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在八零当电工 > 第3章 第 3 章

我在八零当电工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旧时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23 06:41:43 来源:文学城

张家这个手电筒显然经常擦拭,甚至比周主任那把还要新,除了些许凹陷,几乎没有生锈的地方。

翠萍在原身的记忆中为人不错,叶秋莹也就没有拒绝。

她接过手电筒,照例试了下灯泡,小灯泡不亮,已经老化损坏。

拆开一半,扫了眼内部零件倒是没有太大问题,就是绝缘层卡片松动易断,翻新一下就行。

叶秋莹扫了一眼满脸期待的翠萍,将手电筒还了回去。

“要换灯泡,几个小配件也要换,我没有材料,你还是找别人修吧。”

翠萍听出了点意思,叶秋莹不是不能修,而是没有材料!

她心里不由盘算着——换几个小零件,再加上修理费,起码要一元钱。车票来回也要五毛钱,一把新手电也不过五元钱,为了修个旧的,要花费一块多,还要专门跑一趟县城,实在划不来。

翠萍看向叶秋莹,圆圆的脸蛋带了些祈求。

“秋莹,你帮我修吧,你瞅瞅一块钱买零件够不?”

此话一出,原本歇了心思的叶秋莹,登时眼神一亮。

她正发愁没有车费去城里,一块钱足够她来回跑一趟县城,还能买上个热包子,出门找工作的时候,再顺手淘几个小灯泡一举两得。

至于小灯泡,顶天也就一两毛钱。

这笔生意,她接!

“行,这事包在我身上。”

见她答应,翠萍别提多高兴。

翠萍生怕叶秋莹不答应,急忙将一沓钱塞进叶秋莹手里。

修一个是修,修两个也是修,叶秋莹立马看向另外几个人。

“你们也要修东西?”

其余乡亲,过半都是来看热闹的,只想看看叶秋莹是不是真有本事,一个木头还转性了不成?

要说有什么急着要修的东西,还真没有。

不过耐不住热闹,六人七嘴八舌。

“秋莹,你会修碗吗?”

“秋莹,你会打家具吗?”

“我家铁盆和铁壶坏了,能修不?”

“挂钟咧?要是能修,中午管你一顿饭。”

叶秋莹哭笑不得,她不是木工,也不是专业维修工,不过做家具应该和机械制图、零件机器制造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或许能试试?

“我不会修碗,家具也不擅长,挂钟我能修,铁具得先看看受损程度。你们要是想修,可以带我先去看看。”

前往县城的早班车已经赶不上,干脆先帮村里人修修东西,攒点生活费。

她现在身无分文,能挣一分是一分。

叶秋莹转身回屋,二话不说,背上她爹的工具箱就出门揽活!

几人面面相觑,按照叶秋莹以往内向孤僻的性子,铁定得闭门谢客,哪里会和别人打交道?

现在为了修个东西,竟然愿意串门?

看来是穷得没办法,天天关屋子里还不得饿死,出来修修东西起码能混口饭吃。

几人也不客气,轮流领着叶秋莹上门。

这个点,正是大家出门干活的时候。

往来的乡亲,看着叶秋莹被一群人围起来起七嘴八舌,很是热闹。

众人不由纳闷起来——这几个婆娘不干活,开早会呢?

结果一打听,竟然是叶家的木头闺女,上门替人修东西?

八卦哪个年代都有,大家哪里肯定放过,纷纷议论起来。

“这呆木头是转性了?”

“嗐,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没找到婆家,这小丫头能依靠谁,她不出来找活干,你们养她?”

大家一致认为,叶秋莹是没了妈才转了性子——没妈的孩子得当家,管你性子孤不孤僻,一日三餐都得出门挣钱!

至于叶秋莹会不会修理东西,谁在意这个呀?

叶秋莹她爹叶淮生当年就是个手艺人,子承父业,有两把刷子不奇怪。

闲言碎语对叶秋莹没有任何影响,此时的她背着工具箱,奔走在乡间小路上,她兜里还装着五个土鸡蛋。

叶秋莹心里美滋滋,五个鸡蛋是修挂钟和转轴加固的报酬。

80年代初,鸡蛋可不便宜,不少人特地囤着鸡蛋留着坐月子。

乡间散养的土鸡蛋营养不错,再加上她修补零件、打磨床板换来半斤红糖,省着点放,还能喝上五碗红糖炖蛋!

她现在极度贫血!

忙了一下午分文不挣,好在“补品”有了着落。

前前后后耗费三个多小时,一共接了六个活。

她背着工具箱走来走去,早已远超这具身体负荷,休息了一晚上,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体力,又消耗了个精光。

叶秋莹不得不停止揽活,一步一步艰难挪着步子朝家中走去。

此时的她整个人虚脱躺在床上,浑身冒着冷汗,晕乎乎大口喘着粗气。

休息了好一会儿,人才缓过来。

这副身子实在太弱,似乎长期营养不良,干瘪瘦成一团,与前世的自己相比,简直天差地别。

作为一名高级机电工程师,连一线都要参与,哪能没有体力?

营养不良以后补补就行,关键她现在是个病患,失血过多动不动就气虚晕厥,伤口撞得有些深,容易感染发炎。

哪怕不缝合,起码也得找些药。

兜兜转转又回到没钱的问题上。

叶秋莹叹了口气,不过也知道急不来,她现在才穿越第一天,没钱看病也正常,可饿死就不正常了。

叶家所剩的粮食不多,顶多吃个十天半个月。

挣钱迫在眉睫,不过现在还是先填饱肚子再说。

有了白天的经验,她生火已经快了不少。

至于厨艺……熟了就行。

为了补偿这副身子,叶秋莹当机立断给自己加餐。

晚上奢侈地煮了一碗红糖炖蛋,甜滋滋的红糖水加上新鲜的土鸡蛋,滋味竟然意外地不错!

忙了一日,浑身累得瘫软,叶秋莹几乎一沾枕头就睡。

等她再次醒来,已是第二天天亮。

为了生存,叶秋莹不得不上山砍柴,迎着清晨的霜露,砍了些细小的柴火,沿路采了些她认识的野菜。

可惜基本不认识,太多植物在她眼里形同野草。

以前觉得这话不对,但现在想想确实有点道理——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缺乏生活技能、气节五谷不分。

叶秋莹叹息一声,生怕摘错毒死自己。

只能见人就拐着弯问,偷偷瞅别人都摘了些什么。

好不容易回到家里,一整个上午都在劈柴挑水。

忙完整个人已经有些吃不消,休息了好一会儿,叶秋莹才站起来准备做饭,刚站起身又是一阵天玄地暗。

她捏了捏眉心,开始生火。

本来想给自己做个面片补补身子,谁料揉不成面团,倒进锅里愣是做成了面疙瘩汤。

叶秋莹仰天长叹——唉,饿不死就行。

80年代的农村,基本没有什么大型家用电器,她不擅长木工活,所以光在柳桥村当修理工,她很可能会饿死。

叶家后院倒是有一亩荒地,可惜她不会种地,等她学会了,黄花菜都凉了。

术业有专攻,还不如留给她盖间工作室。

睡了一个午觉,恢复了不少许元气的叶秋莹,打算去镇上逛逛。

五月末,天气已经变暖。

漫山翠绿,山路两旁长了不少野花。

前世她是个技术宅,除了工作的时间,基本和原身差不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吃饭全靠外卖。

难得近距离接触乡间美景,叶秋莹感叹不已。

没有失真的高清晰画面,真实且富有生命力,远不是相机能够呈现的。

当然,这种感叹只持续了不到半个小时。

走了半个多小时的山路,叶秋莹已是脸色发青唇色泛白,不得不中途停下来休息。

这副身体太弱,养好伤以后,锻炼身体必不可少。

当然还得准备一辆代步工具,买不起汽车、没有配件组装不了电动车,拼装一辆自行车也不错呀!

走走停停,耗费近两个小时,叶秋莹终于赶到青源镇。

青源镇和柳桥村相比,人多了不少。

除了两三间小商铺,还有些许小摊贩,镇上还有卫生院和小学,面积不大,可整个乡镇的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都在这里。

听说镇上刚通电,她还能听见乡镇政府广播传来的年代金曲。

没有遇上赶集,能逛的东西也不多。

叶秋莹问了一圈,镇上都是家庭式经营,没有招工需求。

看来,她只能去县城找工作。

幸运的是,她在小商铺找到了卖小灯泡的商家。

青源镇刚通电,灯泡正热销,小商店备了不少灯泡。

叶秋莹花了两毛钱买了两个小灯泡,一个用来修翠萍嫂子的手电筒,一个留着备用。

去县城的车费都省了,临走前又买两包火柴和糖、盐。

东西买齐,叶秋莹也不再耽搁,返程回家。

……

一路太平,又渴又累的叶秋莹,回到家里第一件事,狠狠灌了一大口凉白开。

濒死一线的她,才终于感觉自己活了过来。

转瞬,她又屁颠屁颠跑去修手电筒。

今日事今日毕,趁天还没黑,她赶忙将修好的手电筒送到翠萍嫂子家。

经历了下午险些晕厥事件,叶秋莹决定还是好好休息几天,再去城里找工作。

正常失血过多导致濒死的病患,一般都会待在床上静养,她倒好刚醒来就东奔西跑,元气大伤。

叶秋莹不敢再作死,乖乖宅在家里,玩原身爹爹留下来的工具箱。

准确地说,现在是她的了。

叶秋莹乐呵呵拿着工具,在家中四处游走。

墙面地面门窗查漏补缺,哪里损坏补哪里。

她一向喜欢干净宽敞、简约风的房子,索性拆解了无用的木板和布料,整个房间顿时通透不少,看起来也更加明亮宽敞。

唯一遗憾的是——没有电!

没有电,意味着她还得劈柴做饭。

叶秋莹欲哭无泪,一个伤患没有充沛的体力,难以完成一日三餐。

值得一提的是,养病期间也有乡亲来找她翻新家具。

因为需要重新锯木头修补缺损,还得凿木刨花打磨,不是她的专业,而且工作量巨大,工钱太少,被她婉拒了。

一连休息三日,昏厥的现象才有所减缓。

叶秋莹看着为数不多的口粮,也是时候去县城找工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 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