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在古代开私房菜馆 > 第3章 冰粉

我在古代开私房菜馆 第3章 冰粉

作者:牧野千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25 14:38:50 来源:文学城

回到家,柴旺已经抻长脖子等了好一会儿,见到柴玉的身影,忙就凑过去,“大姐借到篮子了?”

“嗯,借到了。”柴玉把篮子递给柴旺,方才忘了一块借个弯刀使使,这会儿只能拿上卷了刃的菜刀防身。

柴玉把菜刀别在腰上,才要出门,目光又落在床里侧的麻布包袱上。怕王氏来找麻烦发现那对耳坠,又怕自己带着丢了,干脆在床下的泥地上扒了个土坑给埋了。

再三确认看不出端倪,柴玉才同柴红打了招呼,领着柴旺出门去。

草屋附近百米的野菜都被原身摘的差不多了,柴玉也没多停留,随手折了根棍子打草,带着柴旺往更远的地方走。

下河村之所以叫下河村,是因为西边的山下有条小河。

河面约莫有三四米宽,水流不算急,最深处也只到人大腿。上面架了座紧容一人通行的木桥,东边是一溜光秃秃的石头滩,过了桥就是上山的小路。

柴玉一边往对面走,一边抽空撇一眼水里。大约是这阵子都忙于农事,无暇来琢磨这河里的鱼,打眼一看,小臂长的鱼竟有不少。

她想起家里有不少干草,等回去就扯些出来泡了编网,不指望卖鱼发家,好歹网住一两条改善改善伙食。

这时日头不烈,草叶上的露水还没消散,柴玉一边仔细脚下,一边领着柴旺往山上绕。

“大姐,我们要找什么呀?”

“找薜荔。”

没错,柴玉想了一夜,才在有限的条件里琢磨出卖冰粉的法子。这东西制作简单,也不费什么力,而且这时空还没人用薜荔做冰粉,最起码原身的记忆里没出现过。

“那是什么果?能吃吗?”柴旺自会走路就跟着大孩子满山窜,却也不曾见过什么果子能做什么冰粉的。

转过一处山坳,柴玉目光在远处的林间扫了一圈,笑了笑,道:“等找到你就知道了,不仅能吃,还能靠这个卖钱。”

“还能卖钱?”柴旺有点不信,山里的果子他不说全都吃过,可大部分都是知道的,脾气怪,摘下来不等拿回家就坏了品相。自己留着吃还成,可拿出去卖也不会有人买啊。

柴玉睨他一眼,“你不信我?”

“信。”柴旺低头。

绕着山转了两圈,就在柴玉已经开始怀疑这时空有没有薜荔果时,她终于看到了熟悉的藤蔓。凑近了一瞧,藤杆都快有她大拇指粗,成熟的果实呈青褐色,按着略有点软。

“摘吧。”柴玉用手一指,一边教柴旺分辨雌雄,一边提醒他,“才摘下来的果柄有白色汁液,小心别蹭到衣裳上,不好洗。”

“知道了。”

篮子不大,姐弟齐上阵,一株藤还没摘完就满了。望着藤上剩余的果子,柴玉心想一定要买个背篓回来,回头把果子都摘了,拿回去切开晒干,只要保存得当,留个大半年应该不成问题。

营生的事了了,还得赶着去镇上把耳坠当了,所以柴玉没敢多逗留,提着篮子下山。

回到家,柴红抱着小四在外头溜达哄睡,见她们回来,凑过来一看,满脸的疑问跟柴旺一模一样。

柴玉“嘘”了一声,没做解释,提着篮子先去山泉处把果子洗净,接着用刀切开果子抠出里头的薜荔籽。没有簸箕,又不能直接放在地上晒,想了想干脆进屋翻了件破衣垫着,才把果籽倒上去晒。

“大姐,怎么还要晒呢?不能直接做吗?”柴旺问。

喝几口水略歇了歇,柴玉坐在门槛上给他解惑,“晒了出胶能多些,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缓过劲来,柴玉想起编渔网的事,进屋从角落掬了一把干草丢进水沟里泡着,怕被水冲走,又指挥柴旺搬了块石头来压着。

瞧着没问题了,柴玉从床下把银叶子耳坠刨出来揣在身上,喊上柴旺先去花家还篮子。

这会儿还不到午饭时刻,但天热,花家的男人都回来歇晌,等日头不那么烈了才下地干活。

院子里静悄悄的,柴玉提着篮子轻轻敲了敲院门,徐三娘听见动静从西边厢房出来,看到柴玉,笑了一声,“你咋来了,这么大日头也不嫌热。”

柴玉把竹篮递给她,笑道:“我来还篮子的,是不是打扰你午歇了?”

“不打扰,我也没打算这会儿就睡呢。”徐三娘是个自来熟的性子,又见柴玉生的清秀,说话也温声细语的,自然就多亲近了几分,忙就要进屋去叫婆婆出来。

柴玉一把拦住她,指了指身后的柴旺,道:“我们还有事要忙,就不多叨扰了。”

“行,那我也不留你了,你闲了来坐坐。”

徐三娘提着空篮子站在院门外的阴凉处目送姐弟走远,等看不到背影了才回屋。转身前,视线落在那青砖瓦房上,在心底狠狠呸了一声。

~

出了村道下个长坡就是大路,农闲时会有人赶着牛车驴车在这条路上来回的跑,遇上要进镇的就捎段路,当然这是要给车费的,视路途远近,一人一文或两文。

不过最近都忙着田里的活,来拉车的人不多,得碰运气才能有车坐。但就算有人赶车她们也坐不起,因为她们没现钱,牛车不支持赊账。

姐弟俩一路躲着日头,走了约莫大半个时辰才看见镇门。

这镇子叫清水镇,因镇外有一汪清泉而得名,不过这么些年过去,清泉早就流干了,名字却一直保留下来。

整座镇子占地不大,商户倒挺多,不过这会儿日照当空,加之又是农忙季节,平整的石板路上少有人路过。

柴玉没敢胡走,揣着银叶子耳坠一头扎进当铺里。

因制式略旧,分量也轻,当铺只出价一钱又八十文,柴玉不知道银价,但按记忆里柴爹说过的话,感觉大差不差,十分痛快的把耳坠交出去。

“劳您收着,等我挣了钱还要来赎回的。”毕竟是姚氏最后一件遗物,有能力了肯定要来赎走。

当铺掌柜是个山羊胡老头,闻言一笑,“成,不过赎回可就不是这个价了。”他没当回事,一来都要变卖首饰才能活,后头有没有钱赎回谁知道?二来这耳坠子样式旧份量轻,卖都没人要。

拿了铜板,首先要去的就是杂货行。她预备用薜荔做成冰粉送来镇上卖,总得有家什装,一味从花家借也不是长久之计,还不如自己买了,好歹算是添置了家当。

但进了杂货行,柴玉才知道自己有多天真。一对大小适中的木桶要七十五文,背篓一百三十五文,连簸箕都得一百文上下,她那点铜板怎么够呢?

心酸了一阵,最终只要了一对木桶,一只大木盆和一块巴掌大的滤布。柴玉磨了好一会儿,才说动掌柜赠她一根扁担。想到给客人做试吃的糖水,顺便问了糖价,才知道这时的精细白糖要百文一斤,还不论两卖。

柴玉听得十分肉疼,转头选择了熬煮工艺略简单的饴糖,也就是麦芽糖要了一两,这下当了耳坠的钱算是花得一文不剩,看得柴旺在旁边直吸气。

不过心疼归心疼,东西一到手他就开始兴奋起来,这可都是花钱买的,属于自己家的物件呀。

一对空桶由柴玉挑着,桶里装着盛饴糖的细竹筒和滤布,柴旺则拖着木盆,东西不多,所以还算轻松。

姐弟两个一挑一拖,晃悠出了杂货行,一路走走歇歇的回家去。

小四才哭闹过一场,柴红紧着熬了些糙米汤喂了,才心满意足的睡下。柴玉二人回去时,她还坐在屋前喘粗气,仿佛累坏了。

看到大姐二哥带回来新家当,那点劳累瞬间飘到九霄云外,“噌”的一下站起来,小跑过去迎接,“大姐,你们竟买了这么大的盆啊?”

小姑娘惊讶的眼神扫了好几遍,柴玉忍不住让她走开些,“那盆份量不轻,你别站近了,小心砸到脚。”

柴旺小心放下簇新的木盆,过来帮柴玉把卸下的空桶提进去。空桶虽然不重,但大中午的走远路,还是把柴玉热得倚在门边直喘气。

“大姐,以后别正午出门了,瞧你热得一脸汗。”柴红见她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先进屋端了水出来给她和柴旺,又拿巾子浸了水给她擦汗。

柴玉闭着眼享受了一通伺候,点点头道:“今儿是急着准备东西,往后就不用顶着大太阳出门了。”等买卖做起来,就是早起去镇上也能花几文钱坐个牛车,不必再腿着去了。

歇过劲儿了,柴红才进屋盛粥出来,姐弟俩坐着喝了碗,填饱了肚子才又开始忙活。

搓洗干净的滤布给了柴红叫她拿去晾着,“等有余钱了我就买个箩筐回来,扯些干草垫进去再找件旧衣铺上,往后白天就把小四放进去叫她睡,你也不用总抱在怀里了。”

柴红没想到她还有这想法,当下就兴高采烈起来,甩着湿哒哒的滤布往屋前跑,“好,我等着。”

柴玉失笑看着她的背影,扭头和柴旺一块洗刷买回来的桶盆。

屋里既要住人又要做饭,有些铺摆不开,柴玉就做主把旁边屋子收拾出来,将买回来的桶盆安置在那屋里,如此也不会挤挤挨挨。就是富余了得第一时间买把锁,不然家里没人时怕被偷。

穷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