拐道去了打铁铺以及市集。

去打铁铺是因为在他忙着写话本的时候,周氏和傅蓉已经把之前从绣庄拿的绣活做完了,现在正在用剩下的丝线做各种颜色、不同大小的菊花绒花。傅文钰决定给她们定做一些工具,比如尖嘴钳、镊子等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

因为铁制品容易生锈,傅文钰特地让铁匠用铜来制作,于此同时他还定了一些做绒花用的细铜丝,约好明天来拿。

至于市集,则是傅文钰觉得自家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要吃素,对身体不好,所以想买一些补身体的东西。所以最后等他回到傅家村的时候,除了在茶楼打包的点心和茶叶蛋外,他还牵了一头羊。

因为那一头羊,傅文钰这一路吸引了众多目光。

傅文钰(写文时):就要搞连载,十万字也要连载,还要在关键处断章!

傅文钰(听书时):什么?没了?!哎哎哎别走啊,赶紧把后面的都说完!

驰名双标了属于是(doge)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 18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