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在汴京过好小日子 > 第8章 第八章 凝香阁重开,暖香引故人

一个月后,潘楼街的“凝香阁”重新开张了。

宋杏婉按照陈大人祖上的记载,把铺面布置得古色古香:柜台摆着精致的瓷瓶,里面装着不同的香粉;墙上挂着绘有香料图谱的绢画;窗边放着一张小桌,摆着研香的工具,供客人亲眼看着香料研磨。

开张当日,陈大人亲自来捧场,还请了瓦舍里的说书先生,在店门口讲陈家和宋家当年的香业往事。

汴京的百姓素来爱热闹,没一会儿就把凝香阁围了个水泄不通。

“姑娘,这‘凝香方’的香粉怎么卖?”一个穿着青衫的书生走上前,指着柜台上的瓷瓶问。

宋杏婉笑着说:“这位公子,这凝香方是祖传的方子,一两香粉十文钱。今日开张,买二两送一小包桂花干,回去泡茶喝,清香解腻。”

书生爽快地付了钱,刚要走,就见一个挑着担子的外乡货郎挤进来,操着生硬的汴京话说:“姑娘,我从江南来,想批些去卖,能不能便宜些?”

宋杏婉连忙请货郎坐下,给他倒了杯甘草汤:“大哥远道而来不容易,若是批发,给你七文钱一两。”

货郎点了点头,当场定了二十两香粉。

周围的百姓见了也跟着买起了香粉。没一会儿,柜台上的香粉就卖出去大半。

正忙得不可开交时,一个白发老妇人拄着拐杖走进来,颤巍巍地指着墙上的香料图谱说:“姑娘,这图谱上的藿香,可是从岭南运来的?”

宋杏婉连忙扶老妇人坐下:“婆婆好眼力,这藿香确实是岭南货,香气浓郁,用来做香囊最好不过。”

老妇人从袖中掏出一个旧绢包,打开里面是半块干枯的藿香叶:“我年轻时跟着丈夫来汴京,在‘凝香阁’买过藿香,如今丈夫不在了,我总想再闻闻当年的味儿。可惜跑了好多铺子,都不是那会儿的香。”

宋杏婉心里一动,拿出研好的藿香粉,装了一小包递给老妇人:“婆婆,这藿香粉是按旧方子研磨的,您带回去闻闻,看是不是当年的味儿。”又让李月娘端来一碗热姜茶,给老妇人暖身子。

老妇人接过香粉,凑近闻了闻,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是这个味儿!就是这个味儿!姑娘,你们真是有心了,”

傍晚打烊时,宋杏婉数着钱匣里的铜钱,心里暖乎乎的。陈大人笑着说:“今日不仅卖了香粉,还帮了外乡货郎和老妇人,这才是‘凝香阁’该有的样子。”

沈砚之也来了,手里拿着一本《香谱》,递给宋杏婉:“我在国子监的藏书阁里找到的,里面记着不少汴京旧时的香方,或许能帮你找到宋家藏香料的线索。”

宋杏婉翻开《香谱》,只见扉页上写着“宋氏藏香,汴河之畔,罗盘为引,善意为媒”十六个字。

她摸着腰间的罗盘,忽然明白过来——祖上留下的不仅是香料和玉佩,更是一份善待他人的心意。只有带着这份心意去做事,才能真正解开罗盘的玄机。

夜色渐深,潘楼街的灯火渐渐熄灭,凝香阁的窗棂上,还留着淡淡的香痕。

杏儿站在门口,望着汴河的方向,心里暗暗发誓:她一定要找到祖上的香料,让这份暖香,永远留在汴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